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協非換屆年10名高官集中去職 引發整治裸官升級和機構調整猜測
2025年11月1日,中國全國政協第十四屆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閉幕,會議宣佈10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去职。本屆政協任期為2023年3月至2028年3月,任期不到一半時發生的這一大規模人事調整引起廣泛關注。
官方宣佈「不再擔任」專委會副主任的九人是:張軍擴(提案委員會副主任)、易綱(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桃林(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張傑和曹衛星(教科衛體委員會副主任)、陳國慶(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王榮和陳元豐(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隋軍(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被「免職」的一人是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傅興國。其中原央行行長易綱和由深圳市委書記升任廣東政協主席的王榮為正部級官員。
此外,會議還追認免去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經濟委員會駐會副主任職務並撤銷其委員資格的決定,易會滿已於2025年9月被官宣接受紀委調查。
這次政協高官大規模集中去職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猜測,有消息稱主要原因是加大力度整治「裸官」,也有分析認為這是政協進行機構調整,或者是當前大規模反腐的一部分。 這些猜測各有支撐論據,也有質疑的聲音。BBC 中文梳理了其中三種有代表性的猜想以及圍繞其間的討論。
猜測一:整治「裸官」
港媒《星島頭條》在上述政協會議結束後的第三天即11月3日率先披露,這次人事調整的核心原因是十八大後大力整治「裸官」現象。所謂「裸官」,是指配偶已移居國外,或者沒有配偶但子女均已移居國外的官員。
報道引述知情者透露,北京方面近年來進一步要求,省部級幹部子女在國外留學畢業半年後必須回國,否則父母調整領導崗位,但這9名高官的子女已在當地扎根,不願回國。
根據公開資料,易綱1980年至1986年在美國哈姆林大學及伊利諾大學攻讀工商管理和經濟學,獲經濟學博士學位;1986年至1994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任助理教授、副教授,1992年獲終身教職。《星島頭條》報道稱「有傳其子在美國出生、成長」。
BBC尚不能獨立核實上述關於政協官員去職原因和易綱的說法。
也有反駁聲音認為,對裸官的整治在中國早已有之。
2008年,安徽省蕪湖市政協常委周鵬安就提出了「裸官」一詞。2010年5月,中央辦公廳印發一份文件規定,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國(境)外的國家工作人員,不得在政軍經企等5類重要崗位任職。
習近平上台後,2014 年初,中央組織部下發了一份被稱為治理裸官「最嚴厲」的文件,並在清理中形成「要麼把家人接回來,要麼調整崗位,要麼提前退休」的三選一處理方式,且規定適用於所有國家工作人員。
隨後開始一系列清理行動,截至2014年底基本完成了對副處級以上「裸官」的清理工作,中國共有3200余名副處級以上幹部報告了相關情況,近千名官員被調整崗位。
裸官問題在上一輪反腐高潮中就已經出現了大範圍集中清理。但那次清理的重點是一線實權崗位,而全國政協的專委會副主任,廣泛被認為是中國安排副部以上官員的「二線」崗位,對於此次的集中調整,不少觀點認為,可能表明中國的「裸官」政策標準已經全面升級,開始覆蓋「二線」崗位,或者是 2014 年後逐步放鬆,使「裸官」逃過組織部門的審查而大量出現,因此再進行大量清理。
猜測二:大範圍反腐浪潮的一部分
還有猜想認為這次調整是中國大規模反腐運動的一部分。
習近平上台之初,進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腐運動。根據BBC 中文進行的數據分析顯示,從2013年下半年持續到2016年上半年的第一波反腐高峰,共有105名副省部級以上官員落馬。但二十大之後,又出現了第二波更高的波峰:2023年上半年至2025年10月,已有154名副省部級以上官員落馬,超過第一波峰,且這場反腐運動還在持續進行之中。
最近一個顯著的例子就是在二十屆四中全會前三天(2025年10月17日),國防部密集公佈了9名上將集體落馬的震撼消息。作為對比,在習近平執政之前,歷史上僅有一位上將落馬(黃永勝,因林彪事件被處理),在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時代都無上將被處理。而在習近平任內,截至四中全會已有22名上將被開除籍、軍籍。
在這種高烈度反腐運動持續進行的背景下,政協常委會公佈了10位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的去職信息,使得外界有分析認為,可能是這些官員陷入麻煩的徵兆。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10人在官方文件的通報中還保留著「同志」稱號,這往往表明還沒有面臨被開除籍和移送司法機關的處罰。
作為對比的是,同為政協專委會副主任的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也在此次會議上被確認去職。易會滿此前已於2025年9月6日被宣佈立案審查調查,這次政協常委會是追認免去易會滿在政協的職務。關鍵在於,易會滿的名字後面沒有加上「同志」二字,且被「撤銷委員資格」,處理明顯比其他9人嚴厲。
另一個可以參照的案例是秦剛。秦剛自2023年7月消失後,於2024年7月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中被處理。全會公報顯示,會議「接受秦剛同志辭去中央委員會委員職務」,明確保留了「同志」稱謂,採用的是「辭職」而非「免職」或「開除」的表述,也並沒有移送司法機關。這種處理方式被外界解讀為對習近平舊部的「軟著陸」安排。
如果這10名政協副主任僅是因為「裸官」問題而被調整崗位,但並未發現嚴重的貪腐問題,那麼保留「同志」稱號、維持政協委員身份,就符合目前政治運作的邏輯。
猜測三:政協機構調整
第三種猜想出現頻率較少,即中國政協正面臨機構調整。根據中國政協多年來形成的慣例和傳統,各個職務從政協主席、副主席到各專業委員會主任、副主任都有相對固定的安排模式。
例如,財經領域任職的正部級官員,如央行行長、財政部部長,過去他們在任期即將屆滿但年齡未到正式退休之時,往往會退到政協的財經類專業委員會任正職或副職。這種安排既是對他們專業能力的繼續利用,也是一種體面的「軟著陸」方式。易綱就是其中典型一例。
那麼,如果政協想進行機構改革、打破這種慣例設置,就有可能會集中對專業委員會的副主任進行調整。但目前並未有官方信息表明政協正在進行機構改革。最近一次政協機構改革發生在2018年,當時組建了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等,而2024-2025年並無類似的改革方案出台。
但值得注意的一點是,2025年4月初,中央統戰部部長與中央組織部部長,即石泰峰和李干傑的位置對調。石泰峰從統戰部長轉任組織部部長,但他並未卸任統戰部長慣常兼任的政協副主席職務,而且他是唯一在任的常務副主席,在23位副主席中排名第一,兼任政協組副書記。
這種高級別職務對調在官場極為罕見,因為石泰峰和李干傑都是政治局委員、,屬副國級高官。因此,石泰峰目前同時掌握了多項關鍵權力:中央組織部部長(負責高級幹部的考核和升遷,是全最核心的人事權力機構)、全國政協常務副主席、組副書記(對政協日常運作和管理起關鍵作用)、全國政協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掌握政協系統的建和幹部管理)。
因此,對於政協的日常運作和管理,石泰峰仍起著關鍵作用,身兼數職的特殊安排,為可能的政協人事調整提供了組織保障。
在石泰峰的主導下,如果要對政協進行機構改革或人事整頓,這種職位設置確實可以成為佐證之一。但另一個觀察視角是:如果在2026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這些專業委員會副主任的職位都被逐一補充上,那麼就表明並不存在政協機構改革的情況,而是因為其他原因。反之,如果這些職位長期空缺或被大幅削減,則可能確實存在機構改革的意圖。
其他人也在看

川普喊發6.2萬「關稅紅包」 財長澄清只是總統的構想
川普周日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嘲諷那些反對他關稅措施的人是「傻瓜」,川普說美國現在是世界上「最富有、最受尊敬的國家,而且幾乎沒有通膨,還有創紀錄的股市」並宣布,「排富之後,美國每個人將獲得至少2000美元
中廣新聞網 ・ 1 小時前
中國漁船山東省沿海翻覆「釀9人失蹤」!南韓派巡邏船、直升機協尋
據《韓聯社》援引南韓群山市海警的通報稱,這艘重達99噸的漁船於今上午8時53分在距離於青島(Eocheongdo)西南方約150公里的海域翻覆,消息來源為中國海警發出的求救信號。當時船上共有11名船員,其中2人獲得途經的貨船救援,但其餘9人仍下落不明。為了尋找失蹤船員,南韓與...
CTWANT ・ 1 小時前

陸外交官嗆高市早苗「砍下骯髒腦袋」 日本強烈抗議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表示,如果「台灣有事」,伴隨著大陸方面使用武力,可能構成危機事態,日本將行使集體自衛權。而大陸駐大阪總領事薛劍,8日在社群轉發相關新聞,並且出言不遜,引發日本政府強烈抗議,揚言「砍
中廣新聞網 ・ 1 小時前
美政府停擺 50億美元北約軍售延宕恐殃烏克蘭
(中央社華盛頓9日綜合外電報導)Axios新聞網引述美國國務院的估算資料指出,有價值超過50億美元、用以支援北約盟國的武器出口,因政府關門而延宕。
中央社 ・ 1 小時前以色列中尉交火中喪生11年 哈瑪斯終於歸還遺體
以色列9日表示,已接收戈爾丁(Hadar Goldin)中尉的遺體。戈爾丁於2014年在哈瑪斯的伏擊中喪生,此後遺體一直被扣押在加薩。根據《英國廣播公司新聞網》(BBC)報導,戈爾丁於2014年8月1日在戰鬥中陣亡。他當時正與一群以色列士兵在加薩南部拉法附近的1處農田巡邏,突然遭到哈瑪斯武裝分子的襲
自由時報 ・ 58 分鐘前
女網紅模仿殺人魔勞榮枝 抖音出手封殺
[NOWnews今日新聞]中國社群平台再掀爭議。一名女網紅竟模仿殘忍殺人犯勞榮枝開直播,以戲謔語氣重演她在法庭上的辯解畫面,引來大批網友痛罵「毫無底線」。事件延燒後,抖音官方7日深夜出手,宣布該帳號「...
今日新聞NOWNEWS ・ 3 小時前巨浪襲西班牙渡假勝地特內里費島 釀3死15傷
西班牙渡假勝地、加那利群島的特內里費島(Tenerife)近日發生多起巨浪襲擊事故,導致3人死亡和至少15人受傷,有多人都被巨浪捲入海中。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救援直升機從島嶼北部拉瓜查市(La Guancha)海灘救起1名落水男子,但該男子抵達醫院後被宣布死亡。當地媒體《E
自由時報 ・ 28 分鐘前中國人形機器人爆單 分析:真實需求未建立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0日電)據報導,中國製造的人形機器人近期出現爆單,並成為「雙11」電商平台的新主角,但人形機器人的真實需求尚未廣泛建立,也面對價格戰等問題。
中央社 ・ 1 小時前
芬普尼毒蛋流入9縣市 綠議員肯定桃園衛生局及時下架
日前彰化縣某畜牧場的雞蛋驗出農藥芬普尼超標,全國約有15萬顆問題蛋流向9縣市。民進籍桃園市議員李宗豪今(10)日於市政總質詢時關心此事,衛生局長賈蔚說明,桃園僅有一處位於中壢區的超市有進問題蛋,衛生局已立即下架回收並完成追蹤。對此,李宗豪肯定市府的及時應變,但也強調此事件再度凸顯食安通報與源頭監管
桃園電子報 ・ 55 分鐘前
斯洛伐克2列車相撞無人喪生!11傷患送醫、數十人輕傷返家
據「斯洛伐克共和國通訊社」(Tlačová agentúra Slovenskej republiky,TASR)報導,事故發生在布拉提斯拉瓦省(Bratislavský kraj)的佩濟諾克(Pezinok)與布拉提斯拉瓦之間的鐵路線上,當時2列火車因不明原因相撞。事故後,現場立即啟動大規模緊急應變行動,共有超過60名...
CTWANT ・ 2 小時前
太陽能板抗汙名/嘆光電遭污名 光電協會大老:台灣半導體會被拖累
綠能產業被抹黑,恐衝擊台灣高科技業發展。日前太陽光電產業永續發展協會(TPiSA)創會理事長、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接受本刊專訪時直言:「將光電汙名化,只會拖累台灣半導體業發展。」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

獨家/蕭美琴IPAC歐洲議會演說 掀搶拍潮!他曝插曲:菲國議員痛罵
副總統蕭美琴保密到家的外交行動,無預警現身比利時布魯塞爾歐洲議會,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年會,並以「台灣:世界在動盪變局中的可信賴夥伴」為題發表演說,令與會各國議員既驚訝又感動。同樣獲邀出席的Hello Taiwan執行長江明信透露,這屆IPAC年會有不少插曲,例如:外界普遍認為菲律賓傾中,但出席的3名菲國議員當場公開表達對中國的不滿,甚至痛批中國「霸道」,場面引發熱烈反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影/悍婦沒掛號「闖診間嗆名醫」! po文取暖遭嗆爆秒刪
近日在高雄阮綜合醫院爆發醫病衝突事件,有位許姓女子未掛號就闖入診間,卻要求黃姓名醫解釋母親病情,遭拒後情緒激動還嗆醫師「缺錢嗎」,事後更將過程po網「公審」醫師,結果自己反成箭靶遭嗆爆狼狽刪文。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日本不再逐年檢視財政 高市:改以多年期衡量支出
(中央社東京10日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週末表示,政府將放棄目前以「年度」為基準的財政目標,改採「多年期」衡量支出的新方式。
中央社 ・ 46 分鐘前
中國進口原研藥退市潮:民眾質疑國產藥品質,專家指並非完全壞事
中國藥監局將80多種藥品在境內的藥品注冊證書注銷, 此舉引發巨大爭議。多位病患、醫療從業者對BBC中文分享了他們的經歷。
BBC NEWS 中文 ・ 3 小時前
中國可惡至極!央視點名沈伯洋「揚言全球抓捕」 警政署霸氣出手了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中國近年不斷打壓台灣國際地位,文攻武嚇手段越發囂張。重慶公安局日前點名民進立委沈伯洋,指稱其涉嫌分裂國家,揚言立案偵查、追究刑責;中國官媒央視昨(9)日更發布「起底台獨沈伯洋」影片,恫嚇將透過國際刑警組織「全球抓捕」。對此,警政署也做出回應。
民視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