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退將:中國壓迫所有台灣友人 逼高市道出安倍憂心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17日專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引發北京反彈。美國退將蒙哥馬利今天表示,對台灣友善的國家都遭北京謾罵,正是中國的反常行為,迫使高市公開說出安倍默認的事,「若中國成功脅迫台灣,勢必對日本構成生存威脅」。
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受質詢時表示,如果「台灣有事」伴隨對方使用武力,有可能構成安全保障法制中,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這番言論引起中國強烈不滿,抗議不斷升級。
中日這場外交風波,也成為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今天座談的話題。美國退役海軍少將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指出,高市早苗並沒有推動日本對台政策的改變,中國過去5年的行動才是日本改變政策的真正因素。
「而且,她的導師安倍首相也曾強烈暗示過這點。安倍私下說過,中國對台灣的攻擊將對日本構成生存威脅。」蒙哥馬利說,實際上,中國已經用各種方式表明他們希望繼續孤立台灣,讓台灣被排除在所有國際組織之外,經濟和外交上都成為棄兒。
他指出,中國對於任何試圖對台灣友好的國家都會大聲斥責,每當美國軍方試圖與台灣合作時,北京也是如此。正是中國的反常(aberrant)行為迫使高市早苗公開說出前首相安倍晉三等都早已知曉的事實,「中國如果成功脅迫台灣,勢必會對日本構成生存威脅」。
「她確實說出了『潛台詞』,犯了地緣政治大忌。」資深中國研究員辛格頓(Craig Singleton)指出,現實是,中國覺得2028年的窗口期正在關閉,而一個主要東北亞國家公開表示台灣未來與自身息息相關,對中國而言,這無疑是場地震,他們對此毫無準備,難以應付,北京本週才有種種言辭變化。
至於北京是否會有較為冷靜的聲音出現,或者中國是否會有任何轉圜空間,辛格頓說,這還不能完全確定,「但我們應該清楚,中國當下的過度自信,將導致明天的誤判」。
2028年窗口應是指「戴維森窗口」。時任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ip Davidson)2021年指出,台灣顯然是中國野心的一部分,這樣的威脅在未來10年,甚至6年(2027)內就可能顯現。
此後,多位美國軍政界人士,不約而同評估中國有意在2027年具備攻台能力,並呼籲美國與台灣對此一情況做足準備。
中日關係緊張,中國外交部已發布通知,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而美國如何看待中國將旅行警示作為政治工具的做法,美國國務院15日對中央社表示,美國致力於維護台海和平穩定。
國務院說,美國反對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現狀,支持兩岸對話,並期望兩岸分歧透過和平方式,並在不受脅迫的情況下,以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解決。(編輯:張芷瑄)1141118
其他人也在看
迎世界盃川普推快速簽證 門票持有者可優先面談
(中央社華盛頓17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將為2026年世界盃門票持有者推出特別快速簽證方案,但他的政府同時警告,這並不保證能入境美國。
中央社 ・ 3 小時前北市內湖休閒運動公園重新開放 4主題區擁抱極限運動
歷經9個月整修的內湖休閒運動公園已於10月重新對外開放,極限運動場全新打造「碗池區」、「拋台區」、「抱石區」及「新手區」4大主題區域,提供滑板、極限直排輪及BMX單車愛好者專業練習,並設有夜間照明,開放至晚間10點,方便市民在夜間進行運動。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民進點名國民「他們」親中無下限 酸:把中央部搬回南京吧!
民進今(18)日在臉書粉專發文指出,國民新主席上任後,全搶著當「代言人」?疑惑問到中國國民完全不演了嗎?在自家主席鄭麗文高調出席統派團體舉辦的追思大會,追悼吳石等間諜後,幾位國民高層又連番發表親中言論,把名字遮住、只看發言的話,還以為這些人都是共。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4 分鐘前
鴻海科技日/未來5年人形機器人全球出貨量狂飆14倍
人形機器人熱潮在輝達推波助瀾下快速成型,市調機構Counterpoint表示,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只有1萬8千多台,但到了2030年,人形機器人的出貨量預估將來到25.6萬台,出貨量將比今年暴增超過14倍,相當於5年內出貨量年複合成長率(CAGR)將高達69.7%。
鏡報 ・ 7 小時前美智庫兵推台海危機 驚提美軍為台能源船「換掛美國旗」護航
美國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17日發布一份名為「中國對台灣能源命脈的脅迫」的兵推報告,提出一系列驚人建議。報告指出,為反制中國對台的「灰色地帶」能源封鎖,美國海軍應預作準備,為開往台灣的能源商船「換掛美國國旗」(reflagging)並執行護航任務。報告同時直言,台灣應保留核能選項,以因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2025勤美草悟聖誕村開村!250公尺銀白燈海超夢幻,白天逛街晚上看雪景,別錯過神秘禮物交易所
2025勤美草悟聖誕村將於11/21號開村,勤美誠品串聯勤美洲際酒店、勤美術館、教堂、PARK2草悟廣場、金典綠園道等地標,再次用40萬顆銀白燈泡點打造光之道,加碼7米冬日積雪耶誕樹,直接被網友封為台中最強聖誕村,今年跨年過耶誕節,除了2025台中耶誕嘉年華,勤美草悟聖誕村不要錯過了。
Yahoo奇摩旅遊駐站達人 ・ 1 天前



研究:西方同步砍援外資金 恐致逾2200萬人死亡
(中央社華盛頓17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今天發表的新研究,美國和歐洲國家紛紛削減援外資金,可能導致開發中國家在2030年前多出2260萬人死亡,其中許多是兒童,而這些死亡原本可以避免。
中央社 ・ 5 小時前

溜馬「哈利波特」神奇復出?法國出現相似度99%高控衛網友全驚呆!
體育中心/徐暐喆報導NBA美國職籃溜馬一哥哈利伯頓(Tyrese Haliburton)因傷缺陣,不過近期出現一位神似哈利伯頓的法國球員並且連球風都相當類似引起網友大量討論。
FTV Sports ・ 1 小時前
奧客只想買1顆果乾遭拒 竟罵員警、攤商「矮冬瓜」
高雄旗津驚傳消費糾紛!一名女子因攤商拒賣單顆水果乾,竟暴走狂罵「矮冬瓜」。影片中只見她情緒失控,不斷對員警及攤商出言侮辱,就連被揪住衣領也毫不退縮。業者無奈表示,整包販售有其規則,怎料此舉卻引來女子反駁「要叫我餓死喔」。雖最終在警方勸離下落幕,但過去曾有因公然辱罵「矮冬瓜」,遭判罰8000元的案例。網友直言,這筆罰款都夠買一大票水果乾了!
TVBS新聞網 ・ 54 分鐘前
先進封測新品加持,山太士明年展望樂觀
MoneyDJ新聞 2025-11-18 10:52:47 王怡茹 發佈半導體先進材料供應商山太士(3595)今(2025)年10月營收0.62億元,月減12.95%、年增2.57倍,月減主要係部分訂單驗收遞延所致,法人估,11、12月營收有機會回升。展望後市,法人預期,公司第四季營收料將持穩第三季上下,2025年大幅成長可期,2026年在先進封裝、測試等相關材料新品通過驗證並放量之下,有望維持高速成長動能。 山太士成立於1995年,主要提供各式光學及工業用途膜材的裁切加工服務,擁有多年保護膜生產、光學膜裁切、膠體配方研發、行銷經驗及各項專利。公司早期聚焦在LCD光學材料,現已轉型搶攻半導體材料,並有客製化產品開發實績,主要客戶涵蓋一線晶圓製造、封測廠(OSAT)及面板廠。 在半導體領域,目前山太士的探針清潔片、雷射解膠層、晶背研磨/金屬化製程膠帶皆已經量產出貨,可應用在AI測試所需耗材、扇出型晶圓級封裝(FOWLP)、面板級封裝(FOPLP)等領域。而公司自研的翹曲平衡膜在針對玻璃基板多層線路與封裝翹曲抑制有很大改善效果,也成為推升後續營運成長的殺手鐧。 AI需求維持高檔,全球一線封
Moneydj理財網 ・ 2 小時前《國際產業》蘋果重大變革!2026起新機春秋雙發表
【時報-台北電】蘋果iPhone正迎來史上最大變革!據外媒報導,蘋果將連續三年推出全新機型,並調整iPhone產品發表節奏、不再過度依賴秋季發表會。蘋果自2026起將改為「春秋雙發表」模式,藉此分散供應鏈壓力並平衡全年營收。 熟知蘋果動向的科技專欄作家古爾曼(Mark Gurman)撰文披露,儘管外界批評蘋果過度依賴iPhone,且在AI與其他新興領域落後競爭對手,但他們仍持續押注該旗艦產品。 有別於過去小幅更新,蘋果為期三年的iPhone變身計畫已於9月啟動,率先登場的是全新iPhone Air與重新設計的iPhone 17 Pro系列。 接下來,蘋果將在2026年秋季推出首款摺疊iPhone,2027年推出曲面玻璃螢幕、鏡頭隱藏於螢幕下的全新高階機型。 除了產品升級外,蘋果也將調整iPhone發表時程。蘋果計劃2026年秋季推出三款高階機型(iPhone 18 Pro、18 Pro Max與全新摺疊機),約六個月後再發表iPhone 18、18e與新版iPhone Air。未來幾年,蘋果每年都將維持五~六款新機分批上市節奏。 iPhone發表時程春秋分流,一方面可避免旗艦機與入門機
時報資訊 ・ 5 小時前
再批台灣「搶走晶片生意」可恥 川普:即將回流美國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當地時間17日在白宮辦公室會見傳媒時,再度批評台灣「搶走」美國的晶片生意。他直言,台灣現在生產製造近100%的晶片是「非常可恥」的事,但他同時表示,這些晶片產業即將回流美國。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北韓官媒評論 批核動力潛艦將使亞太情勢不穩
(中央社首爾18日綜合外電報導)針對韓美在14日發表共同說明資料,北韓中央通信社今天發表了3800多字評論,並批評,南韓建造核動力潛艦將使整個亞太地區軍事安全形勢變得不穩定,引發骨牌現象。
中央社 ・ 2 小時前
中國恐「掐斷台灣能源命脈」!美智庫呼籲:運往台商船換掛美國旗、台灣保留核能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美國華府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DD)17日發布「中國對台能源命脈的脅迫」報告,內容指出台灣能源高度仰賴進口,在中國擴...
FTNN新聞網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