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天的生命奇蹟! 跨科接力搶救「600公克極早產兒」變胖娃娃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125天的生命奇蹟!六個月前的加護病房裡,出生時體重僅600公克的「小粉圓」,還在努力掙扎著,肺部尚未成熟的她,每一次呼吸時胸口的微微起伏,無不牽動著醫護人員的心,僅有23週大,是亞東醫院照顧過最年幼的早產寶寶,幸運的是,歷經125天醫療團隊跨科接力照料之下,從呼吸窘迫到順利脫離氧氣,出院已穩定成長至3000公克。
亞東醫院日前特別邀請「小粉圓」回娘家慶生,小粉圓媽媽回憶,寶寶在加護病房的日子,每天都充滿焦慮,但醫護人員的溫柔與堅定成為她的力量,與醫療團隊在哺乳、感染預防與呼吸照護等各方面緊密合作,出院時體重已突破3000公克,呼吸穩定,回家兩週後,更順利脫離氧氣。
亞東醫院小兒部新生兒科主任梁翔說,23週的「小粉圓」提早落地時,醫療團隊立即啟動「極早產照護機制」,給予人工肺泡表面張力素,並使用高頻震盪呼吸器,全力守住黃金72小時的生機,因為這一段關鍵時期,每一次呼吸都可能決定生死,需同時維持體溫穩定、防止感染、精準補充營養、監測心跳與血氧,並細微調整呼吸器參數。
極早產寶寶的肺部尚未成熟,梁翔表示,無法自行擴張,每一次呼吸都需要設備輔助;心臟、腎臟與消化系統也極為脆弱。有賴從產科、麻醉科到新生兒科,跨科團隊無縫合作,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精準無誤,才能確保寶寶安全度過生命最脆弱的階段。
早產兒的成長不是短跑,而是一場長期的陪伴。亞東醫院副院長彭渝森強調,院方從住院到返家的照護採「全程陪跑式」,兒科個案管理護理師不僅教導家長居家照護與急救技巧,也持續追蹤寶寶發展,提供情緒支持,真正的勝利不只是出院那天,而是家庭能穩健地繼續前行。
梁翔提醒,早產寶寶居家照護應注意安全睡眠、餵養管理、成長監測、感染防護、營養補充及疫苗接種。建議寶寶仰睡於獨立小床,母乳為主、必要時輔以配方奶,並記錄奶量、尿量及排便情況;同時勤洗手、戴口罩、避免人潮,補充維生素D、鐵、鈣、鋅及DHA/ALA,依年齡接種疫苗,高風險可評估RSV疫苗(短、長效)及6個月以上接種流感疫苗。
梁翔強調,更重要的是,若寶寶出現呼吸急促、發紺、體溫異常、嗜睡、噴射性嘔吐、腹脹或尿量減少等情況,應立即就醫。
照片來源:亞東醫院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瑞士年輕人依賴科技 專家:助長健康焦慮醫療量暴增
(中央社記者郭芳君蘇黎世22日專電)瑞士醫師協會(FMH)會長,家庭醫師出身的吉里指出,智慧型手錶原本是用來提升健康管理,如今卻反而讓最不該焦慮的年輕人陷入數字恐慌,造成醫療量暴增、檢查需求上升、醫療成本急劇成長。
中央社 ・ 1 小時前
診所醫結合皮膚外傷醫療 褥瘡、燒燙傷患者手術、換藥免奔波
中風或癱瘓等臥床患者,皮膚受到長期壓迫而容易出現褥瘡情形,照護者清潔傷口、使用敷料如未注意,就容易反覆發生、增加照護難度。家庭醫學科醫師吳亭蓁為了讓患者受到良好的醫療,加上專業護理指導更換敷料,避免反覆發生褥瘡,減輕患者與家屬頻繁往返家裡、醫院,疲於奔命情形,結合專業藥師,引進各式各樣人工敷料成立醫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天氣一冷就衝薑母鴨、羊肉爐?醫點名「這1種人」補再多也沒用 很多人都中招
天氣一轉涼,就急著吃薑母鴨、羊肉爐? 別人說「很補」就跟著吃,結果越補越上火、冒痘痘? 手腳冰冷、氣色差,卻不知道自己到底該補什麼?其實不是進補沒效,而是你「補錯了」! 常見的進補體質與飲食建議 中醫體系醫療長周宗翰醫師提醒,進補不是把所有好東西吃下肚就好,而是要看體質「缺什麼、補什麼」。補錯了,反而會火上澆油,加重身體負擔! .氣虛型→容易累、說話有氣無力、常感冒你該這樣吃: 以「補氣」為主。可適量食用 山藥、黃耆、參、雞湯、四神湯、牛肉,為身體打氣。要避開這些:生冷瓜果、冰品、白蘿蔔(會破氣,抵銷補氣效果)。 .血虛型→臉色蒼白或蠟黃、頭暈、嘴唇白、指甲易斷你該這樣吃:以「養血」為主。可補充紅棗、桂圓、當歸、桑葚、豬肝、菠菜、葡萄。要避開這些:寒涼食物及過度辛辣的刺激物。 .陽虛型→手腳冰冷、特別怕冷、精神不振、容易腹瀉你該這樣吃:以「溫陽散寒」為主。可吃羊肉、韭菜、肉桂、核桃、薑,讓身體由內暖起來。要避開這些:任何冰品、冷飲、生菜沙拉等寒性食物。 .陰虛型→口乾舌燥、手心腳心熱、晚上睡不好、易長痘你該這樣吃:應以「滋陰潤燥」為主。可吃百合、銀耳、蓮子、梨子、黑芝麻、黑豆。要避開
常春月刊 ・ 1 小時前
臺北就是棒》逆轉你的逆轉!好棒河馬洪帷軒四安猛打向夢無限天龍說再見
臺北就是棒U8大聯盟本週僅1場賽事,由尚未吞敗的好棒河馬對上尋求首勝的夢無限天龍,戰況一度僵持,夢無限天龍在四局上搶下17:16領先,可惜最後下半局遭洪帷軒擊出再見安打,以17:18不敵好棒河馬,好棒河馬奪下開季三連勝。
TSNA ・ 18 小時前
婦人被控偷傘還清白 法院罕見質疑檢警這件事
有一位婦人赴戶政事務所處理事情,卻被指控偷竊一把米其林大傘。高等法院認定,大傘遭竊取時,婦人有不在場之事實,駁回檢方上訴。高等法院罕見於判決「附論」質疑檢警偵辦有違比例原則,使被告婦人無端耗費近百倍於雨傘價格的律師費用。高院嚴肅指出,檢察官應勇於承擔裁量權限,不應上訴時就不該上訴,以維人權、節約訴訟資源並確保司法公信。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百噸垃圾集團 首腦被羈押 羅智強:追查背後靠山
(記者黃啟明台北報導)高雄燕巢月世界遭人爆料出現上百公噸垃圾山,引發國人關注,檢調、高雄巿府才被迫動起來。今檢調追查發現,高雄岡山區里長李有財等人為犯罪集團首腦,指使違法傾倒,現已遭檢方聲押禁見。...
自立晚報 ・ 3 小時前
衛福部整頓醫美再出手 「高風險抽脂、拉皮」明年納評鑑
衛福部近期預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對醫美診所實施更嚴格的管理。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高風險醫美手術如一定程度的抽脂、拉皮等,包含診所在內,都必須經過評鑑,預計下週將與相關學會溝通後,於明年正式上路。
中天新聞網 ・ 40 分鐘前
郭俊辰傳死訊!現身機場遭疑范世錡頂替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男星于朦朧在10月墜樓身亡後,死因及過程扯出演藝圈黑料,至今陰謀論仍瘋傳。日前還傳出與于朦朧生前合作過陸劇《太子妃升職記》的男星郭俊辰,恐成為下一個于朦朧。而近日網路傳出...
今日新聞NOWNEWS ・ 18 小時前
不是老化!久坐像「壓彈簧」 醫揭1招救腰痛:比運動更有效
腰痠背痛不一定是老化,可能是久坐所致。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到,久坐對於腰椎的影響,就像用力壓住彈簧不放,累積久了,腰部肌肉、血流、脊柱周邊組織都可能失衡。民眾可以嘗試「坐30分鐘、站15分鐘」,有助於減少椎間盤壓力、促進血液循環、提升專注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戒菸3年竟肺癌末期!他靠「1方法」抗癌成功 5公分腫瘤消失了
南投一名45歲吳姓男子,6年前確診第四期肺腺癌,被告知若不治療,平均存活期僅4到6個月。後來在台中榮總胸腔腫瘤團隊的建議下,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治療後體力與生活品質明顯改善,4至5公分的腫瘤幾乎消失,病情獲得良好控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中壢警方執行「雷霆除暴」 本週逮78人送辦
桃園市中壢警分局昨天(21日)晚間執行「雷霆除暴」擴大臨檢勤務,結合市警局刑事、保安、交通警察大隊等,動員99名警力,臨檢KTV、酒店、撞球場、旅館等特種營業場所,於中壢區中山路等路段部署多處臨檢點,警方表示,本週共計查獲涉嫌各類刑案78人,包括毒品案件12人、通緝犯19人等。
自由時報 ・ 52 分鐘前「小雪」節氣轉運秘訣!廖大乙:備二物入菜「來年不會空」
今天是24節氣中的小雪,是一年四季冬季的第二個節氣,民俗專家廖大乙表示,這個節氣代表宇宙萬事萬物能量的醞釀與轉化,建議民眾小雪過後可多準備分別象徵勤勞與聰明的芹菜與蔥入菜,讓自己來年勤勞又聰明,達到健身又轉運的目的。廖大乙指出,小雪是代表一年的能量轉化期,如何在這個節氣轉運、補運,古時候有句俗諺:「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最美發言人吐槽「橘色手冊」 戰爭停電去哪掃QR code
耗資逾4000萬預算的《台灣全民安全指引》(國防手冊)近日陸續發放,國民前發言人李明璇拿到後火速研讀,指出手冊的一些不合理處,如整本手冊塞了10個左右的QR Code,但第2頁又寫危機時可能會斷電、斷訊,讓她傻眼喊「戰爭來臨是要怎麼掃描?」
中時新聞網 ・ 1 小時前

中年男空腹血糖飆破130 控糖「3原則+5妙招」逆轉糖尿病前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今年45歲的張先生,平時忙於工作,習慣外食、含糖飲料不離手,對偶爾的口渴、疲倦感不以為意。直到公司健檢,他發現自己空腹血糖達130 mg/dL,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才驚覺健康拉警報。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醫科主任楊晉州指出,糖尿病早期常無明顯症狀,許多人都是在健檢時才意外發現血糖異常。他提醒,若出現口渴、頻尿、疲倦或體重減輕等情況,應盡早檢查血糖;尤其有家族病史、肥胖或三高問題者,更應每年至少檢查一次。他也提醒,只要及早發現並調整飲食與運動,糖尿病是有機會被穩定控制、甚至逆轉的。 高血糖比例攀升 成人每8人就有1人血糖異常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我國20歲以上國人高血糖盛行率已達12.8%,顯示血糖健康已成為全民應關注的議題。為降低代謝症候群病人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國健署自111年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截至114年9月底,已收案約46萬人,其中近10萬人屬糖尿病前期。經持續追蹤與健康管理後,有13%的個案糖化血色素已恢復正常,證實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有效改善血糖。 預防糖尿病三關鍵 飲食、運動、監測是控糖基石 楊
健康醫療網 ・ 54 分鐘前

歌手石琇惠術後成植物人 女兒抗議醫療過失 嘉基:尊重司法
藝名石琇惠的7旬王姓婦人因胃癌一期,去年到嘉基醫院手術後成植物人 ,在加護病房躺了285天後往生,女兒質疑執刀的周姓醫師醫療疏失,到嘉義地檢署檢控告周醫師,今天到醫院舉牌抗議。院方回應表示,王婦呼吸衰竭並非因接受內視鏡黏膜剝離術治療與重症肌無力風險所導致,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盼藉由審理讓真相與責任能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蔬菜有益健康,醫師邱筱宸特別推薦海帶芽,因為它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研究發現,吃白飯時加4克海帶芽者的飯後血糖、胰島素值,都低於沒吃海帶芽的人。另一項研究發現,連吃8週海帶芽點心的人,壞膽固醇(LDL)可降低7.4%。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20萬人注意了! 衛福部開放「終身一次免費篩檢」來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20萬人注意了!為強化B、C型肝炎防治,國健署今年8月1日起全面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只要是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國健署指出,新措施預估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許多慢性肝炎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而透過擴大篩檢能提早發現潛...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