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超傷身、奪命!研究揭「1物」真可補救:讓血管有彈性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久坐已成為現代生活的日常,而久坐已被確定會增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代謝疾病等風險。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一項研究發現,可可黃烷醇可以抵銷久坐造成的傷害。黃烷醇是類黃酮的一種,是植物多酚的一員,常見於茶、無糖可可、莓果類、蘋果、李子、堅果等。
楊世煒在其臉書粉專「韋恩的食農生活」表示,久坐會傷身是因久坐會傷害血管。研究證實,只要1~6小時的持續久坐,就足以降低血管內皮功能,而此功能常以 FMD(血流介導擴張程度,可評估血管內皮功能)衡量,下降代表血管釋放一氧化氮的能力變差。
值得注意的是,久坐造成的 FMD下降會最先出現在下肢血管,降幅可達 1.75~ 2.51%。FMD 每下降1%,未來心血管事件風險可能就提高13%。
楊世煒表示,英國伯明罕大學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可可黃烷醇可以幫助久坐造成的傷害。黃烷醇是類黃酮的一種,屬於植物多酚的一員。研究團隊招募40位健康年輕男性,一半心肺適能佳,一半適能較低。他們在連續久坐2小時之前,分別飲用高黃烷醇的可可飲、低黃烷醇的可可飲。
結果發現,喝低黃烷醇組者的血管功能下降,高黃烷醇組完全沒有下降。所有喝低黃烷醇可可的人,在久坐2小時後都出現,血流減少、血壓(舒張壓)上升、腿部肌肉氧合下降。楊世煒表示,這意味久坐會讓血管「短時間內老化」,但喝高黃烷醇可可的人,血管功能都未下降。「這顯示,黃烷醇能阻止久坐造成的血管功能衰退。」
楊世煒表示,黃烷醇是存在於蔬果、茶葉、堅果與可可豆中的植物多酚,過去的臨床研究已證實,它能改善血管一氧化氮(NO)生成、提升血管內皮反應性。
他表示,民眾平常應避免久坐,每工作一小時最好站起來1~2分鐘、走幾步、伸展一下。但若真無法避免,多攝取富含黃烷醇的食物也有助血管健康。黃烷醇常見於茶、無糖可可、莓果類、蘋果、李子、堅果等。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直擊/好市多黑五超夯雞塊一上架秒殺!「狂降2.3萬元」珠寶買氣曝
「蘇丹紅化妝品」重創肝腎還致癌!4現象慘了:飯後想睡也中
「超養生運動」曝!研究:能降低心臟病風險 做越多越長壽
驚!新北知名月子中心「年底熄燈」媽媽們不捨:住過回不去 業者曝原因
其他人也在看

研究揭「1能力」=心臟健康度 醫喊:現在練還得及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篇研究發現,握力強不強可能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握力越強,心血管越健康。此外,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心臟科醫師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以訓練心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新研究揭「1食物」真會害人惡夢
一般人認為,睡前喝牛奶等乳製品有助睡眠,但醫師江守山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睡前吃起司等乳製品會導致惡夢,因為乳製品在晚上食用時難以消化。研究人員發現,乳糖不耐症與胃腸道症狀、惡夢和睡眠品質不佳有關。研究並發現,食用水果、蔬菜和花草茶有助於改善睡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醫師認證「2款國民甜品」幾乎零熱量!減脂抗老還能穩定血糖
天氣一熱,總讓人忍不住想來碗冰涼甜品,但怕胖又怕升血糖,該怎麼選才聰明?減重醫師大推2樣「國民甜品」幾乎不含熱量,不僅能增加飽足感,還有助穩定血糖、抗氧化,是夏天減重抗老的天然好幫手。 1000
健康2.0 ・ 7 小時前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40歲起預防肌少症很重要!一旦肌少症找上門,連提菜籃、爬樓梯都會有困難,最終將臥床、坐輪椅,降低生活品質。遠離肌少症,高蛋白飲食、阻力運動缺一不可。
幸福熟齡 ・ 1 小時前
雞蛋價差4倍有原因!研究:選錯恐讓身體慢性發炎
雞蛋價格從一顆不到5元到超過20元不等,價差懸殊讓消費者疑惑:貴的雞蛋真的比較好嗎?藥師蔡佩玲指出,研究顯示放牧蛋比籠養蛋含有高出3倍的Omega-3脂肪酸,且Omega-6含量較低,長期食用Omega-6過高的雞蛋可能導致身體陷入慢性發炎狀態,建議民眾優先選擇放牧蛋或有機蛋,以攝取更優質的營養。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18 小時前
半年狂瘦7kg!58歲日本婦女不運動、不節食,只因改吃這些「減肥食物」瘦回年輕時的好身材!
隨著年紀增長,減肥這件事往往變得越來越不順利。許多 40+ 的女性都表示,年輕時少吃幾天、隨便動一動就能瘦,但進入中年後,代謝速度大幅下降,若營養攝取不夠,不只瘦不下來,還會讓身體更疲累、免疫力下降,
女人我最大 ・ 7 小時前
蔡依林認罹「1惡疾」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45歲天后蔡依林維持好身形,近來不只發行全新專輯、推出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年底將首次攻大巨蛋,門票一開賣就引爆搶票潮。她日前在Podcast中談及9點半睡覺的好處之後,並透露早睡的真實原因,證實曾得過「皮蛇」(帶狀皰疹)。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外,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早餐店「1類食材」易致癌!被世衛列一級致癌物等同菸草,卻有一堆人愛吃
加工肉品對健康的影響近年來備受關注,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危險程度與菸草相當,像民眾在超商或早餐店購買的培根、火腿、香腸等常見食品,實際上都含有可能致癌的添加物。根據專家研究指出,長期攝
食尚玩家 ・ 1 天前
23歲大學畢業當保全 網揭真相:少走40年彎路!
生活中心/江姿儀報導不少大學畢業生初入職場,卻從事與學歷不符的工作,所學與工作之間存在極大落差,難免遭外界質疑「讀大學幹嘛」。1名網友近日在社群平台發文分享住家社區換了新保全,竟是剛從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讓他忍不住疑惑「23歲就來當保全?那念大學有什麼用?」。貼文一出,引發網友熱烈討論,大票人揭「現實1真相」。
民視 ・ 21 小時前
更年期瘦不下來?努力運動反更胖? 營養師揭「體脂不降真相」:這個沒吃夠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困惑:明明每天努力跑步,體重計卻紋風不動,甚至體脂率還居高不下?這也是許多更年期女性都面臨的真實困境,究竟該如何透過正確方法,成功告別「越跑越胖」的魔咒? 跑步無效? 更年期體重停滯的秘密 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C小姐的故事是個典型。50多歲的上市公司副總,工作忙碌卻堅持運動。她每週慢跑三次,堅持三年。然而,她的體脂率幾乎紋絲不動,體態也沒變。這背後有更年期特有原因。C小姐飲食清淡,卻因蛋白質不足,導致肌肉量低、基礎代謝率下降。偶爾進健身房,也僅限於輕型機械訓練,對增肌幫助有限。根據《Maturitas》在2025年的研究顯示,停經後女性若能持續進行阻力訓練,不僅體能活動水準能顯著提高,甚至能在兩年後維持效果 。這說明:跑步雖能提升心肺,但缺乏重量訓練,就難突破代謝低谷。 為何單靠跑步難以瘦身? 科學告訴你 運動研究證實:單一有氧運動無法顯著增加肌肉量。更年期後,荷爾蒙變化使脂肪易集中腹部,這就是許多女性「小腹難瘦」的原因。根據《Geroscience》在2025年的實驗,阻力訓練能讓女性肌肉蛋白質合成率增加47%,改善肌力與肌肉量,提升總瘦體重2%!想有效燃
常春月刊 ・ 5 小時前
發票開獎!他更新雲端APP 驚見工程師「私密日記外流」愣:全寫出來了
114年9至10月統一發票於今(25)日開獎,不少民眾一早打開雲端發票APP準備更新、查獎,卻意外發現APP的「版本更新內容」完全不像一般常見的 bug 修復或功能優化,反而成了工程師的「生活日記」,從怪味零食、同事大胃王日常,到參加單車一日北高的熱血故事全都寫進去,讓網友瞬間笑翻,直呼「版本內容直接被工程師拿來當日記用了,我快笑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贏過地瓜!「這澱粉」抗老化、控血糖、改善腸道:還超級護眼
許多人擔心澱粉不利減重,但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建議,不妨吃富含花青素與膳食纖維的「紫薯」,它雖屬澱粉類,但抗氧化能力強、纖維含量高,有助於抗老、延緩血糖上升,堪稱超級食物。國健署也表示,花青素能保護眼睛、降低發炎、改善腸道菌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好市多黑五超殺!他大推「1款吹風機」折700 會員搶買:頭髮乾超快
美式賣場好市多黑五折扣昨(24)日開跑,展開為期7天活動,有超過500件商品特價。對此,有會員分享一款「折疊式吹風機」,大讚風力強、體積小,「全電壓帶去國外直接插電就可以用」。貼文曝光後,引發熱烈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視線模糊、頭暈小心「低血糖」發作 醫曝15/15法則救急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糖尿病患者最怕低血糖!75歲的許阿公就是第二型糖尿病病患,近半年常出現心悸、手抖、冒冷汗等症狀,有時候視線模糊、頭暈,甚至差點暈倒,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竟是低血糖作祟。醫師強調,面對這種狀況,除建議飲食運動、藥物調整並密切監測血糖外,也提醒一旦發生低血糖症狀,可採用「15/15」法則應急。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
匯流新聞網 ・ 4 小時前
婦蹲整天馬桶罹大腸癌 醫:排便出現「7變化」有危險
台中市70多歲婦人近日出現排便習慣改變、糞便有血或黏液等症狀,甚至在家中蹲整天馬桶都無法排便,直到因身體虛弱無力,家人緊急將她送往大甲李綜合醫院急診,經檢查確診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新國病誕生!國人3成有脂肪肝「壽命短4年」產官學合推「智慧篩檢平台」
我國脂肪肝盛行率高達3成,已超越病毒性肝炎,成為台灣最常見的肝臟疾病,提升國人心血管疾病與癌症風險。且研究顯示,患者平均餘命平均比一般人短約4年。台灣肝臟研究學會攜手諾和諾德、高醫大、中山大學、台灣生醫大數據科技今(27)日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啟動全國首創「代謝脂肪肝與肥胖風險分層及管理智慧篩檢計畫」。(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想增肌又減脂?營養師:很多人「這1物吃太少」 難怪體態一直卡關
「減肥」對習慣久坐不動的現代人而言,可說是一大挑戰,而能做到減少體脂肪又不損失肌肉,更是一門大學問!減肥過程中如何能同時做到甩肥油、又保留原本的肌肉量呢?營養師張語希指出,答案就是「吃夠蛋白質」!蛋白質在保持身體肌肉、促進新陳代謝與增加飽足感上,扮演十足重要的角色。 減重為何要吃足夠蛋白質? 以下逐一解釋為何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對於減重而言至關重要: 第一「維持肌肉量」:減肥時若熱量消耗多於熱量攝取,身體不僅會燃燒脂肪,同時也可能分解肌肉以提供能量。因此,攝取足夠蛋白質有助於補充「胺基酸」,其為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肌肉維修的主要原料。而保持肌肉量有助提升基礎代謝率,讓身體燃燒更多熱量! 第二「增加飽腹感」:研究顯示,蛋白質在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質、蛋白質)中最能增加飽足感。攝取高蛋白質的食物可以減少飲食過量的風險,輕鬆控制卡路里的攝入、將減肥的難度降低,不會在減重一開始就有「越級打怪」的感受。第三「提升新陳代謝」:蛋白質的「食物熱效應」(TEF)較高,也就是身體在消化蛋白質時,同時會消耗更多熱量。正因為身體需要更多能量來處理蛋白質,因此會促成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燃燒更多脂肪。 改變飲
常春月刊 ・ 22 小時前
獨家/林志穎20歲當紅時當兵!出書曝光當兵求生6大招 全網震撼點頭
遭檢方求刑2年8月的藝人陳柏霖、修杰楷、謝坤達、廖允杰等人快看!在事業巔峰正紅、勇敢當兵的「演藝圈學長」林志穎在《大兵日記》中曝光摸魚、輕鬆的秘密,以及在當兵前、新訓中心的自保之道。用最真實經驗告訴閃兵藝人們以及每一位即將穿上軍服的年輕人:「別怕,當兵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只要方法對,部隊其實可以過得比你想像中還輕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