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男吃腸胃藥3個月「竟引發憂鬱症」! 醫揭關鍵成分:恐導致情緒低落
50歲黃先生平時個性開朗樂觀,最近因為工作壓力大,引發大腸激躁症,吃了兩個月的腸胃藥,突然發生恐慌、焦慮、憂鬱與負面想法,甚至出現雙手顫抖、坐立不安、舌頭不自主抽動等「類帕金森症」症狀。
於是到身心科診所就醫,經「NIRS腦功能檢查」後,發現該患者「前額葉波形不像典型的憂鬱症波形」,讓醫師產生懷疑,進一步追蹤雲端病例,發現黃先生過去兩個月每天規則吃3顆含有sulpiride成分的腸胃藥。醫師建議立即停藥,並配合抗憂鬱藥物治療,短短兩週內憂鬱和恐慌症狀大幅減少,憂鬱情緒也逐漸改善,黃先生順利恢復正常生活。
哪些藥物長期服用可能「越吃越憂鬱」?
「sulpiride 是常見的腸胃藥成分之一,屬於多巴胺拮抗劑,能抑制腸胃蠕動過度、減少噁心與胃酸,但若長期或高劑量服用,可能阻斷大腦多巴胺傳導,導致憂鬱、動作遲緩、表情僵硬等症狀。」
新竹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周伯翰醫師表示,憂鬱症的成因不僅限於心理壓力,某些內科藥物會影響大腦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分泌,對有憂鬱症家族史的人來說,也可能是隱藏誘發憂鬱的危險因子。
此外,除了sulpiride腸胃藥,常見可能引發憂鬱症狀的藥物還包括:
止吐藥(Metoclopramide、Domperidone)
止暈藥flunarizine
「醫師在開立藥物時,應從生理、心理與藥物交互作用三方面全盤評估。」周伯翰醫師提醒,若患者服藥期間出現莫名憂鬱、焦慮或動作異常,應盡快回診檢討用藥。
停藥是關鍵!「藥物引起的憂鬱症」治療方式大不同
「藥物引起的憂鬱症」與一般憂鬱症不同,治療方式也大不相同。周伯翰醫師點出治療關鍵在於把導致副作用的藥物停用,症狀才有改善的可能。
一般而言,藥物濃度下降,患者的憂鬱與帕金森氏症狀會逐漸緩解,配合抗憂鬱藥物可以快速改善,恢復後通常不需要再額外服用身心科藥物。
醫師提醒:當憂鬱治不好,別忘了檢查「藥櫃」
周伯翰醫師也提醒,如果你或身邊親友長期服用內科藥物,請注意是否出現以下症狀:
長期莫名情緒低落、焦慮
抗憂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
無法解釋的動作遲緩、僵硬或吞嚥困難
原本個性樂觀,但卻莫名逐漸變得憂鬱寡言
「有時候問題不在『病』,而在『藥』。」周伯翰醫師強調,定期藥物評估能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也能幫助醫師為患者調整最合適的治療計畫,讓身心都回到健康平衡的狀態。
文章授權/名日文化/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 周伯翰醫師
延伸閱讀
其他人也在看


胃炎用藥溶離試驗不合格恐影響藥效 回收145萬顆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2日電)食藥署公布,治療胃炎、膽石疝痛等疾病的處方藥「”強生”舒胃糖衣錠10毫克」,出現溶離試驗結果不符合檢驗規格,恐影響藥效,廠商將於12月11日前回收共2批、約145萬顆完成。
中央社 ・ 15 小時前
別吃錯!他吃腸胃藥2個月竟引發憂鬱症 醫揭「關鍵成分」:4症狀快回診
50歲黃先生平時個性開朗樂觀,最近因為工作壓力大,引發大腸激躁症,吃了兩個月的腸胃藥,突然發生恐慌、焦慮、憂鬱與負面想法,甚至出現雙手顫抖、坐立不安、舌頭不自主抽動等症狀,於是到身心科診所就醫。(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50歲男服用腸胃藥2個月 突現「類巴金森氏症」症狀
一名50歲黃姓男子因工作壓力大引發大腸激躁症而服用腸胃藥,卻在服藥2個月後出現「類巴金森氏症」症狀,經醫師診斷,這些症狀竟是因長期服用含舒必利(sulpiride)成分的腸胃藥所致。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食物「放冷凍還是會壞」!常見4大錯誤 讓你吃到變質品
你家也有「阿嬤的冰箱」嗎?是否有許多食物放在冰箱冷凍庫,一放就是幾個月呢?千萬要小心了,冷凍食物並不代表食物不會變壞,想要永久保存更是不可能的事情,食藥署提醒,如果保存與解凍方式不當,不僅會影響品質,更可能帶來食安風險。
鏡報 ・ 11 小時前
這食物每周吃1次失智風險少47%!8大養腦食物 對抗健忘、防大腦老化
想變聰明、記憶力更好,其實從「吃」就能開始!不論是想提升專注力、對抗健忘,還是預防大腦老化,營養師林世航推薦8種好食物,幫你養腦、補腦,連失智風險都能下降。 8大健腦食物 1.雞蛋 雞蛋中的
健康2.0 ・ 19 小時前
中製「卸妝膏、護唇油」竟驗出蘇丹紅! 食藥署勒令全面下架問題產品
食藥署今(21)日指出,針對國內網路平台販售的疑似中國問題產品進行抽驗,於11月17日確認「且初越桔清透卸妝膏(無花果味)」(批號:B5A1431;產地:中國)檢出禁用色素蘇丹4號(CI 26105)1.3 ppm,食藥署已立即要求網路平台全面下架問題產品,並將販售業者歐尼公司移請所轄衛生局裁處,並呼籲消費者停止使用問題產品。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沒有僥倖!託運行李入境需過「3關卡」 違規立罰100萬
非洲豬瘟讓全台民眾人心惶惶,有關單位宣布,現在入境旅客全部都要接受X光檢查。動植物防疫檢疫署也說明,遊客的託運行李也是在X光檢查無虞後,才會放上轉盤,海關也會進行抽檢。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做死人生意的喪葬業!被朋友歧視、家裡擺棺木⋯喪葬職人談工作辛酸
你知道喪葬業都在做什麼嗎?記者、自由工作者井上理津子於《做死人生意這一行》一書中,親訪從遺體防腐、修復、葬儀、火化等與「死亡」相關的工作現場,除了帶領讀者了解這些行業、見識當今喪禮的多樣與可能性,更透過職人之眼,看見生命如何被尊重、哀悼的實踐、以及遺憾的出口。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17 小時前

控士林藥燉排骨又「水溝洗麵線」 業者:透明化才好|#鏡新聞
士林一間老字號藥燉排骨,今年4月才被遊客爆料,在大馬路水溝邊洗麵線,被衛生局查到多項衛生缺失,結果半年後,又被另外一名網友拍到,同樣行為 根本沒收斂!我們求證業者,對方解釋,只是拿部分食材清洗,短短幾分鐘而已,還強調透明化作業,才不會有食安疑慮。
鏡新聞 ・ 1 天前

狂吃菜仍便秘!醫大推「4食物」 不到1周就變順暢
即使大量攝取蔬菜,仍有便秘問題,可能是膳食纖維吃得不對。基因醫師張家銘提到,當出現便秘時,代表腸道的節奏被打亂,此時若一味地吃更多纖維,反而使腸子更緊繃,建議每天補充車前子、奇異果、李子乾、高礦物質水,通常不到1周就能暢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南韓高中生昏迷遭多家醫院急診拒收致死 議員揭露:14家醫院「沒一間願意收他」
綜合韓媒報導,南韓國會「公共管理安全委員會」的民主議員楊富南(音譯)22日從119急救中心和釜山消防局獲得的資料顯示,當日上午6時17分,釜山某高中教師發現當事學生倒地抽搐、意識模糊但仍有呼吸,立即撥打119求援。報導指出,救護人員在6時33分到場,隨即展開初步處置...
CTWANT ・ 3 小時前
高血壓藥什麼時候吃都一樣?醫:1因素9成的人都早上吃 血壓控制更穩定
高血壓藥早上吃好?還是晚上吃好?醫界有一派人建議晚上服高血壓藥可以降低早上中風和心梗發生率,但據最新研究發現:高血壓藥早上吃或晚上吃「沒差別」。不過醫師建議,如果服用長效型一天一次的高血壓藥,早上吃會
健康2.0 ・ 19 小時前
台語歌手石琇惠胃癌開刀成植物人! 女兒控名醫害命 醫院駁疏失
知名台語歌手石琇惠因胃癌一期在嘉義基督教醫院接受胃黏膜剝離手術後,竟出現嚴重併發症,手術隔天呼吸困難,五天後一度斷氣成為植物人,最終在285天後離世。家屬質疑醫院有醫療疏失,女兒甚至到院外舉牌抗議,要求給予解釋。醫院否認手術與重症肌無力風險導致呼吸衰竭,強調「醫療團隊都是依照專業常規進行」,目前已將資料提交司法單位評斷。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進補別亂吃!大學生吃羊肉爐突「中風」 醫揭「1元凶」釀禍
隨著天氣轉冷,許多人相約吃薑母鴨、羊肉爐等食物進補,不過北榮傳統醫學部整合醫學科醫師張清貿提醒,食補並非人人適合,若本身有免疫疾病,恐越補越糟。他的門診曾出現一名大學生因吃羊肉爐而中風,檢查才知是紅斑性狼瘡釀禍,由於羊肉爐屬熱補食物,容易活化免疫系統,進而攻擊血管,若有血栓恐導致中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年男空腹血糖飆破130 控糖「3原則+5妙招」逆轉糖尿病前期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今年45歲的張先生,平時忙於工作,習慣外食、含糖飲料不離手,對偶爾的口渴、疲倦感不以為意。直到公司健檢,他發現自己空腹血糖達130 mg/dL,被診斷為糖尿病前期,才驚覺健康拉警報。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家醫科主任楊晉州指出,糖尿病早期常無明顯症狀,許多人都是在健檢時才意外發現血糖異常。他提醒,若出現口渴、頻尿、疲倦或體重減輕等情況,應盡早檢查血糖;尤其有家族病史、肥胖或三高問題者,更應每年至少檢查一次。他也提醒,只要及早發現並調整飲食與運動,糖尿病是有機會被穩定控制、甚至逆轉的。 高血糖比例攀升 成人每8人就有1人血糖異常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9-2023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資料顯示,我國20歲以上國人高血糖盛行率已達12.8%,顯示血糖健康已成為全民應關注的議題。為降低代謝症候群病人發展為糖尿病的風險,國健署自111年推動「代謝症候群防治計畫」,截至114年9月底,已收案約46萬人,其中近10萬人屬糖尿病前期。經持續追蹤與健康管理後,有13%的個案糖化血色素已恢復正常,證實良好的生活習慣可有效改善血糖。 預防糖尿病三關鍵 飲食、運動、監測是控糖基石 楊
健康醫療網 ・ 17 小時前
35歲《超級名模》韓星淋巴癌病逝!醫揭這1型急又猛 數月就奪命
韓國時尚圈驚傳噩耗,曾參加韓版《超級名模生死鬥》第5季的模特兒金性燦,因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病逝,享年35歲。2年多前他確診後持續接受治療,但仍不敵病魔於11/6離世。醫師提醒,淋巴癌類型繁多,其中1
健康2.0 ・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