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白會 以行動 顧台灣
(記者黃啟明台北報導)
台灣民眾主席黃國昌今日與新任中國國民主席鄭麗文,舉行在野領袖會談,雙方以「以行動顧台灣、為台灣點一盞燈」為共同出發點,黃國昌並贈送台灣本土手做水泥工藝桌燈—以質樸堅實的水泥基座象徵合作基礎、溫暖的燈光象徵為人民點亮未來—期盼雙方的合作將從穩固的基礎開始,逐步構築共同治理的藍圖。
藍白主席會談,會談聚焦四大主軸,在野面對的問題與整合方式、為何要合作、政競合非零和—尤其是地方選舉的策略、以及雙方幕僚團隊的對接。
國民主席鄭麗文表示,面對 2026 的地方大選,不希望出現「鷸蚌相爭、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競爭,期盼兩在地方自治上共同選賢與能,讓最適合的人選出線、提出最佳政策與治理方案,實現 1+1大於2 的在野合作典範,讓人民成為最大贏家。
民眾主席黃國昌表示,在賴政府主政下,不論是司法追殺異己、違法濫權,都讓台灣數十年辛苦累積的民主基礎面臨空前的挑戰。今年 4 月,面對美國高關稅衝擊,賴政府擺爛不作為,當時藍白兩主席就率先坐下討論,跨合作承擔本該由執政負起的重任,然而,民進卻對在野立委發動無差別式的大罷免,把台灣的民主推向懸崖。
黃國昌強調,台灣民眾始終秉持創主席 柯文哲「國家利益永遠放在政利益之上」的理念,也透露柯前主席今天凌晨都還傳訊息來,提到三個關鍵,主流民意、國家正義、人民的安全,是接下來要繼續前進,非常重要的指標。
黃國昌表示,台灣民眾與中國國民本就是各自具有主體性的不同政,論述當然不會完全一致,但都可以坐下來一起討論;更將啟動跨智庫交流,讓雙方的研究團隊、專家與幕僚直接對接;唯有把最好的候選人送上戰場,把最務實的政策送到人民面前,台灣才有可能走出惡鬥、重回正軌。
「當執政擺爛,在野就有責任撐起國家。」黃國昌強調,在民主與前景晦暗不明時,我們需要集結所有的良善力量,為台灣點一盞燈。
「用最大的誠意、用最好的方式、選出最適合的人選、組成最強的團隊」,作為在野合作的行動原則,捲起衣袖,給人民最好的生活!
其他人也在看

中日談判破局中國輕蔑送客!連服裝都藏寓意?
論壇中心/邱暐琪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引發中國不滿,兩國緊張關係持續升溫,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18日親赴中國,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長劉勁松磋商,雙方不僅未達成共識,更傳出中國亞洲司長「手插口袋送客」的畫面,態度相當輕蔑。對此,政治學教授范世平在《台灣最前線》節目中分析,這個畫面是經過中國精心設計過。
民視 ・ 1 天前
盤前/豐收年科技日前 鴻海夥伴16檔
鴻海集團「2025 科技日」(HHTD25)將於11/21~22在南港展覽館登場,活動主軸聚焦「三大智慧平台結合AI 技術應用」,展出AI工廠、機器人、半導體等九大主題成果,以及3+3+3轉型策略下的整體進度。鴻海表示科技日主軸聚焦機器人技術及場域應用願景、與客戶夥伴的技術合作落實,以及創新速度與科技領先地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藍白主席會面 「藍加白」是台灣主流 最新的民意
(記者蕭文彥台北報導)中國國民主席鄭麗文與台灣民眾主席黃國昌今(19)日共同出席「以行動、顧台灣」高峰會談。針對國會監督、改革落實、政合作模式與未來選戰布局等議題,廣泛交換意見。鄭麗文主席期...
自立晚報 ・ 1 天前
黃國昌、鄭麗文互贈禮 他喊:這「玩意兒」vs.心機重
即時中心/劉朝陽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與民眾主席黃國昌19日舉行「藍白會」,雙方互贈的禮物引發熱議;繼律師陳君瑋說,這看起來像是「盤子vs.關燈人」之後,政治評論員吳崑玉也忍不住大酸,鄭麗文送的東西藏心機,而黃國昌送的乍看以為是「按摩棒」。
民視 ・ 22 小時前
藍白合作升溫!黃國昌不排除讓位新北 稱公平機制下仍全力輔選
台灣民眾主席黃國昌19日與新任中國國民主席鄭麗文舉行在野領袖會談,雙方以「以行動顧台灣、為台灣點一盞燈」為共同出發點,聚焦在野如何整合力量、合作的必要性與具體機制。黃國昌在會中批判執政在司法、媒體與能源等議題上的失職,並提出合作四句話:「用最大的誠意、用最好的方式、選出最適合的人選、組成最強的團隊。」鄭麗文則強調藍白合作能形成「台灣未來最新的主流民意」,並以專業與責任回應人民期待。面對民進以對立替代溝通、以鬥爭掩蓋失能,黃國昌指出,台灣社會被撕裂、經濟與兩岸、國際情勢受到壓力,在野陣營須承擔對話與團結的責任,重新找回台灣前進的力量。黃國昌直言政競合不應是零和遊戲,即便白藍雙方在過去有不同立場與政策,也不該成為未來合作的阻礙;競爭可以存在,但不應以惡言相向或你死我活的方式進行。黃國昌嚴厲批評民進所發動的「大惡罷」與後續作為,指其在失敗後未反省,反而出現司法追殺、檢媒濫權、行政怠忽立法成果,並以仇恨與對立回應異議,將民主推向懸崖。他質疑執政在此次會談前夕的抹黑操作,並引用《論語》「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呼籲在野兩為台灣人民的安全與幸福攜手,而非重複同伐異的惡性循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綠提名32席 藍力守過半 白拚3席
距離下屆九合一選舉剩下1年,台中市議會除3席原住民,應選62席,民進台中市部19日召開執委會,決議將提名32席,力拚席次增加。國民則因中央提名辦法尚未公布,目標仍是守住議會過半席次,正副議長成功連任。民眾則要衝3席籌組團。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藍開鍘何鷹鷺 王時齊質疑「殺小放大」:主席呢?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國民中常何鷹鷺推崇毛澤東、宣揚「祖國懷抱」,遭國民火速停權切割,何鷹鷺卻怪起綠營限制言論自由。資深媒體人王時齊指出,何鷹鷺抓錯了重點,被國民處分、罵的是民進,何應該要去跟國民抗議說,為什麼不處理主席和副主席?有這麼多支持統一的這些員,為什麼不處理他們?
民視 ・ 1 天前滙豐超核心優化 師法股神投資
「非常謹慎地選擇你的英雄,然後效法他們。你永遠不會完美,但你總能變得更好。」摘自股神巴菲特最後的股東信。滙豐投信認為,這就正如巴菲特一直奉行集中精選持股的投資思維一樣,認為投資必須重視企業的內涵與本質。而滙豐超核心優化投資策略,正是師法股神投資,除了幫投資人找出最具備未來成長可能性的公司外,並搭配分散資產配置的多重資產基金進行布局,進一步提升投資組合的風險調整後報酬機會。
工商時報 ・ 1 天前櫃買領七家創櫃板新星 勇闖Meet Taipei
為推廣創櫃板Plus及提升創櫃板公司之知名度,櫃買中心帶領七家創櫃板公司參加「數位時代」主辦之「2025 Meet Taipei 創新創業嘉年華」,活動將於20日至22日期間舉辦,地點位於台北圓山花博園區,歡迎各界踴躍蒞臨參觀櫃買中心設置之「創櫃新星主題專區」。
工商時報 ・ 1 天前
三義、銅鑼鄉長屆滿 皆3人搶接班
苗栗縣三義鄉及銅鑼鄉因擁有汽車工業及銅鑼科學園區,是苗栗縣重要工業科技鄉鎮,三義鄉更是苗栗縣兩慢城之一,觀光資源發達,現任鄉長呂明忠屆滿將轉戰議員,目前有鄉代會主席林盈富、前鄉長徐文達及縣府專員鄭淑如有意角逐。銅鑼鄉也因現任鄉長謝昌年屆滿,現任鄉代會主席林九炲及前鄉長李瑞廷、黃芳椿將投入選戰。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熱門股-聚陽 站所有短均線之上
聚陽(1477)訂單能見度強,對2026年營運審慎樂觀。外資、法人持股信心穩定,19日股價逆勢上揚,收311元,已站上所有短均線之上,周、月、季線趨勢仍保持上揚,9日KD值趨線也扭轉下滑重新高檔交叉走高,量能維持穩定增溫。不過前波高點321元以上有短套籌碼,仍需量能繼續增溫化解,若能突破,股價可望向今年高點370元挑戰。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張吉安曝范冰冰渴望出席金馬
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執導新片《地母》入圍本屆金馬最佳劇情片、女主角等8項大獎,他19日出席媒體茶敘透露,范冰冰非常希望能親自出席22日頒獎典禮,正做最後協調,回憶入圍公布當天,范冰冰邊講電話邊哭,激動表示曾在2007年以《心中有鬼》獲得金馬女配,一直盼望能再以女主角身分站上金馬舞台,這次入圍讓她重新燃起演戲的希望。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民進的三條路
民進政府在大罷免受挫之後不願記取失敗教訓,依舊一意孤行還想利用少數政府一獨占,竭澤而漁,整盤拿走。但現在大勢已去,不但提名的各項公職人事被立法院否決,許多重要政策也因偏頗與執拗而根本出不了行政院;但閣揆仍想運用投票人數不足的大法官在憲政法庭裡扳回一城,硬撐到底!這是自由民主體制決不容許的少數獨裁與失政敗德,也是「半總統制」之下民主失能與憲政失衡的負面教材。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台灣有事踩虎尾 高市私下承認太超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首次預算委員會答詢中,將「台灣有事」延伸為日本的「國家存亡危機」,意外引爆中日緊張升溫。她事後私下坦言「講得太超過」,官邸幕僚也自責未能預估反彈效應,一名外務省高層更形容此舉如同「踩到老虎尾巴」。事件同時凸顯自民對中交流管道斷層,使外交應對更為受限。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More CARE, CARE More 集保廣徵新世代人才
集保結算所啟動114年度人才招募計畫,招募領域橫跨10個職類計43人,廣邀具備數位思維與創新行動力的新世代人才,共同打造更安全、更智慧及更具效率的證券後台服務金牌團隊。
工商時報 ・ 1 天前群翊訂單滿手 旺到2026
設備廠群翊工業(6664)在AI伺服器、IC載板、先進封裝及玻璃基板等需求帶動下,高階設備接單占比已達75%,訂單能見度延伸至2026年上半年,整體營運展望維持正向。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兆元投資方案催油門!民間參與公建 年拚2千億
兆元投資方案猛加柴火,財政部19日指出,今年民間投資公建金額上看2千億元,僅次於2022年的2,828億元和2010年的2,241億元,是歷年第三大、也是近15年次高的投資金額,且明年還有輝達來台投資設定地上權的大案可期。
工商時報 ・ 1 天前房價高掛 新北也出現脫北潮
天龍國房價居高不下,不僅導致台北市人口外移,連新北市也開始出現「脫北潮」。據統計,人口連年增加的新北市,今年出現轉折,據新北市民政局統計,截至10月底新北市人口404.56萬人,較去年底減少1,345人,其中板橋區流失逾3,000人最多,永和、新莊區也減少逾2,000人,顯示新北市蛋黃區人口逐漸流失中。
工商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