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言論風波,台灣捲入中日角力為何力求低調?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態「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引發中日外交危機。她被視為「最具親台象徵」,曾公開表示蔡英文是「我憧憬的女性」,上任前也曾訪問台灣與賴清德會面。
台灣這次成為「被提起」的對象,突然捲入了中日角力,執政的民進對此沒有積極發言,分析指台灣政府力求低調,避免挑起中方的民族情緒、激起北京向台灣作「懲罰式」反制。
在野國民內部則對高市的言論態度分歧,有「老一代」政治人物批評日方言論,新任主席就態度溫和,分析認為「友日」已經成為國民新一代領導階層的新戰略底色。
有學者表示,「台灣有事」一直在日本政府的決策考慮內,只是以往「只做不說」。今次高市以首相身份說出來,觸碰中國的紅線,令中日關係跌至2014年恢復交流後最嚴峻的局面,短期內不利台日關係發展。
台灣成「被提起」的對象?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論後,總統賴清德事隔十日、在11月17日回應事件。他表示,美國駐日大使肯定高市早苗在國會的發言有助於增進美國與日本關係,也有助於區域和平穩定,呼籲中國不要成為區域和平穩定的「麻煩製造者」。
他特別呼籲台灣在野應該尊重日本國內政治,也要注意區域發展,不宜負面解讀日本的政治工作。
台灣外交部發言人蕭光偉強調,台灣從來就不是問題,台灣是解答。台灣要跟國際社會成員一起合作,維持區域或台海和平穩定。
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教授、政大安倍晉三研究中心主任李世暉向BBC中文表示,目前民進定調是他國事務最好不要隨意發言,尤其台灣曾是日本的殖民地,如果在今次風波積極發言,反而會挑起中國的民族主義,演化成更大危機。
「讓一個(台海)安全問題,回歸到很難去產生共識的歷史問題,它會變成更複雜,民族主義又更容易被挑起,兩岸關係、中日關係會面臨更複雜的狀況。」
他認為對台灣而言,最佳處理方式讓中日雙方高層解決,台灣作為「被提起」的對象,不宜發言。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林泉忠向BBC中文表示,在中日已經拱上的時刻,台灣應該選擇低調,因為相比起日本,北京更易向台灣作所謂「懲罰式」的反制。但他認為賴清德在處理兩岸問題時,不如蔡英文謹慎,容易激怒北京。
新華社在11月18日發表評論,批評賴清德對日本右翼政客投懷送抱,配合其為軍國主義招魂。國台辦在翌日批評民進是「倚外謀獨」。
短期不利台日關係
林泉忠分析,「台灣有事」一直在日本政府的決策考慮內,只是以往「只做不說」。過去日本領導人穩住中日關係,有助發展對台關係,例如石破茂任內穩健推進對台關係,林佳龍成為台日斷交53年以來,首名訪日行程「被公開」的台灣外交部長。
今年9月和10月,日本農林水產副大臣瀧波宏文、環境省副大臣中田宏先後訪問台灣,是事隔8年有副大臣級別日本官員訪台。
他指出,當中日關係急劇惡化,短期反而不利台日關係發展, 「像副大臣訪台這種事情,我相信至少短期內是不會發生的」。
學者李世暉同意在風波未平息前,台日關係發展可能會沉靜下來,因為日本不希望中日關係出現不可逆轉的惡化。但他觀察到,以往何謂違反「一個中國」的解釋權,是中國說了算,但現在東京開始取回解釋權,例如高市早苗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APEC)期間與台灣代表林信義會晤,視為民間交流。
他認為,當解釋權逐漸朝東京移動,長遠台日關係有機會往下一個階段發展,例如訪台的日本官員會否突破現有副大臣的層級,「台灣的部長(林佳龍)以休假方式去日本訪問,日本的大臣能不能用休假方式來台灣訪問呢?」
藍營態度不一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在國民陣營引發不同意見。國民籍前總統馬英九批評高市早苗「躁進言行」,擔心讓台灣陷入險境,他指高市積極介入台海的態度,難免讓人產生日本右翼軍國主義的復辟聯想。
國民前主席洪秀柱亦批評高市的言論不僅挑釁,更把台灣推向危險邊緣,批評「台海的事,關妳日本人什麼事?」,並強調「台灣早不是日本殖民地」。
而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未有直接批評高市早苗,她在11月13日會見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代表片山和之,兩人一致表示維持台海和平穩定是台日共同努力方向。片山和之更邀請鄭麗文以國民主席身分訪日。
隨後鄭麗文在11月17日在社交媒體發文,表示台海穩定,整個區域才安心,強調「台灣沒事,日本沒事」。
學者林泉忠分析,馬英九和洪秀柱是國民老一代領導,多少存在一些仇日歷史觀。而藍營新一代本省為主領導人則沒有仇日情緒,9月國民便有27位立委大舉訪日,當中既有本土派,亦有親中派。
他認為「友日」已經成為國民的新戰略底色,而鄭麗文定位與上一代領導層不同,「她是屬於親中派,又是友日派,對她來講(立場)並不矛盾,是北京覺得她矛盾」。
學者李世暉表示,對台灣執政而言,最重要處理三個對外關係:台美、台日和兩岸關係。若國民未來想要執政,必須思考如何因應新的外在環境,包括美日對台海的立場。
他指出,國民的表態影響未來可能執政時,對三邊關係的立場,「如果你對日本採取嚴峻的立場,可是日美又是綁在一起的,是不是你最後只能選擇跟中國?如果是這樣的話,會讓多數台灣人有怎樣的想法?」
李世暉認為,現時國民內發表比較批判高市早苗言論的人,可能已是未來不會進入執政團隊的人,而未來有機會進入執政團隊的人,會更審慎思考這個問題。
最具「親台象徵」的日本政治人物
高市早苗被外界視為現今日本政壇最具「親台象徵」的政治人物,繼承安倍晉三的親台路線,2021年10月日本舉行眾議院大選,主導制訂自民政見的高市早苗將台灣列入共享自由、民主、法治等普世價值觀的國家,她亦支持台灣加入CPTPP、以觀察員身分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
她在2021年接受日本產經新聞專訪時,形容台灣時任總統蔡英文有堅毅不屈精神,是「我憧憬的女性」。而安倍晉三遇刺後,蔡英文派出時任副總統賴清德到日本赴日弔唁。
今年4月高市早苗以國會議員身份訪問台灣,她與總統賴清德會晤時表示,台灣和日本都是島國,面臨一樣處境與問題。日本貿易量高度仰賴海運,一旦周邊有事,海上航路受到威脅,將攸關日本生死存亡。
訪台期間,她提到日本、台灣、歐洲各國、澳洲、印度等有共同自由民主理念的國家,會變成類似準軍事同盟的關係,互相防衛才能保障安全。
今年9月高市早苗參選自民總裁時,也表示「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上任成為首相後,在APEC會議期間與台灣代表林信義會晤25分鐘,並在社交平台高調上傳合照,並稱「期盼深化日台實質合作」。
學者李世暉分析,今次高市早苗提出「台灣有事」論,是在國會被質詢期間,回應在野議員,現階段是口頭說法。最重要觀察是明年高市早苗主導研究的「安保三文書」,會否把「台灣有事」論放進去,「其實在日本,你只有化成官方文件才有影響力,才是政策」。
他指出,若日本明年把「台灣有事」變成政策文件一部分,對台灣、中國、日本產生重大的戰略變化。
其他人也在看



專家示警:日中關係達「2012年來以來最糟」 須做好長期對立準備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答詢時的「台灣有事」發言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外界擔憂情勢正逐步惡化。《日經亞洲》報導,有學者認為日中關係可能有如十多年前因釣魚台(尖閣諸島)問題掀起的爭端,陷入「長期僵局」。
太報 ・ 1 小時前
國民最怕的人!陳亭妃談「5勝」超狂戰績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為備戰2026九合一大選,近期積極敲定各縣市長名單,作為2026台南市長熱門人選之一,外界關注民進立委陳亭妃與同立委林俊憲的民調差距;陳亭妃今(19)日接受政論直播...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玉兔喜迎2寶!曬產房照報平安 嗨喊:湊成「好」字
女星鄭如吟(玉兔)2022年與導演Howard結婚後育有1子,18日她透過社群平台分享已平安生下第2胎,並曬出老公陪產的溫馨照片,開心表示「晉升爲2寶媽」。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Meta配合禁令 12月4日起澳洲不滿16歲用戶禁用臉書
法新社報導,隨著澳洲準備實施一項全面禁止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的法律,臉書(Facebook)母公司Meta今天(20日)發表聲明說,16歲以下的澳洲用戶將從12月4日起被禁用臉書和Instagram。 澳洲將從12月10日起強制臉書、Instagram及TikTok等社群媒體平台移除16歲以下用戶,否則將面對最高達到4,950萬澳元(3,200萬美元)的罰款。 聲明指出,Meta將在這項禁令生效前就開始在平台上移除青少年用戶,表示Meta將從即日起通知澳洲13至15歲的用戶,他們將會上不了Instagram、Threads和臉書。「Meta將從12月4日起封鎖16歲以下用戶的新帳號,並撤銷現有帳號的訪問權限,預計在12月10日之前將移除所有已知的16歲以下用戶」。 根據政府的數據,澳洲約有35萬的13至15歲Instagram用戶、以及15萬個臉書帳號。 Meta已開始警告受影響的用戶,表示他們的帳戶很快將被鎖定。「當你滿16歲時,我們會通知你可以重新開始使用臉書」。 隨著全球監管機構努力解決社群媒體帶來的風險,澳洲的全面限制措施能否見效受到強烈關注。 紐西蘭總理盧克森(Christop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高市早苗瞬間砸毀安倍晉三用心良苦之作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11月7日在眾院預算委員會上之答辯時表示:若使用戰艦,並伴隨著武力行使,本人認為這毫無疑問是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生存危機事態)」的案例。日本歷屆首相都避免明確表態,而高市是首位明確提及「臺灣有事」有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的。高市此番言論立刻引起北京方面的極大反彈,日本與中國大陸間的緊張急速升溫。
奔騰思潮 ・ 1 天前
日本以後看不到貓熊!中日情勢緊張 明年2月歸還後恐不再出借
[FTNN新聞網]記者陳献朋/綜合報導最近有中國媒體報導,目前日本國內只剩下2隻貓熊,將在明年2月歸還給中國,而考量到近期兩國緊張情勢,未來恐不再出借新的...
FTNN新聞網 ・ 1 小時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引發中國全力反制 國際社會有何反應
中國接連出招企圖迫使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撤回防衛問題言論,台灣總統賴清德呼籲國際社會關注,但歐美政府普遍保持沉默。
BBC NEWS 中文 ・ 13 小時前
綠委號召「高市挺高市」 喊話國航推日本旅遊千元折價券
大陸不滿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重申「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實施旅遊禁令並祭出報復性經濟制裁,民進立委邱議瑩召開「高市挺高市」記者會,喊話國籍航空和觀光署推動赴日旅遊折價千元優惠,鼓勵國人多多赴日觀光;針對賴清德總統昨吃日本水產大力挺日,她也表示「這就跟當初台灣農產受到中國抵制時,安倍首相第一時間吃高雄鳳梨是一樣的道理。」
中時新聞網 ・ 2 小時前
高市早苗認了「說過頭」?她曝日網真實反應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上拋出「台灣有事」的敏感論述,引爆中國強烈不滿,使得本就緊繃的中日關係再度惡化,後續風波持續延燒,日媒引述官邸相關人士透露,高市事後坦言「不小心說過...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不是瘦才美!東京筋肉女酒吧翻轉審美 吸海外觀光客
在東京一間名為「Muscle Girls」的地下酒吧,店員全是擁有結實肌肉線條的「筋肉女」。她們穿著運動風服裝,大方展示健身成果,直接挑戰日本社會長久以來「纖細才是美」的審美標準。酒吧也因此在社群上爆紅,吸引大量民眾與觀光客朝聖。
Yahoo奇摩(國際通) ・ 1 天前新北群募輔導計畫助85家品牌突破2.45億募資佳績
(記者謝政儒綜合報導)新北市群眾募資輔導計畫持續推升在地創意能量!自109年啟動以來,透過募集創意提案與專業顧問的陪伴式輔導,協助團隊將好點子化為可行產品或服務,並藉由募資平台取得市場快速驗證的第一步...
自立晚報 ・ 1 天前
「台灣有事」說發酵中方禁日水產品進口、牛肉談判喊停「大熊貓恐也不租了」...但日方立場堅定「不撤回高市發言」民調也挺她!
日本媒體與業界人士擔憂,中方下一步可能動用更關鍵的經濟手段,包括限制稀土出口,稀土是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原料...
放言 Fount Media ・ 19 小時前
美對台軍售巨大進展?雷神獲217億合約 張競打臉:去年就公布了
美國政府於當地時間13日宣布了一項總額3.3億美元的對台軍售計劃,將出售戰機備件和維修零件,這是川普總統再次上任以來首次對台軍售。隨後,美國國防部於18日確認,雷神公司獲得超過6億美元(約新台幣217億5002萬元)的「國家先進地對空防空飛彈系統」(NASAMS)相關裝備合約,預計完成日期為2031年。不過,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則指出,此為去年同意之軍售,但我方去年未編預算,現在才編相關預算。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強化美軍部署! 美國會建議台灣資助菲律賓呂宋島建設
一份提交給美國國會的「年度跨派報告」警告,來自北京的國安威脅,過去一年更進一步升級,建議加強對人工智慧晶片、機器人技術及藥品的出口管制,以避免美中爆發衝突時,中國奪取供應鏈控制權,削弱美軍能力。報告也建議台灣資助菲律賓呂宋島北部的建設,強化美軍在區域內的部署。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誰更有事?中國安部痛批高市早苗「陰險惡劣」 妄圖干預兩岸統一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日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發言,風暴持續擴大;中國國家安全部昨(19)天發出聲明,痛批高市「極其惡劣」,妄圖「分裂國家」,終將招致全世界聲討;另一方面,中國也持續以「技術問題」卡關日本水產品進口,局勢持續升溫中。
民視 ・ 1 天前
中國全面抵日 他諷欺善怕惡:不敢抵制美國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席「台灣有事」言論,強調若台海發生衝突日本自衛隊可行使集體自衛權,讓中國氣炸跳腳,呼籲國人全面抵制赴日旅遊,此外後續發動實彈演習將展開經濟報復。對此綠委郭國...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小野田紀美警示應驗!中國不只禁海鮮 恢復和牛進口談判也喊卡
日本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再度緊繃。中國政府不只禁觀光,今(19日)正式透過外交管道通知日本,將重新停止日本水產物輸入,理由表面上是「需評估福島處理水監測」,但日方普遍認為,此舉與高市早苗首相日前在國會提及「台灣有事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的答辯息息相關,疑似為報復性反制。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影/藍白談2026新北市長選舉 李四川:要我承擔我不會排斥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20)日出席都委會,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及昨(19)日國民主席鄭麗文與民眾主席峰會,談及2026新北市長選舉及藍白合問題,李四川回應他昨天沒時間看,並稱要他承擔他不排斥。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