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館圓環拆除滿月再調整!羅斯福路南往北11/8起7-9點禁止左轉,交通動線曝光一次看懂
11/4更新: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滿月,北市交通局表示,這一個月來上下班尖峰各方向速率,有逐漸恢復拆圓環前水準,甚至圓環交通事故也減逾4成。交通局也發現這個月來,羅斯福基隆路口車行速度據交通局報告,拆圓環前以9月8日速率為基準相比,上班尖峰新店中永和往市區的羅斯福往北、福和橋往東,較拆圓環前車流長度、車行速率已差不多,甚至有幾天更優於拆除前。交通局會持續觀察各路口車流狀況,並進行微調號誌秒數,讓路口能獲得最好動線與號誌秒數配比;但目前羅斯福路南往北直行車多,往西左轉上福和橋明顯少,因此將自8日起、上午7時到9時尖峰禁止左轉,讓路口車流更紓解。
台北市羅斯福路、基隆路口(公館圓環)改成正交路型後,持續微調車道運用。台北市交工處今宣布,11月8日(週六)起,羅斯福路南往北方向(新店、文山往公館)內側第二車道設置「可變車道」,早上7點至9點為直行專用、禁止左轉,汽車欲左轉需右轉至基隆路台科大校門前路口迴轉,機車欲左轉可兩段式左轉或按汽車的替代動線行駛;其餘時段(早上9點至隔天早上7點)維持左轉專用;啟用後先以勸導為主,違規暫時不開罰。
【目錄】
● 公館圓環拆除始末
● 公館圓環為何非拆不可?
● 公館圓環怎麼拆?
● 公館圓環拆除時間軸
● 公館圓環拆了有什麼幫助?
● 公館圓環拆除誰贊成?
● 公館圓環拆除誰反對?
● 公館圓環拆除官方怎麼說?
● 公車地下道為何不保留?
● 施工期間交通配套
● 通車後機車新動線
● 通車後公車新動線
公館圓環拆除始末
建於1968年的「公館圓環」,位於基隆路和羅斯福路的交會處,形成七條道路交織的複雜路口,為台北市東南區交通樞紐,但其長年存在交通安全與動線複雜等問題,更連續7年成為北市肇事熱點第1名的路口。台北市長蔣萬安2025年3月拍板拆除「公館圓環」。
台北市交工處2024年針對該路口進行車流模擬分析,在「車流效率」為決擇方案指標下,其結果各方案都比現況圓環型式差,但各方案中以「填平地下道」方案車流效率最佳。最後經多次會勘及會議討論相關方案之工程可行性,於2025年5月29日召開地區說明會,彙集各方意見。台北市交通局於2025年8月宣布,9月13日動工拆除「公館圓環」,並且填平車行地下道,改造為正交路口。
公館圓環為何非拆不可?
位於台北市東南交通要衝的「公館圓環」,自1968年設立以來,就因7岔路型設計複雜、機車占比高,長期被點名是事故熱點。根據台北市交通局資料,該路口不只連續7年蟬聯北市車禍發生最多的地點,更在2024年CBI(綜合事故發生相對頻率與相對嚴重程度分析指標)評比中,躍升為全國最危險的路口。
主要事故成因包括:
車輛繞行幅度不一,導致擦撞風險高。
直行與左轉車流交織,容易發生衝突。
左轉等待區空間不足,溢流影響直行動線。
即使部分團體主張先做標線改善,交通局指出,過往嘗試導引線設計,實地觀察違規率仍超過五成,改善效益有限。專業評估也顯示,標線方案僅能改善5%至12%的事故,無法有效解決根本問題。
公館圓環怎麼拆?
蔣萬安市長拍板,公館圓環將自2025年9月13日起動工,拆除工程預計於11月16日完工,整體工期為65天、分兩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封填地下道(44天)
封填範圍包含車行與人行地下道、夜間與日間施工並行,避開通勤尖峰時段。
第二階段:平面道路重建(21天)
拆除地面圓環設施、繪設新路型標線與號誌。
為減少影響,施工期間原則維持原車道配置,但交通局提醒仍可能略有塞車,建議民眾配合改道,並多加利用捷運、避開尖峰時段。
公館圓環拆除時間軸
階段 | 預估工期 | 內容 |
|---|---|---|
地下道封填 | 9/13~10/26(44天) | 封閉車行與人行地下道,分層填補 |
平面改建 | 10/27~11/16(21天) | 拆除圓環設施、重劃車道與號誌 |
交通局也預估,即便工期內略為壅塞,但若保留地下道,塞車恐持續2年以上。拆除將為公館帶來更順暢、更安全的交通環境。
公館圓環拆了有什麼幫助?
改為正交路口設計後,預期將大幅簡化車流動線,減少交織衝突。交通局指出,這項設計可讓行人穿越距離縮短約23%,行人用路更安全、機車動線更清晰,避免亂竄情況發生,並保留大客車專用道,公車改走平面,避免混流,預估整體事故可減少63%。
即便取消了原本的地下公車道,但透過號誌聯鎖模擬,有60%的公車可直接通過,不需等待紅燈。
公館圓環拆除贊成方看法
支持拆除的專家則認為,圓環結構早已不符合現代交通標準。前交通工程技師公會理事長劉信宏指出圓環設計腹地不足,無法有效分流;原本的公車站設在人行道旁,與機車容易擦撞,公車專用道平面化後,不只更安全,也方便轉乘。
雖然短期內會有犧牲,但從事故數據、交通容量與安全性分析,正交化改造是較可行的長期方案。他也建議市府:「民眾參與還可更細緻,才能減少反彈。」
公館圓環拆除反對方看法
雖然市府拍板定案,但地方反對聲浪不小。主要反對者包括市議員、學校師生、里長與交通民團:
民代與民團怎麼說?
議會6月提案要求停工取得共識,卻遭忽視;交通團體提出「標線改善法」,主張低成本、安全過渡,反對「先射箭再畫靶」式決策,批評市府浪費2億經費、缺乏科學依據。
在地居民與學生憂心
台師大學生會長擔憂通勤時間延長達12分鐘,政大學生也指出,至少3條公車線將受影響;附近學府里里長直言:「不是反對,但有必要這麼急嗎?」根據地方調查,高達98%學府里民不支持此方案,盼先試辦改善再做決定。
公館圓環拆除官方說法
面對外界批評「一意孤行」,北市交通局強調,這是歷經20年、無數次會勘、模擬與民間座談會才定案的方案。局長謝銘鴻表示:「即使僅是骨折、擦傷,也是一個家庭的破碎。」
他補充,公館圓環雖然7年僅1起死亡事故,但A2(受傷)與A3(財損)事故數量高居全市之冠,改善安全不應只看死亡數。
公車地下道為何不保留?
民間曾提議保留地下公車道,但交通局指出,如此一來工期將拉長至2年、封路範圍大,嚴重衝擊周邊通勤;且平面僅剩3車道,車流無法負荷。
相比之下,填平地下道方案僅需2個月,能多出一個車道,大幅提升通行效率。模擬顯示,填平後的平面公車專用道運作順暢,多數公車可不等紅燈直接通過。
施工期間怎麼走?
施工期間,雖維持車道配置,但因容量降低,交通局已規劃以下替代路線:
永和往返台北:走永福橋 → 辛亥路
新店往返台北:走景隆街 → 辛亥隧道
此外,為鼓勵民眾搭乘捷運,9/13至10/31間推出票價7折回饋,搭配電子票證可享現金折抵。
通車後機車新動線
通車後機車動線將有重大調整,交通局表示,除福和橋下橋往羅斯福路方向左轉仍維持兩段式左轉外,其餘方向均可直接左轉,但還是設有機車待轉格,供需要的騎士選擇兩段式左轉;另外汽車駕駛則需注意,福和橋下橋處受道路幾何與墩柱影響,建議往信義、文山區方向者靠外側行駛,往大安、中正區者靠內側行駛。
通車後公車新動線
通車後公車動線部分,部分路線將改停靠大客車專用道站位:
1.捷運公館站:路側站位改停靠專用道站位的路線,包括:福和橋往公館的207、208(含區)、672(含區)、688;基隆路往公館的1、673、907(含通勤)、綠11、棕12、棕22。
2.水源市場:站位改停靠「捷運公館站」專用道站位的208(含區)。
3.師大分部:路側站位改停靠專用道站位的基隆路幹線及通勤13。
交通局長謝銘鴻補充,正交路口通車後仍會持續觀察車流,必要時將依實際情況微調號誌與轉向配置,未來也不排除進行小型工程,讓整體車流更順暢。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公館圓環要拆了!連7年登北市肇事熱點第一,後續怎規劃?
公館圓環9/13起拆除、11月下旬完工!議員批:草率決策
其他人也在看

2025金博會》兩大主題場域+金融防詐、永續金融、退休理財3主軸!逾450展位連3天展出
2025第三屆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FinExpo)周五(11/7)開幕,今起連三天在台北世貿展覽一館盛大展開。 主辦單位《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致詞指出,在2020年11月7日,第一屆金博會開幕當天台股加權指數為13273點,第三屆開幕前一天收盤為27899點,指數5年漲幅高達110%,「小小多山的國家能有這樣的成績,相信在場的所有朋友都功不可沒」。 談到「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議題時,金管會主委彭金隆以「馬戲團大象被細繩制約」的故事比喻,提醒金融業勿被過去推動未果經驗的「囚繩」所制約。 他強調2025年的台灣與1995年、2001年、2012年的台灣已有巨大差別,「我們現在雖不是非常巨大的大象,但也絕非掙脫不了囚繩的小象。」 財政部次長阮清華則指出,台股市值近年成長巨大,然外資來台投資不只看EPS,也看公司治理、普惠金融以及永續。 他強調,永續是台灣融入國際社會的重要門票,希望金融業都能看到永續金融為台灣加值的重要性。
今周刊 ・ 1 天前
獨家》佛里曼:確信美國總統會支持台灣的日子,已一去不復返
11月5日,「2025第23屆遠見高峰會」舉辦第一天議程。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也是全球知名趨勢專家佛里曼,特別以視訊演講方式參與。以「川普時代下的不確定世界」為主題的他,對於美國總統川普就任至今,如何形塑新美國、新世界秩序,以及中美關係發展下對台灣的建議等焦點議題,有何獨到觀點?美國《紐約時報
遠見雜誌 ・ 1 天前
2025金博會》台股市值90兆全球第8大,彭金隆倡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台灣今非昔比,大象要甩掉制約的繩子
1995年時政府曾提出「亞太營運中心」計劃,規劃包含「亞洲金融中心」的六大中心,後來無疾而終,相對於1995年台股指數僅5173點、市值5.1兆元台幣,如今已經站上28000點、市值突破3兆美元(約90兆台幣),超越德國、緊追法國,排名全球第8。 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周五(11/7)在今周刊主辦的2025第三屆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致詞時提到,金管會去年9月起推動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他以「大象被細繩制約」故事比喻,提醒金融業勿被過去推動經驗的「繩子」制約。 彭金隆強調,2025年的台灣與1995年、2001年、2012年的台灣已有巨大差別,「我們現在雖不是非常巨大的大象,但絕對不是掙脫不了『囚繩』的小象。」
今周刊 ・ 1 天前
臺大醫院開發OpVerse元宇宙手術平台 陳晉興:AI精準醫療讓「開刀有導航」
在AI與醫療科技快速融合的時代,臺大醫院持續引領智慧醫療創新潮流。今(7)日,臺大醫院與臺灣醫學會共同舉辦「元宇宙導向之醫療創新:精準照護與手術模擬」記者會,為「臺灣醫學會第118屆總會暨2025臺灣醫學週、臺灣聯合醫學會學術演講會」揭開序幕。
今周刊 ・ 1 天前
公館"時段性禁止左轉"上路首日 騎士.駕駛亂象不斷
生活中心/陳堯棋 黃啓豪 台北報導 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後,導致上下班交通更為壅塞,今天(8日)開始,早上7點到9點,羅斯福路四段南往北方向禁止左轉,民視新聞獨家直擊,新制上路第一天,交通亂象不斷,而且光是繞道就得多等七個紅綠燈,至少多花四分半鐘時間,網友砲轟,形成另類的"萬安圓環"。週六一早,北市羅斯福路四段南往北方向,內側車道駕駛打了左轉燈,想上福和橋,卻遲遲等不到左轉綠燈亮,最後無奈只能改成直行。還有機車騎士,違規左轉上橋,或在待轉格前面,差點跟汽車迎面撞上,交通規則改來改去,讓用路人氣炸了。機車騎士:「很麻煩啊,就是已經有左轉道了還不能轉,就會卡在路中間這樣。」汽車駕駛:「就是剛才沒有看到左轉燈,不知道要不要走,怕轉下去被開罰燈,左轉燈沒有亮,我就不敢轉啊。」公館"時段性禁止左轉",上路首日亂象不斷。(圖/民視新聞)公館圓環拆除後,上下班交通更加壅塞,8號開始,每天早上七到九點,實施時段性禁止左轉,新制上路第一天,包括內側第二車道改左轉,用路人霧煞煞,騎士也不知道要兩段式左轉,而且還有一項大魔王關卡。民視記者陳堯棋:「羅斯福路四段南往北方向,每天7到9點禁止左轉,記者實測,繞道要多花多久時間。」禁止左轉時段,開車必須從羅斯福路右轉基隆路,接著直行到台科大校門口迴轉,最後再直行上橋,必須得多等七個紅綠燈,光是周末繞道就得多花4分半,平日恐怕更塞,網友狠酸說是"萬安圓環","圓環又重新長出來了","結果變成換民族國中門口塞車"。公館"時段性禁止左轉",駕駛得繞道多花時間。(圖/民視新聞)計程車駕駛:「這(繞道)不合道理的,乘客同意嗎?(多了7個紅燈)對啊,那如果塞車的話呢?現在上下班這裡都會很塞。」北市交工處副處長黃惠如:「針對這部分(時段性禁止左轉),我們也會再加強宣導,以及禮拜一上班日的時候,會加派義交來做這部分的導引。」台北市長蔣萬安:「(拆除公館圓環)交通事故,就已經大幅降低了44%,有任何的調整,我也請交通局,事前一定會清楚跟市民說明和報告。」儘管蔣萬安聲稱,事故率大幅降低,但新制上路第一天,亂象不段,等到下周一上班日,儘管市府已經承諾會加派義交、員警指揮,但恐怕仍會上演,公館圓環馬路迷宮大戰!原文出處:公館「時段性禁止左轉」上路首日 騎士、駕駛抱怨不斷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每天互稱寶貝!她問「我叫什麼名字」男友卻答不出 過來人:結婚登記只知姓氏「豬」事大吉!賴清德親曝最愛豬肉小吃 感謝全民守護台灣豬又改! 公館圓環增"可變車道" 民眾:用路人都是市府模型?
民視影音 ・ 1 天前
舊公館圓環再調管制惹怨 蔣萬安:安全最優先 (圖)
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與基隆路口的公館圓環拆除已1個多月,又再度調整路型管制措施,引發民眾抱怨。台北市長蔣萬安8日表示,市民安全永遠是最優先考量,有任何調整交通局一定會事前清楚說明。
中央社 ・ 1 天前
對中直接放假!大樂透最新獎號出爐 頭獎上看5.6億
誰來終結14連槓!台彩7日晚間公布大樂透最新1期第1140000103期獎號,由小到大依序為04、11、22、32、33、41,特別號43,本期頭獎彩金上看5.6億元,實際中獎獎號、派彩結果以台彩公布為準。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託運行李「5大地雷」!地勤曝「這2款」出事航空公司不賠
新冠疫情解封後,進入後疫情時代,許多民眾恢復出國計畫時,當然免不了血拼,也會選擇託運行李,但並非所有物品都適合託運。一名地勤分享最常見的「五大託運行李地雷」,其中,軟布包/袋託運會有易損壞的風險,且大部分航空公司在運送條款中都有明確表示,並不對此類行李的損壞負責,建議選擇適當的行李包裝方式,並確保貴重物品始終隨身攜帶,才能讓原本的旅行更加順利。(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開播前說漏嘴!泡泡瑪特員工忘關鏡頭「爆料式對話」被錄下 官方急澄清:沒開除
真心話外流!中國知名潮玩品牌「泡泡瑪特(POP MART)」日前爆出2名員工在開播前不慎忘記關掉鏡頭,私下吐槽商品「太貴了」,全程被錄下並瘋傳。影片曝光後引發輿論熱議,不少網友狠批「連員工都嫌貴」,懷疑泡泡瑪特在「割韭菜」。官方今(7日)出面證實此事,強調已展開內部處理,並否認開除員工傳聞。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郭書瑤主動追愛 遞履歷傳情
彼此影業昨(11/03)公布四大全新影視計畫!首波主打便是橫掃金鐘獎7項提名﹑好評系列影集續作《何百芮的地獄戀曲》,定檔2026開春第一部喜劇!郭書瑤接續第一季《何百芮的地獄毒白》地獄前女友姿態追愛。
鏡週刊Mirror Media ・ 5 天前

吳亦凡入獄4年竟傳過世!疑因「長期拒絕進食」
娛樂中心/楊佩怡報導中國男星吳亦凡曾經於2012年於南韓以團體「EXO」成員身分出道,怎料返回中國活動的吳亦凡卻在2021年因涉嫌不當行為而被中國當局判處13年徒刑附加驅逐出境,如今已經入獄將近4年的吳亦凡,竟傳出在獄中過世。不過透過中國社群軟體實際查詢並未找到相關新聞,目前中國官方也並未出面回應。
民視 ・ 4 小時前
29歲人妻結婚3年「生不出孩子」 醫生檢查大驚!網友炸鍋了
中國一名29歲的王姓女子已經結婚3年了,她和老公都非常渴望生個寶寶,但是3年都沒有好消息,所以一起去醫院做全面性的生殖檢查。檢查結果出來之後,不只醫生驚呆了,王女和老公更是傻眼,原來生不出孩子的原因,竟然是王女擁有男性的染色體。但是人定勝天,醫生最後還是讓王女成功生下了一個女兒,真是完美大結局啊!
鏡報 ・ 1 天前
放颱風假?鳳凰颱風侵襲機率全台皆逾7成 2縣市達91%
第26號颱風、中颱鳳凰持續增強,氣象署預估最快明天(10日)發布海上警報、後天(11日)發布陸上警報,週三(12日)颱風最接近台灣時,預估將減為輕度颱風,若行進方向速度不變,週三白天暴風圈可能觸陸,夜
中廣新聞網 ・ 4 小時前
中信盃黑豹旗》領先平鎮卻遭「沒收比賽」 陽明總教練賽後有話說
中信盃黑豹旗64強賽今天(8日)登場,北部三重棒球場最後一戰上演桃園市平鎮高中交手台北市陽明高中,本該是精采的科班對決,沒想到卻迎來戲劇性結尾。陽明高中在2:1領先情況下,於3局下被裁判沒收比賽、裁定敗北,引發譁然。大會與陽明高中總教練尹德融也分別做出回應。
TSNA ・ 1 天前
鳳凰轉中颱「身體胖一倍」 估12日深夜登陸台灣 3縣市首當其衝
第26號颱風「鳳凰」已在今天(8日)凌晨2時增強為中度颱風,且暴風圈足足長胖一圈,中心結構也明顯紮實不少,目前暴風半徑已來到200公里,氣象署最新預估,12日深夜至13日凌晨,就會登陸台灣西南部地區,嘉義、台南與高雄首當其衝,且由於路徑再度西修,甚至不排除從中部登陸的可能性。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2026新北市長之爭!最新萬人網路民調結果驚人 這人獲37%居冠最被看好
2026新北市長選戰,民進確定由立委蘇巧慧出戰,國民則是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呼聲最高,而民眾主席黃國昌也表態將參選,現任副市長劉和然同樣有意參選。根據壹蘋新聞網最新投票顯示,網友最看好的參選者出爐,佔逾37%。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王子低頭賠錢「證據恐怖不可曝光」 她斷言:粿粿事業已到盡頭
王子(邱勝翊)遭范姜彥豐指控介入他與妻子粿粿的婚姻,王子雖第一時間公開道歉,坦承與粿粿「超越朋友界線」,但否認自己是破壞家庭的第三者,遭輿論撻伐。日前他再度發出聲明,強調會誠實面對、積極解決問題。對此,網紅廣告小妹(凡槿)在社群發文直言,對王子連發兩次道歉感到意外。
鏡報 ・ 1 天前
快防颱! 鳳凰週一午後發海警 估「台中以南」登陸
鳳凰颱風將以強颱之姿襲擊菲律賓呂宋島,隨後北轉影響台灣!氣象署預估颱風可能從台中以南登陸,再從東北部或東部出海,甚至可能消散於台灣上空。週一、週二將先出現共伴效應,北台灣及東部地區有豪雨以上等級降雨;週三、週四颱風通過時,中南部及花東地區也將有顯著雨勢。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鳳凰取自山的名字,將與中央山脈進行山山對決,但碰上中央山脈,實力差距太大,會快速減弱」,然而其威脅性仍不容小覷。民眾應及早做好防颱準備,密切關注最新氣象資訊。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