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點出台灣病癥,美國財政部開藥方?陳冲:台美匯率聲明影響不小,但非壞事
《經濟學人》剛報導新台幣匯率長期低估釀致的「台灣病」,央行與美國財政部就公布「匯率議題聯合聲明」。
專家解讀,這份聲明對台幣匯率恐有一定影響,但或許也是「台灣病」的藥方之一。
中央銀行在11月14日當天連發兩篇新聞稿,第一篇,是針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最新一期封面故事「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做反駁,該報導直指,台灣在經濟繁榮表象下,因為新台幣匯率長期偏低造成諸多風險與「台灣病」;至於央行當天緊接發布的第二篇新聞稿,則是「台美匯率議題聯合聲明」。
▲台灣中央銀行與美國財政部日前發布「匯率議題聯合聲明」,篇幅雖短,但影響不容小覷。圖為央行總裁楊金龍。(攝影/蕭芃凱)
聯合聲明 設定匯率調整框架
兩篇新聞稿目的顯然不同,但都圍繞著一個關鍵議題:新台幣匯率。事實上,即使《經濟學人》在約3千5百字的報導全文中,僅用不到30字來提醒「美國恐施壓新台幣升值」,但央行仍在反駁聲明中特別強調,今年以來央行與美國財政部溝通時,對方「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
不過在熟悉國際金融的學者眼中,若把央行對《經濟學人》的反駁說明,對照「台美匯率議題聯合聲明」的文字內涵,可以看出,「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的說法只是某種自我安撫,整份聯合聲明內容雖然看似極簡,但對新台幣匯率未來走向的後座力,卻是不容小覷。
聲明全文大致分為台美雙方「決定」、「確認」、「同意」、「承諾」四個部分,每個環節也各自存在「意在言外」的進一步延伸解讀空間。
在「決定」的部分,聲明寫道:「雙方決定持續就總體經濟及匯率議題進行磋商。」前行政院長陳冲對此表示,這代表美國總統川普去年就任以來啟動的一連串對外談判,自此可能正式進入「匯率」層面。
其實從今年9月底開始,美國財政部已陸續和瑞士、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央行共同發布類似聲明,內容與台灣版大同小異;某種程度,讓人聯想起川普在今年7月對各國發出的關稅談判信,隨著一封封內容相近的信件發出,後續談判也開始加速進行。「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的這份聲明,就像是未來雙方持續磋商的基本框架。」陳冲說。
那麼,框架是什麼?「雙方『確認』將避免操縱匯率……,以免阻礙國際收支之有效調整或取得不公平競爭優勢。」一位金融學者拆解這句聲明的其中巧門,「什麼是國際收支之有效調整?」就算不翻教科書,只要簡單用Google搜尋就能得到答案,國際收支調整的基本概念之一,就是「順差國的貨幣匯率必須升值」。
而台灣,去年對美貿易順差達到創紀錄的649億美元,名列美國第六大逆差來源國;央行總裁楊金龍並預估,今年台灣對美順差恐破1千2百億美元……。陳冲表示:「所以就算美國沒有直接要新台幣升值,但從聲明裡的這句『確認』看,美國等於是很明顯地要求新台幣升值了。」
▲《經濟學人》最新封面故事直指新台幣長期低估釀成經濟風險。
承諾公布 央行阻升手段受限
再看台美雙方彼此「同意」部分,聲明內幾個關鍵句,包括「不意圖影響匯率以取得競爭優勢」、「干預匯市應僅限於因應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的貶值或升值」。陳冲提醒,雖然這幾句都是老生常談,但這份聲明敲定後,「什麼是『競爭優勢』?怎麼樣算是匯率『過度波動』或者『失序變動』,從此不是台灣央行單方面說了就算,解釋權掌握在美國手上了。」
另有學者指出,由於聲明強調干預匯率適當與否的判別範圍,包含「升值」與「貶值」雙邊,也就是央行對啟動匯率干預的升、貶幅度臨界點必須一致,「那麼,《經濟學人》所說的台灣病根源,也就是央行長期對台幣『阻升不阻貶』的作法,未來或許也會被綁住手腳。」
不過,說到央行被綁住手腳,這位學者認為更須關注的,是聲明裡的「承諾」部分。相較央行目前每半年會在立法院報告過去6個月的干預匯率金額,聲明承諾,未來將改為「至少每季公布一次外匯干預操作」。「如果央行不造假,那麼,干預匯率對外公布的頻次變多,確實會讓央行對匯率更難上下其手。」他笑說。
自從2020年起,央行開始每半年公布匯率干預金額,前兩年的「阻升」手筆確實可觀,2020年下半年甚至淨買匯352億美元力阻升值,但在2022至2024年底的「6個半年」期間,央行對外公布的數字,皆為代表「阻貶」的淨賣匯。
「不過在這段淨賣匯期間,外匯存底卻仍持續上升,而且,期間至少有『四個半年』的末段,外匯存底有明顯增加,」學者揣測,這個現象意味央行可能改以「分散力度」的低姿態做法來壓抑匯率,並在攸關多數企業財報定價的半年底加強阻升,「但未來若改採每季公布,頻度加快,央行在干預匯率時,應該會更傷腦筋。」他表示。
除此之外,央行也承諾將每季依照國際貨幣基金(IMF)的「國際準備與外幣流動性」(IRFCL)格式,公布外匯存底與遠期部位資料,「台灣會成為唯一一個以此公布數據的『非IMF會員國』。」陳冲說,雖然這份聲明可能對央行阻升、對新台幣匯率帶來影響,「但,這不是壞事!」話鋒一轉,他開始談到《經濟學人》所說的台灣病。
檢視央行對《經濟學人》報導提出的五點反駁說法,除了最後一點宣稱美國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外,其他四點,基本上都是強調該報導引用「大麥克指數」認定新台幣嚴重低估的失當,「央行就是這樣,總是抓到一個小辮子就大作文章,但,報導所提到的台灣民生經濟問題才是核心啊!」陳冲感嘆地說:「這些都是老問題,央行這次卻都沒有回應。」
綜觀《經濟學人》這篇報導,核心論述包含幾個面向,例如「長期被低估的貨幣匯率,有助於台灣出口的崛起,但在製造商被縱容的同時,台灣一般消費者卻被剝奪了成長的成果。」文中舉例,1998年以來台灣民間消費占產出的比例下降了20個百分點。
▲前行政院長陳冲認為,一個決策與資訊揭露更透明的央行,對台灣絕非壞事。(攝影/吳東岳)
廉價幣值 長年影響民生消費
此外,報導寫道,「為了保持貨幣廉價,台灣充斥著現金,從而壓低利率……,平均房貸利率從1998年的八%到2000年後維持在僅有2%水準,加上高額儲蓄,導致房價大幅上漲。」
這些現象確實如陳冲所說,都是長年沉痾。早在《經濟學人》這套報導刊登的15年前,2010年1月,《今周刊》就曾以「彭淮南的困局」為封面故事,探討當時央行總裁彭淮南長期阻升新台幣對民生經濟的影響。當時封面上的文字,與15年後《經濟學人》的論述異曲同工:「是誰造成你的購買力縮水、房價高漲?……,新台幣長期趨貶,每人財富縮水兩百萬!揭開央行總裁彭淮南匯率政策的真相!」
在引發國內熱議的《經濟學人》報導中,至少有6次強調各項經濟數據在1998年前後的轉折差異。這一年,正是彭淮南初任央行總裁的時間,報導中也引用國內前部長級官員及相關人士的說法,「沒有人想被這個無所不能的監管者視為批評分子」、「他們會打電話給批評者的老闆進行投訴」、「央行有很多威脅手段」。
這也是個老問題。2016年7月,本刊以「他是神操作還是獨裁者?」為題,調查報導央行對外強烈反擊異議、對內形塑一言堂文化的作為,文章引言寫著:「他創造了一個獨特的台灣:一個央行永遠正確、不容討論的台灣,也捆綁了深深影響每個人的新台幣利率、匯率政策,讓台灣出現許多獨特的經濟怪象。」多年之後,《經濟學人》仍在文中強調,在台灣,「中央銀行擁有不尋常的權力!」
在論及央行「不尋常的權力」時,《經濟學人》把更多重點放在央行長期以來的高額盈餘繳庫。「印新台幣、囤積外幣資產,從而賺取可觀利潤,匯給政府」、「2023年央行繳庫占政府總收入的6%,而富裕世界的平均水平為○.四%,這增強了央行的政治權威。」報導寫道。
金權在握 制衡須仰賴透明度
其實《經濟學人》恐怕還低估了台灣央行的繳庫實力,本刊於2012年刊登的「揭開央行賺錢神話」報導中計算,央行自2002年以來每年對國庫的貢獻度都在7%以上。
文中也解析,央行為了持續暴賺,必須擴大外匯存底、買進海外更多資產,同時壓低國內利率,創造利差收益空間,也需壓低新台幣匯率避免產生匯損,長此以往,央行繳庫所造成的傷害不僅在於「權力異常」,更產生《經濟學人》所說的台灣病根源。附帶一提,在2023年本刊的「央行暴賺的代價」報導中計算,近10年央行繳庫占整體歲入的平均比率達到8.85%。
阻升新台幣、壓低利率、衝高外匯存底,都是台灣經濟的老問題,《經濟學人》的解讀中,這些問題難改的核心原因,包括了央行「不尋常的權力」;權力的制衡要靠建立「可究責性」,這部分又仰賴於更高的透明度。
或許也是因為這樣,這份「台美匯率議題聯合聲明」固然可能對央行及新台幣匯率帶來影響,但陳冲仍然認為「這不是件壞事」。新台幣匯率不見得就此急升,但若能有更健康的政策框架與透明度,則像是取得可治療「台灣病」的連續處方箋。
更多今周刊文章
11月發錢了!勞退、勞保年金、國民年金...勞保局17筆給付領到月底,「這群人」一次入帳近10萬
54歲工程師存1400萬提早退休「不用上班擠捷運,簡直天堂」,為何半年就後悔?退休前想清楚4件事
每個家庭至少要買一間房!財金教授周冠男0050存股20年、資產成長5倍:準備1年現金需求量,剩下投資這2個
其他人也在看

又要變天了!下週「這天」暴跌10度 一圖看未來天氣
今(22)日環境仍吹東北風,各地早晚偏涼,不過隨著冷空氣逐漸減弱,白天溫度持續回升。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下週二將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再度南下,氣溫大跌10度左右,北部、宜蘭最低下探16-18度左右,其他地區也會掉回20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曾經的奪冠功臣 道奇拜了6月TJ手術的昔日終結者菲利浦斯
今年完成世界大賽2連霸的洛杉磯道奇今(22日)再傳出球員異動,由於今天是大聯盟不續約(Non-tender)最後期限,他們確定不與今年6月剛動完TJ手術的前終結者菲利浦斯(Evan Phillips),但棒球事務部總裁Andrew Friedman仍強調,他們有意願再次簽回他。
太報 ・ 13 小時前
新北市長夢碎?最新民調曝「4人選互比慘墊底」 黃國昌尷尬回應了
即時中心/黃于庭、陳治甬報導民進持續布局2026地方選戰,新北市長拍板立委蘇巧慧上陣,國民則以台北副市長李四川、新北副市長劉和然呼聲較高,另民眾主席黃國昌先前也表態,有意爭取市長大位。不過據最新民調顯示,若「藍白合破局」成3對決之下,黃國昌與其他3人相比均墊底。對此,黃國昌今(22)日也做出最新回應。
民視 ・ 12 小時前
桌球》球王之戰!王楚欽輸球爆氣「頭槌球桌」全場驚呆
在大陸第15屆全國運動會(全運會)男子桌球團體賽決賽中,北京隊王楚欽與上海隊樊振東上演頂尖對決,被外界視為真正的「球王之戰」。最終樊振東以3比1獲勝,而王楚欽在落敗瞬間因情緒激動,竟將頭「狠狠撞向球桌」,這一幕迅速引發球迷熱議。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
這波冷空氣來真的!氣象署示警下週三氣溫大跳水 最冷時間曝
[Newtalk新聞] 今(22)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有雨,氣象署指出,明(23)日起水氣減少,各地天氣轉乾,氣溫回升。不過好天氣持續不久,下週二(11/25)起另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北台灣將再度轉濕冷,週三(11/26)低溫恐下探16度,民眾應留意氣溫劇烈變化。 根據未來降雨趨勢圖顯示,今(22)日東北季風增強,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中基隆北海岸及宜蘭降雨較明顯,中南部則維持多雲到晴。到了週日(11/23),環境轉乾,東北季風減弱,全台降雨顯著減少,僅東半部有零星雨勢,是未來一週天氣最穩定的一天。週一(11/24)水氣稍增,東半部降雨機率略微提高,但整體仍屬舒適。 氣象署進一步強調,天氣轉折將出現在下週二(11/25)。屆時另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影響時間預計持續至週五(11/28)。這波冷空氣伴隨水氣較多,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將轉為陰雨天氣,降雨範圍擴大,中南部雲量也會增多。 今(22)日北台灣整天濕涼,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溫度趨勢低溫約18至20度,高溫僅22度左右;中南部早晚亦涼。隨著週日(11/23)至週一(11/24)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氣溫將明顯回升,北部
新頭殼 ・ 9 小時前
出運了!2026年「5大最旺生肖」出爐 第一名事業、財運穩到爆
隨著時間腳步邁入2026年,即將迎來能量極為強勁的「火馬年」(農曆丙午年)!命理專家小孟老師解析新年度的生肖整體流年運勢,直言馬年整體變動感強烈,運勢如同坐雲霄飛車般大洗牌,有人將打起精神迎戰挑戰,但也有人將迎來貴人相助與重大突破,同時點出財運事業前五名的生肖,在新的一年有望荷包滿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專家揭「天琴」侵台機率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天(21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冷空氣逐漸減弱,但早晚仍會感受涼冷,清晨各地低溫約17度至19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早晚請注意保暖,白天高溫北部及宜蘭約22度、23度,花東約24、25度,中南部約26度、27度,感受舒適,然而儘管進入到11月份,仍有颱風持續生成,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下週一至週二(24日至25日)有機會生成「天琴」颱風,但對台灣天氣應無影響。
民視 ・ 1 天前
金馬獎紅毯10美盤點! 林依晨銀紫色禮服強勢登場 黃珮琪蕾絲內搭秀小心機
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今(22)日晚間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登場,這是屬於電影人的榮耀之夜,眾星盛裝現身紅毯,展現一年來淬鍊的實力與風采;其中擔任主持人的楊千霈、頒獎嘉賓桂綸鎂、入圍最佳女主角的黃珮琪都以一身黑禮服強勢登場,還有誰是紅毯上的絕美之星,以下為您盤點。
Yahoo奇摩娛樂新聞 ・ 7 小時前
粿粿婚變後「同母異父富二代哥哥」韓秉融金援力挺 怒轟范姜彥豐「吃軟飯的爛人」
粿粿與范姜彥豐婚變鬧得滿城風雨,同母異父的哥哥韓秉融從頭到尾挺妹妹挺得毫不猶豫。據了解,韓秉融的生父家底極厚,前陣子過世後留下龐大基金會由他繼承,粿粿這邊的娘家經濟實力向來就不容小覷,也難怪韓秉融會直接開砲,說范姜這些年就是「吃軟飯」。
鏡報 ・ 18 小時前
中客力挺「禁日旅遊令」!日網驚曝「車站1奇景」嗨了
國際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既定路線,先前拋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強硬說法,展現出力挺台灣的明確立場。此舉讓中國外交部大為不滿,14日緊急發出聲明,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消息一出大批中國旅客紛紛取消、改期機票,避免赴日旅遊。沒想到,近日就有日本網友曬出街景照片,只見本該忙碌的車站前卻空蕩蕩,空氣相當冷清,引起原PO驚嘆,好奇表示「中國人都消失了嗎?」,貼文曝光後掀起一陣熱議。
民視 ・ 1 天前
蘇州帶紀念品返台被盯上! 郁方行李遭開箱檢查…嚇喊:以為20萬要飛了
藝人郁方近日從蘇州返台,她分享自己卻在松山機場遇上驚魂一刻。她分享自己在當地買了一把「超大艾草棒」,抵台後行李剛從輸送帶滑出,就赫然看見箱子上貼著一張有狗圖案的警示貼紙,讓她當場滿頭問號。讓她憂心是不是違規攜帶肉品,更擔心會遭罰20萬。幸好最終只是誤會一場。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傳台灣將投資美國12兆 網狂酸鄭麗君「最難纏的談判高手」
英國《金融時報》21日引述官員指出,針對台美的關稅談判,台美貿易協議預計近期會公布,台灣料將承諾投資美國4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2兆元)。網友比對日本、韓國的談判內容,質疑「台灣怎麼有辦法談到全球最高」,此文引發熱議,網友紛紛開酸負責對美談判的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有最難纏的談判高手阿」!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柯文哲想法可能改變」 游盈隆曝民進盤算:比起三腳督更想迎戰藍白合
國民主席鄭麗文、民眾主席黃國昌已於19日結束首次會談,被外界解讀為藍白合的正面訊號,包含媒體人吳子嘉、前立委郭正亮指出,民眾前主席柯文哲的一審判決,勢必成為左右藍白合的一大關鍵;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強調,不要把藍白合視為當然,畢竟除了柯文哲可能改變想法之外,民進有些人也更傾向一對一而非三腳督。游盈隆在《新聞千里馬》節目中分析,面對即將到來的2......
風傳媒 ・ 9 小時前
凍齡女神就服宋慧喬!青龍獎場內生圖封神,44歲美得不像同一個圖層,無懼「前任同框」話題成最美亮點
粉色輕紗 x 俐落短髮,溫婉與率性的完美平衡宋慧喬身著一襲淺粉色輕紗洋裝亮相。這件禮服的選擇極具巧思,柔和的紗質在場內燈光下呈現出飄逸靈動的光澤,抹胸設計優雅地露出了她漂亮的天鵝頸與鎖骨線條。不同於紅毯上常見的強勢大紅或經典黑白,這抹溫柔的粉色,反而襯托出她...
styletc ・ 2 天前
「一刀未剪」被抓包刪掉賴清德「台灣人有錢有閒」!三立:誤解
韓國女團TWICE今(22日)、明兩天將在高雄舉辦演唱會,出身台南的台籍成員周子瑜,出道多年首度在家鄉舞台表演。對此,總統賴清德昨天脫口說出,「台灣人有錢又有閒,可以買演唱會的門票去觀賞」則引發關注。有網友發現,《三立電視》一段標榜著「一刀未剪」的影片中,把賴清德「台灣人有錢有閒」語句給剪掉,讓網友痛罵三立是「媒」。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話時代人物/「最美檢察官」暢談蛻變歷程 愛妻認了:曾心生厭惡
鄭弘儀主持的談話節目《話時代人物》邀請到「最美檢察官」陳漢章,分享他從男生轉換為女生的心路歷程、如何勇敢活出自我,同時也訪問到了陳漢章的老婆雪兒,她為何可以接受丈夫的轉變,以及如何處理雙方關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9種髒蔬菜農藥殘留多!小蘇打+鹽洗也沒用 專家推2種菜農藥最少
想要多吃青菜,又怕有農藥殘留?營養師李婉萍表示,9種常見蔬菜容易有農藥殘留,若未妥善清洗,長期食用可能危害健康,推薦5招清洗蔬菜,也可以多吃2種農藥殘留風險最低的蔬菜。 農藥沒洗乾淨,吃下去會怎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