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吃燕麥不會瘦還會胖!紅色水果不補血 常見營養迷思大解密
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抬頭,民眾對於飲食營養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然而,坊間流傳著許多營養迷思,讓人難以分辨何者為真。營養師陳怡靜表示,這些迷思無所不在,常讓人感到困惑。她認為,透過正確的營養知識,搭配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推行的「我的餐盤」,可以幫助大家釐清迷思,吃得更健康。
燕麥助瘦身但要當心
吃燕麥片必瘦成功?陳怡靜表示,不一定!燕麥片是全榖雜糧類,雖然含有比較多的膳食纖維可以帶來飽足感,但主要成分還是醣類。相較於蛋白質食物,吃燕麥片會比較快餓,一不小心就可能吃太多,一樣會攝取過多熱量,進而導致肥胖。為了控制熱量達到好的減肥效果,可以把燕麥代替主食,並配合蛋白質食物以及蔬菜才能營養均衡瘦身。
鮮乳保久乳營養差不多
另外,乳品是許多人日常飲食中的重要營養來源,但也衍生出不少迷思。陳怡靜指出,鮮乳和保久乳的保存期限雖然差很多,但營養價值其實相差無幾。她解釋,兩者的差別主要在於殺菌方式和包裝,而非營養成分。不過,她也提醒,市面上的植物奶,如燕麥奶、米漿等,營養成分多為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不足,無法取代乳品。
紅色水果難補血
除了乳品,水果也是民眾關注的焦點。有些人認為,紅色水果如櫻桃、葡萄等含鐵量高,多吃有助補血。對此,陳怡靜表示,這些水果的顏色主要來自天然植物色素,如花青素和甜菜紅素,鐵質含量並不多,而且多屬於吸收率較差的非血基質鐵,補血效果有限。她建議,真正要補鐵,不如多攝取含血基質鐵的食物,如豬血、牛肉等。
看更多:奇異果是「超級食物」!維生素C比橘子高2倍 吃奇異果嘴巴刺原因
木耳補充不了膠原蛋白
談到蔬菜,陳怡靜指出另一個常見的迷思是:多吃木耳可補充膠原蛋白,讓皮膚光滑有彈性。事實上,木耳並不含膠原蛋白,其黏稠物質其實是膳食纖維中的水溶性纖維。此外,食物中的膠原蛋白分子結構太大,人體難以直接吸收利用。陳怡靜建議,想要補充膠原蛋白,不如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再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讓身體自行合成。
看更多:白木耳功效:能補膠原蛋白?6大禁忌、銀耳最強營養吃法一次看
豆製品不會引發痛風
豆魚蛋肉類是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但也引發一些疑慮。有人認為,愛吃豆製品會容易引起痛風。陳怡靜澄清,豆製品並非誘發痛風的原因。研究發現,豆類攝取量與痛風風險呈現負相關,一般人食用豆製品反而有助降低罹患痛風的機會。不過,她也提醒痛風患者,在急性發作期間仍需減少攝取含普林的食物,如黃豆和豆漿。
看更多:豆漿影響抗癌藥效!亂吃胃藥、抗生素削弱治療效果 抗癌飲食這樣吃
魚湯營養不及魚肉
許多人喜歡喝魚湯,但卻忽略了魚肉的營養價值。陳怡靜解釋,魚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35公克生魚肉約有7公克蛋白質。由於蛋白質分子龐大,即使煮再久也不會完全溶於湯中。魚湯雖然含有少量胺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質,但主要營養仍存在魚肉中。因此,除了喝湯,也要記得吃魚肉,才能攝取完整的營養。
生吃蛋不如煮熟
關於雞蛋的迷思,陳怡靜提到,有人認為生吃比煮熟更營養。事實上,生蛋白含有會阻礙人體吸收生物素的物質,且可能含有沙門氏菌等病原體。將雞蛋煮熟不僅能破壞這些有害物質,也能提高蛋白質和生物素的吸收率,因此建議以熟蛋取代生蛋。
少量未加工紅肉無礙健康
紅肉經常被視為健康的大敵,但陳怡靜認為,攝取適量未經加工的紅肉並不會對身體造成損害。紅肉除了提供優質蛋白,還含有鐵、鋅等微量營養素,是補血的絕佳來源。但烹調方法要注意,目前已知,紅肉在烹調過程中產生的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可能致癌,尤其是燒焦的部分。因此,陳怡靜建議,每周紅肉攝取量不宜超過500公克,並應避免食用燒烤、醃漬等加工肉品。
吃芝麻難使白髮變黑
最後,陳怡靜破除了一個關於堅果種子的迷思:多吃芝麻可讓白髮變黑。她表示,目前沒有任何研究支持這樣的說法。頭髮變白除了受到老化影響,還與遺傳、心理、代謝和營養等因素有關。其中,氧化壓力扮演著關鍵角色。陳怡靜建議,若想延緩白髮增長,不妨保持愉快心情,減少抽菸、飲酒等不良習慣,並攝取均衡的飲食,多吃富含抗氧化物的蔬果。
看更多:補充「5營養素」預防白髮提早報到!營養師教你調整飲食 找回烏黑秀髮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台南市政府衛生局台南健康情報讚YT
更多健康2.0報導
柿子切開果肉全黑全丟了!專家:不是壞掉 錯過高級貨捶心肝
6食物是孕婦健康殺手!吃多小心妊娠糖尿病、妊娠併發症找上門
59歲張清芳抗老祕訣「1運動」超親民!醫曝:降59%糖尿病風險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響應世界骨鬆日! 學會聯合醫界籲:預防骨鬆應趁早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現代人對健康的要求越來高,尤其是上了年紀的民眾,最怕一跌不起,為了響應世界骨鬆日,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與醫界專家共同呼籲,骨質疏鬆就如沉默殺手,預防應趁早。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各項慢性病隨之而來,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骨質疏鬆症。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認定,骨質疏鬆症還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因此醫界專家都強調,如果年輕時增加10%骨密度,就能延緩骨鬆13年。而且補鈣不只靠牛奶,保健品搭配維生素K2與D3,能讓鈣質吸收率提升達40%、有效維持骨密度。原文出處:響應世界骨鬆日! 學會聯合醫界籲:預防骨鬆應趁早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1.2萬人連署國高中延至10點上課 教育部駁回原因曝旅遊回家別只洗衣服 專家曝「這些東西」超髒!糖尿病前期要注意! 國健署提供穩糖5招逆轉健康危機
民視影音 ・ 1 天前

鳳林.明利災戶比照光復補助 季連成澄清重機具優先順序
生活中心/洪巧璇、張皓宇、唐詩晴、林大帷 花蓮報導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來到花蓮災區,一路從鳳林鎮,走到明利村,鳳林災區一位阿嬤家,因為房子全毀,一見到季連成就忍不住哭訴。季連成安慰災民,一定會積極協助復原,並強調,鳳林、明利災戶,會比照光復鄉災區進行補助。災民vs.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我們家什麼都沒有了,沒關係沒關係我們會來幫你處理,我會幫你處理。」一見到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家園被沖毀的鳳林鎮長橋里災民,緊抓他雙手,聲淚俱下。鳳林鎮長橋里災民,緊抓季連成雙手哭訴。(圖/民視新聞)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vs.國軍:「這個比較嚴重這邊比較嚴重,這個是幾乎全毀了什麼都沒有。」季連成一路涉水、穿越層層泥沙,挺進花蓮災區視察關心,鳳林長橋里受災戶,主要是忠一、忠二路共48戶,其中35戶有人居住,整座村莊佈滿淤泥,原本道路全被覆蓋,屋子外還看得到來不收的衣服。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白天鄉公所做晚上軍方來做,這樣的話會很快恢復原貌,那剩下來這些農田上面的部分,可能還是要比照這個光復的農田,鳳林的農田未來要做這個復育的,看看要怎麼做復育。」指揮國軍和鄉公所,分日夜兩班,協助清淤,所幸視察的鳳林鎮和明利村,不像光復村那麼慘,泥沙壩多被擋在民宅大門外,僅有部分滲入,花蓮災區。(圖/民視新聞)對於先前鳳林鎮長,不滿重機具沒到位,與工務段長爆口角,季連成也出面解釋。行政院政務委員季連成:「機具的調度我今天來,也是要做這些調整,看看我們中央有什麼樣,的機具可以進來,因為我覺得明利村的,這個淹水的狀態,跟光復鄉這個幾個災區的,這個狀態有點不太一樣,現在最主要的工作進度,第一個先把道路先打通,台9線先打通,然後讓這個道路通了以後,讓軍方的人員,能夠進到這個災區,民房裡面去把這個土挖出來,大概是21~25戶房間有受影響。」透過最新空拍,可見馬太鞍溪新、舊堰塞湖,水量縮小到只剩30萬噸、15萬噸,溢流口及兩側邊坡都沒有崩塌或堵塞,下游河道水位也穩定下降。降雨量若低於200毫米,最快24小時內,就能解除紅色警戒,開放村民返家。原文出處:鳳林、明利災戶比照光復補助 季連成澄清重機具優先順序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卓揆心繫宜蘭淹水!季連成銜命傳授救災經驗「明晚完成清理」15年淹兩次成惡夢! "蘇澳居民問分洪道" 政院正式核定經費解除紅色警戒! 鳳林.萬榮災民返家 季連成赴花蓮勘災
民視影音 ・ 4 小時前
區間車抵終點站男客拒下車 大鬧車廂遭強制送醫
新北市瑞芳車站今(15)日發生一起衝突事件,一列區間車抵達終點站時,一名男子突然情緒不穩,拒絕下車,台鐵人員到場協助,沒想到男子不僅口出威脅,還和副站長拉扯在一起,甚至還讓火車延誤,所幸最後員警到場支...
華視 ・ 5 小時前
高雄城市嶼浪市集嘉年華登場 陳其邁共襄盛舉 (圖)
高雄市長陳其邁(右3)15日到高雄流行音樂中心珊瑚礁群出席第3屆城市嶼浪市集嘉年華,在打卡牆前與民進立委邱議瑩(左3)等人留影。
中央社 ・ 1 小時前
流感大流行!營養師大推「8大抗病毒食物」 這1顏色蔬果很多人常沒吃到
最近流感升溫,尤其是學校裡,好多孩子輪流中鏢!家長們緊張又擔心,其實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日常飲食的營養補充」也是守住健康底線的關鍵。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整理出「8個抗流感營養」,教你從飲食中強化保護力、減少被病毒擊倒的機率,讓全家人一起撐過流感高峰期。 1、維生素C:多吃新鮮水果能使體內對抗病菌的免疫細胞活躍度增加,提振免疫系統,有助縮短病程。但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維生素,容易流失、身體不會自動合成,要透過每天攝取補充,建議每天最少吃兩份新鮮水果來補足,攝取約100mg的維生素C即可,如:一顆芭樂、一顆柳丁、10顆草莓、兩粒奇異果。 2、維他命B1、B2、B3:吃穀類、豆製品、燕麥B群不足可能導致免疫系統減弱、淋巴球減少.維生素B1又稱精神性維生素:能維持神經正常,避免憂鬱、焦慮,幫助提升活力,也能促進碳水化合物代謝、消除疲勞,並有助於控制體重。.維生素B2又稱能量代謝維生素:幫助延緩老化、協助代謝鐵質,也能協助醣類、蛋白質、脂肪的氧化分解,對於皮膚、粘膜、毛髮健康很重要,能改善痘痘、破嘴等肌膚問題,但如果長期缺乏,就容易出現認知功能下降、憂鬱等症狀。.維生素B3稱為菸鹼酸:主要作用就是
常春月刊 ・ 1 天前
外資大賣台積電!領完股利就處分16萬張背後盤算|憶如犀利講
外資今(14)日大賣台股603億元創下今年第三大量,其中光台積電(2330)一檔就賣超高達1.7萬張之多,市值高達243億元。事實上外資這一路大賣神山,早從10月9日領完今年第一季股利後就開始,呈現賣多買少,合計賣超將近16.5萬張之多,盤算為何?耐人尋味。
憶如犀利講 ・ 1 天前
繼沈伯洋後 中國發布通告懸賞網紅八炯與閩南狼|鏡新聞調查報告|#鏡新聞
中國公安繼民進立委沈伯洋後,針對網紅八炯、閩南狼再發出懸賞最高109萬元新台幣通緝令,更點名要蒐集他們的犯罪線索。對此八炯表示,謝謝中國又送給他流量,除此之外沒有任何壞處。陸委會則是回應中國其實要逮捕人不需要犯罪線索,懸賞金部分只是在做做樣子。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21 小時前
日本大廚公開獨家煎荷包蛋秘訣 簡單1步驟秒變「蓬鬆流心」口感
雞蛋不只營養滿分,不同煎法更是能滿足不同人的口味。 一位日本名廚最近公開一個獨家煎蛋秘訣,下次下廚時,別只顧著把蛋煎得焦脆酥香,可以嘗試「加水煎」的煎法。這樣煎出來的荷包蛋會變得滑嫩、蓬鬆,蛋黃還能保持銷魂的半熟「流心」狀態,口感層次豐富,特別是搭配熱騰騰的白飯時更是絕配。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6 小時前
「敲打奇異果」會促成熟、變好吃?奇異果有酒味可以吃嗎?
奇異果美味又健康,一直是營養水果熱選。但奇異果為何有時吃起來又酸又硬,甚至吃出酒精味?究竟怎樣才能吃在最香甜時刻?原來有時需要「暴力對待」! 奇異果變色有酒精味仍能吃嗎? 奇異果營養豐富的形象
健康2.0 ・ 15 小時前

真的是「過勞之島」! 台灣去年工時「全球第五高」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台灣被批評是「過勞之島」,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工時太長。2024年台灣勞工一年的平均工時是2030小時,在全世界排名第五高、也是亞洲國家第二高,僅次於新加坡!而且法律明文規定,每週工時不 得 超過40小時,但我國卻有3.8%的勞工,每個星期工作超過50小時。出門上班已經很累,因為台灣多變的天氣,通勤時常常還得面對煩人的雨,出社會久了也習慣了,起床是被鬧鐘強制開機,而不是被夢想叫醒,而且勞基法說,一天工時不能超過8小時,對許多人來說,卻只像個奢侈願望,而非法定權利,民眾說:「(每天工作十小時)」,民眾說:「(超過十小時)」,民眾說:「(也是超過十小時)。」數據會說話,台灣人的工時,是真的愈變愈長。勞動部公布2024年統計結果,我國受僱者每年平均工時,高達2030個小時,位居全球第五名,只低於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新加坡,以及全世界工時最高的墨西哥,而且跟2023年相比,台灣的平均工時不減反增,又多了十個小時。民眾:「淡季旺季有差旺季就會非常忙。」民眾說:「整體環境對於要認真工作,或是要努力賺錢這件事情的價值觀,我覺得會驅動大家就是工作非常賣力,但是這樣好像對大家的身心健康,不見得是有利的。」低薪環境和產業性質,都被民眾視為高工時可能因素,勞團和人力銀行,都建議政府試著改革。人力銀行發言人莊雨潔說:「(政府)可以從鼓勵或是補助的角度來切入,幫助中小企業來試辦,所謂的勞工減時但是不減薪,(也)可以從立法的角度來規範,讓勞工在非上班時間,就不要再處理任何的勞務。」職場文化和勞動法規,可能都得滾動式調整改善,才有機會讓台灣擺脫「過勞之島」的負面標籤。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4 小時前
北港百年糖廠迎新生!《光之祥雲》啟用在即 全台首座大型玻璃公共藝術點亮文化廊帶
【互傳媒/記者廖承恩/雲林報導】雲林縣北港糖廠即將以全新面貌再度亮相,縣府攜手出身雲林的藝術家楊士毅於「北港1
互傳媒 ・ 13 小時前
節氣立冬家中3個吉利方位曝!專家揭多吃芹菜 諧音哏「勤勞」聚人緣、增財庫
每下一陣雨,氣溫就再降一點,這是由深秋轉進冬天的天氣寫照。專家指出,萬物開始「收冬」,人們也應開始「補冬」。想要求得好財運、貴人相助,應先內求自我,多吃一蔬菜,家中3個吉利方位要把握。 立冬重在
健康2.0 ・ 1 天前
台灣人注意!醫勸「市場超夯3種魚」別吃了 曝1關鍵:恐加速失智、罹癌
台灣四面環海,海鮮「尚青」又肥美好吃,成為不少家庭和外食族的心頭好。不過小心別亂吃太多,尤其不少飲食含有重金屬,會讓身體受損。有醫師警告,台灣人喜歡的3種魚「鮪魚、鯊魚肉、旗魚」等深海魚類因為重金屬成分含量高,需要盡量避免,否則可能會加速失智,還會增加罹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這件事比吃炸雞老得更快!抗老每天只做4件事 打造身體防鏽力
許多人一聽到「抗氧化」就想到保健食品,但醫師提醒,真正的抗氧化從來不只是吃對東西,而是從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如何預防身體提早生鏽?以下醫師教你真正抗氧化保養。 在保健意識日益高漲的今日,「抗氧化」
健康2.0 ・ 1 天前
不只太油!「這些食物」也害膽固醇狂飆 上班族很常吃
營養師李婉萍提醒,愛吃甜食、小吃與精緻澱粉的人容易讓壞膽固醇升高、堆積成脂肪。她建議以高纖澱粉取代精緻澱粉、多補膳食纖維、選擇優質蛋白與植物油,並搭配維生素D、E等營養素,有助改善膽固醇、維持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少吃還是胖!壓力大易發福 營養師推「4類食物」:代謝更順暢
壓力大容易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時,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只使體重增加,也會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建議多攝取富含「辣椒素、鎂、色胺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提升腦內啡、多巴胺,使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變多,代謝也會跟著變順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每天慢跑還是胖!女子「早餐戒麵包」 竟瘦下7公斤
減脂不一定要靠嚴格節食或高強度運動,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在於生活中的微調,例如早餐增加蔬菜、改變調味方式,就能逐漸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3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