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秋後,早晚氣溫明顯下降,伴隨風力增強,不少民眾開始出現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症狀,紛紛前往診所或醫院就醫。《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指出,日夜溫差過大,對鼻黏膜造成過度刺激,容易引起「過敏性鼻炎」,醫師通常會開立鼻噴劑來緩解過敏症狀,但使用鼻噴劑6大重點不可不知。
九月開學季,孩子回到校園卻開始出現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症狀,家長可得多留心!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溼病醫學會理事長姚宗杰提醒,國內20歲以下過敏性鼻炎族群的盛行率高達37.8%,提醒最好在過敏發病早期就確定過敏原,有望「重塑免疫」。
昨日正式進入「霜降」節氣,本週台灣持續受到低壓帶及東北季風影響,連日降雨、氣溫下降。中醫師鍾典育表示,這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象徵冬天的腳步即將到來,霜降連結了秋天與冬天的特性,早晚溫差開始變大,天氣也比較乾燥,許多呼吸道、心血管與皮膚疾病也開始蠢蠢欲動。(記者:簡浩正)
...降時節三大症狀最常見中醫師鍾典育指出,近期門診中出現不少乾咳、氣喘與皮膚癢的民眾,「許多人原本穩定的老毛病,在季節交替時又復發。」這是因為秋季降雨減少、氣候乾燥,中醫稱為「秋燥」,容易耗損體內津液,導致口乾舌燥、皮膚乾癢、乾咳反覆等症狀。 1.呼吸道問題: 咳嗽、氣喘、過敏性鼻炎 2.心血管疾病: 高血壓、中風、心絞痛 3.皮膚疾病: 乾癢脫屑、濕疹、蕁麻疹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 長輩與三高族群要特別注意鍾典育提醒,早晚溫差明顯,血管彈性較差的長輩與三高患者務必注意保暖。外出時可隨身攜帶薄外套,避免頭部、頸部、背部與腳部受寒...
霜降節氣今日登場,代表秋季最後一個節氣正式到來,天氣溫度下降、早晚溫差變大,氣候也趨於乾燥。醫師表示,霜降猶如秋冬的橋樑,此時許多呼吸道、心血管與皮膚疾病容易復發或加劇,民眾應特別注意保健養生。
...建議優先考慮吸入劑或鼻噴劑這類的局部劑型,而非口服藥物」。柳朋馳補充表示,上述提到使用類固醇的關鍵是「時間」、「劑量」,所以如果可以把精準的劑量、局部作用在患部,那就是最好、最有效率的投藥,也能避免口服類固醇所帶來的全身性副作用,因此如果像是傳言所講的氣喘、過敏性鼻炎,或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等的慢性控制期,當然可以用局部投藥,像是噴劑、吸入劑當作日常的保養,用一點點的劑量把每天的病情控制好,而不要保養不好、導致急性發作只好用大量類固醇壓制病情。 柳朋馳表示,過去臺灣濫用類固醇、但近年來反而很多民眾對類固醇聞之色變...
...晝夜溫差開始變大,早晚會有感絲絲的寒意。從氣候來看,寒露時節秋意漸濃,氣爽風涼,乾燥少雨。 寒露時節 需特別留意脾胃狀況 中醫師蘇奕蓁指出,從中醫角度上來說,寒露時節和「燥」、「微寒」有關係,容易傷肺傷胃,所以最容易誘發呼吸系統及消化系統疾病,如感冒、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異位性皮膚炎、氣喘、反覆性口瘡、大腸急燥症等;也容易有咽乾、鼻燥、咳嗽、氣喘、呼吸困難、皮膚乾燥發癢,甚至毛髮脫落、大便秘結等症狀。 多吃養肺潤燥食物 避免辛辣食物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所以,此時節一定要注意滋陰潤燥、微溫陽...
...醫院過敏反應科主任醫師張煥萍表示,急診患者大部分屬雷雨天氣後所爆發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症狀包括劇烈咳嗽、呼吸困難、胸悶。相對一般哮喘,雷暴哮喘「時間更久、強度更強(嚴重時恐致命),且常常是群體發病」。 《央視》指出,雷暴哮喘的患者中,大部分患有「過敏性鼻炎」,比例高於 60%。值得注意的是,過半數的患者在發作前從未被診斷出哮喘。雷暴天氣能使花粉濃度迅速飆升,過敏性鼻炎患者暴露在高濃度的過敏原中,「首次哮喘急性發作機率同理飆升」。 報導提醒,有過敏史的人群應該即時關注天氣預報,尤其是氣象部門發布的「花粉指數...
2025年9月7日進入二十四節氣的「白露」。此時晝夜溫差漸大,空氣逐漸乾燥,民眾容易出現咽喉乾燥、皮膚乾裂、咳嗽等不適。醫師與中醫師提醒,白露時節養生重點在於潤肺滋陰、健脾養胃,並注意作息規律以防秋燥。
白露是一年當中,晝夜溫度變化最大的一個節氣,2025年落在9月7日。中醫師表示,此時除了適合進行促進生長轉化的轉骨療程以外,對於想要藉機養護身體舊傷、促進身體調節空間、調整虛寒體質的患者,也是特別適合的時期。《優活健康網》特摘中醫師分享白露時節的養生方法。
9月開學季來臨,孩子經常出現鼻塞、流鼻涕或打噴嚏等情況,家長需要特別注意,又到了秋天過敏性鼻炎的好發季節。醫師提醒,台灣兒童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造成孩子經常性的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影響患者的睡眠和生活品質,不僅可能影響學業表現、生長發育,還有併發感染疾病的風險,其中5~11歲正是過敏性鼻炎的好發年齡。
季節交替,過敏性鼻炎的好發季節!台灣兒童氣喘暨過敏風溼醫學會調查,台灣過敏性鼻炎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症狀嚴重的孩子,日常生活會大受影響,還有併發感染疾病的風險,其中,5到11歲最容易誘發。傳統治...
知名主持人吳怡霈健康亮紅燈!昨(3日)在臉書PO出長文透露多年來飽受子宮肌腺症所苦,經血量爆多導致嚴重貧血、劇烈經痛,直到去年9月聽從醫師建議動刀,沒想到手術後才是挑戰的開始。
秋意漸濃,日夜溫差開始變大,診所中的過敏性鼻炎、氣喘患者也逐漸增加。小兒科醫師觀察,在中秋節前1個月,是這2種疾病的發作頻率、程度增加的時候,主要原因塵蟎喜歡在春、秋兩季會大量增生,導致人們咳嗽、打噴嚏。此時要注意防範,保持通風,使用防蟎的寢具,最好別用地毯。同時,還要注意保暖,在床邊、外出的包包準備1件外套,避免著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