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病友協會5倡議盼保工作權 每3年最長2年病假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9日電)台灣乳癌好發45到64歲壯年時期,乳癌病友協會表示,許多癌友因需定期請假、有重大傷病卡等因素,即使治療有望仍職涯受阻,提出5項倡議盼保障工作權,包括每3年最長有2年病假。
據國民健康署統計,乳癌連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其中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病人占比超過6成,為最常見亞型。乳癌患者以年輕型與停經前女性居多,多是家庭與職場的支柱;近年健保通過多項乳癌用藥給付,給予癌友治療希望,但「回歸日常生活」願望卻仍有其他險阻。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今年初的病友訪談中,發現許多病友仍有工作的經濟與成就感需求,卻也同時顯露出病友回歸職場的困境。
病友的常見困境包括:身體狀況無法負荷勞力工作,可選擇的工作類型受限;領有重大傷病卡,成為求職不利因素;(擔心)工作壓力造成復發風險;需定期入院治療、回診,請假成問題。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表示,多數病友須要有穩定收入支付治療費用,也擔心影響考績以及跟同事的關係;治療後,往往只能用止吐藥壓下常見的嘔吐副作用及其餘種種不適,以最快速度回到工作崗位。
乳癌病友協會表示,「想工作」與「能工作」之間不應有太大落差,多數病友仍有強烈的就業意願,只是被制度、身體、職場環境所限制;政府應制定「癌症病友職場回歸方案」,建立專責平台,提供病友職涯諮詢、職能重建與就業媒合。
此外,為符合實際療程需要的時間,應擴大「病假/延長病假」制度,每3年最長得有2年病假,讓病友可以安心接受治療;另應建立「癌症病友身心支持與職場適應」機制,提供病友、雇主、主管與人資「癌友友善職場培訓」,了解癌症治療可能的副作用、理解請假需求與重新適應流程。
乳癌病友協會也呼籲,應在勞動法令中,增加「重大疾病後返回職場之合理調整義務」條款,讓雇主在接受病友復職時,有明確法定依據,提供職務調整、減輕負擔或兼職機會;比照聘僱身心障礙者規範,對雇用病友或提供彈性工時的公司,提供稅賦減免或補助,鼓勵企業推動「癌症病友友善職場」。(編輯:吳素柔)1141029
其他人也在看
拉拉山桃農勇抗乳癌 皮下注射可兼顧治療與工作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來自拉拉山50歲阿芬(化名),靠種植水蜜桃維生,去年被診斷HER2乳癌,頻繁往返醫院、耗費整天治療令她萌生放棄念頭,經醫師建議改採皮下注射療法,對抗病魔不用放棄工作。
中央社 ・ 1 天前
年死2.3萬人!「護理系女神」謝侑芯心臟病驟逝「3大症狀」快就醫
網紅謝侑芯曾任護理師,因外貌亮眼被封「護理系女神」,近日她在海外工作期間,因健康因素驟逝,得年31歲。而據悉,她的死因為心臟病發作,「當下好像是未有急救的可能性」。醫師表示,心衰竭是常見的住院原因,因常與其他疾病有共病症狀,較難診斷,嚴重時恐有死亡危機。呼籲民眾一旦出現累、喘、腫症狀,就要到心臟內科進一步檢查。(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坣娜肺腺癌逝!醫揭「常被忽略3症狀」不只咳嗽 好發於女性
歌手坣娜於10月中旬辭世,一度傳出死因是胰臟癌,今(31)日坣娜的美籍猶太裔丈夫薛智偉首度發聲,表示坣娜是因肺腺癌病逝,肺腺癌再度受關注。澄清醫院中港分院表示,肺腺癌主要臨床症狀為胸悶、胸痛,導致患者頻繁呼吸不順或氣喘,其他症狀還包括疲勞感、體重減輕、食慾不佳、吞嚥困難、聲音嘶啞等,若出現上述症狀,應盡快就醫檢查,及早發現、治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頭痛像被雷劈」49歲六月以為中風送醫!醫揭關鍵原因 中年女性最要小心
49歲藝人六月年初突然頭痛欲裂,她形容像被鐵鎚重擊,血壓飆到180緊急送醫,一度以為中風,檢查後確診「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這個陌生疾病其實是許多高壓族群的隱形威脅。六月確診前兼顧工作、學業和家庭,一年內兩度劇烈頭痛,還出現氣喘、心律不整等症狀,加上家族有心血管病史,讓她驚覺不能再硬撐。 60秒內痛到極點 醫揭「雷擊性頭痛」是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警訊 輔大醫院神經科張哲誠醫師解釋,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是腦血管突然緊縮造成的疾病,最典型症狀是短期內反覆發作的雷擊性頭痛,在60秒內達到最痛。這種頭痛常在排便、運動、洗澡或情緒激動時突襲,也可能是藥物引發。每次持續數小時,兩三週內反覆發作。而中年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好幾倍,好發於40到50多歲。超過三成患者頭痛時血壓會飆高,常被誤以為中風。張哲誠醫師建議,診斷需靠腦血管攝影,而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準確度也有8成。早期檢查可能看不出異常,因為血管收縮從小血管開始向中心蔓延,需要醫師仔細評估症狀。 中年女性注意! 長期壓力、荷爾蒙變化恐誘發可逆性腦血管收縮症候群 中年女性為何特別危險?張哲誠醫師認為腦血管張力失調是主因,加上內皮功能障礙和交感
常春月刊 ・ 18 小時前
男性注意!「攝護腺癌」有3大明顯症狀
[NOWnews今日新聞]攝護腺癌為我國男性發生率第三位的癌症,死亡率居第六。國民健康署提醒男性民眾,應留意身體異常徵兆,倘出現排尿異常、夜尿頻繁或不明骨骼疼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評估,以利早期診斷與治...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台大醫12人沒症狀卻罹肺癌!誰是高危險群?名醫:1類人都該檢查
「好小子」顏正國確診肺腺癌不到1年,年僅50歲,令人唏噓。台大名醫指出,肺癌高居台灣「奪命癌王」,尤其肺腺癌相當兇惡,初期並無症狀,等到症狀出現往往已是末期。台大醫院曾為院內300多名醫師進行全面健檢
健康2.0 ・ 1 天前
腳麻腳痛藏「心血管病」警訊 醫師教你辨識9個危險信號!
如果腳痛腳腫,多半會以為只是筋膜炎、拉傷或肌肉痠痛,但這些看似尋常的症狀,其實可能是下肢血管出了問題,像是下肢動脈或靜脈栓塞這兩種危險的血管疾病,若無及時發現與治療,最嚴重需要截肢,甚至有生命危險。一般來說,如果走路時小腿痠痛、休息後又能緩解,可能是周邊下肢動脈疾病。
TVBS新聞網 ・ 9 小時前
停經後出血非小事!婦以為是自然現象 一查竟罹子宮頸癌
一名53歲女性停經三年後出現棕色分泌物與滴狀出血,延誤就醫後確診為子宮頸鱗狀細胞癌,所幸透過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成功治療,目前恢復良好。醫師提醒,子宮頸癌初期常無明顯症狀,定期篩檢是早期發現的關鍵。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溫差大!心肌梗塞恐爆發 前1個月會「胸痛、肢體痛、呼吸困難」
氣溫逐漸下降,心血管疾病風險隨之攀升。冬季寒冷使動脈收縮,大幅提高急性心肌梗塞發生機率。這類疾病主要源自冠狀動脈阻塞,可能是動脈硬化或血栓形成所致,導致心臟無法獲得充足氧氣供應。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2歲童燒不停、手腳「腫得像麵龜」 原來是川崎病惹禍
一名2歲男童連日反覆發燒,手腳「腫得像麵龜」、雙眼佈滿血絲、嘴唇乾裂發紅,脾氣開始煩躁不安,診所醫師察覺狀況有異,建議儘快送急診檢查,研判是有猝死風險的急症「川崎病」惹禍。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停經後出血非小事 醫:子宮頸癌初期無症狀早期發現是關鍵
已停經三年的53歲詹女士,半年前突然出現棕色分泌物與滴狀出血,原以為是更年期後的自然現象而未加留意,直到出血量逐漸增加才就醫。經檢查後診斷為早期子宮頸鱗狀細胞癌,與醫療團隊充分討論後,選擇接受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根除性子宮切除手術,術後病理報告確認為早期子宮頸癌,因採用微創技術,傷口小、疼痛感低、恢復快,住院三天即順利出院,目前持續回診追蹤,恢復狀況良好。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威君指出,子宮頸癌好發於35至55歲女性,但停經後婦女也不可掉以輕心。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每年約新增1,300例子宮頸癌個案,主要風險因子包括感染高風險型人類乳突病毒(HPV)、免疫功能低下、多重性伴侶及吸菸等。陳威君說,早期子宮頸癌往往沒有明顯症狀,許多患者直到出現陰道異常出血、性交後出血、分泌物異常或下腹疼痛等警訊才就醫,此時病情可能已進展至第二期甚至第四期,錯失治療黃金期。手術治療方式會依腫瘤大小與侵犯範圍而有所不同,包括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及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對於已過生育年齡的女性,建議採取「根除性子宮切除術」,手術範圍包括子宮頸、子宮、陰道上段、周圍支持組織及骨盆腔淋巴結
台灣好新聞 ・ 20 小時前
沒有火燒心也可能胃食道逆流!醫曝「4種非典型表現」常被忽略 咳嗽也中
54歲的陳先生,近兩個月來反覆出現胸口拉扯疼痛與胸悶感,尤其從平躺起身時最為明顯,甚至翹腳時右腿也會被牽痛。由於心臟與胸腔檢查皆正常,他一度苦無對策。直到親友介紹,求診中醫診所莊可鈞中醫師,經辨證與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這才發現問題其實出在常被忽略的「隱性胃食道逆流」。 什麼是隱性胃食道逆流? 症狀不典型容易被忽略 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台灣成年人約有10%至20%罹患胃食道逆流(GERD),隨著飲食西化、作息不規律及肥胖人口增加,盛行率逐年上升。典型症狀包括火燒心(胸口灼熱)、酸水逆流、打嗝或吞嚥不適,患者多半會就醫並接受胃鏡或服用抑制胃酸藥物。但仍有不少人屬於隱性胃食道逆流(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LPR),這類患者沒有明顯的火燒心或胃酸感,而是出現以下非典型症狀: 慢性咳嗽、聲音沙啞咽喉異物感、常想清喉嚨胸悶或胸口拉扯感平躺、低頭或姿勢改變時症狀加劇 莊可鈞中醫師指出,這些症狀往往模糊且不具代表性,導致患者常輾轉於心臟內科、胸腔內科、耳鼻喉科,甚至復健科,做了許多檢查卻始終找不到問題。 症狀模糊易被誤判 患者常陷焦慮 許多隱性胃食道逆流患者的最大痛點是:檢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打呼聲大到自己嚇醒?40歲男罹睡眠呼吸中止症險猝死
一名40歲男性上班族因夜間頻繁打呼且聲音大到自己驚醒,甚至有時出現窒息感,被診斷為極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徐欣健醫師指出,這類睡眠障礙患者罹患中風、心肌梗塞的機率是健康者的6至23倍,嚴重者甚至可能猝死。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退化性膝關節炎年輕化,50歲就恐生骨刺!不想提早退化,醫師推薦4種關節保健運動
85歲的黃先生飽受退化性膝關節炎之苦超過10年,膝蓋嚴重變形、疼痛難耐。多年來他嘗試過藥物、復健、玻尿酸與類固醇注射等多種非手術治療,效果卻有限,甚至得長期依賴止痛藥才能勉強行動。就醫時,他已無法獨自行走,需依靠輪椅代步。台北慈濟醫院骨科醫師李宜軒評估後發現,黃先生的膝關節已嚴重退化,雖符合進行人工......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 天前
八旬婦罹患零期「肝癌」 「電燒治療」尋求根治!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83歲的黃女士因身體不適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就診過程中意外發現肝功能異常,進一步檢查發現一顆約1.5公分的肝臟腫瘤,確診為第零期肝癌,同時也發現黃女士患有B型肝炎,卻因沒有症狀所以不曾進行相關治療。所幸發現及時,由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鄭煜明醫師執行電燒治療,術後三天黃女士順利出院,目前僅需定期追蹤避免復發。 一旦感染過B、C型肝炎 恐提高肝癌風險 鄭煜明醫師指出,台灣肝癌的高危險族群主要與B、C型肝炎相關,B型肝炎約佔五成、C型肝炎約四成,其餘則與脂肪肝或酒精肝等有關。雖然隨著疫苗及抗病毒藥物的普及,肝癌整體發生率逐年下降,但一旦感染過B、C型肝炎,就有罹癌風險,且患者年齡層有增加趨勢。 肝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隨病情惡化,若腫瘤壓迫到膽管可能出現黃疸,晚期則多發生轉移,導致肝衰竭、腹水、食慾下降與體重驟減,嚴重影響生活,因此及早發現與治療是重要關鍵。 肝癌初期「電燒治療」可根治 超音波導引提升安全性 根據臨床數據,零期肝癌治療後平均存活率超過10年以上,若延誤至第二期則縮短為約5年,第三期降至2.5年,若已轉移,存活時間僅剩半年。「在第零期使用電燒治療普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攝護腺癌 男性常見癌症
攝護腺癌為我國男性發生率第三位的癌症,死亡率居第六。國民健康署提醒男性民眾,應留意身體異常徵兆,倘出現排尿異常、夜尿頻繁或不明骨骼疼痛等症狀,應及早就醫評估,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根據一一一年癌症登記報告及一一三年死因統計資料,攝護腺癌在台灣我國男性中發生率居第三位,一一一年發生人數達九○六二人,標準化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四十一‧六人。一一三年攝護腺癌死亡人數為一八九七人,標準化死亡率每十萬人七‧八人,死亡率排名第六。攝護腺癌風險與多項因素相關,包括年齡、家族史(基因)、種族、飲食及環境等,非單一因素造成。而國際研究指出,尚無充分證據顯示PSA(前列腺特異抗原)檢測可有效降低攝護腺癌死亡率,反而可能因過度診斷與治療,影響患者生活品質,導致出現勃起功能障礙或尿失禁等副作用。美國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拜登罹患攝護腺癌擴散骨骼 Gleason 9分屬高風險癌!醫師詳解預後與治療方向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林招煌美國前總統拜登被診斷出高風險攝護腺癌,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骼。攝護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常被誤以為排尿問題,PSA 檢測是重要篩檢工具。醫師提醒男性定期檢查、早期診斷,可控制病情並延長存活期。美國現年 82 歲的前總統拜登,近日被診斷出罹患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且癌細胞已轉移至骨骼。根據其辦公室聲明,拜登因出現泌尿道症狀惡化前往就醫,經檢查後確診,格里森分級(Gleason grading system)高達 9 分,屬於高度侵襲性癌症。目前其家人與醫療團隊正在評估最合適的治療方案。攝護腺癌:男性老化常見癌症之一攝護腺癌是台灣男性第 5 大常見癌症,根據衛福部癌登資料顯示,好發於 65 歲以上男性。早期常無明顯症狀,僅有頻尿、夜尿或排尿困難等輕微表現,常被誤以為是攝護腺肥大而延誤診斷。PSA(攝護腺特異抗原)血液檢測與直腸指診(DRE)是最主要的初步篩檢方式,若 PSA 升高或觸診異常,醫師會進一步安排影像與切片檢查確診。Gleason 分級 9 分代表什麼?格里森分級是評估攝護腺癌細胞惡性度的重要指標,分數介於 6 到 10 分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 天前
婦人無痛血尿竟是罹癌 手術根除病灶並保留腎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邊建元/新北報導 圖:泌尿科許竣凱醫師/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67 歲的林女士一向健康,卻在近期出現間歇性的無痛血尿,她原本以為只是小問題,至台北慈濟醫院檢查後,竟發現
好醫師新聞網 ・ 1 天前
「無痛血尿」藏危機!6旬婦輸尿管爆「5公分大腫瘤」醫:3類人高風險
67歲的林女士一向健康,卻在近期出現間歇性的無痛血尿,她原本以為只是小問題,至醫院檢查後,竟發現左側輸尿管末端長了一顆5公分的腫瘤,並造成腎水腫情形。確診為輸尿管泌尿上皮癌後,醫師先安排化療縮小腫瘤,再利用達文西手術切除腫瘤並重建輸尿管,成功保留腎臟功能,林女士術後追蹤至今,病情控制良好。(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坣娜胰臟癌病逝!沉默殺手存活率僅13% 5大症狀警訊別忽略
藝人坣娜因胰臟癌過世,引起外界關注這種被稱為「沉默殺手」的癌症。由於胰臟癌早期症狀不明顯,且發病原因複雜,使得患者多在中晚期才確診,治療與康復難度高,5年存活率只有約13%。
鏡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