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能源韌性 德國代表籲台灣保留核電選項
[NOWnews今日新聞] 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今(19)日舉辦「能源獨立與國家韌性論壇」,邀請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狄嘉信(Karsten Tietz)、美國保衛民主基金會(FDD)高級研究員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等談論台灣能源安全及韌性。狄嘉信表示,德國當時在俄烏戰爭關閉最後的核電廠事後來看是錯誤決定,呼籲台灣為了維持能源韌性,應該考慮核電選項。
此次活動由台灣人間魚詩社文創協會主辦,邀請狄嘉信、蒙哥馬利、德國核能科技協會理事長湯馬士賽波特(Thomas Seipolt)、前雷神公司台灣區總經理、前美國國防部官員胡振東(Tony Hu)出席,並由前總統府發言人Kolas Yotaka主持。
狄嘉信回顧,德國一直以來都致力在2045年達到碳中和,在2023年德國有一半能源來自再生能源,並目標在2030年達到80%、2035年達到100%。當然德國也可以仰賴核能達到碳中和,但當時考量到車諾比、福島等核電意外,德國政府認為並不是一個長期安全選項。
而在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時,能源不僅僅是減碳、氣候問題,更是國家安全問題,當時德國相當仰賴俄羅斯化石燃料,因支持烏克蘭被斷供後,積極尋找
像是其他國家進口替代化石燃料來源,卻也因此支付高額代價。
進入2023年,德國政府早在10年前就規劃要在該年除役最後3座核電廠,進入非核家園,但當時面臨俄烏戰爭,許多人爭辯是否應該要如預期除役,還是繼續維持運轉,最終他們決定按照原計畫執行,並用燃氣及燃油來替代核電。
如今,他表示,許多德國人都認為核電除役是錯誤政策,至少有80%的德國政治人物也認為在俄烏戰爭關閉核電廠是錯誤,因為這造成了德國有史以來最大能源危機。
他總結,長期來講,德國沒有人會認為應該興建新的核電廠,也沒有要重啟核能,但以德國的教訓給台灣的衷心建議是,「如果你只能用化石燃料取代核電,那聰明的作法應該是維持核電,但如果你能用綠電取代,那麼核電除役才是好的作法。」
湯馬士賽波特也補充,核電應該可以做為連結火力及綠電之間的橋接能源,但現今狀況是德國必須要仰賴燃煤電廠來穩定電網。
對於台灣是否有立即被中國圍堵封鎖的危險,蒙哥馬利透過影片說明,中國直接採取戰爭行為入侵台灣,或是完全圍堵台灣的可能性較低,畢竟美國與台灣仍有許多經濟合作。
然而,他認為,中國已經透過外交、經濟、行政,搭配數位戰爭手段來干預台灣社會,「但對於中國是否會加大力道,很遺憾,我個人覺得可能性很大。」
談到台灣能源韌性,蒙哥馬利表示,台灣有95%能源來自國外進口,其中一半是天然氣,來自美國、澳洲及卡達等國,中國如果透過封鎖關鍵區域,或是以外交、經濟手段影響中東國家,以台灣1年約有350艘輸氣船,假如中國擋下15至20艘,那麼台灣就會陷入能源危機。
胡振東也提到,中國頻頻對台灣實施「超限戰」(The Unrestricted War),透過非戰爭手段弱化台灣國防。但他不認為中國會採取完全封鎖,畢竟中國封鎖之後就會面臨國際壓力,但是台灣也必須要極力提升自己的能源安全存量,以及接受外援的設施準備,抗衡可能面臨的封鎖。
對於德國認為,如果無法用綠電取代核電,就不應該先關閉核電廠,但是台灣如今綠電發展牛步、再加上能源政策在台灣高度政治化,在野又敵視綠電政策,而台灣又已關閉核電,台灣如何具備能源韌性?
狄嘉信回應,台灣執政跟在野或許很達到能源共識,但是以德國為例,無論你是極力推動再生能源,認為核能是一大危機,或是認為氣候變遷是假議題,應該要全部投入核能,不發展綠電,唯一的共通點就是高度仰賴進口化石燃料是最糟方案,台灣政們應該朝向這個共識點協商,打造綠電、核電共存的環境。
另外,賴清德政府正在評估核電重啟可能性,對於海外核電重啟時程約多久,是否可能趕上大家認為最危險的2027年?
湯馬士賽波特表示,德國曾經預估如果最新機組至少需要1年時間,如果只是機組解聯且維護良好,沒有理由不能幾個月內重啟,但也強調現階段必須要考量國際供應鏈是否順暢,畢竟全球都在興建核電廠。
至於能源韌性,核電如果可以回歸電網將對於能源韌性有一定幫助,如果有足夠燃料,發電10年都不會有問題,並認為敵人應只會選擇攻擊台灣電網,而非核電廠,畢竟那會被認為是戰爭罪,「接近向台灣丟下原子彈,任何人有正常思考的人都不會這樣考慮。」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越南重啟核電藍圖 寧順核電廠復工助攻2050淨零碳排
史上最長!札波羅熱核電廠連4天斷電 專家警告:核災風險升高
淡江大橋合龍了!工程突破6大不可能:和台積電搶核電廠級焊接工
其他人也在看

又要變天了!下週「這天」暴跌10度 一圖看未來天氣
今(22)日環境仍吹東北風,各地早晚偏涼,不過隨著冷空氣逐漸減弱,白天溫度持續回升。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下週二將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再度南下,氣溫大跌10度左右,北部、宜蘭最低下探16-18度左右,其他地區也會掉回20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這波冷空氣來真的!氣象署示警下週三氣溫大跳水 最冷時間曝
[Newtalk新聞] 今(22)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有雨,氣象署指出,明(23)日起水氣減少,各地天氣轉乾,氣溫回升。不過好天氣持續不久,下週二(11/25)起另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北台灣將再度轉濕冷,週三(11/26)低溫恐下探16度,民眾應留意氣溫劇烈變化。 根據未來降雨趨勢圖顯示,今(22)日東北季風增強,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中基隆北海岸及宜蘭降雨較明顯,中南部則維持多雲到晴。到了週日(11/23),環境轉乾,東北季風減弱,全台降雨顯著減少,僅東半部有零星雨勢,是未來一週天氣最穩定的一天。週一(11/24)水氣稍增,東半部降雨機率略微提高,但整體仍屬舒適。 氣象署進一步強調,天氣轉折將出現在下週二(11/25)。屆時另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影響時間預計持續至週五(11/28)。這波冷空氣伴隨水氣較多,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將轉為陰雨天氣,降雨範圍擴大,中南部雲量也會增多。 今(22)日北台灣整天濕涼,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溫度趨勢低溫約18至20度,高溫僅22度左右;中南部早晚亦涼。隨著週日(11/23)至週一(11/24)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氣溫將明顯回升,北部
新頭殼 ・ 1 天前
將迎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5度 「先濕冷、後乾冷」變天時間曝
今(23)日東北季風減弱,中央氣象署表示,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各地低溫約16至20度,局部近山區及空曠地區氣溫會在低一些,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地區高溫約25到27度,中南部、臺東可來到28到30度;降雨方面,臺灣各地大多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大臺北山區有零星短暫雨。此外,氣象專家就提醒,下週二晚起新一波東北季風開始南下,將迎來斷崖式降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下週「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4度!2地區「急凍4天」又濕冷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本週末天氣回暖,氣象署指出,今(23日)雖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但隨著東北季風減弱,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高溫可達27度,中南部、台東甚至最高到30度。不過氣象專家林得恩提醒,「斷崖式降溫」即將到來,下週二(25日)起又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屆時北部、東北部低溫下探15度,南部也只有20度,需多注意氣溫劇烈變化。
民視 ・ 22 小時前

有機會生成天琴颱風!台灣「這區」恐成降雨熱區
今(23)日由於北方地面高壓出海,台灣附近風向轉為偏東風,中層等高線圖也可以看到台灣西側有相對高壓脊,南邊太平洋高壓也稍微往台灣附近北擴,因此整個天氣較為穩定,包括已經陰霾好幾天的大台北這邊都已經放晴,只剩下北海岸、宜蘭、花蓮一帶仍有些偏東風帶來的地形雲層存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週一晚起變天! 將「斷崖式降溫」 週三探14度
把握週日好天氣,因為到了週一晚間就要開始變天,東北季風將會逐漸增強,除了迎風面有雨,還將會斷崖式降溫,氣象署預估最冷時間點落在週三的清晨,中部以北和東北部低溫可能會降到14到16度。
TVBS新聞網 ・ 14 小時前

月世界主謀黑歷史曝光!里長父子違法倒廢棄物遭收押 環保科技公司4年13次違規、罰款延繳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王保伶/綜合報導高雄知名景點「月世界」日前遭人違法傾倒數十噸垃圾,蚊蟲縈繞、傳出惡臭。經橋頭地檢署調查,確認幕後主使為岡山區碧...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一周天氣一次看!今東北季風增強「傍晚之後水氣增多」
氣象署表示,今天(24日)各地為多雲到晴的天氣,但傍晚之後水氣增多,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宜蘭及大台北地區轉為局部短暫雨,越晚雨區有擴大之趨勢,晚起由於東北季風逐漸增強,各地天氣轉涼,明天天氣如何?氣象署指出,明天到周五(25日到28日)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周六(29日) 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氣溫逐漸回升。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46 分鐘前
今晨12.9度!東北季風今晚到迎斷崖式降溫 北台最冷15度「先濕後乾冷」
中央氣象署指出,今(24)日白天水氣不多,各地為多雲到晴的天氣,僅基隆北海岸有局部短暫雨,但傍晚之後水氣增多,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宜蘭及大臺北地區轉為局部短暫雨,花東及恆春半島亦有零星降雨,越晚雨區有擴大之趨勢,桃、竹、苗也有局部短暫雨;而在氣溫方面,白天溫暖舒適,預測各地高溫約在26到29度,各地低溫約16至21度,晚起由於東北季風逐漸增強,各地天氣轉涼,中南部需留意日夜溫差較大,早出晚歸應添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下週天琴颱風恐生成!氣象署曝最新路徑 「這天」最冷恐剩14度
未來一週又要變天!中央氣象署表示,明(24)晚開始東北季風增強,周二到周五低溫約14至18度,最冷時間點落在周三清晨,中部可能下探14度。至於菲律賓東方海面低氣壓有發展機會,不排除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或天琴颱風,不過移動方向偏西,未來會進入南海,對台灣影響機率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明晚東北季風回馬槍!全台「斷崖式降溫」低溫恐剩14℃
【記者黃泓哲/台北報導】氣象署今指出,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早晚仍偏涼,清晨低溫落在16到20℃,白天氣溫明顯回升,北部與宜花高溫約25到27℃,中南部與台東更可來到28到30℃。水氣也跟著減少,全台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恆春半島與大台北山區有零星短暫雨,整體算是未來一週最穩定的一天。
壹蘋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各地早晚偏涼 迎風面局部雨
中央氣象署表示,今(22)日環境仍吹東北風,各地早晚偏涼,低溫約15至19度,局部地區清晨的溫度會再低一些,早出晚歸的朋友請適時增添衣物,不過隨著冷空氣逐漸減弱,白天溫度持續回升,北部及宜花高溫約21到24度,中南部、台東可來到26到28度,感受較溫暖舒適。降雨方面,迎風面雲量仍偏多,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大台北、花東及恆春半島偶有零星降雨,而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可見陽光的天氣。離島天氣:澎湖晴時多雲,21至23度;金門晴時多雲,15至22度;馬祖晴時多雲,15至19度。風浪方面,桃園至彰化、恆春半島及蘭嶼、綠島、澎湖、馬祖有局部平均風6級或陣風8級左右強風發生的機率;沿海浪高約2至3米,海邊活動請多加留意。根據環境部空氣品質預報資訊顯示,今日東北季風減弱,環境風場為東北風至東北東風,中南部污染物易累積,午後臭氧濃度易上升;夜晚中南部地區易有局部霧或低雲影響能見度;竹苗、宜蘭、花東空品區為「良好」等級;北部、中部、雲嘉南空品區及馬祖、金門、澎湖為「普通」等級;高屏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更多新聞推薦 ● 爽喊「許多人有錢有閒」賴清德失言挨轟 網友炸鍋:周子瑜快道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把握最後好天氣!今晚東北季風增強 北台灣轉濕「氣溫溜滑梯」
今(24日)各地區早晚稍涼,日夜溫差大,白天高溫有望上探29度,但晚間起東北季風轉強,北台灣氣溫明顯下降,低溫恐僅15度。
鏡週刊Mirror Media ・ 44 分鐘前

月世界主謀里長被指與市長交好 陳其邁開告陳菁徽
高雄月世界被非法傾倒上百噸的垃圾,成了垃圾山現在主謀抓到了,是高雄岡山碧紅里里長李有財父子檔,橋頭地院裁定收押禁見,民進市部火速開除籍切割,而立委陳菁徽一度在臉書貼出陳其邁合照,指控兩人交好,高市府大動作替陳其邁發聲明將正式提告。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東北季風又來了!白天晴朗微熱、晚起北台灣變天轉雨各地明顯轉涼
[Newtalk新聞] 今(24)天溫暖舒適,晚起各地天氣轉涼。中央氣象署指出,今日白天水氣不多,各地為多雲到晴的天氣,僅基隆北海岸有局部短暫雨,但傍晚之後水氣增多,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宜蘭及大台北地區轉為局部短暫雨,花東及恆春半島亦有零星降雨,越晚雨區有擴大趨勢,桃、竹、苗也有局部短暫雨。 氣溫方面,今日白天溫暖舒適,預測各地高溫約在26到29度,各地低溫約16至21度,晚起由於東北季風逐漸增強,各地天氣轉涼,中南部需留意日夜溫差較大,民眾早出晚歸應添加衣物以免受涼。離島方面,澎湖多雲時陰,氣溫21至24度;金門晴時多雲,18至26度;馬祖晴時多雲,17至21度。 空氣品質部分,宜蘭、花東空品區為「良好」等級;北部、竹苗、中部空品區及馬祖、金門、澎湖為「普通」等級;雲嘉南、高屏空品區為「橘色提醒」等級。未來天氣方面,週二至週五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中南部日夜溫差大。週二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 週三至週五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週二至週五各地低溫方面,中部以北、東北
新頭殼 ・ 4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