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不是過客,是參與者!台灣市井小民接日本地氣 刮痧也能織起文化紐帶
從青森到富士山下,再從北海道層雲峽到栃木縣,4位台灣人在日本非都市地區扎根,透過導覽、手技、創業與和服體驗,打開台日交流的另一種可能。
在青森縣雪白山野間的靜謐車站及每年定番「睡魔祭」、栃木縣鄉間、北海道層雲峽壯闊溪谷,以及富士山麓的和風旅宿之間,有這麼一群人──來自台灣的移住者。他們或經營觀光民宿與和服租借,或導覽地方歷史、策劃文化活動,甚至是透過「刮痧」做台日交流,成為日本地方創生中的默默推動者。儘管語言與制度門檻重重,他們以一種外來者特有的熱情,為逐漸凋敝的鄉村注入了新的想像。
家人反對仍堅定搬離東京 青森首位台灣「睡魔小姐」凱西
青森縣位於本州最北端,雖擁有睡魔祭、奧入瀨溪流等豐富觀光資源,但交通仍是旅遊的一大挑戰。從東京搭新幹線約需近3.5到4個小時左右,票價不低;縣內鐵路路線有限,許多景點只能依賴班次稀少的巴士,冬季更常因大雪中斷。雖然交通不便,青森與台灣卻有著實質的交流,新竹縣與青森市自2014年起締結為友好城市, 2023年時新竹街口攻城獅與日本職籃B.LEAGUE青森熱力結為姊妹隊;總統賴清德2017年在台南市長任內,也分別與青森縣、弘前市簽訂友誼市。
青森冬季大雪紛飛、氣候嚴寒,卻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深厚民俗文化,包括世界遺產白神山地、津輕三味線,以及每年夏季吸引大量觀光客的「ねぶた祭(睡魔祭)」。對來自台灣的吳詠心(藝名凱西)而言,這片寒冷土地卻成為她人生最熾熱的一段旅程。凱西於大學時期來日,透過「全球30」國際留學計畫進入東京的大學就讀。畢業後曾在東京就職,卻在疫情爆發期間對都市生活產生動搖。
某次旅行中,她意外造訪青森,留下強烈好感。沒過多久,看到青森市役所招募國際交流員的消息,她便決定投出履歷,雖家人反對,她仍堅定地搬離東京,展開地方生活。在青森市擔任國際交流員期間,她的工作包括在學校、市民中心舉辦台灣文化課程、籌劃展覽、營運社群平台發信地區觀光資訊等。不滿足於既有任務,她主動提案舉辦台灣主題活動,讓更多當地人理解台灣的多樣文化。
連結台灣與日本東北一隅 發掘在地人日常成外國人寶藏
2022年,她更打破傳統,成為「ねぶた祭(睡魔祭)」史上首位外籍女性「睡魔小姐」,不僅參與祭典遊行,還擔任觀光大使,隨青森縣知事赴台參與推廣行程,獲得當地媒體高度關注。目前,凱西轉任青森市觀光協會職員,專責推動台灣市場的旅遊合作。她親自駕車走訪青森縣內40個市町村,以外國人視角重新發掘地方魅力,並以中文與台灣社群媒體連結,不少台灣網友因她的介紹而對青森產生興趣,甚至專程前往旅行。
「在地人習以為常的風景,其實在外國人眼中都是寶藏。能用自己的方式讓這些故事被看見,我覺得非常有價值。」她也透露,自己已漸漸融入當地日常,時常不自覺使用津輕方言「〜だべさ(語尾助詞,通常用來加強語氣或帶親切隨意感)」,笑說「第一次發現時也嚇了一跳,但同時也覺得自己是真的住下來了。」
如今凱西移居青森已邁入第5年,未來她希望能更深入參與地方創生,甚至考慮創業,將青森的風土文化持續介紹給台灣與世界。
不方便的東京近郊栃木 婷婷用刮痧讓日本人理解台灣健康觀
栃木縣雖位於東京近郊,但交通不算便利。從東京搭新幹線約50分鐘可達宇都宮,若要前往日光、鬼怒川或那須高原等主要觀光地,還得再轉乘地方鐵道或巴士,整體耗時動輒2小時以上,冬季大雪更容易導致道路封閉、班次停駛,對沒有自駕的旅客來說相當不便。然而,栃木並非與台灣毫無交集,像高雄市也在2017年跟栃木縣簽訂經濟及教育友好合作備忘錄;台南市從2009年就跟日光市簽訂友誼市;另以草莓聞名的真岡市,雖然交通手段也是有限,但2023年與雲林縣斗六市締結為友好都市,並於2024年5月舉辦了一周年紀念儀式,因台灣的連結而開啟新的交流窗口。
栃木縣地處關東內陸,是以溫泉與自然景觀著稱的靜謐之地,日光東照宮、鬼怒川溫泉與那須高原等觀光地點廣受歡迎,也有豐富的在地農產與濃厚生活感。對於來自台中的婷婷而言,這片離東京不遠卻保有鄉鎮風貌的土地,正是她推動台日文化交流、實踐個人夢想的舞台。17年前,婷婷以打工度假簽證來到日本,原本只是為了短期進修日語,考取檢定後回台重新就業,卻因緣際會與現任丈夫相識,最終定居於丈夫的故鄉——栃木縣。
在歷經事務職、觀光導覽、翻譯等不同工作經驗後,她決定將自身興趣與文化背景結合,在栃木縣的西川田車站附近創業,開設個人美容沙龍,主打「台灣式」成為亮點。她的沙龍除了提供臉部護理與美體療程,更特別將「刮痧」與「體刷(體ブラッシング)」等源自台灣的傳統調理技術融入服務。婷婷強調,這不只是技術,更是一種文化,「一開始很多日本客人聽到刮痧會猶豫,擔心疼痛或不熟悉,但實際體驗後,發現原來那是一種讓身體深層放鬆的方式。」
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鼓勵年輕人走入日本地方
「我希望讓更多日本人理解台灣的健康觀,也願意把這些療癒的方法介紹給在地社群。」在沒有招牌的住宅型沙龍環境中,她透過美業平台Hot Pepper Beauty、顧客推薦、地方市集出展及健身房合作,慢慢累積口碑。她也在地積極參與社群活動,並與友人共同經營YouTube頻道「混日本TV」,將栃木的景點與生活面貌介紹給台灣觀眾。雖然頻道目前暫停更新,但她仍希望未來能持續扮演兩地之間的「民間小橋梁」。
「在日本的日常裡,很難找到台灣那種接地氣、從生活中長出來的療法。」婷婷說,透過一雙手與一個觀念,她嘗試在日本地方植入台灣的養生智慧,也讓文化交流不再只是表面的活動,而是可被身體記憶的體驗。對她而言,栃木的安靜、慢節奏與親切人情,正好構成分享文化的沃土,「這裡不像都市那麼擁擠,反而有空間聽你講故事、願意嘗試不同文化。」
婷婷也鼓勵更多台灣年輕人思考地方生活的可能性,「你不一定要留在東京,像栃木這樣的地方,也可以走出屬於自己的路。」
斷崖峽谷北海道層雲峽 台灣人Toby當第二故鄉
層雲峽位於北海道大雪山國立公園深處,以斷崖峽谷、紅葉與溫泉著稱,卻因交通不便而被視為難以抵達的秘境。當地沒有鐵路直通,距離最近的JR上川站30公里,只能再轉乘巴士或自駕。從札幌出發需先搭特急到旭川,再轉車到上川並換乘巴士,整體至少3小時;從旭川出發也得依賴一天僅數班的巴士,錯過就得再等待長時間。對東京旅客而言,最快的方式是搭機到旭川,再轉巴士或自駕,雖能壓縮到3個半小時左右,但班次有限且冬季道路結冰常生變數。
位於北海道中央山區的層雲峽,是以峽谷、溫泉與四季分明的壯麗自然聞名的觀光勝地。對來自台灣的Toby而言,這片嚴寒卻生機盎然的山谷,不只是工作場域,更是他找到「第二故鄉」的地方。他目前任職於層雲峽的上川町自然中心(ビジターセンター),同時也是一名獨立的自然導覽員,帶領旅客深入登山步道、探索源流、認識四季之間的變化。「來這裡原本是偶然」,Toby回憶。自己原先在更偏遠的山區工作,後來因朋友介紹搬至層雲峽,沒想到就此定居。
Toby笑說,當時並不知道這裡在台灣也頗有名,「來了才發現不少台灣遊客知道層雲峽,而且觀光資源其實很豐富。」在自然中心工作時,他負責為海外旅客提供即時的天候與步道資訊;下班後,他則自組導覽團,帶領旅人登山健行、觀察動植物、體驗戶外生活。他強調,層雲峽的生活和都市截然不同,「這裡冬天雪會堆到膝蓋高,早上要先挖出車子的路才能出門,但也因為這樣,才真正感受到『自然』不只是背景,而是一種生活的方式。」
與母熊短距離遭遇 Toby永生難忘留下扮台灣橋樑
雖然身為外國人在工作簽證與職務選擇上仍有一定限制,但Toby用開放的態度看待挑戰。雖然也曾參與熊出沒地區的巡邏與山徑管理,甚至在實地勤務中與母熊短距離遭遇,「那一瞬間真的以為會沒命,牠為了保護小熊直接朝我衝過來,那次經驗永生難忘。」同時與當地人的交流,也讓他在潛移默化中扮演了台灣文化的「民間橋梁」,雖然他自認並未刻意推廣文化,但許多居民因為認識他,開始對台灣產生興趣。
Toby也曾在旭川短期教中文,「大家其實很願意接觸新文化,只要你願意分享,他們都會敞開心胸。」層雲峽的小鎮生活帶給他熟悉的歸屬感,郵局、超市大家都認識彼此,走進哪裡都有人打招呼,透過導覽工作,也逐漸與當地組織、學校、旅館業者建立起合作關係,真正融入社群,「不是過客,而是參與者,這種感覺很好。」談到未來,他希望持續透過自然教育與戶外體驗,傳遞對環境的尊重與行動的可能。
「不只是讓人看風景,而是希望他們能思考:我能為這片自然做些什麼?」無論年齡、國籍,他都希望這份理念能被更多人聽見與實踐。Toby說,層雲峽最吸引他的是自然四季的「色彩節奏」,春日雪融萬物初醒、盛夏百花齊放、秋季山谷如染、冬季雪白無瑕,「那是大自然親手畫的畫,每天都不一樣。」在這座與自然共生的小鎮,Toby不只找到了工作,也找到了生活的意義,成為推廣台日交流的橋樑。
冷門不便富士山站 台灣媳婦推以和服參與日式美學
富士山站位於山梨縣富士吉田市,雖是吉田口登山道的玄關口,卻不像觀光客熟知、班次較多的河口湖站那樣便利。從東京出發,雖有「富士回遊」等特急直通列車,但班次有限,多數旅客仍需先抵達大月,再轉乘富士急行線前往。即便順利抵達,若要登山或前往五合目,還得依賴季節性的接駁巴士,班次稀少且容易因天候停駛。相比人氣更旺的河口湖,富士山站顯得冷門又不便,雖然更貼近富士山本體,卻帶著一種「近在眼前卻難以抵達」的距離感。
距離富士山站僅一分鐘路程,在山梨縣富士吉田市的靜謐街巷中,有一處融合和服租借與民宿空間的特色店鋪——「KIMONO MEGU」。這裡由台灣出身的「MEGU」經營,她用細膩的品味與文化熱情,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打造一場「真正的和服體驗」,不只是租衣服,更是對日本傳統美學的深度參與。曾在東京生活超過30年的MEGU,最早於秋葉原經營民宿,接待旅客過程中,她發現許多人都嚮往能親近富士山,因此除了搬遷也結合丈夫家族的和服資源,創立KIMONO MEGU。
「這些老和服原本只是塵封在倉庫裡,但對我來說,它們承載著文化的重量與美感,應該被再次穿上身、走入生活。」KIMONO MEGU最與眾不同的,是對「品質」的堅持,提供的皆為日本人實際穿用過的正式和服,而非觀光用的廉價樣式,從布料質感到配件選擇,MEGU都親自搭配,力求呈現最自然、優雅的整體風格。不論是一人旅行的女性,還是四世代的家族旅行,客層多元而溫暖,「我不想做流水線式的體驗,而是希望每位客人都能享受穿衣的過程,並真正感受到身體與姿態的變化。」
和服不只是打卡道具 MEGU用她的方式將台日文化相連
讓她印象最深的,包括一位帶著草莓花束在和服體驗中向戀人求婚的男士,以及一次超過20人的台灣大家族來訪,「和服真的有一種魔力,能讓每個日子變得更特別。」隨著顧客需求提升,店內也陸續新增化妝、髮型設計與專業攝影等服務。尤其在婚禮前拍攝方面,與台灣、香港攝影團隊合作的「和婚攝影」越來越受到歡迎。使用白無垢、色打掛等正式禮服,並配合當地神社進行儀式風拍攝,讓異國遊客得以親身體驗日本婚禮的莊嚴氛圍,甚至成為人生中難忘的一章。
MEGU表示,和服不只是衣服,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穿上和服之後,走路會慢下來,說話會輕聲細語,甚至覺得自己像換了一個人。」她希望這種「非日常」的體驗,能讓旅人重新認識自己,也看見日本文化的深層細節。KIMONO MEGU目前備有振袖、訪問著、小紋、浴衣、男性袴、兒童和服,乃至白無垢等多樣款式。來自台灣的MEGU,用她的方式將台日文化相連,讓和服不再只是拍照打卡的道具,而是一段關於「姿態」、「心意」與「記憶」的溫柔體驗。
來台灣觀光交流 日本旅客「高黏著高貢獻」
2025年6月2日「日台觀光高峰論壇 in 鳥取」選在時任日本首相石破茂的故鄉舉辦,象徵雙方觀光交流邁向新階段。當時在論壇中,交通部觀光署東京事務所主任王紹旬出席並發表簡報,介紹台灣觀光現況與未來策略。王紹旬指出,2024年訪台旅客總數達786萬人,其中日本旅客佔比近17%,為最大來源國。日本人平均停留約4.8晚,高於整體平均,每日消費額更達198美元,顯示日本旅客具有高經濟貢獻、旅遊深度與忠誠度。
台灣觀光署自2024年起推動品牌3.0「TAIWAN – Waves of Wonder」,以「共享、發現、參與、享受」四大核心訴求,串聯自然、文化與地方特色。2025年將推出由人氣聲優津田健次郎擔任旁白的全新宣傳影片,深入介紹阿里山、迪化街等地標,並持續透過旅展、網紅合作、社群行銷強化日本市場觸及率。面對日本年輕族群旅遊意願高漲、旅遊復甦率約7成的趨勢,觀光署強調與航空公司密切合作,積極開拓高雄、台中等航點推廣等多元誘因。
日本地方政府 職位開始多用台灣人
財團法人台南市台日文化友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台南市前議員李退之受訪時表示,其實台日制度的不一樣也可以探討,像是日本政府的地方人員聘用彈性很大,過去有日本政府的地方公務員派到台南市政府交換、歷練,甚至他們在各都道府縣的政府都有交流員,據他所知,有許多台灣人前去應徵,而這個職位過去都是中國人居多,他曾在交流過程中,遇到擔任日本地方政府交流員的中國人,並不是那麼友善的經驗。
不過情況已經有所改變,李退之提到,包含基金會同仁有應徵到九州某地方政府交流員的職位,就在那邊工作,對於台灣與地方政府交流相當有幫助,同時台積電所在的熊本縣政府,當地的台灣人求助熱線,就是由台灣人擔綱。相關狀況其實對台日交流很有幫助,日本各地政府也逐漸重視,紛紛設立這種職務,雖然薪水不是頂級,且多數是偏鄉再加上匯率等問題,但還是會吸引想體驗生活、促進交流有熱情的台灣人參與,有機會也將透過各種管道、方式,鼓勵台灣朋友前往。
日本爭論「外國人問題」 郭國文:台灣人對日本人不是威脅
亞東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會長、民進立委郭國文指出,台灣現階段在日本工作的人數,如果與10年前相比,超過10倍以上。一直以來台灣人比較懂日本的文化,甚至普遍來說,台灣有很多人懂日文,同時喜歡日本的台灣人可說是遍佈日本各地,幾乎所有都道府縣都可以見到台灣人的足跡,在世界上的國家中,像台灣人這麼喜歡日本,甚至定居、帶動地方創生,相當罕見。
郭國文也說,因為台日友好的關係,所以日本不會覺得有侵犯的問題,最近外國人問題在2025年7月的日本參議院選舉之中被重點討論,其實背後就是「中國人」問題,有日本政提出「日本優先、日本人優先」的思維,但在日台灣人人數其實不算很多,對日本人來說台人也不是威脅,反而是正向力量,許多都道府縣知事來台灣,都希望飛機直航,因為台灣帶去更多的繁榮與好處,所以日本對台灣相較比較友善。
地方台灣人為文化推手 民間交流成台日關係動能
在日本偏鄉與離島,來自台灣的身影越來越常見。他們或定居育兒、或經營民宿、開刮痧店、擔任導遊,不僅融入當地,更以文化推廣者的身分,讓更多日本人透過這些微小卻深刻的接觸,重新認識台灣。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林泉忠表示,這樣的民間交流不只是地方活力的展現,更已成為推進台日關係的重要動能,對台灣的國際處境更具積極戰略意涵。
林泉忠指出,台灣戰後文化歷經了長達數十年的轉型與自我認同建構,從威權體制時期的「新中國文化」移植,到1980年代後本土文化逐步浮現,再到解嚴後的民主化浪潮,社會整體對日本文化的接受與互動也逐漸轉變。他回顧自己年輕時代,「在90年代以前,基於《廣播電視法》及行政命令的規定與政策操作,台灣電視台是禁止播放日本電視劇的,我讀大學時買尾崎豐的唱片,都還是盜版的。那時的日本文化還是一種半地下的存在。直到1993年行政院新聞局正式宣布開放日劇播放,此時哈日風潮興起,文化交流開始活絡。」
然而,真正讓日台民間關係「深入社會末端」的關鍵時刻,是2011年311大地震。林泉忠提到,台灣社會當時以壓倒性善意援助日本,是全世界各國援助總額之最,讓整個日本社會徹底感動,「這種感動不只是來自政府或媒體,而是蔓延到每個鄉村、每間小店,甚至成為日常生活的記憶,很多人去到日本各地方旅遊,只因為說自己是台灣人,就會被店家請喝咖啡、吃拉麵,這樣的溫情互動太多太多了。」
日台文化交流民間深化 市井小民成外交大使
也因此,當愈來愈多台灣人選擇落腳在五島列島、佐渡島、小豆島、淡路島、甚至北海道層雲峽等離島與偏鄉時,他們的角色也超越了單純旅居者。有人經營咖啡店時主動介紹台灣;有人擔任地方觀光推進者,參與各大旅展宣傳家鄉島嶼;有人以刮痧技藝結合地方公所的觀光推廣活動,讓日本人實際體驗台灣傳統療法,成為文化與健康交流的橋樑。林泉忠認為,這些行動都是「日台文化交流在民間層面的深化」,尤其對於外交困境中的台灣而言,「這些人事實上是台灣的文化外交大使」,以個人為單位、在生活場域中持續輸出台灣的故事與價值。
他強調,「這30年來,台日之間的文化互動已達到非常成熟的階段。民間信任、文化認同與情感基礎遠超出邦交國關係所能定義。」這股熱絡的文化互動並非憑空而來,駐日前代表謝長廷任內8年,推動台日地方政府締結友好城市,數量幾乎倍增。從城市到村、町、廳,這些串連不只是儀式性簽署,而是真正拉近了地方彼此的距離。
此外,林泉忠也提到,日本高中生的畢業旅行選擇台灣為首位,這種「沒有邦交卻得到高度信賴」的現象,從某種程度正好證明了台灣在日本社會形象中,已建立起超越地緣政治的文化與安全信任。他認為,這是多年交流耕耘的成果,也對台灣整體的能見度與國際安全產生正面助益。
台灣人在日本角落扎根 深刻交流織出文化紐帶
青森、層雲峽、富士山站與栃木有著相似的特徵──景致壯麗、文化豐富,卻難以抵達。青森雖有新幹線與機場,但往往需要近4小時車程與繁瑣轉乘;層雲峽深藏於大雪山山谷,無鐵路直達,只能仰賴稀少的巴士或自駕穿越雪路;富士山站雖名為「登山門戶」,卻不像觀光客熟悉的河口湖般便利,必須多次轉乘,還得再靠季節性巴士抵達五合目;距東京僅一步之遙的栃木,前往日光、鬼怒川等名勝也要經過新幹線加地方鐵道的繁瑣路程。
這些地方各自分散在日本東北、北海道、山梨與關東偏遠地區,未必與台灣有太多制度化的官方連結,但台灣人的身影卻在其中悄然扎根。正因為有台灣人在這些偏鄉與山谷落腳,他們透過導覽、文化活動、產業推廣與生活實踐,讓原本缺乏制度化連結的地方,多了一層民間的橋樑。也因此讓青森、層雲峽、富士山下與栃木,與台灣的距離被重新拉近,交流的紋理比過去更加深刻,台日兩地在看似遙遠的空間裡,織出一條條意想不到的文化紐帶。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台中踏青新景點 雪山坑環線步道啟用
台中市府近年逐步建置登山步道,「雪山坑步道」第一期工程去年底完工通行,攜手交通部觀光署投入3千多萬元串聯二期工程,形成2.4公里大環線步道,於今年2月開工,歷經約8個月施工,於今年10月底順利完工,目前開放通行,步道全長約2.4公里,串聯桃山部落周邊自然生態與原民文化景點,成為融合泰雅文化與生態保育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新.飯.店-北海岸首間國際奢華酒店 新北北海溫泉洲際酒店開箱
全台最新國際品牌奢華酒店、位在新北市金山溫泉區的「新北北海溫泉洲際酒店」(InterContinental New Taipei Hot Spring)自即日起開始試營運。為全力搶攻秋冬旅遊泡湯度假商機,並自即日起至年底推出「際遇金山」開幕住房專案,預訂連續入住兩晚以上,即享每日免費早餐兩客、IHG優悅會獎勵積分5,000點,以及單臥套房保證升級券等多重禮遇。專案入住日期自12月1日起至2026年3月31日,升等券則2026年全年適用。
工商時報 ・ 1 天前


碧潭變身水豚樂園,人力擺渡體驗、超放電兒童遊戲場!新店碧潭一日遊好放鬆
碧潭變得熱鬧可愛起來!除了天鵝船悠悠划出的浪漫風景,還有超萌的「水豚君」登場,將碧潭變成療癒系的水豚樂園。全台唯一的復古人力擺渡船,可搭到碧潭岸邊「灣潭兒童遊戲場」,「獅仔頭登山步道」,可以輕鬆漫步、親近自然,享受一場結合可愛、懷舊與戶外活力的新店碧潭一日遊。
Yahoo奇摩旅遊夯即時 ・ 1 天前竹縣觀光魅力 司馬庫斯、峨眉湖入選推薦亮點
(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縣14日電)交通部觀光署第2屆「觀光亮點獎」,新竹縣尖石鄉司馬庫斯部落獲頒「最佳國際推薦獎」;竹縣峨眉湖也入選2026年至2027年「台灣觀光100亮點」,展現竹縣山湖觀光魅力。
中央社 ・ 1 天前觀光亮點獎 國際推薦司馬庫斯 峨眉湖正夯
「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在交通部觀光署舉辦的第2屆觀光亮點獎中,從全台191處景點中脫穎而出,入選全國前30大亮點,更榮獲最高榮譽之一的最佳國際推薦獎。峨眉湖也成功入選2026年至2027年台灣觀光100亮點,成為旅遊熱搜新焦點。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探索桃山部落之美 和平雪山坑登山步道完工啟用
為推動和平地區觀光發展,台中市政府爭取交通部觀光署補助並自籌配合款,投入總經費3,490萬元辦理「和平區雪山坑步道環狀線建置工程」,歷經約8個月施工,今年10月底順利完工。步道全長約2.4公里,串聯桃山部落周邊自然生態與原民文化景點,成為融合文化體驗與生態保育的登山健行新據點。觀旅局長陳美秀表示,「雪山坑登山步道」路線,是由桃山部落耆老親自帶領觀旅局及設計單位沿既有獵徑踏勘規劃而成,兼顧泰雅族傳統文化脈絡與生態保育設計。步道路線串聯著名電影《賽德克‧巴萊》取景地-山蘇森林、櫸木林及楠樹林等生態景點,並接續第一期步道及在地熱門打卡景點「巨人之手」,讓遊客能以環線方式深度探索桃山部落的自然與文化之美,期盼雪山坑登山步道完工啟用後,能吸引更多熱愛登山健行、生態觀察與文化體驗的遊客造訪,帶動桃山部落及周邊地區觀光產業發展,實現永續旅遊與原鄉文化傳承的雙重目標。觀旅局表示,這次工程以「尊重自然、融入文化」為核心理念,施工過程採最小環境擾動原則,主要使用原木材料與現地石塊鋪築砌石階梯,並於步道節點設置融合泰雅族圖騰、台灣黑熊及石虎意象的設施,展現地方文化與生態保育共融精神,讓遊客在登山健行過程中體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經典賽》日本陷「雙重危機」三巨頭若缺席 恐成史上最冷清一屆
明年3月登場的世界棒球經典賽(WBC)被視為日本隊挑戰二連霸的重要舞台,卻在開賽前陷入主力球星可能缺席、轉播權又引發民怨的「雙重危機」。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館長遭3元老毀滅式爆料「逼員工上館嫂」 神隱20小時回應了
網紅「館長」陳之漢14日晚間,遭3名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特助「小偉」、「總監」吳明鑒聯合毀滅式爆料,稱館嫂是館長介入別人感情搶來的,還邀請小偉來和他一起「3P」、抹黑威脅店家等指控。對此館長神隱20小時候本人回應,否認所有指控,更心疼老婆無故被牽連。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金雞最尷尬!《哪吒2》奪獎「沒人要出席」 陸網怒抱不平:不領也沒差
第3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5日晚間於福建廈門舉行,《哪吒之魔童鬧海》拿下最佳美術片,不過頒獎現場卻出現罕見畫面——導演沒到、製作團隊沒到、片方也沒到,台上無人領獎。頒獎嘉賓蘇有朋只得代表宣布,主創正全力投入下一部作品,獎座將由組委會日後寄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MLB》最後一次踏上大聯盟球場激動落淚 卡諾澄清:這是致敬不是退休
多明尼加及波多黎各今天在紐約大都會的花旗球場舉辦一場史無前例的冬季明星賽,其中入選多明尼加代表隊的資深老將卡諾(Robinson Cano),預期會是最後一次以職業球員身分站上大聯盟球場,今天全隊身穿24號球衣向他致敬,而他也不禁在場上落淚,畫面相當感人,不過他受訪時強調,這並不代表自己即將退休。卡諾的17年大聯盟生涯,曾為紐約洋基、西雅圖水手、大都會、聖地牙哥教士及亞特蘭大勇士效力,累積2639支安打、335轟、1306分打點及51次盜壘的成績單,曾拿下4座銀棒獎及2次金手套,原本相當有機會可以在退役後入選名人堂,只可惜他在大聯盟時期曾二度被驗出禁藥,令外界對他的成績打上一個問號。TREMENDO HOMENAJE A ROBINSON CANÓEn un juego entre estrellas de República Dominicana y Puerto Rico, que reunió más de 20 mil aficionados en el Citi Field de Nueva York, Robinson Canó fue figura central de
麗台運動報 ・ 2 小時前

館長開直播認了!手機的確有「我的影片」 怒嗆:錢早被他們拿光
網紅館長(陳之漢)昨(14)日遭到昔日戰友、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元老級員工李慶元與高階主管小偉爆料性騷擾員工、私德敗壞等。對此,館長今日開直播,表示爆料者都只PO出對他們有利的音檔,同時他也質疑,小偉若真的覺得被性騷擾,那又為何在中間離開公司後又回來?並強調自己行得正、做得端,沒什麼好怕的,「反正法律的問題,我們就交給律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館長遭兄弟「毀滅式爆料」!8大惡行全曝光 專家傻眼:到底做人多差?
館長(陳之漢)昨(14)日被昔日戰友、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與高階主管小偉開直播「毀滅式爆料」,李慶元公布錄音檔稱館長不僅介入人家感情,還要求小偉傳私密照,暗示要「三人行」。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表示,其實在正常情況下,兄弟圈是講求江湖道義的,好奇「館長做人是做到多差?對待兄弟是有多不夠意思?昔日跟他稱兄道弟的哥們才會這樣出來爆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