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SD是什麼?被「創傷」綁架的人生有機會好轉嗎?醫師來解答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常在地震、火災等各大災害發生後,成為社群媒體熱門的關鍵字。也許對一般人而言,這只是個醫學名詞;但夜夜惡夢纏身、不斷有重返創傷的錯覺、失去片段記憶⋯都是PTSD患者們經歷的日常。究竟PTSD是什麼?PTSD發作症狀有哪些?PTSD有自我測試量表嗎?Yahoo奇摩顧健康採訪新北市立土城醫院精神科醫師楊緯聖,帶您一起了解。
PTSD是什麼?PTSD發作原因有哪些?
PTSD全稱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中文名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指遭逢重大災害或創傷事件後,感受到強烈的痛苦、無助與恐懼,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創傷心理反應。楊緯聖醫師說明,之所以稱為「症候群」,是因為PTSD是個相當複雜的疾病,患者在創傷發生後,可能出現各式各樣一系列的症狀,並非單一的生理或心理症狀可以解釋。
此處所指的創傷,必須有人身安全受威脅、目睹死傷悲劇等情況,像是強震、海嘯、火災、戰爭、發生爆炸等天災人禍,火車、汽車、飛機、船隻等意外事故,遭受攻擊、凌虐、性侵等倖存經驗,以及親近的家人或寵物離世等。因此2021年4月2日太魯閣列車出軌事故、2023年9月22日屏東工廠爆炸案,便都屬於創傷的範疇。楊緯聖醫師補充,PTSD的盛行率約6%~8%,經歷過特定重大創傷事件者中,高達四分之一以上的人可能發展為PTSD;換句話說,PTSD並不少見,且可能出現在任何人身上。不過,PTSD患者病識感普遍不高,大多是因身邊親友發現有異狀,才會進一步就醫。
讀者朋友或許會感到疑惑,為何同樣經歷創傷,有些人會發展成PTSD,有些人卻不會呢?事實上,一個人是否會發展為PTSD,受到許多不同因素的影響。楊緯聖醫師表示,PTSD的發生與否,和先天遺傳基因、個性特質、後天環境有關,尤其在創傷發生前已患有其他心理疾患或遭遇童年逆境(如雙親離世或入獄、同住親屬的虐待或忽略)者,更是罹患PTSD的高風險族群。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自身經歷創傷或僅目睹創傷事件發生,都可能導致PTSD。楊緯聖醫師另提醒,除了災難中的倖存者,不少身處救災第一線的警消人員,在目睹慘絕人寰的災難現場後心理衝擊過大,也可能造成PTSD,不可大意。
PTSD症狀有哪些?何時該看醫生?
PTSD症狀包羅萬象,通常會在創傷發生後浮現,主要可分為以下四大核心症狀:
創傷經驗重現:創傷事件過去後,患者會重複出現受創的感受。睡覺時容易做惡夢;清醒時則會陷入回憶裡(外人看起來類似於放空狀態),反覆想起創傷歷程。楊緯聖醫師形容,創傷事件如影隨形,會讓患者有被「綁架」的感覺,彷彿越不願觸碰的記憶,越會反覆地想起,讓患者非常痛苦。
逃避退縮:創傷事件後,患者一般會逃避與事件相關的刺激,避免接觸可能誘發回憶的外界線索,例如地震受災戶在地震過後不敢搭電梯,因為上下起伏可能喚起患者對地震晃動的害怕。楊緯聖醫師另分享,曾有個案騎機車發生車禍後,長時間不敢再騎車,必須搭乘Uber上班,因為一騎上機車就會激起患者的恐懼感。
過度警覺:患者在創傷事件發生後,持續處於緊繃戒備的狀態,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激起恐慌感,使其注意力不集中、易對他人發怒,甚至進一步導致失眠、焦慮。以發生車禍為例,PTSD患者可能變得容易被車子聲音嚇到,或對突發聲響感到不耐煩。
負面情緒:泛指患者會有跟創傷事件相關的負向認知和負面情緒,可能出現聯想障礙。楊緯聖醫師強調,患者並不會真的「失憶」,而是無法回憶起創傷事件的細節;且對創傷事件的前因後果認知扭曲,可能有支離破碎的記憶片段難以拼湊,因而出現責怪自我或他人的情況。楊緯聖醫師並舉例,因車禍造成PTSD的患者,可能會知道自己發生車禍、知道自己當時要前往何處,但可能忘記肇事車輛從何而來,或是車禍發生當下紅綠燈狀態為何。不過,關於事件的細節資訊,未來有一天有可能會想起來;像在Me too事件中,偶爾會發現部分受害者被指責說法前後矛盾,便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後來才回憶起關鍵的細節片段,這樣的現象可以被理解為疾病病程的一部分,不一定是被害者別有所圖。另外,PTSD患者也會有情緒低潮,對周遭事物失去興趣,且和他人產生疏離感,彷彿「隔著玻璃罩」,即便共處在同一個環境及氛圍,也感覺憂鬱而難以跟他人同享歡樂。
上述四大核心症狀之外,PTSD患者亦可能伴隨心悸、發抖、胸悶、氣喘、盜汗、頭痛、睡眠障礙等類似焦慮症的生理現象,不僅會導致患者的痛苦,也會大幅影響患者的生活能力。倘若以上症狀明顯造成人際社會功能受損,且持續超過一個月以上,很可能是PTSD;楊緯聖醫師站在鼓勵了解自己並面對困難的角度呼籲,當症狀持續兩周以上,或是自己開始覺得不舒服、身邊親友察覺異狀時,都建議盡快尋求醫師協助。
PTSD如何診斷?
診斷PTSD首先會藉由各種檢驗方式,初步排除患者身體疾病的因素,再由精神科醫師與個案進行詳細的診斷性會談,來評估患者遭遇的創傷、探討相關症狀和功能障礙,透過精神科醫師的專業及經驗,評判個案是否屬於PTSD。
個案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即可確診為PTSD;若相關症狀是在壓力事件過後六個月以上才出現,則屬於延遲型PTSD。楊緯聖醫師點明,在臨床上偶爾會遇到延遲型PTSD的患者,此時醫師的會談經驗就很重要,醫師們必須透過詳盡地問診,了解個案的生活與過往經歷,也可能需要經過多次會談,才有機會挖掘到個案經歷事發超過六個月以上的壓力事件。
PTSD量表是什麼?
假使不幸經歷創傷事件,你可能想知道,怎麼初步了解自己是否罹患PTSD?楊緯聖醫師提及,可以參考創傷後壓力症候群量表第5版(PCL-5)進行測驗。不過,切記這份量表要在經歷創傷事件後再填寫,在未經歷創傷事件前填寫時不具任何意義。
需要留意的是,儘管民眾能夠利用PCL-5,初步進行創傷壓力症候群自我檢測,但得分結果仍應交由臨床醫師來解釋。而PCL-5可以透過不同的方式來評分:
PCL-5總分範圍在0分至80分,加總後可得到「整體症狀嚴重程度」的分數。
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DSM-5)所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分為四大症狀,對應到上表:題項1~5屬於B組(侵入)、題項6~7屬於C組(迴避)、題項8~14屬於D組(認知與情緒之負面改變)、題項15~20屬於E組(覺醒與反應改變)。透過組別內各題項的分數和,可初步評斷四大症狀個別的嚴重性評分。
臨時的PTSD診斷,依據DSM-5診斷規則,至少須有1個B組、1個C組、2個D組、2個E組的題項評分為2分(含)以上,才能視為認可的症狀。
初步研究表明,PCL-5切點分數在31~33分之間,代表個案可能患有PTSD;但仍須進行額外研究。由於篩檢對象及目的有所差異,也可能會有不同的切點分數,鼓勵使用者在選擇切點分數時,應將這兩個因素納入考慮、謹慎使用。
PTSD治療方式有哪些?有機會根治嗎?
PTSD治療,可分為藥物治療、非藥物治療兩大類,非藥物治療又可分為支持性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CBT)、EMDR眼動減敏及藝術治療。
藥物治療:楊緯聖醫師坦言,現階段沒有任何藥物可以「治癒」PTSD,臨床上大多使用各類精神科藥品,像是抗憂鬱劑,來改善PTSD的某些症狀。
支持性心理治療:醫師與心理治療師會傾聽個案的說法,給予正向鼓勵,幫助穩定個案不安的情緒,並且達到改善自我功能和適應技巧的目標。
認知行為治療:由醫師或心理師進行心理衛教,讓患者認知創傷對自己的意義、並且能夠重構創傷造成的負面認知。治療過程中,醫師或心理師會評估患者的特性及可施行的資源,擬定未來可行的治療策略,且會因創傷本身的壓力源不同而有所差別。楊緯聖醫師表示,目前有大量的研究都證實,認知行為治療對於PTSD有顯著改善效果。
EMDR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治療:這是一種透過眼睛運動治癒創傷的心理治療技術,簡單來說,就是把儲存在情境記憶中的痛苦記憶,調整為想起來不會難過的語意記憶。有研究指出,動眼的過程可以促進個案大腦資訊傳遞與重整,對於重建記憶有一定的幫助。
藝術治療:面對無法開口說話或不願意開口說話的個案,治療師可讓藝術作為溝通的橋梁,透過繪畫、雕塑、黏土、寫字、拼貼、戲劇、音樂、舞蹈等方式,讓個案放下戒心,專心創造。治療師再藉由個案作品提供的蛛絲馬跡,解讀個案心理狀態並給予適當的治療。楊緯聖醫師提到,藝術治療有助於重建個案對創傷事件的理解、增加其韌性,也重建對社會的信任和安全感。
有些民眾可能好奇,究竟PTSD有沒有機會治癒?對此,楊緯聖醫師說道,患者是否能夠痊癒,需視創傷的形式及個案情況而定。研究顯示,有三成的個案在接受治療後,可以復原到幾乎沒有症狀;另有三成個案在接受治療後,能獲得顯著改善,雖有殘存症狀,但已不影響日常工作與生活;其餘個案可能持續有嚴重症狀或是惡化。但楊緯聖醫師直言,無論如何,就醫診治都是有益的,個案經藥物控制身體的不適症狀後,會更有掌控權來調整心態和想法,重新建構創傷的意義,讓自己逐漸好轉。
我的親友有PTSD,可以怎麼幫助他?
對於經歷創傷事件的患者而言,痛苦的感受難以名狀,復原的過程亦是備受煎熬。身為患者身邊最親近的家人、朋友,應給予真心的支持,陪伴他們前往醫院就診、找心理師諮詢,幫助患者早日脫離創傷帶來的不適。「我們可以把PTSD,想像成一個失控的害怕反應」,楊緯聖醫師提醒,切勿怪罪PTSD患者不勇敢,更不要逼迫他們去面對創傷,因為任何人都無法明確體會,患者內心的痛苦究竟多麽猖狂。
日常相處上,楊緯聖醫師則建議把選擇權交給患者,其他人可以提供個人看法,但務必尊重患者的想法、了解患者真正的需求。比如在關心患者前,可以事先主動詢問患者的意見,像是「想聊聊嗎?」、「要不要出去走走?」、「一起吃飯好嗎?」等,以避免高頻率、直接或過度的關心,帶給患者不舒服的感受。當然,如果患者有異常的反應,例如關在房間的時間太長,親友應該要多加留心,必要時應立即陪伴患者就診。
撰稿記者:陳昭容
核稿編輯:廖梓鈞
其他人也在看

鄭麗文提「92共識」 賴清德劃上等號:接受侵略者條件
[Newtalk新聞] 國民主席選舉落幕,包括當選的鄭麗文等人都重申「92共識」,不過,總統賴清德今(20)日致詞以舉例方式形容稱,和平不可能因為接受侵略者的條件,如「92共識」、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等,就有辦法得到和平。賴清德此一說法,等於將「92共識」與接受侵略者提條件劃上等號。 國民主席選舉18日出爐,鄭麗文當選。中國共是隔了一天才發賀電祝賀。但台灣執政民進則連祝賀都免了,還由發言人吳崢以「提醒」形式批評在野新當選主席。鄭麗文今日上午受訪時,針對身兼進主席的總統賴清德並沒有賀電,僅送出一盆沒有署名的花籃到國民中央表示,賴清德多次說要朝野和解,這就是很好的機會,但很可惜,「沒有了這個格局,其實是台灣的悲哀。」鄭麗文還稱「92共識」與「反台獨」會成為台灣最大民意。 無獨有偶,賴清德今日則進一步批評國民推崇的「92共識」。他上午出席「114年僑務委員會議開幕典禮」表示,瞭解僑領在僑居地對中國的威脅同感憂心,蔡前總統與他都積極在強化國防力量,因為深信對和平要有理想、但不能有幻想,和平不可能靠一紙和平協議就可以得到,也不可能因為接受侵略者的條件,如「92共識」、接受「一
新頭殼 ・ 17 小時前
鄭麗文當選!國民爆一群人「氣到集體想退」議員曝原因:死一片
政治中心/巫旻璇報導國民主席改選結果出爐,前立委鄭麗文意外擊敗被視為內主流勢力代表的郝龍斌,爆冷當選新任主席,為政壇投下震撼彈。這場意外的結果,引發藍營內部強烈反應,甚至有議員透露「有人氣到想退」。
民視 ・ 19 小時前
川普當面咆哮澤倫斯基,烏克蘭這下慘了!《金融時報》驚爆:川普對普京要求照單全收,強逼烏方「割讓頓巴斯全境」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19日晚間引用多位知情人士說法,揭露美國總統川普上週五(17日)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晤時,不僅粗暴地拋開烏克蘭前線地圖,更直接轉達克里姆林宮的旨意,威脅澤倫斯基接受俄羅斯總統普京「割讓頓巴斯全境」的苛刻條件,否則烏克蘭將面臨被「摧毀」的命運。《金融時報》指出,澤倫斯基此次再赴華盛頓,主要是想說服川普提供......
風傳媒 ・ 17 小時前
老公「捐精」給弟媳 人妻發現後發16篇文飆罵…結果被告了
南投埔里一名60歲吳姓婦人,因為近年才發現老公20年前曾「捐精」,讓弟媳生下孩子,覺得自己被瞞了20多年,非常不滿,竟然打電話恐嚇小叔夫妻,還揚言要殺了他們的女兒,還在臉書社團發了一共16篇文,把小叔夫妻的名字都寫出來,並寫下「你自己無法生育,叫老婆跟自己親哥哥生小孩」等16篇發文。最後小叔夫妻受不了,提告吳姓婦人,法官判她有期徒刑4個月、拘役40天。
鏡報 ・ 20 小時前
MLB/季後賽罕見大低潮 大谷翔平靠「改變習慣」上演史詩級G4
洛杉磯道奇隊於國聯冠軍戰第4戰以5比1擊敗釀酒人,連兩年闖進世界大賽,而大谷翔平在這場封王之戰中展現前所未見的「完全體」。他以先發投手身份投出6局10次三振、無失分,並在打擊端擊出3支全壘打,其中第二發更直擊右外野看台屋頂,成為球場傳奇畫面;他也一掃陰霾,獲選為國聯冠軍賽MVP。
鏡報 ・ 18 小時前

郝龍斌有藍縣市長力挺為何輸給鄭麗文?沈富雄揭關鍵原因
前國民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政治效應才剛開始發酵。外界原先預期國民縣市長紛紛表態力挺下,郝龍斌在國民主席改選有明顯優勢,但最終卻讓鄭麗文異軍突起、成功翻盤。對此,前立委沈富雄也分析關鍵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中職台灣大賽》中信兄弟錯失滿壘得分機會 總教練平野惠一:「選擇啟用年輕球員,是我總教練的責任」
中華職棒36年台灣大賽,中信兄弟今天(19日)以1比2落敗,系列賽陷入0比2劣勢。對於此役失利,總教練平野惠一除了向球迷致歉外,談到第8局滿壘的大好得分機會未能轉化成分數時,他表示:「選擇啟用年輕球員,是我總教練的責任。」
Yahoo奇摩運動 ・ 1 天前
iPhone17掀最猛換機潮!台積電、鴻海、大立光通通賺翻天 網嗨喊:用投資蘋概股賺的錢再買新手機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蘋果再度引爆全球市場!最新的iPhone17系列甫開賣便掀起強烈換機熱潮,不僅全球果粉陷入搶購狂潮,連供應鏈都開始上演「追...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MLB/「根本打不到」大谷翔平161公里火球!釀酒人新星揮空三振 球迷驚呼這球太誇張
洛杉磯道奇18日以5比1擊敗密爾瓦基釀酒人,國聯冠軍系列賽四連勝晉級世界大賽。此戰中,大谷翔平在首局就投出時速161公里的「火球」,讓釀酒人新星Jackson Chourio揮空失去平衡,三振畫面瞬間在網路上爆紅。
鏡報 ・ 1 天前
連吃「這水果」4天差點爆肝!醫聽完吃法直呼太可怕
水果常被視為健康食品,但吃法若不當,同樣可能讓身體亮紅燈。日本一名肝臟專科醫師就分享臨床案例,指出一名患者因連續多天吃下一大串麝香葡萄,結果肝功能數值突然惡化,所幸在停止食用後才逐漸恢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陳嘉宏專欄:盧秀燕將為鄭麗文當選付出政治代價
包括國民人自己在內,許多人都將新任的國民主席定位為「過渡主席」,任務是帶領國民撐過這兩年,於2027年中提名下任國民總統候選人(極可能是盧秀燕);如果一切順利,過渡主席甚至可能提早辭卸主席職務「大政奉還」,讓總統被提名人完成「政合一」帶領國民完成政輪替。只是,這說法忽略最大在野主席本身所具備的高度政治性,這項職務不僅擁有極高的政治話語權可以形塑自己的政治風格,也可以制定提名規則左右總統提名人選──此刻鄭麗文的出線就徹底打破這種所謂「過渡主席」的認知。
鏡報 ・ 23 小時前
太魯閣為堰塞湖封園 他轟政府:愚蠢蠻橫
[NOWnews今日新聞]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導致下游光復鄉災情慘重,滿目瘡痍。不過立霧溪近日在燕子口附近也出現堰塞湖,溪水漲至與路面齊高,畫面曝光後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太魯閣國家公園為安全起見,...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MLB》道奇不想看到的數據 橫掃隊對G7勝隊全敗
多倫多藍鳥今天在主場擊敗西雅圖水手後,逼出一戰定生死的美聯冠軍賽第7戰,而國家聯盟洛杉磯道奇早早出線,以4勝0敗橫掃密爾瓦基釀酒人,好整以暇地隔山觀虎鬥。不過在這同時,有1個道奇不會想看到的歷史數據。
TSNA ・ 17 小時前
明後天雨更大!連假迎「更強東北風」一週濕冷警戒 各地低溫下探20度
今天(19日)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桃園以北、東部地區以及恆春半島出現短暫陣雨或雷雨,局部地區可能有大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降雨明顯且持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谷翔平商業奇蹟 美媒:道奇214億投資已回本
(中央社記者林宏翰洛杉磯19日專電)道奇隊2年前以破紀錄的10年7億美元(約新台幣214億元)簽下日籍球星大谷翔平,投資效益在當時引發討論。不過僅22個月內,有美國記者分析,道奇隊投資已經回本。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iPhone哪一代最好用?果粉狂推「1神機」有望成新釘子戶:用5年沒問題
蘋果產品持續推陳出新,每一代iPhone都有其特色與問題,而哪一款機型最好用,始終是果粉們熱烈討論的話題。近日,一名使用iPhone 15 Pro Max的網友在論壇發文,分享他使用2年的心得,並詢問
食尚玩家 ・ 22 小時前
為何立霧溪堰塞湖湖水是「夢幻藍」?原因曝光 網感嘆:越美越危險
花蓮立霧溪河道17日因大規模邊坡崩塌形成堰塞湖,水位上升甚至淹至道路邊,雖然湖水呈現夢幻的「蒂芬妮藍」,但卻隱藏潰堤風險。對此,太魯閣國家公園緊急宣布全區封園,呼籲遊客切勿靠近。至於為何湖水會呈現這樣的色澤,就有專家指出,太魯閣地區的岩層多為大理岩,當溪水流經其中的碳酸鈣成分時,會因微酸反應而產生藍綠色調,讓網友直呼「終於知道最迷人的,往往也是最危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散熱廠也是未來趨勢?野村點名「這3檔」喊買進:成長空間豐厚 目標價落這數字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上週(10月13日至10月17日)台股受台積電(2330)法說會影響,再加上美中局勢升溫,股價趨勢較為震盪。外資野村投信指出,...
FTNN新聞網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