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了!龔明鑫痛擊《經濟學人》:台灣沒有病、是模範生,與其批評台灣不如幫中國解決問題
《經濟學人》雜誌上周以封面專題報導分析,台灣因長期壓低匯率,造就出口經濟繁榮,但內需疲弱,民眾卻感受不到「富起來」的好處,這是「台灣病」。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9)日重砲回擊,一下子說台灣因為新台幣匯率升值,所以人均GDP將超過4萬美元、快要超過韓國;一下子又說新台幣匯率貶值才造就出口榮景,所以他反問,對台灣而言,匯率到底是升得多、還是漲得少?
龔明鑫表示,說台灣經濟「有病」,這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台灣應該是模範生才對。而且其他國家匯率阻升不阻貶的狀況比台灣嚴重得多的多,但經濟表現卻比台灣差得非常多。由此邏輯推導,沒有證據可以支撐《經濟學人》報導的結論。
龔明鑫更痛批,「台灣沒有病,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人」,並請《經濟學人》更應該多多關心中國的經濟情況,中國經濟情況實在非常糟,國內消費也不好,才會將生產過剩的產品傾銷到全世界,讓台灣傳統產業深受其害。「《經濟學人》應該去幫他們提供意見,看看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比較重要。」他說。
龔明鑫今天出席「2025國際金融與資產管理趨勢論壇」,並以「關稅與國際經濟金融前瞻」為題發表專題演講。龔明鑫過去是經濟學者,入閣前擔任台經院副院長;他今天演說開場時就直指,「在《經濟學人》這一篇很奇怪文章下」,他將回顧台灣過去在2018至2019年美中貿易戰開打、2020至2023年新冠疫情衝擊,以及當今2025川普2.0關稅挑戰時的經濟表現,來請大家參考一下。
龔明鑫說,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之初,包括IMF等經濟預測,多認為台灣貿易高度依賴中國,美中貿易戰開打,台灣一定受連帶影響,經濟狀況會非常差,但事後結果是台灣經濟成長表現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
新冠疫情時也一樣,IMF當年預估台灣經濟成長是負的4.0;龔明鑫說,他當時就斷言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並揶揄「他(預測者)好像從來沒有來台灣過的樣子」;事實證明,台灣2020年經濟成長率逾3%,2021年逾6%,2023年也有3.49%,遠勝亞洲四小龍各國。
如今,川普2.0來了,台灣好像暫時性的關稅比較高一點。大家又說「慘了!」但台灣今年GDP很可能超過6%。
龔明鑫接下來又說了CPI指數,他說,CPI不是越低越好,0-2%之間是安全區域。川普1.0美中貿易開打時,台灣CPI近1%,COVID的時候約是1.8%,遠低於韓國的2.9%、新加坡的3%;俄烏戰爭時台灣也突破了2%,如今大概又回到2%以下。因此,若僅以經濟成長和物價上漲率來說「經濟有病的話,這也非常奇怪的事情,這個應該是模範生才對」。
至於GDP,龔明鑫表示,台灣2016年的人均GDP才2.3萬美元,現在逐步一直上升,今年來到3.8萬美元,預計明(2026)年就會超過4美美元。
龔明鑫表示,當然有人因此講,雖然台灣經濟有實質成長,但很大原因是新台幣匯率升值造成。「那滿奇怪的,在講這每人GDP的時候表現得好,就說因為你的匯率上漲,講不好的時候就說那你匯率太低,這個到底對台灣來講,匯率是漲得多還是漲得少?」
龔明鑫表示,每個國家的貨幣都有貶有升,台灣在2023年、2024年期間,不是相對升幅較高,就是相對貶值幅度較小,所以很難批評台灣過去10年的經濟表現只有因為「匯率」。
龔明鑫並指,其他國家阻升不阻貶的狀況比台灣嚴重得多的多,而他們經濟表現卻比台灣差得非常多。從此邏輯上來講,無法支持《經濟學人》的論點;而他要表達的就是「台灣是模範生」,在國際衝擊下,台灣經濟表現很好,物價維持的非常穩定。
當然有人會講就是說,台灣物價穩定是因為政府的干預所造成的,也是因為政府補助才造成貧富差距比較小,但龔明鑫反問,「這個不就是政府存在的意義嗎?」
「我們是表現得很好,我們沒有病,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人。」龔明鑫並表示,《經濟學人》與其針對台灣,更該多關心中國,中國的狀況真的是非常糟,國內消費也不好,把剩餘產品全部倒到全世界來,用低價的傾銷造成國際市場上非常大的混亂。以致台灣傳統產業這波困難,不只是關稅直接造成的影響,更重要的原因還是中國低價傾銷倒貨。
「所以《經濟學人》應該去幫他們(中國)提供意見,看看怎麼樣解決這個問題比較重要。」龔明鑫說。
更多太報報導
全台AI培訓突破10萬人次! 經長龔明鑫:AI發展方興未艾 不太像泡沫化
台積老臣羅唯仁涉帶槍投靠 「工研院院士身分」擬撤? 龔明鑫回應了
台積電羅唯仁疑帶槍投靠 龔明鑫「有點意料之外」:涉國安等3層次
其他人也在看
以數據回擊經濟學人論述 龔明鑫嗆:說台灣有病的人才有病
英國《經濟學人》日前撰文論述台灣經濟問題,認為台灣經濟風光背後潛藏所謂「台灣病」的結構性風險,元兇就是長期低估新台幣匯率。不過,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19日)拿出數據回擊,強調其他國家匯率阻升不阻貶的程度高於台灣,經濟卻比台灣差,顯示該文的論述難以支撐其結論。他還說台灣表現非常好,「說台灣有病的人才有病」,《經濟學人》應多關心中國經濟問題。 英國《經濟學人》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 」論述台灣經濟問題,該報導引用其編製的大麥克指數,指稱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經濟風光背後潛藏「台灣病」的結構性風險,導致台灣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 經濟部長龔明鑫19日在「2025國際金融與資產管理趨勢論壇」做專題演講時,強調會用真實數據談台灣經濟,而非論述,「尤其是在《經濟學人》這一篇很奇怪的文章之下,讓大家參考」。他指出,歷經2018年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0,美中大打貿易戰,還有COVID-19、俄烏戰爭等變局,現在又有川普2.0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但台灣不論是經濟成長率、消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經濟學人稱台幣低匯率釀「台灣病」龔明鑫鬆口: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人
經濟學人認為央行為保護出口競爭力長期維持新台幣較低匯率,導致新台幣匯率長期被低估,並稱其為「台灣病」。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首度鬆口表示,從論證來看不足以支撐匯率必然會造成經濟成長造成特定變化,不足以支持經濟學人那篇文章的結論,他也強調,台灣是模範生,「我們是表現得很好,我們沒有病,有病的是講我們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國發會談「台灣病」 出口強是產業轉型非台幣貶值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9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撰文論述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並以「台灣病」形容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國發會今天晚間表示,台灣出口強勁是因產業升級轉型,半導體產業附加價值高,貶值並非主因。
中央社 ・ 1 天前
《經濟學人》點出台灣病癥,美國財政部開藥方?陳冲:台美匯率聲明影響不小,但非壞事
《經濟學人》剛報導新台幣匯率長期低估釀致的「台灣病」,央行與美國財政部就公布「匯率議題聯合聲明」。專家解讀,這份聲明對台幣匯率恐有一定影響,但或許也是「台灣病」的藥方之一。
今周刊 ・ 1 天前經長駁「台灣病」 龔明鑫:經濟表現很好應是模範生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9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撰文論述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並以「台灣病」形容。經濟部長龔明鑫今天表示,從近年經濟成長、物價上漲率數據可見,台灣表現很好,「說這樣的經濟有病非常奇怪,應該是模範生才是」。
中央社 ・ 1 天前
外媒唱衰台灣?前駐歐盟代表反擊「台灣病」:經濟表現佳是驕傲的勳章
《經濟學人》上周以「台灣病」一文批評央行對新台幣匯率的政策,並指出新台幣價格偏低,引發社會高度討論。對此,前駐歐盟代表李淳今(18)日在民進發言人韓瑩主持的直播節目《午青LIVE》表示,台灣經濟表現優異,並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關鍵地位,因此這不應被稱為病,而是驕傲的勳章。李淳指出,《經濟學人》以大麥克指數為例,認為台幣被低估應升值,但商品價格的高低與當地競爭......
風傳媒 ・ 1 天前
王鴻薇控經濟部失職 空殼公司來台洗錢買豪宅 (圖)
太子集團涉跨國詐欺洗錢,國民立法委員王鴻薇(圖)表示,經濟部機關失職,導致空殼公司來台洗錢買豪宅等,渾然不知,建議法務部整合打詐團隊,以此例做檢討。
中央社 ・ 1 天前王鴻薇指經濟部失職 空殼公司來台洗錢買豪宅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19日電)太子集團涉跨國詐欺洗錢,立委王鴻薇指經濟部機關失職,導致空殼公司來台洗錢買豪宅等,渾然不知,建議法務部整合打詐團隊,以此例做檢討。法務部長鄭銘謙回應會檢討補漏。
中央社 ・ 1 天前
龔明鑫反嗆經濟學人「有病」!台灣是標竿榜樣
英國《經濟學人》近日指出台灣有「台灣病」,意指台灣匯率長期遭到低估,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反嗆台灣沒有病,有病的是講我們有病的人,今(20日)龔明鑫在立院受訪時再度重申,台灣近年來經濟上的亮眼表現,是各國稱讚的標竿跟榜樣,與匯率的關係並不大。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中國貿易施壓日本 日媒:雙邊恐陷長期戰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2025年11月19日專電)中國今天通報日本將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並中止恢復日本牛肉對中國出口的磋商。有分析認為,中國之所以態度強硬,是判斷美國總統川普不會介入;另一方面,日相高市早苗似乎也認為,與中國的摩擦不會動搖她的高支持率,因此這場衝突恐演變成長期戰。「集英社」報導,事件起因為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上,針對「台灣有事」的答詢。高市表示,如果「台灣有事」伴隨北京使用武力的情況,可能構成日本能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這是日本政府首次明確舉出具體狀況,並首次公開表示「台灣有事」可能成為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對象。報導指出,習近平政權將台灣議題視為「核心利益」,即便採取武力統一,也不容許外國介入。1972年的「日同聲明」中,日本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關於「台灣是中國領土一部分」的立場,「中國將此解讀為,日本確認台灣是中國領土。因此對習近平而言,兩岸紛爭是中國內戰,憑什麼讓自衛隊介入,這就是中國的邏輯」。事件隨後迅速升級,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在X發表「斬首說」,即使遭到日本政府強烈抗議,但中國外交部並未認為該言論不妥。於是形成「日本譴責薛劍、中國譴責高市」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中嘉寬頻雙子星 獲南市SBIR計畫-公共服務貢獻獎
為鼓勵台南市中小企業持續投入創新研發,提升產業競爭力與附加價值,南市府經發局辦理地方型SBIR推動計畫,今年共有17家績優廠商脫穎而出,展現台南企業在低碳節能、數位轉型、創新服務、運動健康等領域的成果。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首談「台灣病」 葉俊顯:半導體這塊不會發生
「台灣病」成為國際媒體對台灣的挑戰,國發會主委葉俊顯在媒體預錄節目中表示,我國半導體出口,因為產品獨特性、難以取代,已不受匯率影響。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議員爆滑輪國手赴中參賽 曾領國光獎章卻穿中國球衣|#鏡新聞
中國全國性的比賽竟有高雄選手參賽,還穿上中國球衣!國民高雄市議員陳麗娜今天(11/19)踢爆,質疑這恐怕有統戰、滲透疑慮,不過遭控的歐姓教練喊冤,表示他參加的只是俱樂部友誼賽,至於全國賽的台灣選手,都已經退役7、8八年了!對此,高雄運發局表示,將會進一步調查所有教練跟選手的資格,若有違反規定將依法追回獎金、並撤銷選手資格!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華南金:明年推動5年轉型計畫 整併議題持開放態度
(中央社記者呂晏慈台北19日電)近期市場點名華南金等4家公股行庫旗下投信公司,可朝向「四合一」整併,為後續「公公併」或「公民併」鋪路。華南金今天表示,華南金會先提升自身經營能力及競爭力,把本分做好,若在合適時間點有合適標的,對併購持開放態度;此外,華南金明年起推動5年轉型計劃,任務是提升獲利、壯大集團規模。
中央社 ・ 1 天前
台中市35萬份物調券限時三天開搶!第二波11/28開跑 新增2特色場域
為振興買氣、替民眾省荷包,台中市第二波物調券活動將於11月28日至11月30日連續三天登場,使用期限至12月4日,全市共108處場域、釋出35萬份物調券。因應台中購物節與普發1萬元帶動的消費熱潮,經發局今(19)日舉辦宣傳活動,宣布本波活動新增2大特色場域,逢甲夜市更自主加碼3,000份物調券。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陷艾普斯坦醜聞!美前財長桑默斯 辭去OpenAI董事會職務
美國前財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與已故淫魔富豪艾普斯坦的電子郵件曝光後,19日宣布辭去OpenAI董事會職務。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7儲運業者抗罰4195萬元案 法院判敗訴確定
(中央社記者劉世怡台北19日電)長榮國際儲運等21家業者共同決定恢復收取3噸以下CFS出口機械使用費,公平會重行決議開罰;其中7家業者抗罰4195萬元,最高行政法院今天判決敗訴確定。
中央社 ・ 1 天前
又是Cloudflare!涉「協助盜版漫畫散播」 日法院判賠5億
知名網路服務商Cloudflare才因造成X等眾多網站當機引發民怨,禍不單行,19日又收到日本法院判決,裁定因涉嫌協助違法盜版漫畫網站擴散,未即時停止服務,須賠償4大出版社5億日圓(約新台幣1億萬元)賠償金,開中間網路服務業承擔侵權責任的司法先例。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