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發炎也非腫瘤!睪丸旁的「蚯蚓球」是精索靜脈曲張
門診常見青少年或年輕男性因睪丸附近不適就醫,經檢查發現為精索靜脈曲張,曾浩翔醫師說明,這種情況在青少年族群中相當常見,約每5至7名男性就有1人受影響,並非罕見疾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總院/北港分院泌尿科醫師曾浩翔解釋,精索靜脈曲張簡單來說就是睪丸旁邊的靜脈血管因靜脈瓣膜關不緊,導致血液淤積造成血管擴張,形成一坨靜脈曲張,摸起來像一堆小蚯蚓聚集在一起。這種情況多在青春期開始出現,十歲以下的小男孩較少見,青少年中約有14-20%的比例。
「臨床上,大約78-93%的精索靜脈曲張發生在左側。」曾醫師指出,這與血管構造有關,左邊精索靜脈回流到腎臟靜脈,路徑較高且較長,血管內壓力相對較大,較容易出問題;而右邊則直接進入下腔靜脈,路徑不同。若只有右側出現精索靜脈曲張,醫師通常會進行更仔細的檢查,確認腎臟或後腹腔沒有異常。
精索靜脈曲張的症狀因人而異,曾浩翔醫師表示,常見症狀包括陰囊或睪丸悶脹疼痛,站立久、走路久或運動後症狀更明顯,躺下休息則會改善。此外,天氣熱或洗熱水澡時,因陰囊較鬆弛,症狀會更加明顯。也有不少患者完全沒有症狀,是在健康檢查或不孕症檢查時才被發現。
對於治療方式,曾醫師強調,並非所有精索靜脈曲張都需要手術。一般考慮治療的情況包括:青少年或年輕男性一側睪丸明顯較小且追蹤多次仍無改善、持續性疼痛或悶脹感已影響日常生活、精液檢查異常、兩側都有明顯靜脈曲張,或陰囊腫脹影響外觀。
「目前最被建議的手術方式是顯微精索靜脈曲張結紮手術。」曾浩翔醫師說明,這種手術在腹股溝附近開一個小切口,找出精索後,用顯微鏡將內部構造放大數倍,精確找出需處理的靜脈進行結紮,同時保留供應睪丸的動脈和淋巴管。研究顯示,這種顯微手術的復發率和併發症率在各種手術方式中最低。
曾醫師也特別提醒,雖然精索靜脈曲張通常不是緊急情況,但若突然出現一側睪丸劇烈疼痛、痛到冒冷汗、噁心想吐,或陰囊急速腫脹且觸痛明顯,可能是睪丸扭轉,需立即就醫,因為黃金救治時間僅有數小時,延誤治療可能導致睪丸無法挽救。
延伸閱讀
血液如檸檬汁!他自行停用胰島素 血糖飆至850險喪命
東京爆砍人!4旬女遇刺「傷及內臟」 兇嫌疑預謀犯案逃逸中
高雄翁開車爆衝釀1死8傷 檢複訊後諭令30萬交保
其他人也在看


詐騙新手法! 郵件「催繳違停」罰單 仿「監理站官網」竊個資
詐騙事件層出不窮,就連監理站網頁都被仿冒!台北市議員游淑慧就說,日前收到郵件催繳交通罰鍰,正準備網路繳費的時候,想到自己名下沒車,才仔細觀察網址,驚覺遇到詐騙!事後游淑慧趕緊通報數發部,但過了快一天,詐騙網頁還沒消失,也讓她痛批,政府打詐速度有夠慢。 #詐騙#繳費#罰鍰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
館長被「窩裡反」性騷、收紅錢黑料連爆 直播3天賺27萬抖內
網紅「館長」陳之漢被3位資深員工爆料,他週末連開3天直播,先是反控對方恐嚇要錢,又坦承以前手機有自己的私密片,不知道對方拿他手機動了什麼手腳,強調自己是受害者,還說難過到抱著老婆哭;「窩裡反」的狗血劇情吸引大批網友看熱鬧,據網紅四叉貓統計,館長3天抖內收入高達27萬元,形象毀滅但荷包滿滿。
鏡新聞 ・ 1 天前
丹娜絲颱風災後家園修繕 內政部感謝民間修繕團隊
內政部日前於部務會報舉辦「丹娜絲颱風災後家園修繕感謝典禮」,劉世芳部長公開感謝及肯定所有參與災後復原工作出錢又出力的營造、施工團隊。劉世芳表示,今年七月上旬丹娜絲颱風重創雲嘉南地區,內政部攜手民間專業力量,針對受災最嚴重的臺南市佳里區及嘉義縣東石鄉,迅速展開災後復原工作,截至十一月十二日止,已有八十四戶完成修復,特別感謝各家營造與施工團隊,捐出物資外,更投入人力與技術,協助受災戶修繕家園。劉部長指出,內政部於災後除提供家園復原慰助金、上工津貼與媒合簽約獎勵金等多項協助方案減輕受災民眾負擔外,針對弱勢家庭修繕部分,啟動無償修繕媒合機制,攜手營造施工業者發揮社會扶持力量,由廠商無償提供太空包、口罩、清潔用品等物資,並完成21戶弱勢家庭家園修繕工程。內政部表示,目前已完成總修復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中央大學發現罕見「電漿巨洞」 解開磁暴神秘面紗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團隊,觀測到2024年母親節期間,地球電離層出現罕見的電漿密度空洞(plasma density hole),橫跨數千公里,顯示在極端太空天氣事件下,電離層結構可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阿北發燒「雙眼化膿」險失明 醫示警「1月爆5例」!
國際中心/江姿儀報導不少人出現喉嚨痛、發燒等症狀時,初期病症輕微時,自行購買感冒藥服用,而沒有及時就醫。近日中國1名55歲男子突感喉嚨痛、還發燒,以為只是小感冒,而自行服用退燒藥。沒想到病情加重、差點失明,緊急就醫後確診「化膿性腦膜炎」,接受手術才保住眼球。
民視 ・ 1 天前

另一半出軌,還是出櫃比較可怕?網友揭殘酷真相:反正都不是選擇你
台灣於2019年通過同性婚姻的規定,在這項婚姻平權通過之前,不少人不敢說出原生的性向,而同性伴侶也沒辦法享有婚姻的權利。《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指出,性向是與生俱來的,為了不傷害另一半,有些人選擇向伴侶出櫃坦承性向,但有些人是不論同性異性,發現自己遇到了更適合當伴侶的對象而選擇出軌,兩種情形下,哪一個更不能接受呢?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心梗救命速度升級!科技串聯到院前心電圖判讀 成功救回62人
為了搶救心跳的每一秒,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高屏業務組擴大推動「到院前救護車心電圖判讀跨院合作計畫」,去年起攜手屏東縣政府及縣內急救責任醫院,共同打造「零距離屏東救心網」,以科技串聯緊急救護與醫療團隊,爭取黃金90分鐘的救命時間,2年內搶救62名病患的生命。
自由時報 ・ 1 天前
FB越滑越無力?醫點名「6種行為」最傷腦:多巴胺崩盤 恐害你更累
你以為在滑手機放鬆,其實大腦正被「累到爆」!腦神經科學博士、鄭淳予醫師近日在臉書粉專提醒,很多人把追劇、滑社群、吃甜食當成休息,但這些行為往往反而讓大腦更加疲憊。他指出,大腦的「多巴胺系統」是影響快樂與痛苦感受的關鍵,一旦被過度刺激,就會陷入惡性循環,越放鬆反而越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罕病「泛視神經脊髓炎」新解方!「生物製劑」大幅降低復發風險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泛視神經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NMOSD)是種罕見但極具攻擊性的中樞神經自體免疫疾病,主要侵犯視神經與脊髓。高雄長庚神經內科部主治醫師蔡乃文解釋,女性患者佔多數,發病年齡集中在30至50歲之間,常見症狀包括視力模糊、肢體無力、膀胱與腸道功能障礙。 罕見自體免疫疾病 嚴重恐致失明、失能 蔡乃文醫師說明,早期對NMOSD認識有限,曾被歸為多發性硬化症的亞型,直到AQP4-IgG 抗體檢測問世,才確認其致病機轉、病程與治療策略皆不同於多發性硬化症。與多發性硬化症相比,NMOSD失能風險更高,急性發作時對神經傷害較重、恢復機會也較低。研究指出約8成NMOSD患者在急性發作期間,病眼視力降至0.1 以下,遠高於多發性硬化症患者的36%。另一長期追蹤資料庫顯示,在發病7年半內,約 6 成患者會單眼或雙眼失明,而多發性硬化症患者15年內失明比例僅約 4%。 NMOSD對神經功能的傷害會隨時間累積,一項追蹤百位患者的研究顯示,發病6年內,18%患者出現永久性視力障礙、34%明顯肢體功能退化、23%需長期依賴輪椅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芬普尼毒蛋管制破功! 石崇良:本週擴大抽驗「這種」雞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出現芬普尼「毒雞蛋」,食藥署原本信誓旦旦,畜牧場已採取全面管控,所有蛋品須全面檢驗安全才會放行,沒想到馬上被打臉,台中市竟發現仍有高達4萬顆毒雞蛋在移動管制期間被偷賣,補破網,衛福部部長石崇良昨終於宣布要全面擴大抽驗。石崇良今(17)日進一步證實,稽查將鎖定同為「編號C」的籠飼雞蛋為主。 芬普尼毒雞蛋...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狂刮好運!台彩再推出兩款200元刮刮樂 頭獎200萬元各4個
台灣彩券18日推出兩款新款200元刮刮樂新品,分別是「獎金嘉年華」與「好運強強滾」,兩款頭獎皆為200萬元,各4個,總獎項超過344萬個、總獎金逾13.7億元。
中時財經即時 ・ 18 小時前
癌友生育保存補助試辦審核數少 醫療團體盼落實知情權
癌症患者因部分療程可能破壞患者的生育能力,近期國健署開辦醫療性生育保存補助試辦方案,統計今(2025)年9月1日至10月底,僅43名癌友通過審核。醫療團體認為,因為多數病患不一定知情,治療過程可能破壞癌友生殖能力,建議現行治療計劃書,應將生育環節納入評估,落實患者知情權。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如何讓中日關係緊張升溫?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答詢中提及,「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的「存亡危機事態」,引起中國當局強烈反彈,也讓兩國關係緊張升溫。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游書庭山路飛車追逐太驚險 開車前竟問「煞車在哪」
男星游書庭擁有帥氣外型及精壯好身材,前陣子因主演青春愛情BL短劇《一拍即合》受到大批粉絲喜愛。近來,游書庭參與的電影《解碼 Ten Chances》將於11月21日全台正式上映,他片中飾演充滿正義感的菜鳥警察,還有多場在山路飛車追逐嫌疑犯的驚險畫面,不過他意外透露,因為太久沒開車,拍攝前還要先確煞車和油門在哪裡,令導演及現場工作人員捏了一把冷汗。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婦推嬰兒車過馬路遭撞! 直行車未禮讓還肇逃
新北市 / 綜合報導 新北市新店區一名婦人,日前推著嬰兒車過馬路,因為路口分別是閃光黃燈及紅燈,她因此快步穿越,沒想到一輛直行轎車沒有禮讓,直接開過去還擦撞到嬰兒車,讓婦人嚇了一大跳。有網友在底下留言,這輛車疑似之前也有違規紀錄,多次被檢舉。民眾提供影片,這輛車曾經逆向闖入車道,害得他差點摔車,如今在新烏路上又違規,所幸嬰兒沒事,但婦人肩膀不舒服,目前已經驗傷並完成報案,警方也將通知肇事車主到案說明。婦人推嬰兒車快步穿越馬路,下一秒一輛直行車開過,撞到嬰兒車,婦人被嚇得原地愣住,肇事車竟然沒停下好傻眼,換個角度看,轎車呼嘯而過,嬰兒車被撞開還好沒有倒,婦人趕緊走到路邊,查看嬰兒是否受到驚嚇或受傷。附近居民說:「天天都在過(馬路),那個也不行,我們要過去的時候,它(車輛)一直過去過去,我手就把它擋了,我說我要過。」驚悚瞬間就發生在新北市新店區,新烏路一段路口,昨(16)日下午,62歲林姓婦人推嬰兒車走斑馬線,轎車不禮讓撞上還肇逃,民眾目擊幫忙以車追人想攔阻,無奈沒追上,記者羅立安說:「記者實際回到現場,發現這個路口都是閃紅燈的狀態,如果民眾想要安心一點過馬路,可以選擇先按下這個按鈕,之後等待號誌變成綠燈再做通行。」影片在網路發酵,眼尖網友比對車牌,發現這台車疑似多次違規,事發在8月底一樣在新烏路一段。機車一過彎緊急剎車,因為眼前這車囂張逆向闖入車道,騎士差點摔車,但駕駛不停不理還落跑,今年9月10月,同一台車也接連被舉發,網友說把烏來山路當廚房在開,這次擦撞嬰兒車,好險嬰兒沒大礙,但婦人因右肩不適,前往醫院驗傷並報案,警方也將通知車主到案說明。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