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CNBC》報導指出,美中貿易關係陰晴不定,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BYD)高層透露,公司為防未來無法使用輝達的車用晶片,已擬好應變計畫。比亞迪執行副總裁李柯(Stella Li)指出,目前中國政府尚未下達停止使用輝達晶片的指令,但若真的發生,公司已有應變計畫。李柯強調:「每家公司都有備用方案,比亞迪也有。」回顧新冠疫情期間,全球半導體短缺,當時汽車產業受到嚴重衝擊,李柯對此指稱:「比亞迪因為大量自研技術,能快速找到替代方案,幾乎沒有出現問題。」...
媒體報導指出美國「股神」巴菲特已經完全出清對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的持股。比亞迪週一(22日)表示有買就有賣,感謝巴菲特當年的認可。
墨西哥擬對來自中國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汽車關稅提高至50%,路透報導,電動車廠商比亞迪和特斯拉可能成為最大輸家。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中國電動汽車大廠比亞迪據稱下調2025年銷量目標。兩名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比亞迪將今年的銷售目標下調多達16%,至460萬輛。消息人士表示,銷售目標仍可能根據市場狀況而改變。對於上述消息,比亞迪未回應置評請求。香港當地時間10:55,比亞迪(1211 HK)股價下跌2.31%,報105.50港幣。
最新數據顯示,英國已成為比亞迪在中國以外的最大市場,銷售量一年內飆升約10倍。(圖片來源/比亞迪/X) 就在德國、法國等歐洲汽車製造商慘澹經營、減產裁員之際,中國車商巨頭比亞迪依然來勢洶洶。 本周一艘載有7000輛比亞迪電動汽車的中國巨型貨櫃船抵達英國港口,就是為了向歐洲市場投放廉價電動汽車。 綜合英國《金融時報》等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揮舞關稅大棒,導致中國車商被美國拒之門外後,比亞迪、吉利汽車等中國大型車商加大佈局歐洲市場的力度。 英國沒有徵收汽車關稅,成中國車商必爭之地 英國尤其成為目標,因為英國對進口汽車沒有徵收任何關稅...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公布第3季財報,儘管營收成長12%,終結連續2季的下滑,但其股票在盤後交易仍走低,截至發稿時間為止跌近5%。分析指出,是因獲利未達市場預期而...
...符合管理層指引。儘管盈利表現不算亮眼,但在市場預期已下調的背景下,整體結果不應令人意外。這份報告指出,投資者對比亞迪2026年國內市場占有率的下滑仍持謹慎態度,不過考慮到近期不利因素已被市場消化,該股股價可能在100港幣附近波動。同時,投資者將繼續關注其海外擴張進展,並等待2026年下一輪重大產品升級。同時,值得關注的是比亞迪是否會推出相關銷售政策,以因應2026年新能源汽車購置稅上調5%的影響。摩根士丹利維持比亞迪加碼評級,目標價在130港幣。香港當地時間週五09:42,比亞迪(1211 HK)股價下跌4.85%,報99.15港幣。
中國電動車大廠比亞迪今日(10/17)宣布,因電池設計和製造瑕疵,將召回2015年至2022年生產的11.5萬輛電動車,這也是比亞迪最大規模召回問題車款行動。
日本車廠豐田(Toyota)在生產線誕生的日式經營理念「改善法(kaizen)」,如今成為科技巨頭微軟內部AI轉型提高營運效率、消除浪費的管理哲學。微軟營運長卡落琳娜.迪貝克.哈佩(Carolina Dybeck Happe)近日便分享,他們如何運用改善法,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下轉型,用AI改變過往繁瑣的工作流程。 微軟身為AI技術浪潮的推動者,他們又是如何在內部AI轉型?哈佩近日在《華爾街日報》...
越南,這個曾經的「世界工廠」正以令人驚艷的速度翻轉為「科技新熱點」。在美中貿易博弈的新局下,越南憑其獨特的地緣優勢與政策紅利,成為國際資金競相追逐的投資寶地。
德國知名家電與工程巨擘博世(Bosch)宣布,將進行大規模裁員,預計會有1.3萬名員工受影響,主要波及部門是汽車零組件與軟體事業部,根據公司估算,完成人員縮編後,大約能替該集團節省25億歐元(約新台幣891億元)成本支出。根據BBC報導,博世官方聲明中,解釋該公司之所以進行裁員,是因為市場停滯、以及來自特斯拉(Tesla)和中國比亞迪(BYD)等勁敵的龐大壓......
...PHEV)雙引擎推動,中國車企在歐洲乘用車市場迎來史上最佳單月表現;9月整體市占攀升至約7.4%,在西歐18國市場占比升至約8%,首度超越韓國品牌,顯示中國品牌在價格帶與產品力的組合上取得關鍵優勢。英國成為增長核心。受每年兩次牌照更換節奏與網點加速鋪設帶動,比亞迪、名爵等品牌9月銷量跳增,比亞迪單月月比暴增數倍,名爵同步走強,奇瑞旗下Omoda與Jaecoo憑藉新款油電混合SUV切入主流價位帶,帶動滲透率快速上行。PHEV成為份額躍升的主戰場;9月歐洲PHEV銷量年增逾六成...
據日本媒體今天(9/22)報導,自民將於10月舉行總裁選舉,今天在部的政見發表會上,候選人、前經濟安保大臣高市早苗一上台,就指出奈良鹿被外國觀光客欺負的情況,甚至批評這是在「踐踏日本人的心情」,以此強調她關注外國人議題。
兩年一度的慕尼黑德國國際車展「IAA」於14日落幕,展覽結合城市地標,舊城區的巴伐利亞國立歌劇院前廣場展示BMW全新的iX3電動休旅車,Mercedes-Benz升級版純電休旅車GLC則在慕尼黑王宮的品牌展區亮相。不過在郊區的主要展區慕尼黑展覽中心,中國的新興品牌鋒頭卻壓過德國老牌車廠,以創新、價格相對低廉的電動車吸引全場矚目,比亞迪(BYD)、小鵬汽車、長......
中國大陸 上海等一線城市,現在滿街都是電動車,就連平日上班時間,展示廳都擠滿看車人潮。而加入AI語音助理的智慧座艙,現在也變成陸車的標配。特斯拉也宣布,未來將整合Deepseek,到陸製汽車上。
中國汽車製造商9月在歐洲的銷售量大幅突破以往紀錄,取得有史以來最好的單月成績。 外媒報導,市場研究機構Dataforce數據顯示,比亞迪、上汽集團旗下的MG和奇瑞汽車等公司,創紀錄地在歐洲乘用車市場佔據7.4%的市占率,並首次超過如起亞等韓國汽車製造商。 分析師基比斯(Benjamin Kibies)說,這一爆發式成長是「未來趨勢的前兆」,「我們看到中國品牌在歐洲市場的滲透率持續上升。」 報導指出,9月的強勁成長延續先前數月的穩定上升。目前中國品牌在歐洲的整體占比仍然較小...
2025年全球電動車市場持續升溫,但各地表現卻呈現強烈對比。根據國際研究機構RHO Motion統計,今年1至7月全球電動車總銷量達1,070萬輛,年增率高達27%。其中,中國與歐洲成為推動主力,展現強勁需求;反觀美國市場卻幾乎停滯,僅增長2%,顯示政策與市場結構問題仍待解決。另一方面,電動車龍頭特斯拉在中歐兩大關鍵市場表現疲軟,不僅在中國打價格戰,在歐洲更遭遇市占被比亞迪超車的窘境。
Jaguar Land Rover(JLR)北美宣布,正式與以色列AI檢測領導廠商UVeye合作,於美國三大主要進口港口:喬治亞州Brunswick、馬里蘭州Baltimore及加州Port Hueneme全面部署AI智慧化車輛檢測系統,成為全美首個在港口檢測環節實現全自動化的汽車品牌,此舉不僅強化品質控管,更象徵汽車物流鏈數位化與自動化轉型的重要里程碑。
MoneyDJ新聞 2025-09-02 10:48:58 蔡承啟 發佈中國電動車(EV)大廠比亞迪(BYD)在日本祭出限時降價措施、EV價格最高砍117萬日圓,期望藉由低價搶市、擴大日本市佔率。 日經新聞1日報導,比亞迪宣布,調降日本EV價格、降價措施為截至9月底為止的期間限定,對象包含轎車款EV「SEAL」、小型車EV「DOLPHIN」以及4月開賣的SUV款EV「SEALION 7」,調降幅度為50萬~117萬日圓。 報導指出,比亞迪在日本祭出限時降價措施...
大陸白酒品牌「五糧液」跨界投資汽車市場,推出「凱翼汽車」系列,卻面臨銷售不如預期的困境。為刺激買氣,近期祭出「買任一車款,白酒可打75折」的特殊優惠,最低售價僅約新台幣26萬元的凱翼汽車,上半年銷量雖達6萬輛,但與全年25萬輛目標相去甚遠。同時,大陸電動車龍頭「比亞迪」也傳出調降2025年銷售目標16%的消息,顯示大陸電動車市場競爭之激烈!
【財訊快報/陳孟朔】美國《時代》雜誌(TIME)公布2025年度最佳發明榜單,共收錄300項創新,涵蓋機器人、人工智慧(AI)、應用程式與健康科技等多個領域;上榜企業包括宇樹科技(Unitree)、DeepSeek、華為(Huawei)、比亞迪(BYD)與蘋果公司(Apple)等。在機器人領域,宇樹科技(Unitree)的雙足人形機器人Unitree R1入選。該機器人配置26個關節,可完成拳擊、跑步、翻滾等複雜動作,突破一般工業機器人以非人形結構為主的常態,展示人形運動控制與協調能力的進展...
...在這一日益受到購車者和製造商重視的細分領域取得進一步進展。研究機構Dataforce發布的數據顯示,上述月度數據已是今年中國品牌在歐洲混合動力汽車市場占有率上第四次刷新紀錄高點。相較之下,8月份,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的市場占有率達9.6%,較7月略有下降。比亞迪、上汽集團的名爵和其他中國汽車製造商已瞄準歐洲日益成長的電動汽車市場,以價格實惠、具有競爭力的車型給福斯汽車和Stellantis NV等老牌車商帶來了壓力。根據歐洲汽車工業協會(European Automobile...
【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麗豐-KY(4137)旗下明星商品五大金剛伴隨步入旺季出貨量強勁拉升,加上主營通路「汰弱留強」策略拉升單店營收與客單價,公布9月合併營收為3.92億元,較上月營收大幅成長21.6%,年增率亦達4.83%,創下近21個月新高,第三季合併營收達10.25億元,較上季成長8%,與去年同期持穩。麗豐-KY表示,9月開始進入旺季,旗下明星商品「五大金剛」—蛋白霜、怡肌霜、潤膚11乳液、胚芽伊油與童妍精粹液等產品之出貨量強勁拉升。另公司從今年初開始針對超過4000家門店之主營通路採取「汰弱留強」的門市策略,整頓低績效店、獎勵高績效門市下...
(中央社倫敦8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表示,他們上個月在英國賣出1萬1271輛汽車,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高達880%,英國成為比亞迪在中國以外最大市場。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麗豐-KY(4137)9月合併營收3.92億元,月增22%,年增5%,若以人民幣計算,9月營收為人民幣0.92億元,月增20%、年增11%,持續展現穩健成長動能;2025年第3季...
中美貿易戰火再度升溫,市場避險情緒升高,亞股同步走弱。台中銀中國精選成長基金研究團隊指出,中美科技競爭雖加劇,但也帶動AI與科技產業長期升級,隨政策支持與新技術突破,陸股科技板塊仍具長線投資潛力。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比亞迪(01211.HK)歐洲特別顧問Alfredo Altavilla在米蘭汽車會議上表示,隨著未來幾年在歐洲的汽車產量將進一步擴大,公司有必要在當地設立電池生產廠,以支撐在地化布局。比亞迪位於匈牙利的新工廠預計年底投產,另一座土耳其工廠則將於明年啟用,合計年產能可達50萬輛。被問及是否計劃在歐洲新建工廠時,Altavilla坦言,比亞迪若僅在歐洲組裝汽車、卻依賴中國進口電池並不合理,公司需權衡第三座組裝廠與電池廠孰先興建,目前仍專注於匈牙利廠的量產推進...
新聞提要■中國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藉由低價策略,在西班牙攻城掠地,銷售據點從去年25家暴增至目前近百家,對歐美汽車大廠形成強大競爭壓力。由於西班牙缺少本土汽車龍頭,但有良好的工業基礎與廉價電力,比亞迪考慮在此投資設廠。
為改善供應商金流,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15日提出倡議,中國整車企業對供應商企業的支付帳期最長不超過60天。大陸工信部負責人對此表示,倡議細化執行要求,有助於引導行業企業將帳期承諾落到實處,對促進汽車行業規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財訊快報/陳孟朔】中媒報導,中信里昂中國產業研究聯席主管馮曉指出,中國電動車市場雖然滲透率仍在提升,但長遠而言規模僅足以支持八家車企存活,其餘未能進入前八名的品牌雖仍可生存,但將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他認為,比亞迪(01211.HK)、吉利汽車(00175.HK)與零跑汽車(09863.HK)已贏得這場競爭的「入場券」。馮曉分析,中國乘用車市場已趨成熟,每年銷量大致維持在2500萬至2700萬輛,即使電動車滲透率由目前55%攀升至80%,銷量規模也僅約2000萬輛。他強調,車企若年銷量未達100萬輛難以實現利潤率,若要維持穩定獲利則需突破200萬輛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