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不只會跌倒!醫師揭高齡者骨折後一年死亡率達3成
隨著人口老化,肌少症已經成為全球高齡族群健康的隱形殺手。它不只是行動遲緩的問題,更與跌倒風險增加、骨折甚至死亡率上升息息相關。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肌少症是高齡族群的隱形殺手,不僅造成行動遲緩,更大幅提高跌倒與骨折風險。研究顯示,70歲後肌肉量每年下降1~2%,肌力甚至流失3~4%,若合併骨質疏鬆,髖關節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可高達30%。預防關鍵在於「肌肉與骨骼雙管齊下」:定期重量與平衡訓練、充足蛋白質與維生素D攝取,並檢視居家安全。從中年開始維持肌力與骨密度,才能遠離跌倒風險,延緩老化、守護行動力。
根據流行病學研究,70 歲之後肌肉量與肌力的流失速度明顯加快,每年可能下降 1%~2%,肌力則下降更快,可達 3%~4%。若再合併骨質疏鬆,跌倒後骨折的機率大幅上升,其中髖關節骨折患者一年內死亡率可高達 20%~30%,對生活品質與壽命都造成重大威脅。
什麼是肌少症?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肌少症定義為與年齡相關的骨骼肌質量與肌力減少,並伴隨身體機能下降。臨床診斷通常依據三個要素:
肌肉量測量(DXA 或生物電阻抗分析 BIA)
肌力評估(握力測試)
身體功能測試(行走速度)
肌少症與跌倒風險的關聯
肌力下降 → 反應變慢:遇到地面不平或絆倒時,無法及時支撐或穩定身體。
平衡感降低:肌群退化會影響本體感覺,增加失去平衡的機率。
骨骼支撐不足:合併骨質疏鬆時,即使低強度跌倒也可能造成嚴重骨折。
髖關節骨折為何致命?
髖關節骨折不只是單純的骨折,對高齡患者來說是一連串健康危機的開端:
長期臥床→ 肺炎、泌尿道感染、壓瘡
活動力下降→ 肌肉流失加速,形成惡性循環
心理影響→ 憂鬱、失能感
臨床數據顯示,高齡者髖關節骨折後一年內的死亡率可達 20%~30%,主要死因與併發症相關。
預防策略:肌肉與骨骼要一起保養
阻力訓練與平衡運動:每週至少 2 次重量訓練(如彈力帶、啞鈴),搭配太極、瑜伽等平衡訓練。
蛋白質攝取充足:高齡者每日建議每公斤體重攝取 1.0~1.2 公克蛋白質,分散於三餐。
維生素 D 與鈣質補充:有助骨骼健康與肌力維持。
跌倒風險評估:定期檢視居家環境(移除鬆動地毯、安裝扶手、充足照明)。
定期健康檢查:肌少症與骨質疏鬆都能透過檢測早期發現,及早介入。
肌少症與骨質疏鬆是高齡健康的雙重隱形威脅,兩者相互影響,讓跌倒不再只是小意外,而可能是改變人生的關鍵事件。
從中年開始就積極維持肌力與骨密度,搭配規律運動與均衡飲食,才是避免跌倒、骨折與失能的關鍵。
參考資料
Cruz-Jentoft AJ, Bahat G, Bauer J, et al. Sarcopenia: revised European consensus on definition and diagnosis. Age Ageing. 2019;48(1):16–31. doi:10.1093/ageing/afy169
Shafiee G, Keshtkar A, Soltani A, et al. Prevalence of sarcopenia in the world: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general population studies. J Diabetes Metab Disord. 2017;16:21. doi:10.1186/s40200-017-0302-x
Zhang X, Wang C, Dou Q, et al. Frailty as a predictor of all-cause mortality among older nursing home resid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MJ Open. 2019;9(11):e026088. doi:10.1136/bmjopen-2018-026088
Kanis JA, Oden A, Johnell O, et al. The components of excess mortality after hip fracture. Bone. 2003;32(5):468–473. doi:10.1016/S8756-3282(03)00061-9
Bhasin S, Travison TG, Manini TM, et al. Sarcopenia definition: The position statements of the Sarcopenia Definition and Outcomes Consortium. J Am Geriatr Soc. 2020;68(7):1410–1418. doi:10.1111/jgs.16372
Taiwan Osteoporosis Associati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osteoporosis in Taiwan, 2020 update.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原文出自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肌少症不只會跌倒!醫師揭高齡者骨折後一年死亡率達3成
其他人也在看
中市府斥資8千萬 改善台中科技大學及一中商圈周邊人行環境
台中市為優化台中科技大學及一中商圈周邊人行環境,將於近期投入8029萬元啟動「北區三民路三段(太平路至五權路)人本改善工程」,預計改善道路全長約904公尺。建設局表示,工程內容包括拓寬實體人行道為2.5至4公尺、改善道路燙平面積約2.2公頃,並增設無障礙斜坡道、庇護島及號誌纜線下地等設施,全面提升行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遊覽車轉型交通車 上國道免通行費估年底前實施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16日電)為鼓勵遊覽車客運業經營交通車業務者專注經營交通車,交通部預告修法,未來專辦經營交通車的遊覽車,上國道可免收通行費,預計年底前實施。
中央社 ・ 1 小時前
企排》林良黛攻11分自評攔網大進步 笑稱最該練的是「被採訪的勇氣」
企業 21 年甲級男女排球聯賽本週移師彰化師範大學,女子組衛冕軍臺北鯨華昨以 25:21、22:25、25:19、25:18(3:1)力退新北中纖,開季豪取三連勝、全取 9 分,展現衛冕隊氣勢。主攻(長攻)林良黛攻下 11 分,接發球表現同樣穩定,不過她笑說,自己本季最大的挑戰其實不是技術,而是「面對鏡頭」。
TSNA ・ 2 小時前
「遭歐洲駐台機構封殺」謠言不攻自破 鄭麗文接連與英、德代表於中央會面
國民主席鄭麗文先前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曾稱俄羅斯總統普丁不是獨裁者,而後便有媒體報導她遭到歐洲駐台機構封殺。可近2日鄭麗文接連與英國在台辦事處代表包瓊郁、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狄嘉信會面,也讓這個謠言不攻自破。
鏡報 ・ 1 小時前法官裁決 禁川普以反猶罰款加大或砍經費
舊金山聯邦地區法官林萍(Rita Lin)頒發初步禁制令,規定川普政府不得以允許反猶太主義或其他歧視為由,對加州大學處以...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小時前
金馬獎2025/最佳男配角激戰!姚淳耀、黃鐙輝首戰金馬 力敵黃秋生
今年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五位入圍者各展獨特魅力。姚淳耀在《我家的事》中詮釋30歲和50歲兩種年紀的「阿淵」,透過揣摩父親一輩及閱讀書籍,生動呈現角色心境,同片演員曾敬驊則憑藉獨特的外在與內在反差,成功詮釋「夏仔」一角,還有黃鐙輝在《左撇子女孩》飾演夜市攤商「強尼」,將自身為人父的經驗融入角色,資深演員黃秋生則以《今天應該很高興》入圍,並預測是《深度安靜》的金士傑可能獲獎。
TVBS新聞網 ・ 6 小時前
8旬婦人「迷路又跌倒」 暖警安撫情緒護送返家
【警政時報 林家嘉/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8旬婦人迷路又跌倒,所幸第五分局水湳派出所員警及時伸出援手。警方接獲報案後趕抵中清路二段與四平路口,發現老婦跌倒在地、左顴骨擦傷,經消防救護人員敷藥處置後無大礙,但其精神恍惚、僅能說出姓名,反覆提到要買午餐煮粥,情緒明顯不安。
警政時報 ・ 21 小時前
為什麼糖尿病常伴隨高血脂?醫師解析原因、族群風險與檢查重點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現代人生活型態改變,外食頻繁、運動量不足、生活壓力大,加上人口老化,使得慢性病問題日益嚴重。林口長庚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徐智威提醒,其中糖尿病與高血脂(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症)是兩個最常見且密切相關的代謝疾病,不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腎臟病等嚴重併發症的風險,也會對個人健康、家庭照顧與醫療資源造成極大負擔。 糖尿病與高血脂常同時出現 與遺傳、肥胖等原因有關 徐智威醫師說明,糖尿病與高血脂關係非常密切。糖尿病是由於胰島素分泌不足或作用異常,導致血糖過高的疾病。依據成因可分為第一型、第二型、妊娠型與其他特殊型,其中第二型糖尿病佔絕大多數,與生活型態息息相關。高血脂則是泛指血液中的脂肪成分異常,包含: 1.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過高:俗稱壞膽固醇,過高會促進動脈硬化。 2.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過低:俗稱好膽固醇,過低不利心血管健康。 3.三酸甘油酯(TG)過高:會增加胰臟炎、中風與心肌梗塞風險。 徐智威醫師進一步提到,糖尿病與高血脂常同時出現,形成代謝症候群或心血管-腎臟-代謝(CKM)共病群。常見風險因子包括: 1.家族病史
健康醫療網 ・ 2 小時前
大批人自費接種流感疫苗! 兒科醫:都是要去「這國」旅遊
「柚子醫師」陳木榮日前在臉書粉專發文表示,日本最近流感盛行,大部分來診所打自費流感疫苗的人,都說是因為過一陣子要去日本,為了安全起見先去接種流感疫苗。陳木榮說到,以往的流感大流行都是農曆過年南北大交流,但今年是從9月1日開學之後就有一波大流行,「如果接下來...
CTWANT ・ 2 小時前
東京賞秋必去國營昭和紀念公園!楓葉銀杏大爆發,期間限定「秋夜散步」燈光秀,白天夜晚都美
秋天的日本完全就是大自然的天然藝術創作,熱情大膽的配色加上天然美景整個美爆了阿!而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國營昭和記念公園,位於東京立川市,四季都有不同的美景。不過我覺得秋天最漂亮,因為有紅葉的熱情如火,也有黃葉的金黃璀璨,更有期間限定的黃葉・紅葉祭&秋夜散步,可以觀賞楓葉、銀杏的精彩燈光秀,我來國營昭和紀念公園這麼多次,終於也讓我趕上一次秋夜散步了吧,開心。
Yahoo奇摩旅遊駐站達人 ・ 1 天前
苗栗頭份試辦人行道開放停機車 公告上路前勿違規停放
苗栗縣頭份市為恭醫院與黃昏市場鄰近,周邊機車停車空間不足,縣府選定為全縣首處試辦人行道開放停放點,公告於11月24日起開放,並將滾動檢討,增加苗栗市等地辦理。惟警方提醒,公告開放前,仍請民眾勿違規停放,避免違規受罰。縣府公告為恭醫院及杏林大樓周遭自強路段,台1線91公里800公尺至860公尺人行道,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不聽警勸! 網紅酒後硬開千萬法拉利 酒測值0.87
8日清晨,一名孫姓駕駛開著要價千萬的法拉利,離開台北市東區一間夜店。一開始在路邊被警方攔下,勸戒他如果有喝酒要找代駕,沒想到駕駛仍執意開車,被逮後辯稱只是要把車停好,但酒測值高達0.87遭送辦,車上的...
華視 ・ 3 小時前快訊/東京大樓驚傳刺傷案!女子左側腰部遭刺 兇嫌仍在逃
根據日媒報導,日本時間16日上午約10點30分,日本東京赤坂一棟大樓內發生刺傷事件,一名約40多歲女子在地下一樓遭人刺傷左側腰部,隨後被緊急送醫,送醫時仍保持意識,目前行兇嫌犯仍在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少吃還是胖!壓力大易發福 營養師推「4類食物」:代謝更順暢
壓力大容易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時,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只使體重增加,也會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建議多攝取富含「辣椒素、鎂、色胺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提升腦內啡、多巴胺,使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變多,代謝也會跟著變順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迎風面水氣增 桃園以南天氣晴朗穩定
(中央社台北16日電)交通部中央氣象署表示,今天迎風面水氣增加,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大台北、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零星短暫雨,外出攜帶雨具備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
中央社 ・ 7 小時前
梁靜茹首次挑戰戶外體育場開唱 上海5萬歌迷見證蛻變
演唱會共近3小時、唱足35首歌,巧妙以「四大組曲」串連,其中〈勇氣〉更在不同段落畫龍點睛般出現,玩味著「茹果我不唱情歌」的核心提問。在「搖滾組曲」中,梁靜茹一襲全黑帥氣造型,將經典情歌搖滾化,溫柔蛻變為韌性。唱至〈燕尾蝶〉時,她被升降舞台托至高處,以堅毅聲線...
CTWANT ・ 2 小時前
早期發現乳癌,降低死亡風險:免費乳房X光檢查攻略
為響應國民健康署推動的「免費乳房X光攝影檢查」政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引進最新型乳房攝影系統,提供舒適、不痛的即時乳篩服務,鼓勵40歲以上女性每兩年定期接受公費乳房攝影檢查。乳房X光攝影是乳癌早期篩檢工具陽明院區影像醫學科主任王德珍表示,乳房X光攝影是目前國際公認最有效的乳癌早期篩檢工具,可偵測乳腺內微小鈣化或腫瘤,研究顯示定期檢查可降低乳癌死亡率20%至30%。公費檢查對象包括40至74歲女性,每2年1次,以及設籍臺北市75歲以上女性。新引進的乳房攝影系統以女性為中心設計,兼顧舒適與安全,包括專利彈性壓迫板自動調整壓力、圓潤外型與放鬆扶手,並採低輻射劑量設計,讓檢查過程不再令人緊張。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此外,院方同步提供「3D數位乳房斷層攝影」,可從多角度拍攝乳房影像,特別適合乳腺緻密的婦女,分層成像可降低影像重疊、減少誤判,協助醫師精準診斷與定位病灶。王德珍提醒,乳癌防治關鍵在於「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呼籲女性朋友把握國健署免費乳篩服務。(記者李政純,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有這些症狀,可能是乳癌 .乳癌婦女,骨質健康更重要!
常春月刊 ・ 6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