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報告:擴大台胞證落地簽辦理為吸引台人赴陸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0日電)陸委會今天發布第3季中國大陸情勢報告,內容提到,陸擴大申辦一次有效台胞證(落地簽)地點,目的為吸引台人赴陸;同時加大「反獨」力道,透過跨國鎮壓恫嚇台灣。
大陸委員會(陸委會)第3季中國大陸情勢報告指出,陸擴大申辦一次有效台胞證地點等便利措施,目的為吸引台人赴陸。
同時加大「反獨」與「促融」力道。
報告提到,一方面用懲戒台灣人士、發布「懸賞通告」、「全球抓捕令」等方式企圖形塑對台具有「管轄權假象」,迫使民眾自我審查;另一方面,四中全會通過「十五五」規劃,強調「高質量」推進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建設。
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國台辦官員藉由兩岸交流活動會晤台灣人士,在這些會晤場合上重申「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反獨、反干涉」、「促融、促統」等舊調,強調中國大陸經濟優勢、呼籲促進兩岸交往交流。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總書記習近平於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會晤,中國大陸對外新聞資料未提及涉台內容,會後川普亦稱未討論台灣議題。不過在川習會後,中國大陸國防部長董軍與中國大陸駐美大使謝鋒相繼重申「反獨紅線」,顯示意圖對美操作「反介入」。(編輯:周慧盈)1141120
其他人也在看

民進的三條路
民進政府在大罷免受挫之後不願記取失敗教訓,依舊一意孤行還想利用少數政府一獨占,竭澤而漁,整盤拿走。但現在大勢已去,不但提名的各項公職人事被立法院否決,許多重要政策也因偏頗與執拗而根本出不了行政院;但閣揆仍想運用投票人數不足的大法官在憲政法庭裡扳回一城,硬撐到底!這是自由民主體制決不容許的少數獨裁與失政敗德,也是「半總統制」之下民主失能與憲政失衡的負面教材。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桃市議員選舉起跑? 爭取民進提名的張贊聞今早站路口
桃園市議員選舉預計明年(2026年)底舉辦,民進初選可能在明年4月登場,有意爭取民進提名在龍潭區參選市議員的張贊聞,今早已在龍潭區中正路口向忙著上班、上學的民眾爭取支持,讓許多經過的民眾好奇:「桃園市議員選舉,已起跑?」張贊聞站路口也發布參選宣言,盼以「龍潭出發,真心前行」為核心理念、以「看得見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沒有暴政何來戰狼
最近,新上任的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公開堅定地表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對台灣的軍事行動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 此言一出,不僅在網上引起熱烈討論,甚至爭論,更是惱羞成怒,利用其執政的便利,通過「提醒赴日旅遊會有安全風險」,或者命令中國國航、東方航空和南方航空等航空公司提供方便的免費退票服務,禁止、團等各類組織以不同方式赴日旅遊。試圖影響日本地方的旅遊行業,以此作為武器,給高市早苗施加壓力。 與此同時,的爪牙家奴,駐日本大阪的總領事薛劍先是為了討好竟公開發文恐嚇日本首相「那顆頭要被斬掉」,雖在一片要求驅逐戰狼的討伐聲中,充其量不過算是戰狗的薛劍刪帖了,但是並沒有為此悔過道歉。 另外, 2025年11月14日下午,國防部例行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蔣斌大校威脅日本說:「台灣問題純屬內政,日方若不汲取抗日戰爭歷史教訓,膽敢武力介入台海,必將在鐵壁前碰得頭破血流,付出慘痛代價」! 日本外務省大臣茂木敏充回應:「我們已經反駁了中方的主張,指出了中方說法是不正確的。我們的立場完全不違反國際法,也沒有任何需要撤回的地方,這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公然通過干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文大當代中國研討會陸學者視訊與會(2) (圖)
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21日在文化大學大新館舉辦「2025當代中國研究國際研討會-國際新秩序下的中國治理」,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螢幕右下)透過視訊與會。
中央社 ・ 8 小時前
邱垂正看國台辦開臉書 曝海基會曾考慮開微博:須自我矮化作罷
中國國台辦臉書官方帳號上月熱鬧開張,不少台灣網友湧進留言測試敏感關鍵字,當時我國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還表示羨慕,因為「陸委會顯然不可能在大陸微博開專頁,可能一下子就被封鎖。」今(20日)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上廣播節目透露,原本海基會曾考慮到微博、微信開帳號,但考慮到要先自我矮化就作罷。
鏡新聞 ・ 1 天前中國出動36機艦擾台 17架次軍機逾越中線
國防部今天(21日)上午發布解放軍台海周邊海空域活動動態,自昨(20) 日上午6時起至今上午6時止,偵獲軍機29架次及軍艦7艘,持續在台海周邊進行活動。其中,有17架次軍機逾越台灣海峽中線,進入台灣北部、中部及西南空域。據國防部公示意圖,在軍機活動部分,昨日上午8時25分至下午5時35分之間
自由時報 ・ 17 小時前邱垂正:政府兩岸政策致力維持和平穩定現狀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1日電)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天上午在一場國際研討會致詞表示,政府兩岸政策致力於維持和平穩定現狀,呼籲中國大陸放棄透過武力、脅迫等負面手段對台施壓,以對話交流減少誤解誤判。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藍白魁會談"2026大選合作" 黃國昌:若非男主角 不會扯後腿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藍白兩主席今天登場,話題觸及2026選戰合作,鄭麗文表示,希望一加一大於二,黃國昌也說,一定用最大誠意,選出最強團隊。黃國昌還稱,若新北市長選戰,男主角不是自己,不用擔心他會扯後腿。只是交換禮物時,黃國昌送了一盞燈,讓外界猛酸,"職業關燈手,連燈都自己準備好"。
民視 ・ 1 天前
房子越買越小 2房以下小宅交易占比全面提升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隨著高房價以及生活型態改變,民眾近年來購屋已有「小宅化」的趨勢。永慶房產集團根據實價登錄資料,彙整七都近5年住宅交易發現,雖然市場上仍以3房為主力,但觀察其交易變化,可見1房、2...
自立晚報 ・ 4 小時前
鏡論/小心綁票通緝令
連出狠招,先是重慶公安「立案偵查」立委沈伯洋;繼而,泉州公安局對網紅溫子渝(八炯)、陳柏源(閩南狼)發布懸賞通告,徵集二人「違法犯罪線索」,稱二人行為涉嫌「煽動分裂國家罪」。這戲還沒完,不定什麼時候,老共還會祭出第三批名單。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漢康-KY報喜!HCB101拚2027年申請藥證 明年上半年登創新版
漢康-KY(7827)營運進轉折點,董事長劉世高21日表示,將全力推動廣譜抗癌新藥HCB101的全球上市與國際授權,預期明年可望取得美國FDA治胃癌孤兒藥資格,並申請中國大陸突破性療法認證,力拚2027申請上市,2028年取證。
中時財經即時 ・ 12 小時前
出運了!2026年「5大最旺生肖」出爐 第一名事業、財運穩到爆
隨著時間腳步邁入2026年,即將迎來能量極為強勁的「火馬年」(農曆丙午年)!命理專家小孟老師解析新年度的生肖整體流年運勢,直言馬年整體變動感強烈,運勢如同坐雲霄飛車般大洗牌,有人將打起精神迎戰挑戰,但也有人將迎來貴人相助與重大突破,同時點出財運事業前五名的生肖,在新的一年有望荷包滿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天琴」恐生成!最新路徑曝光
[FTNN新聞網]記者鄧宇婷/綜合報導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全台今(21)日清晨依舊帶著微涼寒意,多處低溫落在17~19度,部分地區更是再低一些。白天雖稍有回溫,...
FTNN新聞網 ・ 11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9 小時前
今起回溫!「最快這時」又一波冷空氣來台 強度曝光
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請注意保暖,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氣象粉專也提醒,下一波冷空氣預估將在這時抵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1月底還有颱風假?專家揭「天琴」侵台機率
生活中心/李明融報導中央氣象署指出,今天(21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冷空氣逐漸減弱,但早晚仍會感受涼冷,清晨各地低溫約17度至19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早晚請注意保暖,白天高溫北部及宜蘭約22度、23度,花東約24、25度,中南部約26度、27度,感受舒適,然而儘管進入到11月份,仍有颱風持續生成,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指出下週一至週二(24日至25日)有機會生成「天琴」颱風,但對台灣天氣應無影響。
民視 ・ 13 小時前
又有颱風要來了!專家示警「台灣3地區」生成時間曝
生活中心/周孟漢報導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但從白天起將逐漸回溫,南部這2天更是有機會飆到30度。雖然氣候短暫回暖,但氣象專家賈新興表示,將又有2波東北季風南下,不僅水氣會增多,溫度也會變低;令人憂心的是,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系統發展,可能會在26、27日於南海附近成颱,並影響台灣「3地區」。
民視 ・ 1 天前
中客力挺「禁日旅遊令」!日網驚曝「車站1奇景」嗨了
國際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延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既定路線,先前拋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強硬說法,展現出力挺台灣的明確立場。此舉讓中國外交部大為不滿,14日緊急發出聲明,呼籲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消息一出大批中國旅客紛紛取消、改期機票,避免赴日旅遊。沒想到,近日就有日本網友曬出街景照片,只見本該忙碌的車站前卻空蕩蕩,空氣相當冷清,引起原PO驚嘆,好奇表示「中國人都消失了嗎?」,貼文曝光後掀起一陣熱議。
民視 ・ 16 小時前
驚!瓷杯塞爆菊花 大叔3天難解便「破肚開腸」取出
台中市一名已婚中年男子腹脹三天無法大便,肚子痛到受不了,到醫院求診,經過X光檢查,醫師驚見患者的肛門竟然塞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子全被大腸包住,部分腸子缺血也造成壞死,只好全身麻醉「開腸破肚」將杯子取出,他很怕被家人知情,強調「不知道杯子怎麼塞進去」。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