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花蕊」常設展認識臺灣民主化歷程 中正紀念堂落實民主教育園區再跨一步
【記者蔡富丞/台北報導】「自由花蕊」常設展11月24日於中正紀念堂1樓常設展廳開幕,展示從1945年至今臺灣人民追求民主自由的歷程。文化部長李遠、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立法委員張雅琳、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長張惠君、鄭南榕基金會終身志工葉菊蘭與董事長鄭竹梅、行政院人權及轉型正義處副處長廖怡如、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桃園市議員魏筠、政治受難者陳欽生、陳中統、高金郎、蔡金鏗、張則周、許晴富、伍國首、國立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艾琳達Linda Gail Arrigo、張香華(柏楊夫人)、謝秀美(謝聰敏胞妹)、中華民國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事件處理協會理事長蔡裕榮、五十年代白色恐怖案件平反促進會理事長吳建東、中華民國觀光導遊協會理事長馬耀祖與秘書長杜鴻安、民主運動影像工作者邱萬興、多位學校校長、師生及政治受難者家屬出席,力推認識臺灣民主第一站的常設展。
文化部長李遠表示,1980年成立的中正紀念堂完全是為了膜拜一個人而存在,但是經過45年,臺灣歷經驚天動地的變化,每個人對於中正紀念堂也擁有不一樣的記憶,例如他從1988年搬到中正紀念堂旁至今,除了看見環境中從沒有鴿子到9隻、一群鴿子,中正紀念堂的廣場成為許多民主運動的地點、成為所有人可以聚集的地方,包含他都曾於2013年在廣場歷經100天的反核五六運動,「每個人對於中正紀念堂的情感、經驗不同,不是只有一個想法」。
李遠說,期待「自由花蕊」能突破之前「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的35萬參觀人數,可以有超過350萬人看見,除了讓許多不知道這段故事的臺灣人,理解爭取自由花蕊所經歷過的所有故事,也讓全世界的觀光客,共享人權這個共同的價值;作為創作者的李遠,也期待透過漫畫、繪本、電影、電視、文學等,將這段故事深植在所有人的記憶。李遠以即將在本週正式上映的電影《大濛》期許,大濛代表的是霧起的時候,臺灣經過這麼多年,還是處在看不清楚的大霧中,希望透過展覽讓臺灣的霧氣慢慢散掉,「因為只有看見真相,才是和解唯一的道路」。
立法委員張雅琳表示,之前有位外國友人曾說,來到臺灣讓他們印象最深刻,就是在中正紀念堂看到之前「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讓他們對臺灣曾發生的事情有深入了解,也更清楚臺灣和中國不一樣的地方。當今國際威權壓迫愈來愈嚴重、假訊息滲透,更需要瞭解自由是如何爭取、進而守護得來不易的自由花蕊,希望透過展覽讓國人知道這片土地真真切切發生的事,以及臺灣多年來在自由民主之路的追求。
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鄭竹梅指出,2025的臺灣持續談過去發生什麼事,未來要怎麼往前進,是需要誠實的歷史與健康的社會,說過去曾發生什麼樣的迫害,並不是為了留下仇恨,而是要闡述臺灣歷史的現況是斷裂的,而展覽的用意是要把斷裂連結起來。自由花蕊必須在土地上生根茁壯,很多國家用花來象徵革命,不僅因為花很燦爛,而是因為花的美麗來自於突破種子而成長,各種突破就像流血抗爭痛苦淚水。然而,在「中正紀念堂」這個名稱下呈現這個展覽,讓人覺得荒謬,期待當孩子們長大時,這裡可以改為以臺灣人為主體的名稱。
陳欽生說,1967年他從馬來西亞到臺灣求學,1971年被以莫須有罪名關進黑牢,身為一名政治受難者,至今仍無法理解當年為何會被關入黑牢12年,讓人生變調,留下的創傷至今依然存在,但很慶幸,後來也在這片土地上找回自己,發現自己所愛。今天看到這個展覽在中正紀念堂展出有很多感觸,尤其聽到最尊敬前輩蔡焜霖所唱的〈千風之歌〉、高一生的〈長春花〉特別感動,希望透過各種管道,讓世界都知道臺灣的民主故事,臺灣土地代表自由民主與人權,只要世界上任何地方需要,臺灣都願意貢獻力量。
新北市立忠山實驗小學教導主任羅芮敏分享第一線教學經驗,忠山實小是一所以公民素養課程為特色的實驗小學,在高年級的課程當中,就有「民主之路」課程安排,期望可以帶領孩子認識臺灣民主發展的歷程。臺灣能夠被稱為民主聖地,有賴許多人的努力,在鋪陳課程中,場館的學習與探索是讓孩子更能實際體會,過去學校曾帶領孩子到國家人權博物館,讓孩子親身看到與體會白色恐怖時期真實發生在臺灣的故事,而今日來到中正紀念堂,有機會從世界的視角,看到臺灣在民主與人權道路上的努力。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長張惠君指出,以臺灣民主歷程為核心的「自由花蕊」常設展,並非出自單一策展人,而是凝聚眾多專業者的知識、經驗與創意共同打造,如同有無數人勇敢不顧一切的追求,臺灣才能成為一個主權獨立的民主國家,與國際社會共享民主的價值。展覽並非百科全書式的完整呈現,而是認識臺灣民主的「第一課」。期待與全臺其他相關場館,包括國家檔案館、國家人權博物館、二二八紀念館、不義遺址與紀念碑等,共同打造臺灣民主的完整地景,說臺灣的民主故事,讓我們更了解自己,也讓世界認識臺灣。
中正紀念堂3年前辦理由國家人權博物館策辦的「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不僅改變堂內空間長期以總統蔣中正為主的展示方式,也是首次以常設展介紹臺灣民主化歷程,共吸引35萬人次參觀,意義重大。今年重新調整更新,增加科技互動裝置,運用戒嚴時期許多檔案資料作為展示元素,同時改為中英文雙語版,推出「自由花蕊」常設展,希望吸引國際遊客,也成為學生的公民課教室。
展覽名稱以自由花蕊為寓意,取自於舉世爭取自由的抗爭及文化作品中,常可見自由如花朵的隱喻,臺灣文學作品中賴和的「自由花」、楊逵「壓不扁的玫瑰花」;街頭運動中則有野百合與太陽花學運。自由是花蕊,守護花蕊就象徵守護自由,這樣普世性的訴求是臺灣與世界所有爭取民主自由國家的共同經驗,因此在展區中呈現不同國家、不同時空爭取民主自由的吶喊。自由花蕊的主題既是分享,也是對國際堅持自由的共勉,花蕊可能凋零,只有民主的守護才能持續綻放。
展覽內容包括5大單元,第1單元「世界浪潮」,回顧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爭取民主化與人權的重要事件,並對照臺灣民主大事記,介紹臺灣言論自由重要人物鄭南榕,一生追求臺灣成為一個自由國度的契機;第2單元「噤聲年代」,具象化臺灣在戒嚴時期統治者採取各種社會控制手段,包括禁歌、禁母語、宵禁管制、山地及海防管制、審訊室場景模擬等。
第3單元「臺灣言論自由之路」,述說1945年至今,臺灣從長達47年的威權統治、人權黑暗期,在一群不分省籍族群的先行者們前仆後繼,不計生死地衝撞對抗威權體制的努力下,終於開創民主自由新篇章的歷史;第4單元「創傷」,透過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的生命劇場及家書、遺書,理解國家機器迫害人權,對於個人、家庭、社會所造成的創傷;第5單元「綻放光華」,邀請民眾閱覽當代民主人權議題的書籍、漫畫、繪本、影視音作品,看見臺灣對於歷史的反思,也歡迎寫下心得,分享對於展覽的看法。
中正紀念堂落成於1980年,在臺灣民主化的歷程中,這個地點的威權象徵成為爭取民主化抗爭運動的實踐場域,也因為舊時代建築的語言和尺度,成為國際觀光客來到臺灣的必訪之地,期待不僅是照相打卡的觀光景點,更可以做為認識臺灣民主化歷程的入口,認識臺灣今日民主繁榮的奮鬥歷程,看見臺灣人如何澆灌開創出自由的花蕊。
「自由花蕊」常設展
開展日期:114年11月24日(除夕、初一與228紀念日休館)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09:00-18:00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1樓常設展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其他人也在看

被謝龍介問「若賴清德徵召2026選台北?」 卓榮泰:我會當投票的人
外界關注2026年台北市長選戰民進會由誰出馬,國民立委謝龍介認為,很有可能會讓行政院長卓榮泰來打這一仗。謝龍介今天質詢時,也直球詢問卓榮泰是否參選台北市長,卓榮泰喊「不會」,並強調自己會當「投票的人」。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坐高市早苗總裁位置自拍惹議 陳宥丞:自民常態接待流程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民眾出訪日本同行的北市議員陳宥丞,坐在高市早苗辦公桌椅的照片引發爭議,挨轟沒禮貌,他解釋是自民常態接待流程,但名嘴批不會閱讀空氣、也沒紀律分寸,另外黃國昌觀摩日本街頭政治集會,稱台灣公共空間都被搞戒嚴,綠營狠酸走讀活動爆衝突、黃國昌才是把街頭變恐懼。聲源:民眾主席黃國昌:「可以在高市早苗首相,她在自民的總裁辦公室,當中合照留影。」民眾日本行,遭爆大咖政要沒見到,倒是有和自民總裁高市早苗的辦公桌合照,同行的北市議員陳宥丞還一屁股坐在位置上,被網友酸國中生畢業旅行水準,沒想到陳宥丞還留言反嗆只有青鳥沒思考,爭議不只一樁!陳宥丞還曬出跟前總理麻生太郎合照,一度讓外界以為見到了嗎?立刻被眼尖網友抓包,發舊照取暖,以為拿舊照片就能呼嚨嘛!民眾台北市議員陳宥丞訪日期間PO和日本前總理麻生太郎合照,遭網友發現是之前舊照。(圖/翻攝自陳宥丞臉書)立委(民)張宏陸:「一兩個市議員去,就要跟人家見大咖,人家大咖這麼有空喔,全世界很多國家去到日本,要跟她講很多事情,阿你這什麼團你這畢業旅行團,博取一些聲量而已,人家日本國會議員都看不出來嗎。」台北市議員(民眾)陳宥丞:「自民總裁室,其實邀請各國的來賓,以及國會議員,共同在桌子上面一起合影,是一個非常常態性的行為,是一個主人的禮貌邀請,客人的基本回應。」政治評論員溫朗東:「日本人最重要是讀空氣,他不會告訴你說什麼事情不能做,你自己要守紀律跟分寸,你坐在人家那個首相的那個位置上面,人家辦公室讓給你就給你禮貌,就算給你客氣了,意思就是說我人沒有要見你,但是你來者是客。」名嘴批就是不會閱讀空氣,另外民眾主席黃國昌,則走上街頭社會觀察,看到車站外就能辦政治集會活動,又忍不住偷酸,讓綠營聽不下去。民眾主席黃國昌訪日期間,上街頭實地觀摩政治集會活動。(圖/翻攝自黃國昌IG)民眾主席黃國昌:「地鐵站出來參加這些活動多方便,為什麼在台灣,公共空間全部都被搞戒嚴。」立委(民)陳培瑜:「我認為黃國昌比誰都還要清楚,因為他自己上次辦那個走讀,他還製造了非常多現場的衝突,甚至還造成警察人員的受傷,我認為真正在街頭搞戒嚴,真的把街頭變成一個,讓人覺得恐懼的人,其實才是黃國昌。」要黃國昌先看看自己辦的走讀活動,才害多少員警受傷,這趟參訪民眾想拚外交,但屢屢凸槌惹爭議,只怕是形象再扣分!原文出處:坐高市早苗總裁位置自拍惹議 陳宥丞:自民常態接待流程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台鐵萬華站要變美了!吳沛憶爭取3千萬改造 盼未來帶動商圈觀光2027年核三會重啟?卓榮泰震撼表態:若安全無虞可做規劃中國海警4艦強闖金門海域2小時!海巡署怒轟:常態騷擾
民視影音 ・ 1 小時前
「2025高雄市旅行公會冬季國際旅展」11/28高雄展覽館登場 4天限定破盤優惠 消費滿399再抽五星住宿
【記者羅伯特/綜合報導】南臺灣年末最大旅遊盛事「2025高雄市旅行公會冬季國際旅展」將於11月28日至12月1 […]
民眾日報 ・ 1 小時前
徐春鶯受中國資助幫站台? 黃珊珊:勿亂槍打鳥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民眾新住民委員會主委徐春鶯涉嫌詐欺、違反銀行法及反滲透法等,遭新北地院裁准羈押禁見,而過往徐春鶯就曾替柯文哲及黃珊珊站台,遭質疑是受中國指示及金援,今天黃珊珊回應,要檢調拿出具體證據,別亂槍打鳥進行政治操作。
民視 ・ 1 小時前
Luxgen 新廣告力邀金馬製片操刀 江秉承描繪電車未來願景
【記者羅伯特/綜合報導】在全球車市正快速向「智慧化」邁進的時刻,賽車電影-叱吒風雲製片人 江秉承 受邀擔綱台灣 […]
民眾日報 ・ 2 小時前
醫生出任務! 台中榮總高齡換照講座 長者踴躍參與
中部中心/ 林賢明 台中報導高齡駕駛換照新制2026年5月上路,交通部公路局聯手臺中榮總醫院,辦理「高齡換照講座:醫師出任務」,宣導年滿70歲長者,換照前,先由專業醫師評估體檢靈活機制、免費提供最新法規及安全教育課程,讓長輩能安全駕駛。看看大家多麼有活力!2026年還要繼續!70歲以上長者記得,2026年5月高齡駕駛換照新制將上路。叔叔伯伯阿姨也都很有SENSE,趕來參加交通部公路局聯手臺中榮總辦理的「高齡換照講座:醫師出任務」。明年起70歲須換駕照 交通部公路局聯手臺中榮總辦理「高齡換照講座:醫師出任務」(圖/民視新聞)交通部路政及道安司司長吳東凌:「很多新的科技跟很多新的交通法令在修正,這些高齡者他可能不知道或者忘記了,所以我們就透過上課來提醒高齡者,注意交通法規和安全。」關懷長者用路安全,強調70歲以上長者,只要經過體檢合格、提供免費的教育訓練及危險感知體驗,通過認知功能測驗就能換照。2025年5月起70歲須換駕照 75歲每3年換一次 (圖/民視新聞)從醫學的專業角度深入淺出講解高齡身體機能退化與交通安全的關係,透過講座了解相關規定及自身身體狀況,70歲以上長者換駕照新制即將啟動,駕照效期至75歲;75歲以上長輩則維持每3年換照週期。交通部公路局聯手臺中榮總辦理「高齡換照講座:醫師出任務」 台中榮總精神部主任侯伯勳主講(圖/民視新聞)原文出處:明年起70歲須換照75歲每3年換一次 醫生出任務!台中榮總辦高齡換照講座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高齡換照"下修至70歲" 雙金歌王沈文程擔任代言人"雙金歌王"公園開唱! 沈文程:明年5月當第一個"高齡換照"啟動輔助駕駛「雙手離開方向盤」後果很嚴重?交通部今曬罰則
民視影音 ・ 2 小時前
推新形象片「走入台南漁村第一線」 陳亭妃:人民需要能依靠的市長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李映儒/台南報導 民進立委陳亭妃今(29)日發布最新競選形象片,以台南最真實的漁村日常為主軸,呈現漁民在黑夜裡、風雨中、烈日下仍堅守工作的身影。影片由虱目魚塭、牡蠣棚架、文蛤養殖場到沿近海漁船作業串起台南漁民的一天,用最樸實的角度傳達:「人民,需要一個永遠在身邊的市長。」陳亭妃表示,台南需要的市長不是坐在辦公室,而是能與人民直接對話...
匯流新聞網 ・ 2 小時前
北市大女排》香港母隊教練驚喜現身 黃惠婷、李瑋湞感動
臺北市立大學今年有2位來自香港新面孔黃惠婷、李瑋湞,是去年臺北鯨華與香港Victory排球俱樂部簽訂合作協議、成為姊妹隊後首批來臺球員。今天她們母隊總教練麥梓淳驚喜現身清華大學體育館為2人加油,讓黃惠婷、李瑋湞既開心又感動。
TSNA ・ 2 小時前
高鐵董座史哲率隊 參訪日本「鐵道技術展」
第9屆日本「鐵道技術展」(Mass-Trans Innovation Japan 2025)於11月26日至29日在日本東京盛大舉行。台灣高鐵董事長史哲特別親自率團赴日參訪,並與協力製作新世代列車(N700ST)及負責新車引進相關配套工程的廠商會談,就後續合作內容交換意見,以確保N700ST導入過程順利,亦持續深化與國際鐵道同業之交流合作。
中時財經即時 ・ 2 小時前
美防長登「福特號」航艦再叫陣 馬杜洛親自駕喊:安啦!
美國防長赫格塞斯,在感恩節特別登上部署在拉丁美洲的「福特號」航艦,美國總統川普也說,接下來將加強陸路毒品打擊行動。而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則是親自駕車在首都拍片,證明委內瑞拉沒有陷入恐慌。
TVBS新聞網 ・ 2 小時前
總統盃AI素養爭霸賽頒獎 賴清德:台灣向世界宣示邁入AI世代的一大步
由教育部主辦的第1屆總統盃AI素養爭霸賽總決賽,今(28)日在台南市舉行,總統賴清德到場頒獎,他在致詞時表示,這場競賽雖然只是一小步,卻是台灣向世界宣示邁入AI世代的一大步,放眼全球,AI的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且會大幅度改變人類的生活,台灣在這之中早已是參賽者,我們也要有自信在未來成為領航者,參賽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幸福被國家剝奪!東京高院判同婚禁令「沒違憲」 同性伴侶難過淚灑法庭
在日本持續延燒的「要求婚姻平權」系列訴訟中,同性伴侶們集體控告國家,主張《民法》等不承認同性結婚的規定已經違憲,並要求國家賠償。然而,東京高等法院今(28日)在最新的上訴審判決中,卻做出了與其他多數判決截然不同的裁定:現行規定是「合憲」的。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 小時前
徒手攀外牆行竊萬華區百萬贓物 66歲蜘蛛大盜落網!裁定羈押
【記者江孟謙/台北報導】北市萬華區近日發生連續4起住宅竊盜案,被害民眾的包包、現金、戒指等物品被偷,總損失超過100萬元,警方調閱監視器鎖定1名黃姓慣竊(66歲),本月25日將他拘提到案,依加重竊盜罪嫌移送北檢,並建請羈押獲准。
壹蘋新聞網 ・ 3 小時前
避免以誇大或不實言論造成社會各界恐慌 網傳歐盟明年收碳稅,將導致臺灣企業繳交鉅額罰款 環境部鄭重澄清為不實消息
【記者黃楸玲/台北報導】網傳歐盟明年收碳稅,將導致臺灣企業繳交鉅額罰款 環境部鄭重澄清為不實消息 近期網傳明( […]
民眾日報 ・ 3 小時前
台美關稅將出爐 盧秀燕:有點緊張「盼稅率更低」
台中市長盧秀燕重視和平地區發展,於今(28)日前往大雪山、雙崎地區關懷農民,她針對近日台美關稅即將揭曉一事指出,台中市是所有工業聚集最大的地方。有相關半導體、晶圓還有傳統產業包括機械、工具機、光學等。因此台美的關稅關係到中部的經濟及產業,所以對於關稅揭牌情形,其實很緊張,希望是往好的結果,好的稅率,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不必修國籍法! 總統籲「熱衷修法」立委三思
陸配參政權掀起熱議,國民擬修《國籍法》,增訂大陸地區人民參選公職,不適用國籍法放棄國籍規定,對此總統賴清德呼籲熱衷修法的的立委三思,直言「沒必要」僅徒增社會對陸配疑慮。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

總質詢結束!卓榮泰盼兩院共同合作:把不可能解決的差異擺在一邊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8)日率領閣員前往立法院備詢,也是本會期施政報告並備詢落幕的日子;卓榮泰特別向立法院喊話,兩院共同合作才是國人最大的要求,更期待基於國家一體,以及中央地方合作理念下,找出一條全國國人樂於看到的,讓大家在最不同的差異中,尋求最高的共識,把不可能解決差異暫時擺在一邊,才有辦法走出一條人民期待、建設國家發展未來的重要道路。
民視 ・ 2 小時前
立院總質詢落幕 卓榮泰喊話兩院合作:差異中取最大公約數
立法院本會期施政總質詢今天傍晚落幕,明年度總預算尚未付委審查,院版財劃法也遭到在野暫緩列案,朝野爭議未歇。行政院長卓榮泰於詢答後致詞表示,行政、立法兩院存在很多差異,包含對國家未來不同立場、國安不同思考、國家財政不同角度的差異,並喊話兩院在差異中取得最大的公約數,完成人民交付的任務,共同為國家的未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藍提案修「國籍法」解套中配參政限制 賴清德:徒增社會疑慮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立法院國民團喊修國籍法,替中配參政解套,週五在院會一讀付委審查,綠營憂心中國滲透無孔不入,陸委會更示警可能這些公職受中國法律要求得提供情資,總統賴清德也喊話三思,沒必要修法免除陸籍配偶對中華民國單一忠誠責任、徒增社會疑慮。
民視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