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看不清!白內障恐害健忘、反應慢 醫揭「4大關鍵原因」完全沒料到
你有沒有發現家中長輩除了視力變差,記性和反應也不如從前?或許你會認為這只是正常老化現象,但個驚人的發現:白內障不只影響視力,更可能悄悄偷走你的認知能力!眼科粘靖旻院長警告,白內障會間接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影響記憶力和思考能力。
白內障如何偷走你的聰明才智?
1、視覺輸入減少,大腦活動跟著萎縮:當白內障讓你的世界變得模糊不清,大腦接收到的視覺信息大幅減少,就像一台電腦缺少了重要的輸入資料,大腦的視覺皮質區域會因為缺乏刺激而逐漸萎縮。研究發現,視力受損的長者,其大腦灰質密度明顯低於視力正常的同齡人。這就像肌肉不運動會萎縮一樣,大腦缺乏視覺刺激也會「生鏽」!
2、認知負荷過重,腦力資源被大量消耗:想像一下,當你努力想要看清楚模糊的文字或辨認人臉時,大腦必須花費比正常情況多好幾倍的精力!這種過度的認知負荷會消耗大腦寶貴的處理資源,原本可以用來思考、記憶和解決問題的腦力,全部被「看清楚東西」這件事佔用了。長期下來,用於高階認知功能的腦力資源越來越少,自然會出現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緩等問題。
3、社交隔離加速認知衰退:白內障讓許多長者因為看不清楚而減少外出,避免社交活動!無法清楚看見朋友的表情、讀不了書、看不清電視,生活圈越來越小。這種社交隔離是認知衰退的重要危險因子!人際互動、學習新事物、接受新刺激,都是維持大腦活力的重要因素。當這些都因為視力問題而減少時,認知功能的下降就會加速。
4、睡眠品質惡化影響大腦修復:白內障會影響眼睛對光線的感知,進而干擾人體的生理時鐘!許多白內障患者出現睡眠障礙,無法獲得充足的深度睡眠。而睡眠正是大腦進行記憶整合和清除代謝廢物的關鍵時間。睡不好的大腦就像沒有定期保養的機器,長期下來認知功能自然會受到影響。
粘靖旻強調,及早治療可以逆轉!記住,白內障不只是視力問題,更是全身健康和認知功能的重要關鍵!如果你或家人出現視力模糊的症狀,千萬不要輕忽,及早就醫評估才是保護大腦聰明才智的最佳策略!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看東西霧霧的、顏色變黃?醫揭「白內障早期視力變化」 5種人易提早發作
·白內障手術不能雙眼一起開?人工水晶體能更換嗎? 眼科醫一次解答
其他人也在看
「玉里模式」助精障者重返社區 下一步鎖定司法精神病患與藥酒癮個案
台灣民眾精神疾病盛行率與照護需求逐年攀升,台北榮總玉里分院前院長林知遠獨創「玉里模式」,幫助精神障礙者成功融入社區、重拾工作,林知遠盼這套模式能普惠全台各地的精障者,下一步也已鎖定司法精神病患與藥酒癮個案,希望透過「玉里模式」的復健、訓練,協助這些人回歸正常生活。 根據健保署資料,近10年來,國內各類精神疾病就醫人數持續增長,2022年全台精神科就診人數共303萬,而全台最嚴重的精神病患幾乎都集中在花蓮玉里。 不到3萬人口的玉里鎮,其中包含近4千名精神病患,當年因時空背景因素,使得台北榮總玉里分院成為全台精神疾病照護重鎮,而玉里榮院前院長、精神科醫師林知遠發展出一套「玉里模式」,結合治療、復健、訓練、就業、居住等整體連續性支持,協助精神病友恢復自理與生活、社交能力,走出醫院,進入社區居住、工作,10多年來已成為國際典範,林知遠也因此獲得「第35屆醫療奉獻獎」。 林知遠表示,早年的精神疾病藥物有許多副作用,當長效針劑、尤其是第二代長效針劑出現後,效果遠超過預期,許多病患的病情因此穩定下來,但仍欠缺工作能力,因此便繭居在家,不但無法重拾正常生活,還會加速老化與失能。 林知遠指出,「玉里模式
中央廣播電台 ・ 18 小時前
兒童鼻過敏常誤認為感冒 醫師教你環境控制與治療關鍵
在兒科門診中,鼻過敏是最常見的主訴之一。許多家長發現孩子每天早晨起床就開始連打噴嚏、流鼻水,甚至鼻塞到難以入睡,誤以為是感冒反覆不癒。對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耳鼻喉科主任徐欣健提醒,這些症狀多半不是病毒感染,而是「過敏性鼻炎」所引起。 徐欣健指出,過敏性鼻炎是因免疫系統對環境中常見物質(如塵蟎、灰塵、寵物皮屑、花粉等)過度反應所造成的慢性疾病。與感冒不同的是,感冒通常在一到兩週內痊癒,但過敏性鼻炎可能反覆發作、甚至一年四季困擾不斷。常見症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或眼睛搔癢,長期鼻塞的孩子還可能出現「鼻樑橫紋」或「黑眼圈」等特徵。 鼻過敏影響層面很廣「鼻過敏影響的不只是鼻子,還會波及睡眠、注意力與學習表現。」徐欣健說,長期鼻塞會導致孩子白天精神不濟、注意力下降,甚至影響人際互動。此外,鼻過敏常與氣喘、異位性皮膚炎並存,被稱為「過敏三兄弟」,若未妥善控制,可能增加氣喘發作風險。 診斷上,醫師會依病史與臨床症狀判斷,必要時進行過敏原檢測,如血液檢驗或皮膚點刺試驗,以了解孩子對哪些物質特別敏感。找出過敏原的目的,不僅是確定致敏物,更能協助改善生活環境、減少誘發機會。 環境控制
常春月刊 ・ 18 小時前
「這幾種情況」不切膽囊恐致命! 醫曝「後遺症發生率」與短命真相
醫生說要切膽囊,聽了是不是有點嚇到?別擔心,很多人都有同樣的疑問。什麼情況下需要切除膽囊?手術怎麼進行?術後會有什麼影響?切除膽囊會不會縮短壽命? 什麼情況要切除膽囊? 秀傳醫療體系中區總院長黃士維醫師說明,膽囊切除手術通常是在膽囊出現嚴重問題時的必要治療方式。如果你有反覆發作的膽結石疼痛,特別是疼痛伴隨著噁心、嘔吐或發燒等症狀,而且藥物治療沒什麼效果,這時醫師很可能會建議切除膽囊。另外,當膽囊炎症持續惡化、膽囊壁變得很厚,或者發現膽囊有較大的息肉(通常超過1公分)時,手術也是常見的治療選擇。 膽囊切除術有後遺症嗎? 膽囊切除術雖然安全,但約有10-20%的患者會出現一些消化系統的短期或長期變化。黃士維表示,膽囊切除術是相對安全的手術,但確實可能有一些後遺症。大部分患者術後恢復良好,能夠過正常生活,但有些人會經歷消化功能的變化。這是因為膽囊原本負責儲存和調節釋放膽汁,切除後膽汁會直接從肝臟流入腸道,沒有了「調節閥」的功能。這可能導致部分患者在吃高脂食物後出現腹瀉或消化不適。好消息是,多數這類症狀會隨時間改善,透過飲食調整也能有效緩解不適。 膽囊切除術後疼痛多久? 黃士維指出,剛完成膽囊
常春月刊 ・ 17 小時前
男在浴室燒炭自殺,牆壁留下「對不起」⋯遺物整理師在死亡現場的感悟
孤獨死指的在沒有人注意到的情況下獨自離世,其中自殺占了極高的比例。遺物整理師小島美羽於《或許,我就這樣一個人走了》一書中,將數百件死亡現場的共同特徵,整理濃縮成故事,並收錄8座「孤獨死微縮模型」,在令人屏息的細節下,呈現死亡最真實的一面,為的是提醒世人,有生之年請好好學習面對死亡。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17 小時前胸悶、心悸,心臟卻沒問題? 小心「胃心症候群」作怪,4指標分辨是胃痛還是心痛
你是否曾胸悶、心悸,心臟卻查不出原因?你可能罹患的是「胃心症候群」,什麼是胃心症候群?腸胃道生病為何會影響胸腔和心臟? 50多歲楊先生是一名業務主管,白天喝咖啡,晚上時常要加班應酬,平時會服用降血壓及血脂藥物控制。身材微胖的他,血糖也偏高,雖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卻未多加理會。 但最近1個月來,楊先生常感到胸悶不適,尤其吃完宵夜,半夜更是胸口痛得厲害,到心臟科檢查卻沒問題,反而醫生開了胃藥後,症狀稍有緩解。直到他進一步到腸胃科詳細問診、檢查,才確認是嚴重胃食道逆流引起的胸悶不適,是典型的「胃心症候群」,除給予強效胃藥,也請他減重、改變飲食習慣,症狀逐漸獲得改善。 什麼是胃心症候群? 「胃心症候群」指的是因腸胃功能異常,而引起的心臟不適。有研究指出,約5~10%心悸胸悶患者,實際上來自胃部問題。 成美診所院長、腸胃肝膽科醫師陳炳諴解釋,胸腔和腹腔之間遍布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當腸胃不適、附近神經受到刺激,心臟容易連帶受到影響,引起胸悶、胸痛、心悸等。 胃食道逆流、消化不良、胃發炎、胃潰瘍等,都有可能造成胃心症候群,又以胃食道逆流最常見,發作時會刺激食道黏膜和附近分布的神經,可能引起胸口灼熱、心
康健雜誌 ・ 1 小時前

假求職真詐欺! 女子誤當詐騙車手 媽媽大義滅親報警抓人
社會中心/陳孟暄 葉晏昇 新北報導新北市中和一名無業的陳姓女子,誤信網路求職廣告,差點成為詐騙集團的車手!業主宣稱,女子當業務、收款項,薪水可以從收的到金額裡面扣,女子的母親一聽,直覺就是詐騙,但女子不相信,媽媽只好報警處理,最後,警方果然逮捕詐騙集團的監控手,確定女子應徵的工作,就是車手。一名身穿黑衣黑褲的詐騙集團監控手,正準備前往指定地點,殊不知,便衣員警早就跟在後頭,掌握他之前的一舉一動,直到周遭沒有其他民眾,確定不會傷及無辜,立刻動手抓人,把嫌犯壓制在地。假求職真詐欺!女子誤當詐騙車手 媽媽大義滅親報警抓人。(圖/民視新聞)另一頭,詐欺車手也落網,但這一起逮捕行動,背後還有故事,警方接獲新北市一名婦人報案,她說自己28歲的女兒無業,日前在臉書發現求職廣告,應徵當公司的外務人員,負責收取公司款項,工資會從領取的款項內抽取,每趟2千元,車馬費另計,婦人聽到女兒的工作內容,覺得就像求職詐騙,但女兒卻堅持要去取款,媽媽擔心孩子觸法,不得已,只好大義滅親,報警處理,拯救女兒。假求職真詐欺!女子誤當詐騙車手 媽媽大義滅親報警抓人。(圖/民視新聞)中和分局錦和所所長 梁世詮:「親友疑似遭詐騙,作為詐騙集團取款車手。警方於犯罪現場埋伏,果真逮捕車手及詐團派來的監控手,全案依詐欺及洗錢防治法,移送新北地檢偵辦」。還好媽媽警覺性相當高,透過警方來阻擋女兒被詐騙集團利用。原文出處:假求職真詐欺!女子誤當詐騙車手 媽媽大義滅親報警抓人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那不是我!冒牌股神教投資 波克夏:別信巴菲特AI深偽影片「正德佛堂」女出納盜領4545萬 犯行曝光只歸還79萬下場出爐第3季網路詐騙廣告 假求職、假活動占逾6成
民視影音 ・ 9 小時前
彰化農藥蛋波及嘉義 縣內全售完、嘉義市攔下8盒
食品藥物管理署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執行「114年度禽畜水產品藥物殘留監測計畫」,彰化縣衛生局查到有一家牧場出品的「鮮健蛋品洗選蛋(白殼雞蛋)」農藥殘留超過容許標準,15萬顆蛋流入市面,嘉義縣衛生局獲報追查有進貨的超市,但該店已無同批貨號雞蛋,全數賣光下肚,嘉義市衛生局則即時擋下8盒,目前全數下架。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釣客宜蘭桶盤堀漁港遭浪捲落海 友人救起送醫不治
(中央社記者王朝鈺宜蘭9日電)鄧姓男子今天在宜蘭縣頭城鎮桶盤堀漁港外堤垂釣,遭一陣大浪拍擊後捲入海中,同行釣客見狀下水將他救起,救護人員到場時,鄧男已失去呼吸、心跳,經送醫搶救仍回天乏術。
中央社 ・ 5 小時前
不只超商!醫大推「1處食物」最適合減重:便宜又健康
減重是熱門議題,但常遇瓶頸。醫師魏士航表示,常有人感嘆,已經不知要吃什麼了。這類人常最認真,每餐多是水煮餐、雞胸肉、燙青菜,短期確實有效,但易出現「對食物的厭倦」,減重也開始停滯。他建議,減重者除了可在家自煮,藉由不同調味讓相同食材有變化外,也可在「中式自助餐」多選三菜一肉、多吃菜少吃飯的方式,擴充「飲食資料庫」,也許不一定最快看到成果,但最能讓成果維持得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從失業到創業!單親爸挖出「被忽略的金礦」 年營收近2億、心法曝光
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美國佛州男子森科(Rick Senko)因失業、身無分文,又得獨自扶養5歲的兒子,他在eBay上轉售二手商品,沒想到從一支手機起家,最終建立起年營收逾650萬美元(約新台幣1.98億元)的轉售帝國。他說,創業不需要大量資金或知識,但必須付出「極大的努力與犧牲」。
聯合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郭富城喜迎三寶自爆「我的女兒會教我中文」 驚喜獻唱2首高雄限定歌曲
郭富城在迎來第三個女兒後,首度在台灣露面,帶著巡演《EXIT》唱進高雄巨蛋,他轉眼已經30年沒回到高雄,「30年沒回來,我覺得你們都沒有變!那我有變嗎?」聽到粉絲大喊「沒有」,他嘴甜告白:「真的嗎?我覺得我有變,變得更想念大家,變得更愛你們,變得看到你們會更加感動。」
林政平|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超級颱風鳳凰撲向呂宋 台灣示範農場啟動防颱機制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9日專電)颱風「鳳凰」撲向菲律賓呂宋島,台灣示範農場位於颱風直擊路徑,已全面啟動防颱機制。台灣技術團團長李泰昌表示,優先保障員工人身安全,並全力降低農作物損害。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陷在焦慮裡?先不要努力想變好 「什麼都不做」也是一種方式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長時間受焦慮與恐慌所苦時,我們往往會失去一樣東西:信任。我們不再信任自己的身體、不再信任自己的大腦、不再信任生命,連自己都不再信任。 許多患者曾告訴我,在焦慮症與恐慌症找上他們之前,生活有多輕鬆自在。以前的他們能無憂無慮地享受生活、開心期待明天的到來、從容自在地度過每一天,並能自由感受一切事物。 當然,他們仍會有點小煩惱,或是不時冒出來的擔憂,但大致上來說,他們覺得生活是「可以面對」的,也是「可以處理」的。然而在嚴重的焦慮發生後,這種感覺完全消失了。他們常常覺得不知所措、失去控制—包括身體、思考、生活,甚至是對自己整個人。 當大腦不停製造恐懼 唯一能做的是「不和它對抗」 至於身體,很顯然的,不再聽從自己的意志,不斷產生各種症狀或身體訊號;大腦也有如一部二十四小時運轉的機器似的,持續製造憂慮、恐懼和任何會讓人害怕的想法。我們被困在其中,就像在波濤洶湧中的大海中掙扎,隨時可能滅頂,在萬分驚恐中,無所不用其極地試圖讓自己的頭浮在水面上、手腳亂踢亂划、口中不斷吐出死鹹的海水,卻又因此吞進更多。我們奮力對抗暗流,且看不到任何像是陸地的東西。除了瘋狂揮動雙手雙腳,似乎無計
健康醫療網 ・ 6 小時前
補充保費爭議衛福部才轉彎 陳時中突喊:2萬元門檻太低
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今天談及健保補充保費議題時說,衛生福利部方向概念沒錯,但新台幣2萬元門檻太低;至於是否政策「轉彎」,事實上過去10幾年都在討論,額度必然要思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他不停買洗髮精竟是「失智症」惹禍! 醫:「這些行為」要特別小心
原是家務高手的75歲郭先生,3年前對熟悉的家務突然變成生疏,衣物歸位混亂導致全家找不到衣服,且不斷買洗髮精、香皂等沐浴用品,直到櫥櫃堆滿各項沐浴品,妻子驚覺有異陪同他就醫,確診為輕度失智症。所幸臺中榮總失智共照中心協助兩家庭調整照護策略,轉介日照、社區據點服務及非藥物治療;臺中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郭馥瑄醫師表示,郭先生在妻子陪伴下積極參與國畫、武術和水電班課程,感受社會關懷並正向生活。 失智不僅是記憶退化! 藥物與多元治療成關鍵 郭馥瑄醫師指出,根據衛福部2020至2023年最新調查,台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達7.99%,約每100人就有8人罹病,失智人口已超過35萬人,預估2031年將突破47萬,2041年更將逼近68萬人。「失智症的挑戰不僅是記憶退化。」郭馥瑄強調,高達66%患者會出現精神行為症狀(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包括妄想、幻覺、攻擊行為等,增加照顧者的壓力和走失風險。目前失智治療包含藥物與非藥物兩大策略。藥物可延緩病程、改善認知及行為症狀,非藥物治療則在生活中扮演關鍵角色。 研究:多模式課程介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新北男無照毒駕還拒檢!僵持30分鐘警強勢破窗逮人送辦
[Newtalk新聞] 新北市板橋區昨晚查獲一起毒品案,一名41歲的吳姓男子駕駛小客車行經雙十路二段與松柏街口,疑似吸毒精神恍惚,竟將車子直接停在馬路中,海山警分局文聖派出所巡邏警攔查,不料吳男遲遲不肯下車,警方無奈破窗逮人,查出吳男無照還持有喪屍煙彈。 海山分局指出,員警昨日晚間執行巡邏勤務,發現一輛小客車違停路中導致後方車流堵塞,上前攔查卻見駕駛吳男遲遲不肯熄火下車,也不願交出證件,雙方僵持30分鐘後,警方無奈持警棍破窗,將吳男拖出以現行犯逮捕。 員警從吳男車上搜出喪屍煙彈,疑似因邊開車邊吸食導致精神恍惚才會將車停在馬路中,同時發現吳男沒有駕照,並且駕駛車輛懸掛的車牌與車身不符,供稱是分別向2名友人借了汽車及車牌,而吳男本身有毒品、傷害及賭博等前科。 吳男被上銬逮捕後帶回派出所,經警詢後被依妨害公務、偽造文書、公共危險罪及毒品罪嫌移送新北地檢署偵辦。另針對吳男使用他車牌照、無照駕駛、違規停車及不服稽查取締等違規開出2萬7500元罰單。查看原文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金門醫院出包!1歲嬰流感疫苗打成A肝 家屬PO文怒轟「離譜」台灣騎士沒極限!機車載水塔引熱議 警將開罰
新頭殼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