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車牌號碼3777」戳中國痛點!中媒扯1事 小粉紅卻不挺
國際中心/黃韻璇報導
中日關係在「台灣有事」議題上持續緊繃之際,中國外交部領事司於14日晚間突發布一則措辭罕見的通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文攻武嚇不斷,如今甚至扯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車牌,稱她的車牌號「37-77」,正是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日期,不過這樣「強行牽拖」的行徑,就連中國網友都看不下去。
高市早苗日前發表「台灣有事」一說,指出中國若對台灣發動武力攻擊,可能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日本生存受到威脅),屆時日本可依據《安全保障相關法》行使集體自衛權。事後引發中國不滿,中國外交部發布通知,呼籲中國公民暫時避免前往日本,近日更傳出已有50萬張赴日機票遭取消。
文攻武嚇不斷,如今甚至扯上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車牌,中國媒體《看看新聞》報導指出,高市早苗的座駕車牌號為「37-77」,暗示這個數字與「盧溝橋事變(七七事變)」日期1937年7月7日對應上,質疑是否真的是巧合,而「高市早苗車牌是3777」的話題,更一度衝上微博熱搜第一名,將近6000萬的閱讀量。
不過底下就有網友指出這個數字其實是因為「高市早苗3月7日出生,他丈夫7月7日出生」,其他中國網友則看不下去怒轟「這個就有點誇張了!確實解讀過頭了」、「媒體還需要客觀」、「魔怔了」、「車牌號碼過度解讀有點受不了」、「沒啥報的話就報下天氣預報吧」、「人家生日牌別過分解讀」、「這太敏感了吧」。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范冰冰奪金馬影后殺回影壇!中國當沒看到 微博竟「零熱搜、零報導」
日本政府直球對決!外務省罕見公開「1真實資料」 狠打臉
小草稱「黃國昌高鐵罰站、綠委搭商務艙」!秒遭陳柏惟打臉:忘記買票
范冰冰奪影后喊中國引熱議!他讚「這就是金馬獎的價值」:只看演技頒獎
其他人也在看
中日緊張「最大壓力測試?」 翁履中預測結局:還會繼續升溫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涉台言論,引發中日關係緊張,陸方已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旅美教授翁履中近日則分析,這是非戰爭型的極限值測試,中日在緩和之前還有很多壓力值會拿出來測試。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夢多表態「力挺高市早苗」!連發4愛心大讚:我們首相超棒 盼台日關係更緊密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不滿,不僅呼籲中國公民不要赴日旅遊,還宣布暫停進口日本水產。隨著中日關係...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金馬62/李筑芯追思影人驚豔全場 背景照片「未見于朦朧」
金馬獎今晚頒發,典禮中年度「懷念已故影人」單元登場,早前曾在網路瘋傳「今年9月意外身亡的中國大陸男星于朦朧將出現在追思名單」的謠言,也在典禮上正式被打破。當大螢幕上一張張逝去影人的照片輪番出現時,最後壓軸的是台灣影壇重要人物顏正國,並未見于朦朧身影。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陸致函聯合國 對日有自衛權
大陸對日反制再升級,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構成日本出兵」論,陸常駐代表傅聰致函聯合國,指如日本膽敢武力介入台海,將行使《聯合國憲章》自衛權,該公函將作為聯合國大會正式文件,分發全體會員國;北京並否決舉行陸日韓三國峰會,報《人民日報》更警告,將採取更嚴厲堅決的反制措施。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昔日鐵粉變黑粉 川普稱MAGA眾議員葛林「辭得好」
被視為「讓美國再度偉大」(MAGA)重量級人物的共和籍眾議員葛林週五(1121)宣布辭職。辭職原因和她近日與昔日偶像、美國總統川普翻臉有關。辭職消息傳出後,川普立刻聞聲叫好。
太報 ・ 1 天前
馬克宏讚「台灣打擊假訊息」值得借鏡 外交部致謝:願加強合作、分享經驗
法國總統馬克宏日前在國內巡迴講座中,大讚台灣面對中國大量資訊戰攻擊,所建立的打擊假訊息制度值得法國借鏡。對此,外交部今天(22日)感謝法方對我國在假訊息制度上的肯定,並表示我方願與包括法國在內的理念相近國家持續加強合作,分享經驗、共同提升民主韌性。
鏡報 ・ 1 天前
馬克宏肯定台經驗 外交部:願共同打假消息
[NOWnews今日新聞]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Macron)肯定台灣因應假訊息與資訊操弄的經驗,外交部今(22)日表示,台灣願與理念相近國家持續加強合作,共同提升民主韌性,攜手反制假訊息。...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月世界垃圾山「高市府喊告陳菁徽」 新藍圖連線:陳其邁敗訴永退出政壇
日前高雄市近半年連續爆出多起嚴重環境破壞事件,引發外界關注。國民立委陳菁徽針對市府作為提出質疑,卻遭高雄市政府提告。由...
聯合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陳其邁遭指挺月世界涉案里長要提告!陳菁徽:有夠暖
[Newtalk新聞] 針對月世界垃圾山偷倒案件,國民立委陳菁徽指稱,高雄市長陳其邁力挺涉案的岡山區李姓里長,高市府將提告以守護清譽。對此,陳菁徽今(22)日直呼「有夠暖」,四年來放任文宣四處散佈使用,竟然不是告盜用者,而是告檢舉者,這什麼神邏輯?她質疑,高雄市政府執迷不悟堅持提告,請問高雄市民同意自己的稅金用來替陳其邁出氣嗎? 陳其邁強調,對違法傾倒垃圾的業者,無論是誰,市府必將除惡務盡,嚴懲罪犯,絕不寬待。對於誣指陳市長為力挺傾倒垃圾的環保殺手所為之惡劣言論,已嚴重損害陳市長名譽,亦將依法提告以守護清譽。 陳菁徽表示,一早看到高雄市府說要告自己,真的必須嚴肅地回三個字,「有夠暖」。她說,團隊發現李姓里長於2021年爭取民進內初選時,在社群平台上貼出數份文宣品,除了李有財本人之外,就是時任高雄市長陳其邁。陳市長面帶微笑,手握拳頭,這樣的動作,在所有選舉文宣當中,合理解讀即是力挺。 陳菁徽指出,高雄市政府試圖解釋,此為李姓里長自行合成照片,並未經過陳其邁同意。既然陳其邁從未挺這位里長,不願為其任何行為背書,那為何四年過去,卻放任這樣文宣四處散佈使用,然後竟然不是告盜用者,而是告檢
新頭殼 ・ 1 天前法推崇臺灣韌性 我願攜手反制假訊息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針對法國總統馬克宏公開推崇臺灣因應假訊息與資訊操弄的經驗,並提及值得法國借鏡,外交部昨日表示感謝,指出臺灣長期面對威權勢力擴張及資訊戰威
青年日報 ・ 1 天前
日英相首次會晤 續開發6代戰機
記者潘紀加/綜合報導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與英國首相施凱爾,22日在「20國集團」(G20)峰會場邊首次會晤,討論「全球空戰計畫」(GCAP)進程,並就國際局勢交
青年日報 ・ 7 小時前
日本傳遊客變少、住宿降價「一票人取消重訂」 林氏璧曝真實狀況
林氏璧日前在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撰文道,有媒體報導稱,日本民眾在社群平台分享照片,可以看見東京池袋平日幾乎空無一人的景象,同時在內文寫下「中國人消失了?下午3點,池袋卻空蕩蕩,相當舒適,歡迎大家來玩」。林氏璧指出,那張照片的拍攝點是東武鐵道池袋站...
CTWANT ・ 1 天前
G20能否會面?中國總理李強抵南非 日媒關注與高市有無非正式接觸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能在南非的二十國集團 (G20)峰會見到面嗎?據中國官媒報導,李強已於21日飛抵南非,準備參加隔天舉辦的峰會。但隨著中日緊張關係升高,北京17日即表示,李強不會與高市會面。不過,日媒仍關注,兩人會否趁著會議的空檔,進行非正式的接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王義川赴日旅遊挺日本!神社繪馬寫下「這2字」成亮點
政治中心/張予柔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來挺台抗中立場掀起台日關係新話題,強調「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甚至可能構成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條件,引發中國強烈反彈,陸續祭出多項對日制裁措施。隨著台日政治氣氛升溫,國內政壇也掀起一股「挺日風潮」。繼總統賴清德喊出支持日本觀光後,民進多位政治人物紛紛以行動力挺,其中立委王義川更親赴日本,以旅程、美食展現台灣友好立場。
民視 ・ 1 天前
中媒扯高市車牌撞盧溝橋事變!中網全看傻批:過度解讀
國際中心/楊佩怡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因提到「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言論,引發當局不滿並給予經濟制裁,更讓中日兩國關係陷入緊張。沒想到中國媒體卻再今(22)日發文稱,高市早苗的車牌號碼為「3777」,此數字與盧溝橋事變日期相同,然而該貼文卻連自己人都看不下去,紛紛在留言區痛批認為是過度解讀。
民視 ・ 1 天前G20面臨地緣政治裂痕 經濟危機因應角色受威脅
(中央社約翰尼斯堡22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缺席情況下,各國領袖今天在南非20國集團(G20)峰會警告,地緣政治裂痕威脅到G20在解決經濟危機方面的角色。
中央社 ・ 1 天前
兩位女性領導人G20峰會相見歡!高市與梅洛尼擁抱回應 和李強沒互動
[Newtalk新聞]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今(23)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首次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會面,兩人的同框與互動,意外成為此次峰會焦點。 在高市早苗發表對「台灣有事」相關言論後,遭到各方面抵制,周六(22 日)起在南非舉行的 G20 領袖峰會上,日中雙方是否會交流成為外界關注焦點。然而,在 G20 首日,高市早苗首度見到了的義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彼此還給出熱情的擁抱,並與多達 18 個國家及國際機構的領導人交流。包括土耳其、愛爾蘭、韓國、芬蘭、法國、越南、歐盟(EU)、世界衛生組織(WHO)等 18 個國家及國際機構的領導人加深了交流,但並未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有任何接觸 梅洛尼將兩人會面的情況發布在X上,並寫道:「很榮幸能見到高市首相。這是讓義大利與日本之間的友誼精神煥然一新的機會。」高市早苗同日也在X上發布了與梅洛尼互相擁抱的照片。 在七大工業國(G7)中,只有兩位女性領袖——梅洛尼與高市早苗。兩人都因保守的政治形象而被視為「鷹派」,且同樣不是依靠家族世襲或大學派系,而是憑自身力量一路
新頭殼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