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捐肝救父卡在「血型不相容」 高醫突破難題完成活體肝臟移植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53歲、從事倉儲管理李先生,一向重視健康,卻在一次例行追蹤檢查中意外被診斷出罹患肝癌,且因為肝癌反覆復發、腫瘤體積較大,經評估唯有進行肝臟移植才能根治病情,雖然兒子願意捐肝,但兩人血型不同,所幸,高醫移植中心醫療團隊啟動跨科整合照護機制,憑藉嫻熟的活體肝臟移植技術,成功完成手術。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移植中心主任張文燦表示,手術最具挑戰的難題是,父子兩人血型不同,父親為O型、兒子為A型,兩人血型並不相容,且血管重建較為複雜,手術難度極高。
面對艱鉅挑戰,張文燦說,高醫移植中心醫療團隊立即啟動跨科整合照護機制,一步步克服肝癌降階治療和血型不相容移植術前、術後處理,最終成功完成手術。術後父子倆恢復情況良好,李先生重獲新生,也讓一家人重拾笑容。
高醫副院長陳芳銘表示,在醫療領域中,活體捐贈象徵著最深厚的情感連結,當一位家人願意忍受手術的危險及肉體的痛苦捐出自己的一部分器官,去延續摯愛親人的生命,那是一種超越言語的奉獻與勇氣,這份決定,往往來自家人之間無條件的愛,也展現人性中最柔軟而堅定的力量。
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數據,截止今年9月底,台灣約有965人在等待肝臟移植,正因為能進行移植的大愛肝臟有限,若能進行活體肝臟移植,就能挽救更多肝癌末期患者的生命。
張文燦說,活體肝臟移植是指配偶或五等親以內的捐贈者在肝臟功能正常的情況下,將肝臟一部分移植給受贈者,正常情況下,捐贈者及受贈者血型必須相容,否則容易誘發急性排斥反應,進而導致肝臟衰竭。
張文燦指出,在面對高風險、複雜度高的移植案例,如血型不相容的活體肝臟移植,醫療團隊必須透過先進的術前評估系統與個別化治療策略,才能大幅提升手術成功率。且術後也需結合多專科團隊密切追蹤,確保病人能順利康復、恢復正常生活。
照片來源:高醫提供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125天的生命奇蹟! 跨科接力搶救「600公克極早產兒」變胖娃娃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研究:兒少高血壓20年翻倍!不健康飲食與肥胖成主因 家長留意3點助改善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別以為高血壓不會找上兒童與青少年!《衛報》報導,一項跨國研究指出,由於不健康飲食、運動量不足與肥胖率飆升等多重因素,全球兒少年高血壓盛行率在過去20年間幾乎翻倍。專家警告,尚未成年就罹患高血壓的孩子,未來恐終生面臨心血管疾病、腎臟病等嚴重健康威脅。 跨國研究解析兒少高血壓盛行率 留意「高血壓前期」風險! 上述研究已發表於國際期刊《刺胳針兒童與青少年健康》,分析了來自21國、96項研究、超過40萬名19歲以下兒童與青少年的數據。研究發現,2000年至2020年間,兒少高血壓盛行率從3.2%上升至6.2%,而肥胖是兒少高血壓顯著的相關因子,近19%的肥胖兒童與青少年出現高血壓,相較之下,體重在健康範圍的兒少罹病率不到3%。 研究也顯示,另有8.2%的兒童與青少年處於「高血壓前期」,也就是血壓高於正常,但尚未達到高血壓診斷標準,在青少年較為普遍,約有11.8%,年幼兒童則約為7%。高血壓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在14歲族群達到高峰後開始下降,尤其常見於男孩,且患有高血壓前期的兒童和青少年更容易發展成高血壓,因此這段時期的定期檢查非常重要。 兒童肥胖致多重疾病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超市女員工低頭補貨傷頸椎 接受人工頸椎間盤置換術重拾健康
宜蘭縣一名在超市工作的50歲陳女士,長時間勞力工作經常腰酸背痛,近期肩頸痛、手麻症狀加劇,甚至痛到睡不著、坐不住,就醫檢查發現頸椎間盤突出,接受微創人工頸椎間盤置換手術,術後疼痛不再,重拾健康生活步調。陳女士長期在超商工作,疑似低頭補貨傷到頸椎,羅東博愛醫院脊椎微創中心醫師黃安平檢查後,查出頸椎的椎
自由時報 ・ 1 天前蘇丹紅化妝品原料流向12業者 石崇良:預防性下架 檢驗結果明出爐
台灣化妝品首度檢出使用工業用色素「蘇丹4號」,問題原料流向國內12家業者。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23日)表示,食藥署已要求業者全面預防性下架相關產品,地方衛生局也在清查檢驗,明天就會公布清查與檢驗結果。 「蘇丹紅」危機再起,食藥署21日傍晚公布我國網購平台販售的中國製「且初越桔清透卸妝膏(無花果味)」與國內綠藤生物科技公司「專心護唇油-莓紅版」驗出工業用色素「蘇丹4號」,問題原料皆來自新加坡康博公司(Campo Research Pte. Ltd.),綠藤生技的原料來自原料進口商「亦鴻有限公司」,亦鴻公司的問題原料向已流向國內歐萊德公司、慶生堂化粧品公司等14家業者,食藥署要求業者在48小時內完成清查。 衛福部長石崇良23日上午出席活動前受訪表示,根據食藥署追查亦鴻公司下游14家業者,排除1家非國內業者及1家原料出口商,共有12家國內化粧品業者列入調查,食藥署已要求業者全面檢視可能受影響產品並先行下架,各地衛生局也正在稽查,24日將公布調查與檢驗結果。他說:『(原音)所以已經分別通知這12家業者進行預防性的下架。同時,由所有的所在地的衛生局再進行進一步的調查,那麼陸陸續續也在進行檢驗當中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擠痘痘竟釀敗血症!20歲男大生「肺穿10幾洞」 醫示警:危險三角區別亂擠
近日一名20歲大二學生小林(化名)因高燒、咳嗽及胸痛就醫,檢查發現肺部竟出現多個空洞,部分肺組織甚至已壞死,被診斷為「血源性肺膿瘍」。醫師指出,病因竟與他臉上一顆黃豆大小的痘痘有關。
鏡報 ・ 1 天前83歲宋玉潔修女守護偏鄉46年 醫讚:慈悲是持續陪伴
83歲台東聖十字架慈愛修女會修女宋玉潔從瑞士到台東服務46年,照顧部落居民,甚至開辦學生課後安親班,21年前發現罹癌,放棄回瑞士老家療養,仍繼續在台服務,於2013年榮獲醫療奉獻獎,日前因右手3指麻木的老毛病發作,和她結緣多年的台中市中醫師蔡全德專程前往台東為其診治,蔡全德說,她是我最敬佩的長輩,每
自由時報 ・ 1 天前低頭族頸椎退化與神經受壓 骨科醫師2招穩定頸椎
現代人不論是上班工作還是下班休息時間都離不開3C產品,長時間低頭的姿勢已成為許多人生活日常。花蓮慈濟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陳顥文提醒,長時間低頭與頸肩痠痛、頭前傾姿勢及部分頸椎的退化性變化很有關聯,陳顥文醫師教民眾兩個簡單且安全的自我訓練,建議低頭族應養成每30分鐘起身活動一次的習慣,即使只是轉轉頭、伸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蔬果汁加「1水果」慘了!研究:大減84%關鍵營養素
很多人會喝蔬果汁來補充營養,但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表示,一項研究發現,蔬果汁的營養吸收其實深受配方影響,而「香蕉」這個營養又常見的食材,竟然會讓關鍵營養素「類黃酮」吸收量大減84%!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男子手受傷抱嬰兒就醫拍X光 醫師暖心接手變身「替身爸爸」
一名男子手受傷日前到台中市清水區安程骨科診所回診,手著護具抱著扭動的嬰兒,無法照X光,而且十分危險,骨科醫師嚴可倫見狀經過男子同意,趕緊接手抱起嬰兒,並帶嬰兒隔窗看嬰兒父親,「來!阿北抱!不哭不哭,我們來看把拔拍照」,帶嬰兒隔著鉛玻璃往裡面看,嬰兒果然因為好奇、突然不哭了,讓男子順利完成照X光。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芙烈達.卡蘿自畫像拍出17億天價 創女藝術家新高
墨西哥傳奇女畫家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自畫像「夢境(床)」(El sueño (La cama))20日在蘇富比拍賣行(Sotheby)以5500萬美元(約台幣17.24億元)拍出,締造女性藝術家作品拍賣價的新高紀錄。這幅創作於1940年的畫作45年前曾在蘇富比拍出,當時的價格僅5.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會計師手肘痛以為「網球肘」 微創關節鏡手術助康復
台中一名35歲會計師,因工作長期操作電腦與滑鼠,3年前開始出現手肘外側疼痛,工作和日常生活都受影響,曾到診所就醫被診斷為「網球肘」,但接受物理治療、震波治療及局部類固醇注射等保守療法疼痛仍反覆發生,經到骨科求診,醫師安排健保有給付的微創關節鏡手術,兩週後就可開始進行伸展訓練,3個月後疼痛完全消失,讓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1 天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20 小時前
別再誤會海鮮了!醫揭「慢性蕁麻疹」兇手:3招讓人不再癢
很多人曾有蕁麻疹而爆癢的經驗,為了找出兇手,開始戒吃海鮮、牛奶等,但過敏原檢測仍找不出元兇。皮膚科醫師烏惟新表示,若蕁麻疹已持續超過6週,就非食物的錯誤,應尋求皮膚科或風濕免疫科醫師的協助,將之視為一種需要耐心調養的體質問題。只要配合醫囑規律用藥,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回歸平靜無癢的生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1個月沒大便!41歲男腹痛慘死…驗屍驚見「9公斤巨糞」撐破腸道奪命
美國俄亥俄州發生離奇死亡案件,一名患有身心障礙的41歲男子詹姆斯(James Stewart)在護理機構中,因長達1個月沒有排便,導致腹中累積超過20磅(約9公斤)糞便,最終因嚴重腸梗塞死亡。詹姆斯家屬指控護理機構明知詹姆斯因服藥出現便秘問題,卻放任情況惡化,未即時送醫或通知家屬,導致憾事發生,目前已委任律師提告求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母胎中長腫瘤10週長四倍 女嬰竟帶著16公分「大球」出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女嬰出生臀部長了尾骶骨畸胎瘤,經手術後已恢復正常/澄清醫院提供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
好醫師新聞網 ・ 20 小時前
他「肩膀痛半年」確診肺癌末期!醫示警:2種人最要小心 早期不會咳、喘
60歲的退休水電師傅右肩疼痛半年,以為是職業病造成的五十肩,自行貼痠痛貼布、做復健都沒改善。直到右手臂明顯無力、連拿水杯都困難,加上開始咳嗽,才到大醫院檢查。結果發現肺部頂端有腫瘤,已侵犯神經和肋骨,確診肺癌第四期,若能早半年發現,治療效果會好很多。 肺尖腫瘤 最愛偽裝成五十肩 很多人不知道肺癌會引起肩膀痛。國泰醫院胸腔外科劉祖豪醫師解釋,肺臟頂端緊鄰控制手臂的神經、血管和肋骨,當腫瘤長在這裡會壓迫神經,引發劇烈的肩膀和手臂疼痛。這種肺尖腫瘤雖然只占所有肺癌的3%至5%,但最大問題是早期沒有咳嗽、喘不過氣等明顯肺部症狀,很容易被當成五十肩或肌腱炎治療,因此延誤病情。劉祖豪醫師提醒,如果肩膀痛超過一個月沒改善,特別是長期吸菸者、菸齡超過20年的人要特別注意。若疼痛在休息時也不會緩解,或合併手臂無力、肌肉萎縮、持續咳嗽、體重減輕等症狀,應主動要求胸部X光檢查,千萬別因為害怕而逃避。 相關警訊出現 需要馬上就醫 一般骨科問題的疼痛在休息後會改善,但如果肩膀痛持續加重、痛到睡不著,或發現手掌無力、肌肉變瘦、感覺遲鈍,甚至出現單側眼皮下垂、瞳孔大小不一等這些都是腫瘤壓迫神經的表現,務必盡快就醫。
常春月刊 ・ 2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