統一併購家樂福2年「突爽降10億元交易款」原因曝光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統一企業(1216)和統一超商(2912)於18日發布重訊公告,指出併購家樂福的股權交易進行最終核算後,確認交易價金為9.7億美元(約新台幣302.3億元),相較在2023年交割時的10.02億美元(約新台幣311.6億元)金額調降約10億元左右,但家樂福也要退回這筆交易款給統一集團。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對於最終交易價金的確定,統一集團說明,是依照公司與台灣家樂福(家福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買賣事宜簽署的股份買賣契約,依契約約定核算,確定最終交易價金買賣協議條款及台灣家樂福現金及其他協議項目實際增減情況,核定的最終交易價金約9.7億美元。
報導指出,有相關人士表示,企業在併購交易中,即便交易款已支付,但在特定情況下,仍可能在1至3年後且通常為2年,退回部分交易款,這通常與「價格調整機制」或「保障買方的條款」有關,最常見導致賣方需退回部分對價的情況有:
一、交割日價金找補:雙方會約定按照交割日實際的資產負債做找補,通常是針對現金跟借款、營運資金(應收應付存貨)金額,跟簽約時設定的目標金額進行比較。
例如當初交易價金311億元,有約定帳上現金減負債是X億元、應收帳款+存貨-應付帳款是Y億元。如果遇到交割日上述資產負債部位未達簽約時目標金額,就會對應差額減少價金。
二、績效綁定付款:交易後EBITDA或淨利未達目標,或有「業績目標」或「KPI 里程碑」未達標,需調整對價,收購後2年營收未達承諾,就會涉及價金重新計算調整。
三、家樂福若在這期間有關店,或重要人員離職也有可能影響原交割前的條件。
據報導,當初雙方簽約時,家樂福在全台擁有68家量販店、272家超市與頂級超市,及部分量販店及物流中心的自有土地和資產,且台灣家樂福也喊出,年營收將達900億元。
然而,在統一接手後,目前家樂福在全台卻減至63間量販店,超市則是239間,至於900億元年營收也遲未達標,加上台灣家樂福工會勞資糾紛不斷,皆未達對買方統一集團的承諾,因此家樂福最終得依約退回部份交易款給統一集團補償。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駕車直闖總統府管制區…無照男被拖下車竟頻喊:我是皇太子
嘉義「包尿布癌末男」收押疑服毒亡…解剖驚見離奇結果:沒癌也無氰化物
少女和家人郵輪旅突離奇失蹤…員工掃房驚「遺體竟被裹毯塞床底」
精舍命案死者遭虐後被拖路邊「躺地淋雨9分鐘無人管」家屬哭:好像剴剴
其他人也在看

歹戲拖棚好結局! 統一集團與統一超301億元收購家樂福
今(18)日晚間,統一企業及統一超商同步重訊公告,統一集團收購台灣家樂福交割已逾2年,最終交易價金是301億元,較原先預估之交易價金減少約新台幣10億元。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台灣零售業四強鼎立新時代 統一集團拍板302億元收購台灣家樂福
統一企業與統一超昨(11/18)宣布,併購家樂福的最終交易價金核算後確定為9.7億美元,約台幣302.3億元,與2023年交割時的價格10.02億美元相較,少了3200萬美元(約台幣9.9億元),專家認為,台灣零售業正式進入四強對決新時代。
太報 ・ 21 小時前
全聯、美廉社勁敵崛起!「37年本土超市」廣受好評 主婦列4優點狂讚
許多人挑選生鮮蔬果除了去市場外,也會到全聯福利中心、家樂福、大全聯與美聯社等超市及量販店購買,不過,你聽過「楓康超市」嗎?近日就有網友分享,自己踏入「楓康超市」的第一感受,直言「雖然價錢不是最俗,但商品品質穩定、水準高」,意外引發一票主婦共鳴。
鏡報 ・ 18 小時前
統一企業收購台灣家樂福最終302億成交! 國內量販四強鼎立成形
[Newtalk新聞] 統一企業(1216)收購台灣家樂福已交割逾兩年,如今最終價格揭曉。周二(18日),統一企業及統一超商(2912)同步發布重訊,台灣家樂福案之最終交易價金為 9.7 億美元(約新台幣 302.3 億元),較原先預估金額少了約新台幣 10 億元。 統一集團在 2023 年 6 月 30 日買下家福公司(台灣家樂福),由統一企業和統一超商分別回購 49.5%、10.5% 股份,並公告當時交易價金為 10.02 億美元(約新台幣 311.64 億元),該金額比前一年(2022 年)之簽約價金 290 億元增加 21 億元。 歷經核算程序後,周二公告,依股份買賣契約確認,最終價金約 8 億美元及 1.69 億美元,合計約 9.7 億美元,較原先少了約 3,200 萬美元。這也代表國內量販業版圖正式進入「四強鼎立」時代,包括 3 家本土商統一、全聯、愛買,以及美商好市多(Costco)。 截至今年九月,家樂福在台灣共有 307 間分店,包含 65 間量販店和 242 間超市。以量販店規模來看,家樂福仍為全台量販業者之首。在此併購案完成後,統一可說成為台灣超商、最大量販市場,
新頭殼 ・ 1 天前三商家購:明年美廉社加盟占比拚至少5成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19日電)三商家購今天表示,推動智慧零售布局,全門市電子價卡導入已完成,帶動離峰與夜間的消費動能,截至9月底,旗下美廉社加盟比例達34%,相較2024年底的26.8%,成長7.2個百分點,預計明年朝至少5成的加盟比例邁進。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AI狂潮炸裂!CCL四雄全面衝鋒、台燿被喊上530元 法人看好「下一個5字頭傳奇」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AI基建擴張的力量正席捲整個PCB與材料供應鏈,帶動CCL族群全面飆升。市場原以為高盛將台燿目標價喊到470元已夠驚人,不料法...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必須支持!山富董座建議台灣「週休五日」 網力挺:選總統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可以這麼幸福嗎?山富旅遊昨(19)天召開法說會;董事長陳國森表示,對明(2026)年的旅遊業「充滿信心」,更喊話台灣應該推動「週休五日」,讓民眾都可以在平日出遊。言論一出引發網友熱議,若陳董出來選總統,「我一定投你一票」!
民視 ・ 2 小時前
統一買下家樂福!網曝「採買最後清流」 愛買、美廉社都上榜
統一集團收購台灣家樂福歷經兩年多,統一企業、統一超商18日同步重訊公告,台灣家樂福案最終交易價金為301億元,消息曝光後引發熱議。許多網友紛紛指出,近年來越來越多賣場轉手,便宜的賣場越來越少,愛買、美廉社、好市多可能成為民眾採買最後清流。
中時新聞網 ・ 17 小時前彌補國防工業人才缺口 歐盟計畫2030年前培訓60萬人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布魯塞爾19日專電)歐洲聯盟指出,國防工業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成長與轉型,然而勞動力與技能缺口是一大風險,因此計畫在2030年前針對60萬人進行技能提升與再培訓計畫,投入相關領域,彌平人才斷層。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龍忠蛋行發聲明「還原毒雞蛋販售過程」 嘆:誤信官方、合作夥伴
台中市梧棲區「龍忠蛋行」捲入芬普尼毒蛋風波,為澄清外界疑慮並捍衛商譽,業者透過律師發布聲明稿說明事件始末。聲明強調,蛋行並非在知情情況下販售問題雞蛋,而是因誤信「彰化縣府已通知檢驗合格」的資訊,才誤將問題蛋品售出,並向下游店家與消費者表達歉意,提供退貨服務以示負責。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記憶體價格狂飆 中國安卓手機喊漲
(中央社台北19日電)全球爭建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造成記憶體晶片供應吃緊,價格持續狂飆。中國手機製造商近期推出新機已調漲價格,雖然抱怨記憶體漲太多,依然千方百計搶貨。分析指出,中國安卓手機勢必持續漲價,蘋果手機相對調漲壓力小。
中央社 ・ 16 小時前華航「全空少航班」成焦點 座艙長曾拍過江蕙MV還同框
這幾天華航空服員充滿許多討論熱度,主要是近日台北往返紐約的飛機上,難得一見出現所有空服員都是男生的景象,這也讓網友熱烈討論華航「全空少航班」,由於空服員個個都是高顏值,不少網友也笑說很期待未來有機會再搭到這樣的服務團隊。而同班機上一位將要退休的資深座艙長,竟然曾和天后江蕙同框過,還拍過MV,也讓網友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詐團行騙施壓家人不得旁聽 老翁險失金逾440萬元
(中央社記者張榮祥台南20日電)台南市72歲廖姓老翁昨天在家中接獲詐騙集團來電,宣稱調查刑案,要求提供帳戶等資訊,更施壓不得讓家人旁聽,警方趕到後,對方立刻掛斷電話,讓老翁保住逾新台幣440萬元積蓄。
中央社 ・ 1 小時前
台東挨轟測速照相影響觀光 警局長強調「溫度執法」罰單銳減1.7萬張
多名台東縣議員在縣議會定期會中提出質詢,指台東縣測速照相設置過多、罰單頻傳恐影響觀光意願,縣警察局長蔡燕明則強調,警局已轉向「精準打擊、溫度執法」,今年比去年同期已減少了1萬7千張罰單,交通告發件數已大幅減少。縣議員黃治維指出,測速照相的設置理由應明確,雖然駛入村莊或部落應減速,但針對筆直、寬敞且人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日本官方揭「2.1萬孤獨死」男性占八成!專家示警:這年齡需特別注意
日本官方公布,去年孤獨死人數達2萬1856人,學者統計發現,其中55歲至59歳中年男性占比最高,達7.6%;專家點出原因,過去經濟快速增長,男性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如今時代改變,傳統觀念仍然根深蒂固,因此,壓力來臨時,中年男性更不易向外求助,也鮮少與人聯繫,意外身亡時,就需很久才被發現,易演變成孤獨死悲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用戶注意!中華郵政宣布2026年起將「停辦1業務」 替代方式曝光
中華郵政提供民眾更便利的生活,可進行儲匯、寄件等多元性服務。不過,近日中華郵政宣布,自2026年1月1日起,將停辦1項業務,並說明原因,以及替代方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高市為何惹怒中國? 專家曝關鍵:核心利益丟不起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說法,引發中日緊張局勢升溫,不僅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曾放話,聲稱「擅自闖入的骯髒頭顱就該毫不猶豫斬掉」,中國官方也透過外交、觀光等多種途徑施壓,就連日本國內也有不同聲音,部分觀點認為不該挑動中國的敏感神經,但根據政治工作者周軒的說法,中國的反應之所以如此劇烈,其實害怕的不是日本而是「不願激起強硬態度」,擔心因此帶動台灣抗中情緒高漲。
EBC東森財經新聞 ・ 20 小時前輝達財報倒數!黃仁勳拋出「最新暗示」 華爾街賭超乎預期關鍵
AI晶片巨頭輝達將在美東時間11月19日盤後(台灣時間 11 月 20 日清晨)公布最新財報,市場屏息以待。外媒指出,執行長黃仁勳10月拋出的「5000 億美元大單」訊息,已成為分析師押注輝達再度交出亮眼成績單的關鍵理由。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謝金河:靠中國日企都跌坐在地上 工具機汽車恐面臨辛苦調整
中日關係近期持續交惡,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中日雙方愈演愈烈,中國從限制觀光,軍演,到不買日本漁貨,過四兩岸紛爭上出現在台灣的戲碼,都會複製在日本身上。這些年中國人的消費對日本帶來很大影響,日本工具機,汽車都在中國得到很大的滋養,現在可能要面對辛苦的調整。
太報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