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不承諾一定採購,鴻海為什麼還是要合作?劉揚偉強調一定「美國製造」
鴻海今(21)舉辦第六屆的「鴻海科技日」,現場除了創辦人郭台銘驚喜現身,董事長劉揚偉宣布將與Open AI一起設計下世代的伺服器機櫃、電力、散熱、線纜等資料中心基礎設施,並在美國進行製造。
對鴻海而言,Open AI將成為另一個類似亞馬遜、Google、微軟的雲端服務商(CSP, cloud service provider)客戶。早從十年前,以亞馬遜為首的雲端服務商,就跳過品牌商、直接找上鴻海打造客製化的伺服器。
不過,在今天鴻海的官方文件裡,表示與OpenAI的合作,「不包含採購承諾或財務義務」,意即雙方的研發成果,最終不一定會產生交易,為何鴻海要做到這種程度?雙方又是怎麼接到線?以下,是劉揚偉針對疑問的第一手回應:
商周問(以下簡稱問):首先請你分享一下,鴻海與OpenAI的合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商談的?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答(以下簡稱答):奧特曼(Sam Altman,Open AI創辦人)今年9月來台灣的時候,有到鴻海(土城總部)拜訪我們,那次的會議裡,我們說好一個月之後我們要簽MOU,後來確實,雙方在速度上都有做到。
所以在會議後的一個月之內,我們就簽了MOU,時間剛好跟鴻海科技日很接近,所以我們想說在科技日宣布,才會有這樣的安排。
問:鴻海在美國六大洲都有營運據點,你們跟Open AI的合作,將會從哪個地方開始?
答:我們的合作會先從美國加州開始,因為Open AI的總部在舊金山,而且這裡牽涉到下一世代資料中心的新架構設計,所以雙方必須要非常緊密的合作,才能快速把想法都討論清楚、落地。
未來我們在北加州、也就是位於聖荷西的辦公室,會成立一個專屬的實驗室,與OpenAI一起做研發;生產則非常可能在俄亥俄州的工廠。
問:但,提到鴻海的俄亥俄州工廠,似乎已在今年8月賣給軟銀,那麼未來OpenAI、鴻海、軟銀三者,合作模式會是什麼?
答:昨天軟銀才宣布他們要把俄亥俄州的電動車廠,改造成未來OpenAI在當地資料中心,會使用到得設備(ex:伺服器)的製造工廠。其實,這個工廠是我們賣給軟銀的,但依然由鴻海負責工廠營運,這是我們三方基本的分工。
問:雙方的合作有訂定什麼目標嗎?
答:奧特曼說過,他的目標是每週增建1GW算力的AI基礎設施,可能先從每個月增建1GW,變成每三個禮拜、每個兩個禮拜,再到到每一個禮拜增建1GW算力。我們大致上是朝著這個方向在推進。
問:只是,這次鴻海與OpenAI合作協議,不包含採購承諾或財務義務,也就是說,鴻海幫它設計出來的產品,對方不一定會買,請問鴻海為什麼願意做到這種程度呢?在這個合作中,你看到了什麼?
答:關於AI資料中心,最近很多討論是關於「循環融資」,金額很大,大家都很懷疑錢從哪裡來?這是一個疑慮,所以現在我們不會馬上就談到要有一筆大交易。但是,沒有談到交易或採購量,不代表未來不會發生。
我們跟OpenAI的合作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Open AI是目前生成式AI的中最大(算力)使用者,它有很多經驗,事實上,既有的資料中心架構,讓他們在訓練模型遇到很多問題,所以他們開始思考怎麼設計下世代的AI資料中心。
他們訓練一個AI模型要花六個月,過程中除了參數要調整,還有很多不正常的問題,比如IT系統當機,這可能跟電力或散熱有關,所以如何維持IT系統的穩定,是他們努力的方向。
在這個面向上,我們(鴻海與Open AI)有很多討論,雙方都覺得一定要合作,一起打造新的(資料中心)架構。
這當中包括電力、散熱、IT的研發,這也是為什麼,前陣子我們跟東元、三菱合作,因為我們看到的不是「現在的需求」,而是「下一個階段的需求」。
問:那麼像伺服器機櫃、電力、散熱、線纜,會是在美國製造嗎?
答:這些零組件一定會在美國製造,這是趨勢,我們認為「local to local」(在地生產、在地製造)是一個趨勢。
其他人也在看

1.25兆預算政策加碼 無人機與飛彈鏈起飛 受惠名單曝光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宣布政府未來八年規劃投入1.25 兆元國防經費,聚焦防空、精準打擊與不對稱作戰能力的提升,帶動無人機、飛彈系統、關鍵材料與電子整合等供應鏈全面受惠。隨著本土廠商積極切入國防系統與關鍵零組件領域,軍工產業將成為中長期成長動能明確、政策支撐強勁的策略性板塊。 以下是國泰證期今天(27日)早盤後整理解析產業動態與個股名單: 軍工產業 政府未來8年投入1.25兆元國防經費,強化防空與不對稱作戰。看好無人機與飛彈供應鏈:長榮航太、中光電、碳基、融程電、邑錡,全訊為最大受惠。 AI產業 TPU(GOOG)算力租賃推升供應鏈,Broadcom、聯發科受惠,26年營收貢獻11.3億美元。Celestica組裝,TTM供高階板材,旺矽、精測、精成科、京元電、日月光切入測試/封裝。 CCL產業 南亞漲價因銅價、玻纖布成本上升,中低階CCL率先調整。需求強勁,價格維持高檔。維持台光電、台燿買進。 鈺齊-KY(9802) 11月進入26年春夏款出貨,估較25秋冬雙位數成長,4Q25營收、毛利率季增,獲利今年高點,本業YoY 31%。最大客戶ONON展望上修,新增鞋款提升市占率
新頭殼 ・ 1 天前
不甩關稅震盪,台股主動ETF成績亮眼!政策開放一年,科技股集中度與調整能力決勝負
自金管會開放主動式ETF ,市場在短短一年內迅速成長,十三檔產品合計規模超過九百億元。面對震盪不斷的市場環境,這些強調「主動、靈活」的新興理財工具,是否為投資人帶來超額報酬?
今周刊 ・ 1 天前
用專業走向國際 PRIMEPLUS 健康設計家獲英國GBWA全球美容與健康大獎
臺灣保健食品領導品牌「PRIMEPLUS健康設計家」於英國Global Beauty & Wellness Awards(GBWA)2025 年度評選中獲得多項獎項。「GBWA全球美容與健康大獎」具高度公信力,以獨立、無企業贊助的評選制度聞名,評審團成員全由來自歐洲、美國、亞洲等地的頂尖專家組成,並以匿名方式進行嚴格評比,評審項目涵蓋產品功效、成分安全性、創新性、市場價值等面向,是全球品牌每年積極爭取的國際認證。 本屆共有來自全球 617 件產品參賽,最終僅99件作品入選,最終獲獎率不到 7%。在此競爭環境下,「PRIMEPLUS健康設計家」多項產品獲得評審團肯定。
理財周刊 ・ 1 天前
股市震盪怎操作?南亞科、華邦電、貿聯-KY...看好AI成長動能,兩大台股名家「反彈買進」口袋名單曝光
近來台、美股市上沖下洗,投資人是該恐懼還是貪婪?反彈回升操作策略該如何因應,才能掌握獲利機會不接刀?操盤名家在此分享他們的觀點。
今周刊 ・ 1 天前鴻海:AI不會泡沫 未來10年進入超級循環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26日電)鴻海輪值執行長楊秋瑾今天表示,人工智慧(AI)不會泡沫、是真正的產業革命,未來10年,全球AI產業正在進入超級循環。她指出,鴻海集團持續打造「創世紀專案」,預估集團在2026年目標,在全球燈塔工廠數超過100座。
中央社 ・ 1 天前
推動AI國家戰略!新加坡政府攜CloudMile,成為ECI計畫策略夥伴
亞洲AI科技公司CloudMile萬里雲近日正式獲新加坡政府數位產業辦公室(Digital Industry Singapore, DISG)指定為國家級 Enterprise Compute Initiative(ECI)計畫的科技顧問夥伴,攜手推動新加坡企業採用人工智慧技術、加速實現企業轉型。E
遠見雜誌 ・ 1 天前
發熱衣會過期?UNIQLO揭「保存期限」,從標籤1細節檢查生產年份...醫點名4類人不適合:越穿越癢
天氣逐漸變冷、冬季來臨,發熱衣成為台灣民眾禦寒必備單品。不過,你知道發熱衣其實「會過期」嗎?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發熱衣並非「用不壞就能一直穿」,而是存在「有效期限」與保養細節,甚至會影響保暖功能的關鍵。 以UNIQLO為例,官方曾說明發熱衣其實有「保存期限」,使用年限約為3個冬季,過期後保暖效果可能大打折扣。民眾應注意發熱衣的製造年份、合身度,以及正確清洗方式,才能確保其保暖效果持續發揮。
今周刊 ・ 1 天前
AI幫你購物,怎防亂刷、假客人 直擊Visa、OpenAI信任大挑戰
兩、三年後,當你要參與雙十一、黑色星期五這些網購促銷時,很可能根本不須輸入信用卡認證,甚至不需要點頭同意,商品就會自動寄到你家——因為AI代理人已經在你的授權下,幫你決定買什麼、更幫你決定「怎麼付」。這場無聲的革命,正讓全世界的銀行、Visa這類發卡與清算組織,與各種既有的支付工具都動了起來。一句話...
商業周刊 ・ 1 天前
一份報價單,揭玩命醫美荒謬真相!病人魂斷手術台「抽脂超過1500毫升,要麻醉醫師執行,只抽1450毫升不用」
今年初,一名30多歲女子到北部醫美診所進行大腿抽脂手術,在注射完牛奶針(鎮靜麻醉)後闔上眼。當手術告一段落,醫師先行離去,護理人員將趴臥的她翻身,赫然驚見她已失去呼吸心跳,緊急搶救仍回天乏術。
今周刊 ・ 1 天前
羅唯仁洩密門,台積電為何沉默多日才提告?當年打敗三星功臣,疑帶槍投靠英特爾,恐改寫晶圓代工態勢
半導體業界盛傳,台積電前研發副總羅唯仁退休前,大動作調閱先進製程資料,甚至可能將機敏資訊帶往英特爾;事隔一周後,台積電正式提告羅唯仁,全力保護營業祕密。
今周刊 ・ 1 天前
AI擴展律失靈?Ilya Sutskever預言業界將重返「研究時代」:為何其實人類比AI更懂機器學習?
OpenAI共同創辦人Ilya Sutskever近期指出,大型語言模型當前的規模化做法會「走一段路然後逐漸消退」,並可能停滯不前。
數位時代 ・ 1 天前
央行「不干預宣言」新台幣必升?經濟專家:越怕變化、經濟越下滑
《經濟學人》日前報導,認為台灣長期讓新台幣維持弱勢,衍生低薪、高房價等「台灣病」,這件事不僅讓央行發新聞稿回應,更引起台灣社群上各種正反討論。隨後,很巧合的,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發表聯合聲明,宣稱要提升央行透明度,又讓匯率政策再度成為焦點。商周採訪到中研院院士謝長泰,他是美國經濟研究局計畫共同主持人...
商業周刊 ・ 1 天前
拚創造逾2600職缺!鴻海砸近178億「擴產AI伺服器」 未來4年搶攻這領域
鴻海科技集團(2317)今(26)日宣布,已獲得美國威斯康辛州經濟發展公司(Wisconsi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rporation, WEDC)核准,啟動未來四年的新一輪營運獎勵計畫,將在威州拉辛郡(Racine County)擴大投資AI伺服器相關產能,預估帶來近1400個新增工作機會,進一步強化美國本土供應鏈與數據基礎設施......
風傳媒 ・ 1 天前
台灣最強里長捍衛移工 奔走陳情、拜廟要「留住這些泰國囡仔」
台灣最強里長、聖泰工業總經理陳永和為爭取放寬移工轉任中階人力比率,四處奔走、拜廟,終於盼得公司內11名泰籍移工久留的資格。為何他認為,留住所有技術人力,是攸關企業存亡的關鍵?
天下雜誌 ・ 1 天前

雙11熄火卻增資247億!酷澎不打負毛利戰了,劍指momo物流軟肋
相較於年中618檔期不惜鉅資衝刺營收,韓國電商酷澎在今年雙十一,無論是對廠商的拉貨力道或對消費者的促銷深度,都明顯收斂。然而,正當市場以為其攻勢熄火,酷澎卻又宣布在台注資247.5億元。這家韓國電商巨頭究竟在盤算什麼?雙11冷清背後:策略從衝營收變顧毛利對消費者而言,最期待的莫過於獲得銀彈挹注的酷澎...
商業周刊 ・ 1 天前
〈房產〉環狀線十四張站暨南機廠捷運開發案今簽約 將引進985億元投資
全台最大,民間投資金額達 985 億元的捷運聯合開發案,新北捷運局今日與宏匯、愛山林 (2540-TW) 及甲山林共同組成環宇上城投資正式簽約,此一開發案民間投資金額約 985 億元,開發規模超過 25 萬坪。
鉅亨網 ・ 22 小時前
宋柏緯演陳傑憲「99.9%相像」拍完再看評論 《絕勝》公布四位卡司
電影《絕勝》改編自「2024年世界棒球十二強賽」,日前已經正式開拍,今(27)日公布四位主要卡司,宋柏緯飾演陳傑憲、張庭瑚飾演林家正、陳泰河飾演林昱珉、胡智強飾演陳柏清。對於陳傑憲的高人氣,宋柏緯坦言很有壓力,雖然已經做好被評論的準備,但可能等到殺青後才會上網看各界反應。
許瑞麟|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0 小時前
國防500億標案將至!雷虎開盤秒鎖漲停板 盤中32檔個股攻頂...航運族群開4紅燈撐起揚帆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今(26)日開盤走高,最高一度上漲437.56點至27,349.73點,截至中午12時35分暫報27,262.50點,維持在上漲350.3...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記憶體股一天跌一天噴!法人教戰:「這期間都還會漲」震盪反而是買點 未來這3檔將成風向儀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台股前一周才重摔991點,記憶體族群也在風暴中心翻覆,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群聯(8299)當日全數收黑,市場氣氛一度...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