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再搔癢。
疥瘡透過密切接觸傳播 容易造成群聚感染
收治病例的台北榮民總醫院皮膚科醫師馬聖翔指出,老翁經過皮膚檢查,發現他全身有多處抓痕與紅色丘疹,指縫及手腕等部位也出現脫屑與紅疹,手掌也有明顯的厚痂。進一步透過皮膚鏡檢查,可見典型的蟲隧道,並在皮膚刮屑中發現疥蟲,診斷為「結痂型疥瘡感染」。
疥瘡是一種由疥蟲感染所引起的皮膚疾病,主要透過密切接觸傳播,尤其容易在家庭、養護機構及監所中造成群聚感染。感染疥蟲後,患者通常不會立即出現症狀,潛伏期可長達2-6周。其症狀主要來自人體對疥蟲及其排泄物所產生的延遲性過敏反應。通常疥蟲成蟲可以存活4-6周,每天會產下2-3個卵,總共產下40-50個卵,2-4天就會孵化產生6腳的幼蟲。
看更多:疥瘡傳染力強 治療後還會皮膚癢!這種疥瘡有上萬隻蟲在爬 3招避免疥蟲上身
疥瘡引起劇烈搔癢 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而一旦開始過敏,就會出現劇烈搔癢,症狀在夜間特別明顯,會夜間劇癢、癢到會生氣的程度,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與生活品質。一般來說,典型疥瘡患者皮膚上約僅有10至15隻疥蟲。疥瘡所引起的皮疹,多以紅色、陳舊性的丘疹或結節表現。
病灶常分布於皺摺處及皮膚較柔軟的區域,包括手腕、指縫、腋下、肚臍周圍、乳頭周圍、臀部及生殖器等部位,頭頸部則較少被侵犯。有時可在病灶區觀察到「蟲隧道」,為疥蟲於皮膚表層鑽行所留下的細小通道,為診斷的重要依據之一。
看更多:皮膚癢到受不了 小心是疥瘡!接觸10~15分鐘小心被傳染
結痂型疥瘡高傳染力 需嚴格隔離與治療
然而,在免疫功能低下或年長的個案,可能出現結痂型疥瘡,其特徵為患部表面覆蓋大片厚痂,頭頸部也可能受到影響,且並非所有患者都會出現搔癢症狀。這類患者身上可能帶有上千隻疥蟲,每克皮屑約4700隻疥蟲,傳染力極高,需要採取積極的治療與嚴格隔離措施,相較於典型疥瘡使用口服加外用抗疥蟲藥物治療僅需2周就能好轉,結痂型疥瘡往往需要密集治療好幾周。上述老翁就是這樣的案例,而且也傳染家人,所幸治療1個月後,搔癢獲得明顯改善。
由於疥瘡的臨床表現變化多端,容易與其他皮膚發炎疾病混淆,也增加了臨床診斷的困難性。疥瘡的治療以使用滅疥藥物為主,常見藥物包括外用藥如Permethrin或Jaline,以及口服藥物如ivermectin。
同住家人建議一併治療 防止疥蟲持續傳播
治療策略上,除了有症狀的患者外,同住家人即便尚未出現症狀,也建議一併接受預防性治療,以防潛伏期的疥蟲持續傳播。此外,患者的貼身衣物、床被單與毛巾等,建議用攝氏60度以上熱水浸泡超過10分鐘後清洗,或使用烘乾機高溫處理。如衣物不適合用高溫處理,則可密封於塑膠袋中置放一周。
看更多:蓋棉被會更癢!疥瘡像皮膚感冒天氣濕冷易發作 醫曝不用藥就能殺疥蟲妙招
台北榮總皮膚部主任陳志強則指出,疥瘡相對容易發生在監獄、軍隊、機構等容易群聚感染的場所,因此除了這些地點要注意防護外,前往探視的親友,也要慎防交叉感染風險。馬聖翔提醒民眾,若出現長期未癒的全身性搔癢性紅疹,且同住家人也陸續出現類似症狀時,應警覺疥瘡感染之可能性,建議儘早就醫,由皮膚科醫師進行診斷與治療。
◎ 圖片來源/台北榮民總醫院提供
◎ 諮詢專家/馬聖翔醫師.陳志強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父親中風成植物人、母親失智症纏身!楊婷婭喪父患重度憂鬱症 曝照顧心路歷程
保肝丸真能養肝?醫師重磅打臉:亂吃恐傷肝!宿醉吞解酒丸更是白費工
上班族說話像在哭好尷尬?竟是「這件事」造成的!醫曝自律神經失調真相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25歲女戰勝死神25次!罹絕症淚求父親「放了我」 得知安樂死獲准感動到哭
25歲的澳洲女子安娜莉絲.霍蘭德(Annaliese Holland)過去10年被迫依靠靜脈輸液維持生命,長年飽受罕見疾病折磨,自18歲轉入成人醫院,才被診斷出患有絕症「罕見自體免疫性自主神經節病」,導致慢性疼痛、噁心和嘔吐,最終因長期藥物治療、嚴重骨質疏鬆;終於有一天霍蘭德淚求父親放手,選擇「按自己的意願死去」,令她高興到哭出來,認為這是她最勇敢的選擇。
鏡報 ・ 18 小時前
1個月沒大便!41歲男腹痛慘死…驗屍驚見「9公斤巨糞」撐破腸道奪命
美國俄亥俄州發生離奇死亡案件,一名患有身心障礙的41歲男子詹姆斯(James Stewart)在護理機構中,因長達1個月沒有排便,導致腹中累積超過20磅(約9公斤)糞便,最終因嚴重腸梗塞死亡。詹姆斯家屬指控護理機構明知詹姆斯因服藥出現便秘問題,卻放任情況惡化,未即時送醫或通知家屬,導致憾事發生,目前已委任律師提告求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水豚媽帶娃過河卻漏一隻!小水豚「怒坐原地生悶氣」 網笑翻:不好哄啊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予芊/綜合報導動物們的行為常常讓人出乎意料,就連平時總是很淡定的水豚鬧起脾氣也是固執到不行。近日,有網友分享了一則影片,只見...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別再誤會海鮮了!醫揭「慢性蕁麻疹」兇手:3招讓人不再癢
很多人曾有蕁麻疹而爆癢的經驗,為了找出兇手,開始戒吃海鮮、牛奶等,但過敏原檢測仍找不出元兇。皮膚科醫師烏惟新表示,若蕁麻疹已持續超過6週,就非食物的錯誤,應尋求皮膚科或風濕免疫科醫師的協助,將之視為一種需要耐心調養的體質問題。只要配合醫囑規律用藥,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回歸平靜無癢的生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他「肩膀痛半年」確診肺癌末期!醫示警:2種人最要小心 早期不會咳、喘
60歲的退休水電師傅右肩疼痛半年,以為是職業病造成的五十肩,自行貼痠痛貼布、做復健都沒改善。直到右手臂明顯無力、連拿水杯都困難,加上開始咳嗽,才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肺部頂端有腫瘤,已侵犯神經和肋骨,確診肺癌第四期,若能早半年發現,治療效果會好很多。 肺尖腫瘤 最愛偽裝成五十肩 很多人不知道肺癌會引起肩膀痛。國泰醫院胸腔外科劉祖豪醫師解釋,肺臟頂端緊鄰控制手臂的神經、血管和肋骨,當腫瘤長在這裡會壓迫神經,引發劇烈的肩膀和手臂疼痛。這種肺尖腫瘤雖然只占所有肺癌的3%至5%,但最大問題是早期沒有咳嗽、喘不過氣等明顯肺部症狀,很容易被當成五十肩或肌腱炎治療,因此延誤病情。劉祖豪醫師提醒,如果肩膀痛超過一個月沒改善,特別是長期吸菸者、菸齡超過20年的人要特別注意。若疼痛在休息時也不會緩解,或合併手臂無力、肌肉萎縮、持續咳嗽、體重減輕等症狀,應主動要求胸部X光檢查,千萬別因為害怕而逃避。 相關警訊出現 需要馬上就醫 一般骨科問題的疼痛在休息後會改善,但如果肩膀痛持續加重、痛到睡不著,或發現手掌無力、肌肉變瘦、感覺遲鈍,甚至出現單側眼皮下垂、瞳孔大小不一等這些都是腫瘤壓迫神經的表現,務必盡快就醫。
常春月刊 ・ 2 天前
19歲妻3年連生3胎!牙醫炫耀文遭砲轟 婦科醫:滿滿的不適感
晚婚、晚育成為主流,日前一名牙醫在網路炫耀,其妻19歲起在三年內連生三胎,現為三寶媽,該牙醫並自豪「妻子22歲生三胎,兒子上大學時,妻子應該40 歲,PR99.9!」此說法引發網友憤怒,批評其妻短時間內生三胎,不利妻子健康。婦產科醫師烏恩慈也直呼,「第一時間看到此文,也是滿滿的不適感。」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兩胎間最好間隔18 個月,最短不要短於6個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母胎中長腫瘤10週長四倍 女嬰竟帶著16公分「大球」出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女嬰出生臀部長了尾骶骨畸胎瘤,經手術後已恢復正常/澄清醫院提供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
好醫師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
美烏達成「更新版和平框架」 澤倫斯基:感謝美國與川普
美國與烏克蘭23日在瑞士日內瓦就俄烏和平方案展開會談。美國與烏克蘭目前表示,他們已創建一個「更新與精進的和平框架」,以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該新框架顯然修改了川普政府起草的早期計畫,而該計畫被基輔及其盟友視為過於同情莫斯科。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今晚變天轉雨!最冷14°C時間曝 「天琴颱風」估將生成
【高沛生/台北報導】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接受《壹蘋新聞網》訪問表示,今(24)日白天水氣不多,各地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有局部短暫雨;但傍晚後水氣增多,北台灣率先轉雨,入夜後雨區將逐漸往中南部與東半部擴大。東北季風今晚起明顯增強,北台灣感受轉涼,中南部日夜溫差也更大,清晨中南部局部霧或低雲恐再度壓低能見度,台南今晨一度低於200公尺,提醒駕駛務必小心。
壹蘋新聞網 ・ 8 小時前


台灣人常吃「3海鮮」出包!驗出重金屬鎘超標 食藥署開罰了
食藥署表示,114年度7-9月總計完成抽驗307件食品重金屬,包含26件食米及其他穀類、78件蔬果植物類、69件水產品、14件禽畜產品、39件蛋品及其加工品、41件嬰幼兒食品、9件油籽類、7件食用油脂、5件罐頭食品、5件飲料類、4件堅果類、4件果凍及果醬、2件乳品、2件盛裝飲用水、1...
CTWANT ・ 5 小時前

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 中網友神打臉: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水產?
政治中心/林靜、廖文璞 台北報導日本挺台卻遭中國報復禁只日本水產進口,總統賴清德為了聲援日本,日前po出大啖日本壽司的照片,獲得破三千萬瀏覽,不只台日網友叫好,出身中國的網紅也狠狠打臉中國,質疑"若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呢?"外交部次長吳志中也說,國際挺台的朋友越來越多。總統賴清德:「也許現在是吃日本料理的好時候了。」因應中國對日施壓,總統賴清德,日前在社群PO出大啖日本壽司影片挺日,獲台日網友一片好評。中國出身、旅居加拿大的網紅張堯看了不禁大讚,證明中國政府的行政命令、無法在台執行。旅居加拿大中國網紅張堯:「我就很想問,那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呢,如果台灣是中國的台灣,不是中國禁止了,日本的水產品進口嗎,那請問賴清德那個日本扇貝哪來的。」賴總統此舉證明台灣、中國,一毛錢關係都沒有、狠狠打臉,台日友好情誼,展陸無遺,就連歐洲各國,近來也對中國對日施壓舉動,頗不以為然。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圖/民視新聞)外交部次長吳志中:「大家對於是把重點放在,中國的外交官(薛劍),在日本的言詞,大家覺得是非常非常不妥,甚至有人是講說,應該是立即召回,我們在國際的朋友愈多愈好,現在在歐洲確實是朋友愈來愈多,朋友多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嚇阻戰爭爆發。」不只歐洲挺台盟友越來越多,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近日也到鄰近台灣、戰略位置至關重要的與那國島視察,盼在當地部署飛彈部隊,外界關注,我國是否打算與日本建立常態對話機制,甚至簽訂條約、建立軍事同盟?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圖/民視新聞)立委(國)黃仁vs.外交部次長吳志中:「目前台灣並沒有尋求,跟日本簽訂正式的,軍事同盟這樣子的作法。」立委(民)陳俊宇vs.外交部次長吳志中:「日本強化在上面的軍事設施,我認為基本上是有幫助於,維護台海的安全,跟日本各方面對話一直在進行當中。」沒尋求正式簽訂軍事同盟、但實質對話持續進行,證明我國與民主盟友,溝通無礙。原文出處:台灣不是中國一部分! 中國網友神打臉:為啥賴清德能吃到日本水產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X新功能打擊網軍!他揭1悲慘真相:有些是囚犯黃國昌「做1事」恐害到阿北?柯文哲認了:我會很麻煩陸H3N2流感快速升溫!5至14歲陽性率最高 病毒新分支引關注
民視影音 ・ 2 小時前
天冷穿衣術大解密!單穿厚外套易失溫 「三層穿搭法」靠空氣層最保暖
天氣開始變冷,開始要拿出衣櫃裡厚重的羽絨外套,但為什麼有些人穿得像米其林輪胎了,卻還是喊冷?其實保暖的秘密不在於衣服有多厚,而在於「怎麼穿」。急診醫學科醫師呂慧君依據臨床經驗發現,許多因失溫送醫的患者,身上都只穿了一件厚外套,反而那些懂得層層疊穿的人,即使穿得看起來不那麼臃腫,卻能在寒風中維持體溫。
NOW健康 ・ 10 小時前
她是臥底也是妻子!女警滲透潛伏動保組織五年「假戲真做」 與監控對象相戀後閃婚隱居
根據《每日郵報》報導,克莉絲汀當年扮演環保運動志工角色,身穿拼布吊帶褲、紮染T恤與軍靴,自稱是快遞員,活躍於反皮草與獵狐抗議活動現場。她駕駛廂型車協助運送物資、負責財務事務,快速獲得團體成員信任。這名臥底警員為倫敦警察廳旗下「特別示威小組」(SDS)成員,該...
CTWANT ・ 10 小時前

爆噁!烤肉吃一半嘴巴掉出「10cm深褐色活蟲」以為蚯蚓 一查是牠嚇傻
大陸廣州一間烤肉店爆出食安意外!一位民眾日前與友人到海珠區江燕路萬科里的烤肉店用餐,沒想到朋友在吃生菜包烤肉時,突然覺得口中觸感怪怪的,下一秒竟然有一條長達 10 公分、深褐色、還在蠕動的活蟲從嘴裡掉出來,現場所有人全被嚇到臉色大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