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要環評2-1】民怨還是民粹? 在野推加嚴版光電環評 業者籲不該疊床架屋
「山也光電板、海也光電板、水庫也光電板」,台灣已淪為「小小多光電板」的國家;在野如此形容現在的能源困境。
另一方面,中南部農漁民也向媒體抱怨光電造成低頻噪音、折射光線刺眼、不良失工徒增觸電風險,搞得他們心力交瘁;此外,架設過密導致日照不足,也影響農作物及漁獲生長,影響收成。
為此,民眾提案加嚴版的光電環評修法,列出10大類需要環評的案場,包括國家公園、國家風景區或脆弱敏感區;野生動物棲息地;重要濕地;沿海自然保護區;特定農業區農用地;政府獎補助造林地屬國營與公營事業土地。
另外,山坡地設置或累積設置1萬瓩或累積設置面積5公頃以上;水面型光電設置或累積設置1萬瓩或累積設置面積5公頃以上;設置或累積設置容量達2萬瓩(20MW)以上,或設置、累積設置面積10公頃以上,在開發前都應實施環評。
其實,今年1月16日,環境部已修正光電建設應實施環評標準,除原本位於重要濕地應環評外,增訂位於國家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特定農業區之農業用地、國有造林地等環境敏感區位,及在山坡地設置裝置容量2萬瓩以上,或面積15公頃以上的光電開發,都應環評。
兩相對照下,民眾團的修法版本,增納了國公營土地造林;水面型系統;山坡地應環評標準,由2萬瓩加嚴至1萬瓩,開發面積則由15公頃加嚴為5公頃;另外,所有案場只要累積設置面積逾10公頃,通通要環評。草案也明定,光電實施環評規定,不包含屋頂型光電。
環境部研議增列光電環評項目
輿論排山倒海而來,環境部長彭啓明昨(17)日親上火線主持記者會,並鬆口以科學證據、公開透明為原則,針對光電環評制度展開研議。至於水面型光電未來是否納入環評?彭啓明只表示,各國針對水面型光電都沒有環評指引,不會因為全世界都沒有就不做,因此正研議多少面積納入環評是合理的。
環境部並盼各界能在10月底前提出意見,儘可能在今年底、明年初提出認定標準草案。
光電業呼籲慎重考量環評
太陽光電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大亞綠能公司董事長沈尚弘表示,業者不反對環評,如果環評能讓社會大眾、政府安心,業者也會安心。但關鍵是環評也有必要性問題,假若變成屋頂型光電,或5kW的小型光電都要環評,只會徒增負擔,讓整個產業展變得更窒礙難行。
另外,也要考慮到「進行環評」與「建置時效」兩者之間會有影響;沈尚弘表示,如果任何光電建置都要環評,整體綠能建設勢必遲緩。
太陽光電永續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表示,任何團的提案都有其份量,立委關心環境也予以尊重,但在立法前,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一定會設法事先溝通。
蔡佳晋陳述,光電產業其實只是拿到執照的組裝業,是不破壞地形、地貌的低度開發。2公頃土地的開發面積,與100公頃土地都是一樣的「複製、貼上」,工程都是重覆性的。
日台國土多山坡 光電環評標準趨嚴
蔡佳晋也說,儘管山坡地開發光電是水土保持的議題,不該和環境影響評估混為一談,但光電產業也沒有堅持大型太陽能在山坡地上不用環評;大型光電開發是否需要環評,可以再溝通,但若連小規模光電開發也需要環評,受影響最重的不會是光電業,反而是半導體業,因為他們需要綠電。
蔡佳晋表示,全世界太陽能光電90%不用環評,只有日本針對山坡地建置光電,因有土石流問題才要環評。但發生土石流未必是設置光電造成,而是原本該處就易發生土石流,是蓋在不應該蓋的地方;不能把土石流都怪到太陽能興建。
至於為何日本山坡地蓋光電需要環評?那是因為日本山坡地占國土面積61%,台灣比例也不小,有56%。
蔡佳晋斷言,如果一般農地不能蓋光電,緩坡地也不能光蓋,真不知台灣太陽能光電要蓋在哪裡?單靠屋頂型光電是不可能達成2050淨零碳排,這是不可能的任務;如果今天太陽能不能持續推動,只靠風電,也不可能達成淨零碳排。儘管政府已尋求多元綠能技術,但都還不成熟,太陽能還是唯一安全可靠的能源。
業者反對環評疊床架屋
太陽光電產業協會理事、元晶太陽能公司資深副總王亮凱表示,環評應該有很嚴格的立法程序,但如今已變成民粹立法,用多數表決強力通過,都不是人民之福。環評不該疊床架屋,它要合理,要回歸科學、專業。
太陽光電產業協會常務理事、台泥綠能公司處長江一志也說,之所以要做環評,是其本身為嚴重污染源,設置樣態會影響當地生態,或對人類有影響,才會進行所謂的環評。現況則幾乎是民粹之下,懷疑光電有毒、是高污染,才會去推動環評立法,但全世界設置光電要環評沒幾個國家。
江一志質問,「環評」在台灣是真議題嗎?假設把光電是高汙染的謠言澄清後,民眾還會要求要環評嗎?環團還會要求嗎?他認為,光電設置要環評,除非會影響當地生態,包括野鳥生態、草鴞棲息地等,但一昩把太陽光電推到比工業區設置更嚴格的要求,這是完全不對的。
經濟部將彙總業者意見與環境部研商
經濟部能源署主秘翁素真表示,針對光電加嚴版環評一事,會進一步與環境部研商,如同業者所說,依國際趨勢,太陽光電屬於地度開發,哪些案場適合納入環評,會與環境部持續研商。
能源署組長廖士煒也表示,光電開發是否納入環境,應參考國際標準,依科學根據討論,等彙整各大公協會建議後,再與環境部溝通。
更多太報報導
【光電要環評2-2】打擊接二連三!產業急Call買嘸綠電 從業人員斷言光電目標一定跳票
七大光電產業公協會站出來齊聲拒絕不實謠言 台汽電證實對蘇一峰提告
水面型光電需環評?卓榮泰:一定面積以上要更慎重
其他人也在看

環境部研議水面型光電列入環評 將以八指標量化光電對環境衝擊
環境部17日宣布啟動太陽光電環評制度修正研議,預計將水面型光電納管納入環評,並於年底以八大指標,啟動太陽光電對環境衝擊之研究。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2026高雄市長選舉恐翻盤? 沈富雄指「打弊案」營造變天條件
國民面對2026年高雄市長選舉,預料將立委柯志恩再次挑戰。民進準備明年1月進行初選民調。對此,前立委沈富雄研判,高雄出現美濃大峽谷、柏油山坑坑洞洞,柯志恩可以從現在講到投票那一天,這是有利的地方;高雄會換天地、移轉政權,尤其柯志恩是很厲害、很精明的人。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光電要環評2-2】打擊接二連三!產業急Call買嘸綠電 從業人員斷言光電目標一定跳票
「我們也不堅持大型太陽能在山坡地上不用環評…但,我們已被催到…每天都有人打電話來問有沒有光電可以賣,幾乎大家都缺再生能源,已被打到不知怎麼辦;這是事實!」太陽光電永續發展協會榮譽理事長、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晋如此描述產業缺綠電的窘迫。
太報 ・ 13 小時前
影》「喝水」質詢舊片翻紅!王世堅遭韓國瑜猛回擊 柯P笑翻
民進立委王世堅過往質詢的金句、誇張的肢體語言,近日因被大陸音樂人改編成歌曲王世堅質詢「從從容容」意外紅遍兩岸,成為兩岸網路共同話題;這股旋風也讓他過往質詢畫面再度被翻出,其中他於2016 年質詢時任北農總經理韓國瑜的片段也瘋傳,這回韓展現雄辯能力,兩人狂飆金句笑翻一旁的柯文哲。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揭弊收錢?黃國昌喊告週刊!張益贍:若真「涉1罪」...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媒體今(17)日再爆料,民眾主席黃國昌辦公室曾兩度向央廣索資,包括央廣褒忠分台10年來的歷次發射機所有工作數據資料,黃國昌今回應,他接獲工會的檢舉當然要查證、索資,自己從養狗仔到駭客首領,現在已經被成特工,到底有完沒完?對此,政治評論員張益贍在《台灣向前行》中直指,索資是立法委員的職權,若黃國昌在過程中把資料提供給別人,又真的有收錢,恐涉及「違背職務收賄罪」。
民視 ・ 13 小時前
暴力升級!密室轉型!《闇黑電話2》如何在完美前集之後再創新局?它是《猛鬼逛街》的新世紀轉生版本!
《闇黑電話》是2022年最驚喜的恐怖片之一,別忘了那時院線市場還受到疫情影響,但這部成本不到2千萬美金的「廉價」恐怖片,卻在美國創出將近1億美金票房,全球票房也超過1.6億美金。它的口碑與票房,讓續集勢在必行。但是,《闇黑電話》的故事似乎結束了,沒有留下懸念。那麼,10/17全台上映的《闇黑電話2》要如何繼續嚇人?事實是,如果你是《闇黑電話》的粉絲,那麼絕對不能錯過《闇黑電話2》。
Yahoo奇摩電影戲劇編輯部 ・ 1 天前
巨人盃》劉宇威飆速111公里關門 民安連兩年闖4強
【賽會特約記者王婉玲台南報導】新北市民安國小今天(17日)連過兩關,16強賽先以10比1擊退彰化縣東山國小,8強賽再以11比9打敗台中市塗城國小,連兩年闖進巨人盃國際少棒錦標賽4強。 ...
智林體育台 ・ 1 天前
BLACKPINK粉紅炫風襲高雄!演唱會經濟學成市長初選必考題
韓國女子天團BLACKPINK重返高雄開唱,在台刮起粉紅炫風!高雄六大地標粉紅應援,市長陳其邁也換上粉紅色頭髮大頭貼,引爆政壇模仿潮。近年來,「演唱會經濟」已經成為高雄的招牌之一,也是有意競逐下屆市長的必考題,民進內有意爭取提名的4名立委紛紛拋出相關政見,其中賴瑞隆、邱議瑩都主張蓋大巨蛋。同時,地方人士認為,演唱會是重要的觀光財,高雄應該趁機升級其他景點,讓國外旅客可以多留幾天,甚至日後不會只為了看演唱會才來高雄,把觀光效益最大化。
太報 ・ 13 小時前
羅智強一早前往投票 笑稱幸運小物是證
國民主席選舉18日登場。台北市文山區投票所一早就湧現人潮。候選人羅智強也在8點就抵達投票所投票。他表示,心情愉快平靜,但昨天晚上都在拉票,因為跟一般選舉不一樣,投票日還可以繼續拜票。他也笑稱自己的幸運小物就是證,今天投票蠻踴躍的,滿多員投票是好事。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日潛艦比台灣便宜3倍?退役少將爆料海鯤號「裝備真相」
日本新型潛艦「蒼鯨號」14日舉行命名暨下水儀式,造價約新台幣148億元,搭載多項先進技術,消息曝光後引發台灣輿論熱議。許多網友將其與我國造價近500億元、進度一再延宕的國造潛艦「海鯤號」相比,直呼「羨慕人家政府錢少還能辦成事」,而退役少將栗正傑17日指出,海鯤號仍使用傳統推進方式,甚至傳出測試時使用卡車引擎、潛望鏡還得向美方借用,「完全只是政治表演,為了成就蔡英文。」
中時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近一成日本夫妻不聊天「2%只靠LINE溝通」 維持婚姻祕訣「偶爾忍耐」排第二
處在熱戀期的伴侶往往有聊不完的話題,但是步入婚姻之後,如何維持熱情成為許多人的課題,有日本媒體進行「夫妻關係調查」,除了吵架後如何和好、吵架的原因、每天夫妻的聊天時間外,也公布了夫妻維持幸福婚姻的祕訣排行。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4 小時前川普怒批全球海運碳費 揚言美拒遵守籲各國抵制
(中央社華盛頓2025年10月1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表示,他對聯合國旗下國際海事組織(IMO)這週將表決全球海運業徵收碳費一事感到「憤慨」,稱此舉是「全球綠色新騙局稅」。綜合政治新聞網POLITICO與韓國「朝鮮日報」報導,川普在社媒「真實社群」(Truth Social)貼文,稱美國絕不會遵守這項措施,揚言會盡一切手段抵制。他呼籲各國響應美方立場,在表決時反對這項全球碳費。川普說:「我對國際海事組織這週打算在倫敦通過全球碳費感到憤慨。美國絕不容這個針對海運的全球綠色新騙局稅,也不會以任何方式、形式遵守。」「我們不容對美國消費者漲價,也不容建立一個用你我的錢來實現他們幻想的『綠色新騙局官僚體系』。請與美國站在一起,在17日倫敦的投票投下反對票!」國際海事組織推動「淨零架構」(Net-ZeroFramework),以減少全球海運的溫室氣體排放,計劃17日於倫敦表決是否正式採納這項架構。淨零架構將對大型船舶設定強制的年度溫室氣體排放上限,超標船舶必須購買排放許可來抵銷超額排放。目前全球海運業普遍支持這個架構措施,表決時可望獲超過2/3會員國的支持予以通過。中、韓等國已表態支持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漫淹路面」 最新影像曝 民眾有感:水變湍急
太魯閣燕子口17日發生大規模邊坡崩塌,短時間內形成蓄水量約270萬噸的堰塞湖,經過一夜後水已溢流至路面!水勢比前一天更加湍急,立霧溪堰塞湖高約50公尺,水位雖未改變但仍呈紅色警戒。花蓮分署計劃從新台8線開闢便道以銜接舊台8線,專家也討論是否可使用怪手製造破堤,以防止洪災發生。相關單位持續監測情況並評估最佳處理方案,確保周邊地區安全。
TVBS新聞網 ・ 8 小時前
立霧溪堰塞湖警戒持續!燕子口展開降挖工程 馬太鞍溪為何無法比照處理
從太管處提供畫面可見,靳珩隧道西口目前已幾乎滅頂,道路一帶積水猶如海面,太管處表示堰塞湖水位仍在攀升,水體已進入隧道並流向魯丹橋。由於壩體周邊偶有落石,公園全區從昨晚起已全面封閉,並撤離區域內遊客及部落居民,山區登山民眾也接獲簡訊要求盡速下山。太管處指出...
CTWANT ・ 5 小時前
「風神」撞上東北季風!雙氣流夾台灣「雨勢最猛日」曝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今(18)日凌晨生成,目前位在菲律賓東南方海域,強度為輕颱等級。外界持續關注「風神」的預測路徑及對台影響程度,就有氣象專家分析指出,「風神」的後續路徑有機會出現「轉彎」。其中特別提到,下週一、二兩天若達到這2條件,「風神」不排除有飆上中颱等級的可能。另外專家也提到,颱風會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後續台灣恐被雙氣流夾擊,不排除帶來強降雨和明顯降溫,最冷氣溫預計將跌剩不到20度。
民視 ・ 7 小時前
風神掀共伴效應!專家示警「桃園以北、宜花」雨最劇
今年第24號颱風「 風神 」形成,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示警,雖颱風距離台灣最近還有500公里,但東北季風帶來的共伴降水不容小覷,尤其「 桃園以北、宜蘭及北花蓮 」一帶影響最明顯。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劇烈降雨預警「1地區連3天紫爆」!粉專曝最糟情況: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今年編號第24號輕度颱風「風神」,今(18)日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2.9度,東經127.4度,以每小時18公里速度,向西進行。氣象粉專也提醒,共伴效應劇烈降雨預警,並曬出輝達AI模式未來4天降雨模擬,示警恐怕會出現最糟的1狀況,雨量會更加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風神颱風即將形成!「這3天」雨勢最大 最新預估路徑曝光
今(17)日環境仍為偏東風,迎風面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宜蘭及恆春半島不定時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及大臺北地區亦有零星降雨機率,而其他地區仍為晴到多雲、高溫炎熱,午後僅高屏地區及其他山區有零星短暫雷陣雨。氣象粉專也提醒,風神颱風即將形成,未來這3天雨勢最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