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移植教父陳耀昌醫師病逝!畢生奉獻血液腫瘤治療 讓CAR-T療法為後期患者帶來新希望
【NOW健康 辰蘊如/嘉義報導】台灣骨髓移植教父陳耀昌醫師於11月17日病逝,享壽76歲。這位畢生血液醫學權威不僅是台灣成功完成骨髓移植醫師,更是推動台灣再生醫療發展的重要先驅。陳耀昌醫師的離世讓醫界感到惋惜,他畢生致力於血液腫瘤治療的研究與臨床工作,為無數患者帶來生的希望。如衛福部長石崇良所言,陳耀昌醫師不僅在學術上有卓越的貢獻,更重要的是他堅持要讓高科技的再生醫療技術普及化,不讓這些治療只成為富人的專利。
血液腫瘤治療 全球進展與突破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思錦醫師表示血液腫瘤包括慢性和多發性骨髓瘤等疾病,長期以來都是醫學界困擾的領域。根據美國血液學會(ASH)2023年的最新報告,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是常見也是最致命的血液癌症之一。
根據2025年分子病理學協會(AMP)年會的最新研究,利用次世代定序技術進行腫瘤分子的診斷,已成為精準醫療的新標準。研究發現,穿透高通量定序平台,不僅可以進行靜態突變分析,還能動態監測腫瘤細胞此時、治療抗藥性和微小疾病,精確達到邊界的水平。
李思錦醫師說明CAR-T細胞治療,可為癌症後期患者點燃新希望。這種治療的原理是抽取病人自身的T細胞,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造T細胞能夠精準辨識,再將這些改造後的「超級戰士」輸回病患骨髓移植。
認識血液腫瘤 預防與早期檢測
雖然血液腫瘤確實暫時性持續研究中,但醫學界已發現增加其風險的因素。李思錦醫師指出長期暴露可能於化學物質、放射線感染,或某些病毒,都可能提高血液腫瘤的機率。最新研究,慢性發炎可能是血液腫瘤的重要因素之一,科學家正在進行研究阻斷特定的發炎訊號,顯示預防癌前病變的可能性。
因此若有不明原因的發燒、體重減輕、夜間盜汗、腫大、容易疲倦、貧血、不正常的凝血或瘀青等身體警訊,都應觀察發生時間是否持續出現並應盡快就醫檢查。李思錦醫師提醒透過定期健康檢查亦有助於早期發現異常。
陳耀昌醫師一生致力於先進醫療技術普及化的概念,如今在CAR-T療法融入健保支付後得到實現,使血液腫瘤已不再是末期病患的代名詞。跨越早期診斷、精準治療,以及像CAR-T這樣的創新療法,越來越多的患者能夠戰勝疾病,重拾人生健康。對於正在與血液腫瘤奮戰的患者和各方面,請保持信心並積極配合醫療團隊的治療計劃,相信在現代醫學的幫助下,一定能夠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樂齡生活被「漏尿」困住 單一切口可調式吊帶手術有解
▸兒童近視加速眼球拉長!高度近視風險增 醫給解方預防
其他人也在看

影/花蓮深夜惡火吞噬出租套房!4人受困釀1死1昏迷
花蓮市國富9街一處鄰近慈濟醫院的出租套房,18日晚間將近9時許發生火災,濃煙和火勢從2樓窗戶不斷竄出。消防隊獲報後緊急趕往現場灌救,救出4名受困者,其中2人因吸入濃煙失去心跳,48歲吳姓男子雖恢復生命跡象但仍昏迷,69歲姚姓男子則因窒息,不幸過世。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斯卡羅》作者病逝 野島剛轉發自撰《島之曦》推薦文悼念醫師陳耀昌
[Newtalk新聞] 知名血液腫瘤權威、骨髓移植先驅,同時為重要臺灣歷史小說家的醫師陳耀昌,昨(17)日病逝,享壽 76 歲。對此,日本資深媒體人野島剛聽聞噩耗後,也在臉書悼念陳耀昌。他表示,陳耀昌是他敬重的老師,摯友,更如父親般存在。而他也轉載 2021 年為其著作《島之曦》所撰寫的推薦文,以此悼念陳耀昌。 野島剛表示,陳耀昌是他敬重的老師,摯友,更如父親般存在。三月共進的晚餐成為最後一次相會,此後每次訪台約好,卻因他身體狀況不佳而取消。十月再約見面亦未能如願。相信他還有很多很多想寫的事。 他表示,由於喪失感過重,很難寫下去,故在此轉載 2021 年他為其著作《島之曦》所撰寫的推薦文。 以下為野島剛於2021年為陳耀昌著作《島之曦》所撰寫推薦文: 【大器晚成的作家.以醫德之心寫下歷史的浪漫/野島剛】 陳耀昌是位大器晚成的作家。 過了 60 歲才踏入寫作的道路。短短十年間,即完成三部以臺灣歷史為主題的作品,《傀儡花》為其福爾摩沙三部曲之首,在日本還曾經被翻譯成日文,受到高度的評價。2019 年陳耀昌來日本演講時我曾協助安排各項事宜,也曾經與他對談過。本書《島之曦》將他的寫作實力再次展
新頭殼 ・ 1 天前
車禍男險失工作 聚焦3大客製化職能訓練順利重返職場
清晨七點,食品加工廠的輸送帶準時運轉。46歲的李先生站在機台前,熟練地操作冷凍肉攪拌設備。沒有人看得出來,幾個月前他還躺在病床上,右手抬不起、走幾步路就頭暈無力。今年2月,下班途中的一場嚴重車禍,導致李先生硬腦膜下出血、右手橈骨骨折,右半身無力、頭暈不止、注意力短暫,生活被強制按下「停止鍵」。
NOW健康 ・ 21 小時前
民眾省荷包!健保費確定「明年不調漲」健保會:維持現行費率5.17%
健保費確定明年不漲。衛福部日前已通過2026年的健保總額方案,採取最高推估,總額一口氣增加新台幣531億元,達到9883.35億元,接近兆元規模,讓外界擔心是否保費會調漲。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會今(19)日召開會議,依明年總額協商及健保署資料提出結果,安全準備金還是有2個月、未低於水位,審議明年健保費確定不漲,維持5.17%。(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不只奶昔大哥!褲褲兔、哆啦A夢最新週邊 吃壽司送小卡、鑰匙圈
除了搶奶昔大哥毛毛包,這些週邊也要入手!壽司郎推出4款《褲褲兔》聯名餐點,皆附角色插卡或設計小物,另外消費滿額還能加價購小物包、絨毛卡套夾,全台還有6間主題店;壽司郎推出《哆啦A夢》週邊滿額加價購,連三週每週贈壓克力立牌、圓盤或束口袋,可愛又實用。(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JN.1 新疫苗上路!Novavax 可供 12 歲以上接種 專家肯定雙疫苗效力
疾病管制署表示,截至今(114)年11月10日,公費流感疫苗累計接種約545萬人次,新冠疫苗約124萬人次,均高於去(113)年同期,因疫苗接種約需2週的時間才能獲得足夠保護力,提醒符合資格且尚未接種的民眾,儘速完成接種,以及早獲得免疫保護力。另11月12日起將新增提供Novavax JN.1新冠疫苗,滿12歲以上且尚未接種的公費對象可擇莫德納LP.8.1或Novavax JN.1任一廠牌疫苗接種,滿6個月以上至11歲的公費對象,僅可接種莫德納LP.8.1疫苗,2種疫苗均安全有效,請符合公費資格民眾儘速接種。國內流感急診已連續下降 亞洲多國呈上升趨勢依據疾管署監測國內呼吸道傳染病情形,第45週(11/2-11/8)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01,100人次,較前一週下降7.5%,其中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連續2週低於流行閾值,研判脫離流行期;另上週(11/4-11/10)新增38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8例H1N1、28例H3N2、2例A未分型)及7例死亡(1例H1N1、5例H3N2、1例B型)。依實驗室監測資料顯示,目前社區中流行之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3N2為多,其次為A
常春月刊 ・ 1 天前115年健保費確定不漲 民眾荷包鬆口氣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9日電)115年健保總額協商金額近兆元,全民健康保險會今天宣布,115年底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未低於水位,明年健保一般保費確定不漲,維持5.17%;健保會委員也未對補充保費提建議。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 專家:病毒演變「不可預測」
美國華盛頓州日前驚傳一宗全球首例人類感染禽流感(Avian Influenza)H5N5的病例,1名居民經檢測證實罹患H5N5病毒株。此前,此亞型病毒僅在動物(如野鳥和家禽)體內被發現和紀錄,從未在人類身上確診。專家指出,這次事件再次突顯了病毒演化的「不可預測性」。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男不能說的秘密 肛門卡杯子 醫看:太扯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中部一名男子連續三天腹脹、無法排便,疼痛難耐急赴醫院求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他的肛門深處竟卡著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口朝下嵌入腸道,導致部分腸段缺...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
耳朵有「焦黑斑點」竟是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上的異常可能是身體疾病的警訊!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一則驚人病例,他在義診時遇到一名因長期失眠求診的患者,檢查時發現對方耳廓出現「焦黑色斑點」,加上患者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症狀,研判可能是大腸出問題。經進一步檢查後,證實患者已罹患第三期大腸癌,所幸及時發現得以治療。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1 天前
醫療突破!三指爸迎來十指健康女兒 北醫阻斷「龍蝦爪畸形」罕病基因
出生時只有3根手指、走過50多次手術的李先生,從未想過有一天能抱著一個「10根手指」的孩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今(20日)分享,團隊成功阻斷導致「龍蝦爪畸形」的TP63罕病基因,協助李先生與妻子誕下健康女嬰,成功終結「新生突變」(de novo mutation)的遺傳傳遞。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60歲男沒有胸悶痛!起床「1症狀」急就醫 竟是心梗
提及心肌梗塞,一般會想到胸悶痛、頭暈、肩頸疼痛、呼吸急促等症狀,但醫師劉中平表示,一名60歲男子長期高血壓,某天因起床嘔吐數次,上午9時就趕緊就醫,檢查發現,男子的心臟已受損,已是急性心梗,因此緊急改送急診治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57歲男施工後太渴「猛灌200ml腐蝕劑」!心臟驟停26次
使用化學藥劑注意!一名57歲高姓男子日前為了方便,在工地將用剩的200ml大理石拋光劑倒入飲料罐中,未料幾日後凌晨,施工後順手拿起該飲料瓶猛灌,隨即喉嚨出現灼熱劇痛,緊急送達醫院時已經昏迷,更在手術時心臟驟停26次,所幸最終後康復出院,沒有引起併發及後遺症。
鏡報 ・ 1 小時前
天冷別喝熱薑茶、咖啡!醫揭「1飲品」最暖身又養生
近來氣溫驟降,許多人會喝熱薑茶等熱飲取暖,但醫師黃軒表示,喝溫開水最能有效保暖,因為溫開水能避免身體熱量散失、促進血液循環、舒適地溫暖內臟。相較之下,熱薑茶、熱可可等雖能提升體溫,但過高溫度可能刺激咽喉或胃壁,且身體還需耗費額外能量還冷卻過熱的飲品。他並提醒,過熱的水會傷害口腔、咽喉、食道,甚至導致食道癌。「飲用水的最佳溫度為50°~60°C。」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雪禁忌一次看!命理師:「4生肖」小病痛纏身 冬進補「3類人」注意
今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初三)迎接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命理老師楊登嵙提醒生肖屬鼠、蛇、猴、狗者這半個月要注意健康,小病小痛頻繁,忌吃濕熱的食物,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另提供小雪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供民眾參考。(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35歲《超級名模》韓星淋巴癌病逝!醫揭這1型急又猛 數月就奪命
韓國時尚圈驚傳噩耗,曾參加韓版《超級名模生死鬥》第5季的模特兒金性燦,因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病逝,享年35歲。2年多前他確診後持續接受治療,但仍不敵病魔於11/6離世。醫師提醒,淋巴癌類型繁多,其中1
健康2.0 ・ 6 小時前
台灣醫療奇蹟 終結罕病遺傳!助「龍蝦爪畸形」父抱回健康女兒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破「基因突變」的命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20)日發表最新醫療成果,該院生殖醫學中心運用基因檢測與試管技術,成功阻斷導致出生單手僅有三根手指「龍蝦爪畸形」的罕見單基因突變遺傳疾病,協助病人誕下健康女嬰,且女嬰未來也不會再產下有相同遺傳罕病的後代,創下全球罕見終結「裂手–外胚層發育不良–顎裂(EEC)症候群」新生...
匯流新聞網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