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不僅是為了減少垃圾、海洋汙染和對海洋生物的傷害,也保護人類健康和減緩氣候變遷行動的重要措施。2021年綠色和平研究顯示,台灣19~65歲民眾,平均每年從海鮮吃進1.63萬個微塑膠;2022年《環境國際》期刊發表研究表示,首次在人體血液樣本中檢測到多種塑膠微粒,且證實會干擾內分泌系統與神經系統發展。 作者張泉湧/日本東京大學理學博士,歷任飛航服務總台主任氣象員、民航局組長及多所大學兼任副教授,著有網路《全球沸騰危機與轉機》專欄及《圖解大氣科學》第四版、《圖解全球暖化之危機與轉機》及《全球氣候變遷─危機與轉機》等書
...野火季延長與擴大範圍,甚至影響降水造成全球各地水災、旱災頻繁與加劇。減少塑膠進入海洋不只是減少對海洋生物的傷害,也是保護人類的健康和減緩氣候變遷的重要措施。近年全球多數地區同遭高溫襲擊,強烈提醒人們,氣候變遷是一場全球性危機,然而卻仍被各界忽視,將成為對人類日益嚴重的健康直接威脅與生命危機。 作者張泉湧/日本東京大學理學博士,歷任飛航服務總台主任氣象員、民航局組長及多所大學兼任副教授,著有《圖解大氣科學》第四版、網路《全球沸騰危機與轉機》專欄及《圖解全球暖化之危機與轉機》及《全球氣候變遷─危機與轉機》等書
今天邁入9月,但日本在雙重高氣壓籠罩下,最高溫仍超過攝氏38度。星期天連續9天高溫破40度,寫下史上新紀錄。根據統計,今夏是日本有統計以來最熱夏天,比往年平均高出2.3度,日本民眾直呼受不了,今年暑假家長也大幅減少小朋友的戶外活動。9月1日也是日本的防災日,各地對強震、海嘯進行防災演練,在一年比一年熱的情況下,防災避難也著重預防中暑,要避免災民在災害時期,雙重受災。
...而海洋碳捕獲技術只是其中一個環節。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能找到足夠的解決方案,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即使每減少一噸CO₂排放量,都能減少許多人類的痛苦與災難,而減少碳排放其實目前都已存在解決方案,無法守住升溫1.5℃的上限,主要原因在於各國政治上的不積極作為。 作者張泉湧/日本東京大學理學博士,歷任飛航服務總台主任氣象員、民航局組長及多所大學兼任副教授,著有網路《全球沸騰危機與轉機》專欄及《圖解大氣科學》第四版、《圖解全球暖化之危機與轉機》及《全球氣候變遷─危機與轉機》等書
全球氣候變遷,影響海洋生態,內政部國家公園署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與明台產物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今(2)日簽署「墾丁國家公園海洋生態復育」合作備忘錄,將推動珊瑚復育與海草復育等保育行動,共同守護藍色國土,為台灣海洋生態保育翻開嶄新篇章。今(2)日於國家公園署舉辦「墾丁國家公園海洋生態復育」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15日專電)交通部長陳世凱投書韓國媒體獲刊登,文中呼籲國際民航組織(ICAO)應完整接納台灣參與其大會、技術性會議及機制,以保障區域飛航安全及發展利益,實踐ICAO安全天空及永續未來。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日電)台南市政府配合中央推廣種植節水雜糧作物,其中以自然栽培法種植蕎麥,建立穩健契作模式並開發多種農特產品,在中秋檔期推出蛋黃酥等糕餅禮盒,盼爭取更多消費者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