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全球資安進入「速度戰」 專家揭:台灣成高風險前線
〔記者邱巧貞/台北報導〕全方位整合與自動化網路資安廠商Fortinet發布《2026全球資安威脅預測》,指出全球網路犯罪正加速演化為高度組織化的產業體系,由AI、自動化與專業分工驅動,攻防雙方的競爭焦點也正式轉向「速度」,誰能更快將情資轉化為行動,誰就能掌握生存優勢,而台灣更成為資安攻擊高風險前線。
報告顯示,隨著攻擊生態系全面自動化,全球資安情勢正加速惡化,尤其台灣作為全球科技供應鏈核心,更成為攻擊最密集的區域之一。Fortinet統計,這一年來,在亞太區共偵測到5785億次惡意活動,年增率達13.3%;而台灣作為最常受攻擊的區域之一,在2025年共面臨1534億次惡意活動。
Fortinet全球威脅情報副總裁Derek Manky表示,駭客現正鎖定製造、醫療與關鍵基礎設施等高價值產業,「今年,我們觀察到台灣的勒索軟體偵測量增加超過40%,勒索軟體即服務(RaaS)模式正快速擴張至營運技術(OT)環境,結合資料竊取、勒索與服務中斷,早已匯聚於單一攻擊腳本中。」他強調,台灣組織必須以與攻擊者同等級的自動化、協同與營運標準來強化治理,才能提升防禦韌性。
從攻擊手法來看,雖然漏洞利用偵測量較2024年下降逾7成,但具破壞性的DoS攻擊卻暴增61%,顯示駭客正轉向「癱瘓營運」的高價值模式;勒索軟體偵測量同樣成長40.77%,呈現全面升級的趨勢。
Fortinet的《2026 威脅預測》也提出四大關鍵警訊,揭示未來兩年全球資安將面臨的核心變化:
一、AI驅動的攻擊鏈形成,自主型犯罪代理將成主力
2026年預料將出現「自主網路犯罪代理(Autonomous Cybercrime Agents)」,能在無人監督下自動執行釣魚、憑證竊取、橫向移動等多階段攻擊,速度遠勝人類分析師。生成式AI也會在入侵後成為駭客主力工具,可於數分鐘內分析巨量資料,精準鎖定最高價值的勒索資產。
二、網路犯罪產業化加速,全球年均成本將突破24兆美元
暗網市場已演化成「AI版電商平台」,具備評價、客服、第三方託管等機制,殭屍網路、憑證竊取、資料外洩等服務被商品化、套裝化,推動犯罪產業進入「4.0時代」。
三、防禦策略進入「速度戰」,整合性與反應時間成勝負關鍵
未來的防禦模式將以「統一營運框架」為核心,連接情資、曝險管理、事件回應,並要求在數分鐘內偵測並阻斷攻擊。此外,單點式工具將不敷使用,跨端點、網路、雲端的全面可視性將成組織標配。
四、身份管理躍升資安核心,「非人類身分」將爆炸性成長
在AI、自動化工作流程普及後,資安團隊未來最大的風險反而不再來自人,而是來自包括大量的「非人類身分」,如自動化代理、在持續整合/部署(CI/CD)或雲端部署期間所建立的暫時性身份,一旦遭入侵,可在數秒內造成橫向移動與大規模外洩,身分治理也將成企業資安的全新戰場。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黃仁勳悄悄來台 傳探望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
台積電離職後轉投英特爾 高檢署搜索羅唯仁住處並扣股票、不動產
台灣囝仔征服美國超市!靠「台味」打造副業 首月營收飆破300萬
41歲工程師「年薪2100萬」決定辭職 不後悔原因曝
其他人也在看
《科技》2026年全球資安威脅預測 Fortinet:AI網路攻擊時代來了
【時報-台北電】資安業者Fortinet於27日發布「2026全球資安威脅預測」(Cybersecurity Predictions for 2026),報告指出,AI所驅動的網路犯罪攻擊鏈成形,根據世界經濟論壇預估,全球網路犯罪的年均成本將在2027年超過24兆美元。 針對2026年資安預測,Fortinet表示,AI驅動網路犯罪攻擊鏈成形,最值得注意的是,駭客打造自主網路犯罪代理(Autonomous Cybercrime Agents),這些模型設計成負責特定任務,例如憑證竊取、網路釣魚、橫向移動等,可在攻擊鏈多階段自動運作,無需人類監督。 此外,生成式AI也將成為攻擊者在成功入侵後的核心工具。攻擊者一旦取得大型資料集的存取權限,就能透過AI在幾分鐘之內分析關聯資料,精準找到最具價值的勒索或轉售資產。他們可以自動識別關鍵資料、鎖定高價值目標、並大量生成客製化勒索訊息。 Fortinet表示,網路犯罪正持續演變成一個高度組織化的產業,由自動化、專業分工以及AI驅動。 未來一年,攻防雙方的關鍵,將更著重於行動的「速度」,近年來,駭客針對台灣的攻擊手法,正轉向更高價值、以癱瘓營運為目的
時報資訊 ・ 1 小時前2026年全球資安威脅預測 Fortinet:AI網路攻擊時代來了
資安業者Fortinet於27日發布「2026全球資安威脅預測」(Cybersecurity Predictions for 2026),報告指出,AI所驅動的網路犯罪攻擊鏈成形,根據世界經濟論壇預估,全球網路犯罪的年均成本將在2027年超過24兆美元。
工商時報 ・ 4 小時前
DeepMind 長篇紀錄片上架,從 AlphaGo 戰勝棋王到 AlphaFold 破解生命密碼
這不僅僅是一間科技公司的故事,而是一場關於人類智慧極限的探索。DeepMind 的創辦人 Demis Hassabis 曾說過:「我的畢生目標是解決通用人工智能(AGI),然後利用 AI 作為終極工具,去解決世界上所有最複雜的科學問題。」這句話,概括了 DeepMind 從教電腦打機,到破解生物學 50 年難題的傳奇旅程。
Yahoo Tech ・ 14 小時前
《泡泡龍:砂糖地下迷宮》正式上市,慶祝活動分享心得抽遊戲特製周邊
亞克系統亞洲(ARC SYSTEM WORKS ASIA)宣布,在PlayStation5、Nintendo Switch、Steam平臺的TAITO公司動作遊戲《泡泡龍》系列最新作品《泡泡龍:砂糖地下迷宮》今日上市!並舉辦慶祝上市活動。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6 小時前
拒當《寶可夢》跟風作!《數碼寶貝物語 時空異客》製作人:雙方本質完全不同
JRPG《數碼寶貝物語 時空異客》發售後迅速獲得全球玩家喜愛,更是打破了過去系列的紀錄,在 Steam 上創下 8.4 萬人同時在線。而最近,製作人原良輔分享了他對這次新作的期許,希望能藉由這款遊戲向玩家證明,《數碼寶貝》和《寶可夢》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6 小時前
用戶更新「雲端發票」App準備對獎 驚見工程師個人日記
114年9、10月統一發票於25日開獎,不少民眾打開「雲端發票」App準備更新對獎,卻意外發現版本更新欄位的內容並非程式優化項目,而是工程師的個人日記,內容包含日常生活、出國遊玩及參加單車賽事等,引發網友討論。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中華電將投資衛星終端製造商
中華電信董事長簡志誠27日透露,中華電信將投資衛星終端製造設備商,壯大健全國產星鏈生態系,並打入全球衛星供應鏈行列。這是中華電信首度表態投資衛星終端廠商。
工商時報 ・ 4 小時前
月經量怎樣算正常?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張本篤/台南報導 圖:部立臺南醫院中醫科謝淑鳳醫師/臺南醫院提供 五十多歲的賴女士與許女士皆因月經的困擾前來就診,兩人的月經量都很大,幾乎一小時就要換一片衛生棉,有
好醫師新聞網 ・ 16 小時前

陳文茜惡癌「肺部擴散三處」是台灣首例!存活率不到10% 仍需藥物維持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近年飽受病痛折磨,她在社群上公開自身罹患罕見癌症的日常,日前宣布康復之後再次分享近況。她透露,自己是台灣第一例「由肺部起始的黑色素腫瘤第四期」病例,癌細胞一年內從肺部轉移到肝、骨盆與腦部,存活率不到10%。如今雖暫時擊退癌細胞,但仍須長期面對免疫治療的副作用,靠著大量類固醇與治療糖尿病藥物維持身體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更年期瘦不下來?努力運動反更胖? 營養師揭「體脂不降真相」:這個沒吃夠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每天努力跑步,體重計卻紋風不動,甚至體脂率還居高不下?這也是許多更年期女性都面臨的真實困境,究竟該如何透過正確方法,成功告別「越跑越胖」的魔咒? 跑步無效? 更年期體重停滯的秘密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C小姐的故事是個典型。50多歲的上市公司副總,工作忙碌卻堅持運動。她每週慢跑三次,堅持三年。然而,她的體脂率幾乎紋絲不動,體態也沒變。這背後有更年期特有原因。C小姐飲食清淡,卻因蛋白質不足,導致肌肉量低、基礎代謝率下降。偶爾進健身房,也僅限於輕型機械訓練,對增肌幫助有限。根據《Maturitas》在2025年的研究顯示,停經後女性若能持續進行阻力訓練,不僅體能活動水準能顯著提高,甚至能在兩年後維持效果 。這說明:跑步雖能提升心肺,但缺乏重量訓練,就難突破代謝低谷。 為何單靠跑步難以瘦身? 科學告訴你 運動研究證實:單一有氧運動無法顯著增加肌肉量。更年期後,荷爾蒙變化使脂肪易集中腹部,這就是許多女性「小腹難瘦」的原因。根據《Geroscience》在2025年的實驗,阻力訓練能讓女性肌肉蛋白質合成率增加47%,改善肌力與肌肉量,提升總瘦體重2%!想有效燃
常春月刊 ・ 23 小時前
住飯店小心!房間5處別碰 因為「幾乎沒在洗」!旅遊達人教你怎麼做
明後天放假,您有旅遊計畫嗎?外出旅遊或出差時,飯店往往是住宿首選。舒適的飯店房間,總是讓人感到放鬆愉悅。不過有前飯店員工向媒體爆料,看似潔淨的房間隱藏著肉眼難以察覺的衛生死角。他揭露飯店房間內最髒的5
健康2.0 ・ 1 小時前

趕快看手機!蘋果「偷改1設定」害他慘噴5700元 釣出大票苦主:救命
有更新到iOS26的果粉們注意了,快檢查一下你的手機設定!有網友在Threads上分享悲慘經歷,他用Facetime免費和人聊天,結果看到最新一期帳單後,費用竟高達5700元。事後檢查發現,原來是更新手機軟體後,Facetime的預設通話APP竟然自動改成網路行動電話,結果電話額度直接爆表,也引起40萬網友共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中國擬推「最嚴」行動電源新規 原有3C認證全失效
(中央社台北26日電)在今年中國發生多起行動電源意外後,「史上最嚴」的行動電源安全標準將於明年實施,新規包括行動電源必須配備螢幕或聯網App,且「原有3C認證規定將全面失效」。業界人士表示,新規預計將淘汰7成現有產能。
中央社 ・ 1 天前
蘋果2026放大招!折疊iPhone、觸控Mac齊發「2026關鍵年」產品線完整曝光
蘋果即將迎來關鍵年!據悉2026 年蘋果將推出多達 15 款新品,包括首款OLED 觸控 Mac、折疊 iPhone,以及改用自家 5G晶片等重大升級。每一項都可能牽動市場,值得果粉期待!
Yahoo奇摩3C大事紀 ・ 22 小時前
Sony釋出「V」字預告,傳聞已久的α7 V全片幅無反相機將於12/2正式揭曉
Sony稍早透過Instagram官方帳號釋出了一張耐人尋味的預告圖像,圖片中除了寫著「Chase your dream」 (追逐你的夢想)的標語,背景更隱約浮現一個巨大的羅馬數字「V」,並且預告將於美國東岸時間12月2日上午9點 (台灣時間12月2日晚間10點) 會有重大發表。
Mashdigi ・ 8 小時前
左滑右滑找不到真愛,不如找AI代打?Tinder、Bumble營收崩跌,改推「賽博月老」救業績
近年交友軟體熱度下降,陷入所謂的「絕望循環」:無止盡左右滑動的操作模式使用戶厭煩,要在難以計數的個人檔案中找到理想對象似乎難如登天,互動中的用戶還會突然蒸發,於是他們刪掉App,但過了幾個月又把App下載回來。大多數交友軟體都可以免費註冊用戶,付費訂閱(費率多為一個月30美元)可以解鎖進階篩選、無限制瀏覽、提高個人檔案曝光率等服務,用戶不再買單,營收也就跟著......
風傳媒 ・ 1 天前
Instagram Reels 可拍 20 分鐘!五大新功能帶你一次看
近年來短影音盛行,由於片長限制在製作時大多會將影片節奏加快、內容精簡,且為了追求流量與符合大眾胃口,影片形式常常流於單一,身為創作者的你,如何在數據與創意內容間取得平衡,應該苦惱一番了吧~不過!近日 IG 官方悄悄推出了五大實用的新功能,讓創作更多元也更易於使用,趕快跟著 Spac1 來看看 Reels 這次究竟升級了什麼吧~ 20 分鐘錄影上限 那第一個新功能也是最受矚目的改變就是 Reels 時長上限大幅提升囉~不侷限於過往的三分鐘,現在創作者可以直接在 Reels 內拍攝、上傳最長 20 分鐘的影片,無論是旅遊紀錄、烹飪教學、訪談或 Vlog,都能更完整呈現! 新增復原 Undo 工具 面對多段影片編輯,若按錯鍵過去只能重來,如果一次有十幾個素材真的會超級崩潰,所以 Instagram 聽到大家的心聲了~這次總算補上 Undo 功能!使用者只需一鍵就能撤銷最新動作,編輯流程更貼近專業剪輯軟體,容錯率也更高,我真的會願意因為這個功能就直接在 Reels 內剪輯耶(讚
電獺少女 ・ 1 天前
DJI Mini 5 Pro實測:1吋感光元件+夜間LiDAR加持,輕量級空拍機邁入「專業級」的新時代
DJI今年推出的新一代輕量旗艦空拍機Mini 5 Pro,在維持不到250公克、免申請飛行許可的輕巧設計之下,帶來顯著的硬體與功能進化。不僅換上1吋、5000 萬畫素感光元件,還首度加入夜間LiDAR感測技術,同時在續航、避障與追蹤能力全面強化,讓Mini系列正式邁向專業等級的創作工具。
Mashdigi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