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排除再戰白宮大位!賀錦麗稱「可能」成為總統 批評川普是暴君
美國前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近日接受《BBC》專訪,暗示有可能繼上回總統大選敗給川普(Donald Trump)後,不排除再次挑戰角逐白宮大位。
在《BBC》的專訪中,賀錦麗表示,她未來有可能成為總統,且非常堅信的認為,將會有女性入主白宮。雖尚未做出最終決定,但她強調,「我還沒結束,我一輩子的職涯都在奉獻公職,已深刻烙印在骨子裡。」
報導指出,這是賀錦麗去年落敗給川普後,迄今發出最強烈的一次暗示,她很有可能在2028再次參選,並同場駁斥了認為她無法成為民主候選人的民調結果。
而賀錦麗批評川普如同「暴君」,並指出她在競選時警告川普將成為法西斯、獨掌獨裁政府的預言已經成真,「他(指川普)曾說過要把司法部當成武器,他的確這麼做了。」
不過白宮發言人被要求對此置評時則回應,「當賀錦麗壓倒性的輸掉這場選舉時,她應該明白這一點,『美國人民並不關心她的荒謬謊言』;又或是她明白了,所以才向外國媒體抱怨。」
責任編輯/洪季謙
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
高市早苗與川普通電話!雙方氣氛融洽 將於28日在東京會面
泰柬簽署和平協議 川普現場見證喊「完成不可能任務」
川普再提台灣!「希望中國不會犯台」示警:這麼做非常危險
其他人也在看

替川習會鋪路!美財長曝進度:協議框架初步達成
[FTNN新聞網]記者邱梓欣/綜合報導美中貿易談判將於本月30日進行,而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Bessent)今(26)日表示,川普(DonaldTrump)於今日早上出席...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美中談妥了!美財長:美中達成貿易框架 吉隆坡會談議題曝光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即將在10月30日舉行會談的背景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6日表示,美中已達成...
聯合新聞網 ・ 8 小時前
我將再起?賀錦麗批川普「暴君」 放話再戰2028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美國前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近日接受BBC專訪時表示,她「很可能」會再度角逐白宮大位,畢竟自己仍有意在政治上繼續投入。同時她也強調,自己早已警告過,川普就是一個「暴君」,如今果然應驗。
民視 ・ 15 小時前美中貿易戰降溫有望?美財長:雙方已達成「實質性框架」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今天(26日)表示,他已經和中國副總理何立峰達成一個「非常實質性的框架協議」,有助於避免美國對中國徵收100%關稅,並暫緩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 貝森特在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的「會晤新聞界」(Meet the Press)節目中表示,根據美中代表在吉隆坡達成的貿易框架,雙方元首將在會面時進一步討論合作事宜。 白宮方面表示,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將在30日出席南韓慶洲APEC會議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晤。兩人預計將針對貿易、農產品採購,以及芬太尼管控等議題進行討論。 當被問到美國是否會如川普先前所言,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100%關稅時,貝森特說:「不,我預計不會,而且我也預計我們將在中國先前討論的稀土出口管制方面得到某種形式的延期。」 但貝森特也強調,最終協議將由兩國領導人決定。
中央廣播電台 ・ 4 小時前物流無人化五年計畫 京東要採購300萬台機器人
科技正在推進大陸物流體系的無人化進程。京東旗下的京東物流宣布,未來五年要採購300萬台機器人、100萬台無人車和10萬架...
聯合新聞網 ・ 17 小時前
美國陷「稀土焦慮」 專家示警:不加倍投入難撼中國主導地位
梅內爾近日出席倫敦的「未來韌性論壇」(Future Resilience Forum),指出西方在鋰、稀土等關鍵材料供應上的行動過於遲緩。他認為,川普政府第二任期已準備採取新戰略,加快決策步伐,打破官僚羈絆,推動更大規模的政策與投資合作。他強調,政府必須直接參與產能擴張,降低前...
CTWANT ・ 1 天前
加拿大廣告惹怒川普!大嗆「撒謊」 宣布再課10%關稅
加拿大安大略省一段「反關稅」廣告,因為裡頭引用前美國總統雷根,當年認為「關稅可能導致貿易戰」的談話,引發現任美國總統川普不滿,稱是「斷章取義」,除了說重話稱這是「敵對行為」,最新動作是,要向加拿大再課徵10%關稅來報復。##
TVBS新聞網 ・ 9 小時前
川普信心滿滿迎川習會 稱美中有望下週達成貿易協議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4 日表示,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舉行的會談「充滿信心」,認為雙方有望在下週敲定貿易協議,這是雙方高層經濟官員在馬來西亞舉行為期兩天會談後傳出的最新進展。 《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與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於東協(ASEAN)峰會期間,與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及商務部副部長李成鋼舉行自五月以來第 5 輪面對面談判。貝森特表示,會談成果「為兩國領導人週四的會晤建立了良好框架」。 川普當日抵達吉隆坡,展開為期 5 天的亞洲行,行程預計於 10 月 30 日在南韓與習近平會面。他受訪時語帶樂觀地說:「我認為我們會與中國達成協議。」並透露雙方已同意在中國及美國舉行後續會談,「我們會在中國見面,也會在美國見面,地點可能在華盛頓或海湖莊園(Mar—a—Lago)」。 外界分析指出,美中此輪談判重點在於避免貿易戰再升溫。川普先前威脅,自 11 月 1 日起將對中國商品加徵 100% 關稅,以回應北京近期擴大稀土磁體與關鍵礦物出口管制。根據協議,雙方此前達成的「關稅停火協定」將
新頭殼 ・ 4 小時前
桃竹竹苗青年委員交流聚前進泰安 深入對話開創地方發展新契機
新竹縣政府教育局、苗栗縣政府、新竹市政府及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攜手舉辦「桃竹苗青夢想‧桃竹竹苗青年委員共好交流聚《潮苗青年日:玩出在地新未來》」活動,集結來自四縣市的百餘位青年代表,透過講座、座談與分組討論,共同交流地方公共事務經驗,激盪出青年世代對未來城市的全新想像。當日上午由新竹縣政府教育局長楊郡慈帶領新竹縣青年團隊前往泰安觀止飯店,活動邀請知名企業溝通講師李河泉,以「Z世代共感演講X青年對談」為主題,分享Z世代的思維模式、溝通特質與參與公共事務的動能。講師以幽默又貼近生活的案例,引導青年思考在資訊爆炸與價值多元的時代中,如何發揮影響力、表達觀點、實踐社會參與。下午舉辦「Panel專題座談:青年與政策的交會點」更是活動高潮,百位青年分組討論地方公共議題後,由小組代表發 ...
台灣新生報 ・ 6 小時前
敗選後近1年首度接受英媒專訪 賀錦麗暗示或再度參選「我還沒結束」
美國前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去年取代放棄競選連任的前總統拜登,代表民主競選總統,敗給共和的川普。賀錦麗沉潛近一年後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專訪,暗示自己或許可能會再度角逐白宮。
太報 ・ 1 天前川習會前傳捷報 美財長示意美中就稀土關稅問題互相讓步
(中央社華盛頓2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財長貝森特今天表示,他預計中國將暫緩稀土出口管制,並恢復購買美國黃豆,而美國將不會對中方課徵100%關稅,美中兩國官員已在川習會前建立起「非常正面的架構」。
中央社 ・ 1 小時前停電頻傳 監委促行政院、經濟部及台電公司檢討供電韌性
近年各地出現無預警停電情形,影響民生與產業運作,引發社會關注。監察院近日通過監委田秋堇、賴振昌所提調查報告。報告點出,停電主因涉及設備老化、變電所興建延宕、自動化不足,以及路平專案孔蓋地下化導致維修困難耗時等多重因素,促請行政院、經濟部及台電公司應檢討改善,以提升供電穩定。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1級颶風美莉莎 威脅加勒比海島國
一級颶風美莉莎,因為缺乏導引氣流的關係,在加勒比海地區,徘徊流連,想影好幾個島國,豪雨襲擊貧困又動盪的國家、海地,引發土石流災情,還有3人死亡。最新氣象預報預計,美莉莎將在明天,達到強烈颶風等級,...
大愛電視 ・ 11 小時前
93歲泰國王太后詩麗吉辭世 泰王下令哀悼1年
現任泰王瓦吉拉隆功(King Maha Vajiralongkorn)之母、泰國王太后詩麗吉(Sirikit),在當地時間週五(24日)晚上9點21分,於朱拉隆功國王紀念醫院逝世,享耆壽93歲。泰王已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BBC專訪 賀錦麗不排除再次問鼎白宮
(中央社倫敦25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前副總統賀錦麗受訪時指出,可能再次角逐白宮寶座,並說有朝一日自己「可能」會成為總統。她並砲轟總統川普是個「暴君」,強調自己競選期間所提警告已然應驗。
中央社 ・ 1 天前
2025銀髮樂齡生活展/華埠服務中心有獎問答互動熱烈
世界日報25日主辦的「2025銀髮樂齡生活展」活動中,華埠服務中心介紹其「CSC Health醫療中心暨PACE長者日間...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9 小時前川普匿名友捐1.3億助軍餉惹議 五角大廈稱依「禮物接受權」收款
聯邦政府繼續停擺以致軍隊薪餉不繼,五角大廈計畫以川普總統一位匿名「朋友」所捐贈的1.3億元,用來支付軍餉,但遭民主質疑...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敗選近一年!賀錦麗放話「還沒結束」 鬆口不排除再戰白宮
根據《BBC》報導,這是賀錦麗自2024年選舉敗給川普(Donald Trump)以來,首次明確談及個人政治未來。她駁斥外界將她列為2028年民主冷門人選的說法,反嗆「如果我聽信民調,我就不會有第一次選舉,也不會有第二次。」賀錦麗同時提到,雖然尚未正式決定參選,但自信自己仍有...
CTWANT ・ 16 小時前米雷伊執政期中考 阿根廷國會選舉即將登場
(中央社布宜諾斯艾利斯25日綜合外電報導)阿根廷國會期中選舉明天登場,這場選舉被視為總統米雷伊(Javier Milei)自由市場改革與嚴厲撙節政策的公投,也將決定他是否能有足夠支持繼續推動經濟改革。
中央社 ・ 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