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貸令後亂象叢生 陳高超:第2戶限貸5成「殺傷力太大」
央行祭出限貸令後房市進入急凍期,甚至被形容是在海嘯中迅速崩盤,即使金管會以行政命令放寬銀行法第72-2條30%上限也難拯救房市低潮。房市專家陳高超羅列限貸令後的市場亂象,他表示,第2戶只能貸款5成,對房市殺傷力太大,建議直系血親第2戶貸款應該要取消限制,他也直言建商倒閉已累計5家,「接下來將會更多!」
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前三季全國買賣移轉棟數194,976棟,較去年同期減少28.1%,創下2017年以來新低;另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1至8月房地合一稅只達345億元,年減21%,雙雙出現財政缺口與產業蕭條市況。
富比士網路科技公司今(20)日舉辦「搶救!首購、換屋族限貸令崩盤效應」座談。執行長陳高超表示,限貸令造成房市買氣急凍、購屋者賠錢出場、換約違約等等問題,也傳出建商倒閉消息,一系列實質傷害,都由購屋者承擔,一向有經濟火車頭工業之稱的房地產稅收,也大幅銳減。
他進一步指出,去年下半年祭出限貸令後,許多購屋人在政策「溯及既往」追殺下,出現換約甚至違約的亂象,像是已簽約者被告知申貸不到款,反而被要求補足現金;已有第2戶貸款的換屋族,即使切結書已延長18個月,但房市仍急凍賣不出,同樣被要補足現金;此外,央行將都更危老貸款計入「不動產集中度」額度管控,所以水龍頭並沒有大開。
他也舉出真實案例,女兒幫媽媽買了總價2000萬元的房子,原本預期貸款8成,在限貸令後被迫貸款降至5成,即將交屋的她,必須補足中間的3成、600萬元現金,但她一時也拿不出來,建商還要她繳交總價的5%交屋款,原本是一片孝心,現在卻面臨被斷頭的風險。
同為出席分享的律師吳奕綸也提到,他的事務所客戶「也被斷了好幾顆頭」,當初買的時候預期能貸款7、8成,但限貸令公布後要貸款時,受到貸款成數的限制。據他了解,貸款額度還是集中在大建商,因此大建商不會倒,他認為,政府用限貸令方式打房價,實際上房價只會越打越高。
陳高超也發現,溯及既往政策,使得房地合一稅與2023年地政三法(平均地權)之後,使轉售兩難;高價住宅也遭無妄之災,雙北以外4000萬元房屋限縮貸款,過去4000萬元以下房屋,因房價上漲反而被列入高價住宅限縮。
他認為,第2戶只能貸款5成,對房市殺傷力太大,有許多人其實是有家族自用需求,建議直系血親第2戶貸款應該要取消限制,同時大型建商帶動讓利潮,房市才有可能走向回溫。
他更痛批炒作的就是各縣市政府,「重劃區一直開,土地一直標售,價格一直創新高,帶動房價上揚,最後再回頭限制購屋人貸款成數。」
由於目前已經有慶群開發、太極建設、鉅泓建設、高田營造等業者倒閉,他也直言,若房市持續下探,「接下來將會倒更多!」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被高市早苗連累!北京日料店日籍老闆嘆:明年恐關門大吉
阿嬤行動不便想買衣「只能在門外看」 NET店員1舉動暖哭網友
超人病倒了!花蓮村長災後56天「過勞急開刀」 報平安曝現況
其他人也在看
《傳產》限貸令重擊 房市、房地合一稅收同步探底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限貸令挾制下,2025(今)年房市急凍。富比士網路科技執行長陳高超指出,就算金管會以行政命令放寬銀行法第72-2條30%上限,不過,市場還是出現「十大亂象」,也導制中央稅收房地合一稅於今年前8月大減21%。 陳高超指出,「限貸令」政策造成房市買氣急凍、購屋者賠錢出場、換約違約等等問題,也傳出建商倒閉的消息,一系列實質傷害,都由購屋者承擔,一向有經濟火車頭工業之稱的房地產稅收,也大幅銳減。 據財政部統計2024年全國房地產為首的地價稅、土增稅、房屋稅、房地合一稅、契稅,總計高達4009億元,不僅凌駕股市證券交易稅,更佔整個中央政府總稅收3.76兆元的10.65%。 但是,據內政部統計,今年前3季全國買賣移轉棟數19.5萬棟,較去年同期減少28.1%,創下2017年以來新低,另根據財政部統計,今年前8月房地合一稅只達345億元、年減21%,雙雙出現財政缺口與產業蕭條市況。 限貸令之後,許多購屋人在政策溯及既往追殺之下,出現換約甚至違約亂象。陳高超指出,限貸令排除已購屋者,事實上相反,已簽約者被告知申貸不到款,反而被要求補足現金;而已有第一戶簽切結延長18個月,但房
時報資訊 ・ 16 小時前
晚1年1坪貴20萬!房價回不去了?台北「最俗建案」全線失守7字頭
台北市低價帶全面墊高,住展雜誌統計2024至2025年新案實價,去年最低單價落在60~70萬元區間,今年已跳至80~90萬元,等於晚1年買每坪至少多付20萬元,台北低單行情恐成絕響。(陳韋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台中市中清路2車追撞、大貨車故障 一度回堵數公里
台中市沙鹿區中清路往大雅方向,今日上午上班時間發生一起大貨車與轎車追撞交通事故,不料,同時間此路段又有大貨車故障,停在外側車道,因正值上班時間,導致中清路大塞車,所幸現場已排除,事故原因有待警方調查釐清。警方調查,今日上午7點50分沙鹿區中清路往大雅方向發生一起1輛大貨車與1部轎車連環撞事故,導致後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
〈美股早盤〉市場屏息靜待輝達財報出爐 主要指數平盤波動
美股在連跌四天後周三 (19 日) 開盤走勢趨於平盤,市場情緒轉向觀望,投資人密切等待輝達於盤後公布財報。受科技類股回檔影響,近期大盤波動加劇,而輝達作為「美股七雄」最後一檔公布業績的重量級企業,其財報與展望被視為人工智慧(A
鉅亨網 ・ 1 天前
雨衣大王老宅變身!開箱台中豪宅一哥最新力作
當年「達新牌」雨衣與雨鞋風靡全台,成為許多台灣人共同的生活記憶,如今,這段產業歷史的起點,達新工業創辦人胡春達家族的起家厝,已華麗轉身為台中七期生活圈新地標輕奢豪宅『理仁柏舍』。據了解,該案由聯聚建設創辦人江韋侖主導,為旗下子品牌理仁建設推出的首件作品,該案不僅承載企業精神與土地記憶,更以高規格建築與文化美學,重新定義中坪數豪宅的可能性。
住展房屋網 ・ 19 小時前
異國風宅邸閃耀世界!設計師榮獲三項國際設計大獎,詮釋生活的永續溫度
本案榮獲 2025 London Design Awards 銀獎、2025 MUSE Design Award 金獎,以及 2025 French Design Award 金獎的肯定,以溫潤的奶油白和深邃靛藍色調,打造出散發異國風情的現代美式宅邸。其設計靈感源自屋主夫妻對外國居家雜誌的喜愛,跟對烘焙夢想的實踐,期望新家成為親友共享時光的溫暖據點。
設計家 ・ 21 小時前10月外銷訂單連9紅 經部估全年首破7千億美元創高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台北2025年11月20日電)經濟部今天公布10月外銷訂單693.7億美元,締造歷年同期新高紀錄,連9紅。統計處預估,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全年外銷訂單金額有望創下歷史新高、首度突破7000億美元,全年年增率上看2成。經濟部今天公布10月外銷訂單為693.7億美元,年增25.1%;累計今年前10月外銷訂單為5937.4億美元,年增22.6%。按貨品別觀察,受惠新興科技應用需求不墜,激勵電子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動能續強,10月接單分別年增35.9%及28.4%;光學器材因光學檢測及量測設備及光學鏡頭接單成長,年增2.9%。傳統貨品部分,因市場需求保守觀望,加以海外同業競爭,致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分別年減10%、9.8%;機械產品因半導體設備及自動化設備訂單增加,年增16%;化學品因藥品接單成長,年增4.4%。統計處處長黃偉傑分析,10月因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及雲端產業等需求旺盛,帶動客戶拉貨動能持續增溫,不過部分傳統產業仍受市場競爭及需求動能不佳影響,抵銷部分增幅。美國以國安名義發起232半導體產業調查,黃偉傑說明,由於美國232條款調查結果尚未出爐,下半年外銷訂單表現優
中央社財經 ・ 15 小時前
名流社區搶地1/詹森林、盧明光社區遭控強占民地 金石山莊一審慘賠6百萬
金石山莊遭控強占民地案源於地主張氏兩姊妹,不滿296坪土地遭金石山莊社區無償占用長達30年,不但被免費當成社區籃球場和游泳池,而30年來的地價稅竟一直由張氏姊妹負擔,張氏姊妹忍無可忍,遂以「返還不當得利」為由,對金石山莊管理委員會提告,台北地方法院去(2024)年11...
CTWANT ・ 1 天前方睿科技啟動AI驅動商用地產新生態,完成億元募資佈局智慧代銷
【財訊快報/記者張家瑋報導】AI應用正重塑各行各業的運作,商用不動產市場正迎來新轉捩點。甫於10月剛完成1億元天使輪募資的方睿科技宣布啟動商用地產新生態佈局,攜手旗下代銷子公司希睿創新置業,以「AI × Data」為核心,打造智慧化、數據驅動的商用地產代銷模式,重塑開發策略、行銷模式與投資決策,並計畫於2026年第一季正式上線。隨著企業空間需求重組與科技業遷移潮興起,商用地產市場供需結構快速變化。方睿科技執行長吳健宇指出,傳統商用地產開發仰賴人脈與經驗,資訊分散導致決策失準,市場亟需科技化解方。方睿科技以自主開發的Property Intelligence系統為基礎,整合台北市上千棟商用大樓資料,並彙整超過50項區域與產業指標,預計2026年拓展至全台,協助開發商在早期規劃階段即掌握市場動能。希睿創新置業總經理蔡焦緯表示,商用地產代銷市場長期缺乏具科技力的專業服務,導致銷售效率受限。希睿導入AI交叉比對與預測分析技術,建構「產業動能分析模型」,可即時掌握區域熱度與產業聚落變化,協助建商在產品定位與區位選擇上做出科學化決策。代銷角色也從單純銷售者轉型為品牌策略顧問,協助業主建立長期品牌價
財訊快報 ・ 2 小時前
輝達Q3營收飆破570億美元!黃仁勳信心喊話「AI不是泡沫!我們遙遙領先」─但中國市佔已歸零,下一步又該怎麼走?
在一片「AI會不會泡沫化」的討論聲中,輝達亮出超猛成績單:第三季營收再創新高、資料中心需求水漲船高,總營收達570.1億美元。《衛報》11月20日報導,黃仁勳在財報會議中安撫市場情緒:「我們在AI的每個階段都領先,這根本不是泡沫。」第四季營收上看650億美元。但在美中角力下,中國市場幾乎斷崖式歸零,H20晶片銷售慘淡。輝達的重心也跟著大轉彎,往南韓、中東加速......
風傳媒 ・ 17 小時前AI助攻貿易順差 台灣第3季國際收支創歷史3新高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日電)AI狂潮來襲,助攻台灣今年第3季國際收支續寫亮眼紀錄,經常帳順差衝上458.4億美元,創歷史新高,其中商品貿易順差、出口,也均創歷史新高。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經長:台灣半導體生態體系紮實且完整 (圖)
外傳台積電前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退休前疑似帶走2奈米先進製程等資料回鍋英特爾,業界譁然。經濟部長龔明鑫(前)20日在立法院受訪表示,初步看來,台灣半導體生態體系非常紮實且完整,是否會因為某人拿走資料就被破壞,需要再觀察,但目前看來沒有那麼簡單就會影響生態系。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10月外銷訂單登史上次高 全年接單年增率上看2成
經濟部統計處今天(20日)公布10月外銷訂單693.7億美元,登史上次高紀錄。統計處分析,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對歐美年終旺季需求的影響,廠商反應正反不一,不過在AI(人工智慧)浪潮帶動下,不但全年接單創下新高近在眼前,且只要11、12月平均每月接單569億美元,全年年增率就可以衝破2成,以目前預估11月接單金額約有600多億美元來看,有望達陣。 經濟部統計處指出,受惠AI、高效運算、雲端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不墜,帶動客戶拉貨動能持續增溫,10月外銷訂單693.7億美元,僅次於9月創下的歷史新高,連續9個月正成長。 統計處分析,原先預期,10月份國際品牌新品備貨效應將收斂、伺服器產品交替期的衝擊也將縮小,然而從實際接單數據卻非如此,手機相關接單仍是不錯,伺服器產品交替期對接單的影響也超乎預期,所幸一增一減下,資訊通信產品接單仍創歷年同月新高。 統計處指出,傳產方面,持續受到市場需求保守觀望,又有中國低價傾銷衝擊未有緩解,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等接單仍陷負成長,而機械業則是受到半導體設備及自動化設備需求帶動,年增16%;化學品則因藥品接單成長,年增4.4%。 至於美國
中央廣播電台 ・ 14 小時前
台股恐回測季線!金管會注強心針「基本面仍有撐」 台積電失守1400元大關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受到美股18日四大指數仍走疲,台股加權指數今(19)日迎來續跌,面臨回測季線約26373點的壓力,引起市場憂心。對此,金管會...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35坪3房2廳,花磚玄關、洞洞板還有海量收納,與寵物共居的溫馨混搭宅
今天要帶大家來開箱一個由有偶室內裝修的有偶設計團隊規劃的35坪溫馨混搭宅,除了讓一家五口都有獨立的私人空間,還讓毛孩有舒適的生活場域,一起來看看這獨特的空間吧!
設計家 ・ 21 小時前
Q3獲利季增7312%!三大法人搶貨「這檔」1.2萬張…外資、投信、自營商全出手 再砸109億扔向台積電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今(20)日終場漲846.24點,收在27,426.36點,漲幅3.18%,據證交所籌碼動向,三大法人買超199.75億。觀察買超...
FTNN新聞網 ・ 11 小時前
疫情後最大交屋潮! 「3縣市」使照量創新高 專家:恐陷流動性壓力
房市低迷,只有新案交屋海嘯仍持續加劇。住商機構觀察內政部資料,1~9月全台住宅類不含農舍之核發使照宅數達10萬6243宅,為1997年以來同期新高,且累計全台自2020年來已有67萬47295宅交屋,相當北市約七成房屋稅籍住宅類數量。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全台銀行滿水位、限貸等問題難解,適逢近年最大交屋潮,預估延後撥貸等情況仍將延續。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