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婚不生快樂一生?小宅化趨勢來襲,「一人宅」10年暴增57%
台灣房市雖然整體轉冷,但「一人宅」卻逆勢飆升,成為今年最受矚目的住宅趨勢。最新統計顯示,十年來全台一人宅暴增近六成,未婚戶長同步快速成長,反映購屋觀念從「成家置產」轉向「先自住、再決定人生」。小宅化、單身化正重塑台灣住宅市場的主流樣貌。
儘管今年台灣房市整體交易氣氛偏冷,但「一人宅」卻在低迷市場中逆勢成長。最新房市統計顯示,全台一人宅在過去十年大幅增加,年輕族群、高齡單身者與新型態家庭結構共同推動這波浪潮,重新定義「家」的樣貌。
房市量縮、信貸緊縮,大坪數降溫且小宅需求竄升
2025 年台灣住宅市場呈現「價穩量縮」格局。據統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多次出現年減逾兩成,市場交易明顯冷卻,供給端的新屋落成量逼近新高,對市場形成壓力。
央行在公開報告中指出,投機需求已被抑制,市場回歸自住盤面。因此,在高利率、交易觀望氣氛下,建商也重新調整產品線,從過去主打三房大坪數,逐漸轉向兩房、迷你三房等小坪數住宅,回應單身與小家庭的需求。
更顯著的是社會結構逐漸轉變,從早期「三房一家團聚」的主流觀念,走向「買房是自我安定」的價值,購屋目的不再與成家綁在一起。
一人宅十年激增57%,小宅化成不可逆趨勢
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至今年第一季,全台一人宅達約248.8萬宅,較十年前158.6萬宅成長高達57%。相較之下,兩人宅與三人宅雖成長,但速度明顯落後;四人以上傳統大家庭宅則全面下降,其中六人以上戶更大減22%。家庭小型化、單身化已成台灣住宅市場最鮮明的結構轉變。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指出,一人宅暴增並非短期現象,而是由社會價值翻轉所帶動。「從過去『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到現在『不婚不生、快樂自住』,單身是一種主動選擇,而非不得已。」他指出,獨居長者快速增加,加上年輕族群偏好自由生活,使一人宅成為增長最快的住宅型態。
此外,稅制也推動了分戶潮。房屋稅2.0要求設籍才有自住優惠稅率,不少家庭因此分戶節稅,使一人宅在過去一年額外暴增約38.8萬宅。曾敬德認為,小宅化趨勢已全面成形,未來建案規劃將更加傾向低總價、低負擔的產品。
🏠每宅人口數統計 | |||||||
|---|---|---|---|---|---|---|---|
2025 Q1 | 7,936,195 | 2,488,455 | 1,562,076 | 1,395,200 | 1,120,839 | 579,813 | 789,812 |
2015 Q1 | 6,733,579 | 1,585,981 | 1,147,939 | 1,180,456 | 1,145,802 | 663,528 | 1,009,873 |
10年變化 | +18% | +57% | +36% | +18% | -2% | -13% | -22% |
資料來源:不動產資訊平台、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彙整 |
未婚戶長快速增加,購屋與成家脫鉤
同步與一人宅快速成長的,是未婚戶長增加。內政部統計顯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全台971.4萬戶中,未婚戶長達171.8萬人,占比17.7%;比十年前增加了53.8萬人,十年間成長近五成。
在六都與新竹縣市中,台北市未婚戶長比例最高,接近兩成。台灣房屋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分析,未婚戶長成長的背後,是購屋觀念的根本改變。許多年輕人選擇「先買房、再決定要不要成家」;女性財務自主度提升,也讓女性單身購屋比率明顯擴張。「置產不再是家庭資源的延伸,而是個人選擇與理財手段。」
囤房稅2.0上路後,「名義戶長」操作成為新趨勢,為了享有自住稅率,不少家庭將子女或單身成員登記為戶長,進一步拉高了未婚戶長的數量。
地域上,新北市的未婚戶長十年增加最多,台中則緊追其後,新竹縣因科技業聚集、高薪族群多,單身購屋風氣更為強烈,成為未婚購屋的重要熱區。台灣房屋集團資深經理陳定中指出,新竹的未婚購屋主力以科技工程師居多,收入穩定、置產意願強,使該區成為最早呈現「未婚買房潮」的城市之一。
從房市量縮到信用緊縮,整體市場雖然偏冷,但一人宅與未婚戶長卻同步上升,反映出台灣住宅市場正在經歷深刻變革;單身不再是需要「等待成家」的過渡狀態,而是一種被擁抱的生活方式,住宅也不再只是家庭載體,而是個人實現的重要空間。
小宅化呈現人口結構、價值觀與房屋政策的演進,對建商而言,「一人、一戶」正在成為下一個重要市場,台灣房市的新時代,已在單身經濟的推動下悄然成形。
其他人也在看

「藍白合」柯文哲會有角色?黃國昌:絕對有機會在不同場合看到他!願賭不服輸怎辦?鄭麗文喊家規處理
國民主席鄭麗文與民眾主席黃國昌週三(11/19)進行「以行動顧台灣主席高峰會談」,被問到未來柯文哲是否會有角色,黃國昌回,等司法告一段落,「柯文哲會很樂意,絕對有機會在不同場合看到他。」 至於黃國昌之前爭取代表藍白競選新北市長,他表示會以大局為重,有更好的人他會支持。「蘇巧慧透過很多管道來鼓勵我,叫我選到底,強力支持,他為什麼叫我選,我心裡會不知道嗎?」 至於兩合作的期程,鄭麗文也透露,民眾秘書長周榆修已經提了合理時間點,將會進行密切磋商,完成各縣市提名作業,其中民調一定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但如何進行,要等兩討論提名作業時才有答案。 如果有願賭不服輸的狀況,必要時依據兩自己的「家規」處理。 一名熟悉藍營生態的人士則是認為,國民與民眾的合作,不是外界想像的大團結,也不是在野合作的溝通。在現實政治裡,在野合作是一種必要的整合工程,也是權力算計。對國民來說,合作有利於鞏固最大在野的領導地位;對民眾而言,合作能避免被藍綠夾殺、被壓縮到政治邊緣。對現在兩位主席來說,能夠維持聲量與熱度,為自己創造最大價值。
今周刊 ・ 1 天前
■司法園區建設啟動 迎暫緩重劃區機能再升級
土城房市熱度持續,在交通建設與重劃開發持續推動下,生活機能逐步成熟,已成為雙北移居熱門選擇。尤其在金城路沿線的暫緩重劃區、司法園區、市地重劃區等陸續開發,在公共建設、街廓重劃與捷運工程推動下,區域結構正在加速成形,其中,司法園區預售新案「紅布朗花園」主打2~3房純住規劃,訴求全齡適居,即將落成備受自住買家關注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專訪|華碩奪OLED顯示器市佔第一!從可攜式、電競到眼鏡,怎麼用20年打贏三星跟LG?
華碩拿下OLED顯示器市佔第一了。一路在拚「偏門」的藍海市場,從可攜式到電競,再到眼鏡式顯示器,他們相信利基市場總有變主流的一天。
數位時代 ・ 1 天前
對槓Gemini 3!OpenAI推出Codex‑Max編碼模型,可24小時馬拉松寫Code、一次處理數百萬tokens任務
OpenAI 推出 GPT‑5.1‑Codex‑Max,能以「壓縮」機制跨越超大型情境窗,處理長達 24 小時、數百萬 tokens 的大型程式任務。
數位時代 ・ 1 天前
輝達財報報喜!台股狂漲900點 矽光子又滿血復活 光聖又漲停
輝達財報優於市場預期,為市場注入強心針,輝達股價於盤後交易大漲逾5%,也是為市場注入強心針,台積電ADR盤後跳漲超過3%。台股今(20日)以27212.91點開出,漲幅2.38%,漲勢一度擴大到910.61點,漲幅3.43%,來到27490.73點,把過去兩天跌的都漲回來。台積電開盤上漲55元來到1450元,隨後漲勢擴大漲65元,漲幅達4.6%,最高來到1460元。輝達第三季財報,本季營收達570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778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較上季成長22%,也比去(2024)年同期大增62%,全面優於市場預期。本季營收預測也強勁,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更表示,市場對Blackwell 晶片「需求爆表」,駁斥AI泡沫疑慮。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國際金融與資產管理論壇》蔡英文:台灣金融資產133兆還能再升級!彭金隆喊亞資中心「時機條件兼備」
在全球面對關稅、永續議題等挑戰時,金融市場往往無法置身事外且會直接受到影響。 為了讓台灣未來的金融人才提早意識到相關挑戰,政大國際金融學院與《今周刊》在週三(11/19)共同主辦「國際金融與資產管理論壇」,在論壇中針對「國際資產管理新趨勢」、「永續與財務報導整合」以及「關稅與國際經濟金融前瞻」等議題進行交流。
今周刊 ・ 1 天前
全台軌道送餐機器人霸主!不只爭鮮,為何連香港吉野家、唐吉訶德都找他顛覆送餐市場?
台灣的軌道送餐機器人全出自他之手!市占第一的鴻匠科技如何持續進化軌道系統,發展4大產品線,徹底解放外場送餐人力?
數位時代 ・ 1 天前
台股20日報復性反彈走勢 輝達概念股勁揚 緯創開盤急拉半根漲停
受美股19日收盤全面收漲激勵,台股201日開盤多頭氣勢如虹,呈現報復性反彈走勢,開盤不久即收復5日均線位置,開盤後35分整體盤面表現,漲幅前三大類股依序為玻璃、塑膠及電子通路,而輝達前一日收漲,概念族群股全面走揚,而AI伺服ODM廠緯創(3231)買盤再度湧進,開盤急拉半根漲停來到145元、上漲8元,隨後股價多在上6元上下區間來回整理,成為該族群股中量價表現突出的個股。
理財周刊 ・ 1 天前
特斯拉前工程師導入「AI飲料機器人」,打進餐廳最難攻克的那一塊!
從特斯拉做到一鍵出杯的全自動飲料機,Botrista怎麼讓AI賦能餐廳,做出風靡全美大學生、人手一杯五顏六色的飲料?
數位時代 ・ 1 天前
■尼科的價值投資人生:不犧牲生活,才是最好的投資
這次很榮幸有機會訪問到「美股咖啡館」的創辦人Nick(尼科)。他給人的感覺是熱情且開朗的,很難想像他曾是台大土木系的高材生,卻因一場突如其來的健康變故,徹底改變了職涯軌跡。他現在是一位美股價值投資內容創作者,其理念與成就,曾受邀至Google、聯發科等企業擔任投資講師。
理財周刊 ・ 1 天前
■00929配息再創新高 科技股息成市場避風港
在AI熱潮推動下,台股加權指數歷史性地站上兩萬八千點大關。然而,指數屢創新高,市場的「懼高症」也隨之而來。在聯準會降息時程未明、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猶存的背景下,投資人陷入「既想參與AI盛宴,又怕買在高點」的兩難。如何在波動的市場中,找到一個既能參與科技趨勢、又能穩健收穫現金流的「攻守兼備」型資產,成為當前顯學。
理財周刊 ・ 1 天前
發熱衣也有「保存期限」!挑選關鍵?檢查方法?怎麼洗?如何延長保暖度?
入秋首波最強冷空氣來襲,未來一週氣溫溜滑梯 ,不少民眾已經穿上發熱衣。不過,有些人不知道其實發熱衣也有「使用期限」;台灣UNIQLO曾在IG官方帳號分享發熱衣小知識,發熱衣其實有明確的發熱衣有效期限「3個冬季」;若過了這個時間點,發熱衣的保暖利可能會慢慢地減弱,甚至會因為經常穿導致布料變薄,應儘早更
遠見雜誌 ・ 1 天前
■年底作帳行情啟動 法人佈局解碼
時序進入2025年底,面對年度結算,包括投信、外資及集團年底作帳行情均已於10月開始啟動,且目前即將進入12月的最後衝刺階段,作帳行情愈趨明顯,尤其是關乎投信業者與基金經理人的基金績效排名順序外,更影響投信業者後續發行新基金的資金募集效率,因此投信法人年底這波作帳行情,更動見觀瞻,並牽動市場佈局走向,值得一探究竟
理財周刊 ・ 1 天前

輝達Q3財報佳晶片賣到好到不行 京元電20日爆大量推升股價收漲7.6%
台股20日受輝達Q3財報表現超乎預期帶動數呈現強勢反彈,終場加權指數大漲846點,站穩5日均線位置,收盤時整體盤面表現,漲幅前三大類股依序為玻璃、電子零組件及油電燃氣,電子相關類股齊漲扮演盤勢主流,輝達執行長黃仁勳表示,Blackwell晶片銷售賣到好的不行,也除激勵輝達概念族群股齊漲外,先進封裝(CoWos)族群股亦全面走高,其中封測廠京元電(2449)再爆大量,推升股價開高走高,終場股價大漲15元、收在221.5元,為族群股中量價表現突出的個股。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市值型ETF受青睞 009808即將配息 投資人聚焦台股高檔行情
台股10月氣勢如虹,單月上漲2,412.81點,創下史上第二大單月漲點,11月初延續氣勢,11月4日加權指數突破28,500點,創下歷史新高,投資熱潮再度升溫。不過,隨著短線漲多及部分獲利了結賣壓出現,指數近日出現高檔震盪盤整,但市場分析認為,中長期基本面仍具支撐,資金動能與企業獲利成長可望延續,後續整體走勢仍有機會持續上揚。隨著年底前多檔ETF陸續進入除息期,11月也讓009808即將配息的消息成為市場焦點,據統計,近一周主、被動式台股ETF受益人數增加,其中以市值型、主動式及科技類ETF為主。法人指出,市值型、主動式及科技型ETF成為資金新寵,顯示投資人仍積極參與多頭行情、聚焦成長動能標的。(資料來源:經濟日報/2025.11.3)
理財周刊 ・ 1 天前
馬斯克開啟兆元富豪時代!這些超級有錢人恐將左右民主法治
隨著馬斯克可望成為全球首位兆元富翁,兆元富豪時代即將來臨。這些跨足科技、國防、媒體、政治的超級富人,影響力已不再局限於商業,甚至能左右公共政策與國際關係。在財富集中的趨勢下,民主制度、法治與政府監管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測試。歷史上,每一次財富大幅集中,政治體制都會面臨新的考驗與壓力。在未來幾年,美國
遠見雜誌 ・ 1 天前
擴大誠實服務版圖! 永慶房屋推出《永慶薪自由》徵才計畫
面對台灣競爭激烈的房地產市場,房仲業的經營策略往往成為市場信心的風向球。特別是在今年房市在交易量下降,業界普遍保守觀望之際,房仲第一品牌永慶房屋卻逆勢展現雄心,11月宣佈在雙北市直營區啟動擴大展店與新的《永慶薪自由》徵才計畫,提供業務新人「前12個月每月6萬元」收入保障,展店目標邁向350店。永慶房屋此舉更是對企業核心價值—「誠實與專業服務」的堅定投資。業務新人保障「6萬X12個月」 只為心無旁騖的專業養成永慶房屋《永慶薪自由》徵才方案,首年年收入保障即達72萬元,搭配「月排休最高10天」制度,讓經紀人員工作與生活平衡,展現永慶房屋不惜成本,只為培養具備卓越服務水準的新世代菁英。永慶房屋人資部塗振宏協理表示,孫慶餘董事長自創業以來,便將「先誠實再成交」視為企業最高準則。永慶深知,房仲經紀人員的專業,必須建立在誠實服務與資訊透明之上,才能贏得客戶的滿意與長久的支持。此次的擴大展店與《永慶薪自由》計畫,我們期許用最高的保障與最好的培訓制度,就是要讓消費者無論走進哪一家永慶門市,都能獲得標準一致、最高品質的誠實服務。永慶房屋堅信「唯有幸福的員工,才有滿意的客戶」,只有充滿幸福感的員工,才會發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吃利怪物」碳費再40天上路!鴻海、台達電…碳競爭力100強4%贏家出列
今年全球ESG浪潮退得又急又亂。川普重返白宮後,華府喊停氣候倡議;歐洲企業縮減永續預算,連歐盟也放緩部分管制。表面看起來,這似乎是對企業最友善的時刻——外界都暫停了,那我們是不是也能慢一點?
商業周刊 ・ 1 天前
元大首檔主動式ETF來了!1萬元就能入手,聚焦AI新經濟、11/24起募集
AI已不只是技術,更在重塑全球權力結構,未來將壓倒性地改變每一個產業。元大投信推出首檔主動式ETF「主動元大AI新經濟(00990A)」,將於11月下旬募集,發行價10元,採不配息設計引導資金長期參與,投資涵蓋AI「基礎建設」與「技術應用」兩大領域強勢股,積極參與AI新經濟成長機會。AI投資狂潮尚未
遠見雜誌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