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投票表決選區重劃 民主布局期中選舉力抗川普
(中央社洛杉磯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加州選民今天將投票決定是否同意重劃選區,如果該提案通過,加州可能會進一步向民主傾斜。民主試圖推動此事,以抵銷總統川普指示別州進行有利共和的選區劃分影響。
法新社報導,民主籍加州州長紐松(Gavin Newsom)及其盟友希望選民同意暫時重劃選區的「第50號提案」(Proposition 50),該提案讓民主有望在明年期中選舉的聯邦眾議院掌控權之爭中,在加州多拿5個席次。
他們表示,民主人這麼做只是為了創造公平競爭環境。德州共和人先前在白宮壓力下,通過有利自身政的選區重劃提案,因此可望在明年期中選舉多拿5個聯邦眾議院席次。此舉有助共和維持其在國會的微弱多數地位,這樣的優勢賦予川普(Donald Trump)相當大的權力。
共和人士批評民主的作為是赤裸裸的奪權,將削弱加州共和選民的影響力。在自由派色彩濃厚的加州,共和選民的人數遠少於民主選民。
「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專欄作家巴巴拉克(Mark Barbarak)昨天撰文寫道,這次投票是一場「政治墨跡測驗」。
巴巴拉克指出:「這究竟是應對(共和在)德州試圖再奪5個國會席次的合理嘗試,還是要將加州共和逼入絕境的殘酷策略?」他提到,許多加州選民的看法取決於他們的政治立場。
美國各地選區傳統上是根據每10年1次的全國人口普查結果來劃分,理論上是為了使選區地圖反映當地人口組成。
然而實際上,多數選區劃分都是政的政治決策,因此無論哪個陣營掌權,都能為未來10年的選舉制定規則。
加州在共和籍前州長阿諾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執政時,廢除了這種派不公平選區劃分的做法,將相關權力交給一個獨立的委員會。
如果「第50號提案」今天獲得通過,接下來所有選舉將採用提案所劃分的選區,直到下次進行人口普查,屆時獨立的委員會將再次決定選區地圖。(編譯:高照芬/核稿:洪培英)1141104
其他人也在看
紐松的總統夢與加州50號提案
在 2025 年冬季的政治舞台上,所有聚光燈再次集中在加州州長紐松( Gavin Newsom )身上。這位被視為民主「明日之星」的人物,正迎來他政治生涯中最具象徵性的一場考驗,11月4日表決的加州50號提案(Proposition 50)。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川普下狠招力擋!紐約準市長青年勢力崛起 為何連民主自家人也怕怕?
美國紐約市即將選出新市長,支持度遙遙領先的民主候選人曼達尼,可望成為紐約首位穆斯林,且是最年輕(34歲)市長。美國總統川普為阻其當選,不惜放棄同候選人,改挺支持度較高的獨立候選人古莫;而部分民主高層也不願表態支持曼達尼,唯恐他進步派立場嚇跑中間選民。
太報 ・ 6 小時前
紐約市長選舉! 曼達尼領先、川普棄車保帥挺古莫
美國期中選舉的前哨戰,紐約市長選舉,在美東時間4日登場的前一天,美國總統川普表態力挺,脫參選的前民主州長古莫,還威脅如果民主左翼候選人曼達尼當選,他會切斷聯邦資金。曼達尼出面反擊,痛批川普切斷聯邦資金的行為,完全違法。而川普這麼緊張,是因為他擔心,歷任總統,期中選舉必敗的魔咒重演。
鏡新聞 ・ 6 小時前
快訊/美國「最有權力副總統」錢尼驚傳去世 享壽84歲
前美國總統小布希(George W. Bush)時代的副總統錢尼(Dick Cheney)在過去執政時握有相當多的權力,曾讓美國捲入伊拉克戰爭,他又稱為「美國近代史上最有權勢的副總統」。錢尼在今(4)日傳出去世的消息,享壽84歲,但死因未對外公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南韓:北韓已派約5000名工程兵赴俄 以協助重建基礎設施
(中央社首爾4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韓國會議員李成權今天表示,根據南韓國家情報院所做的簡報,北韓自9月以來已派遣約5000名建築部隊人員前往俄羅斯,以協助「基礎設施重建工作」。
中央社 ・ 3 小時前
寫錯還真的?《鬼滅之刃 無限城篇》官方公開「2026年」仍是戲院獨家播出
劇場版《鬼滅之刃 無限城篇》第一章猗窩座再襲於 7 月 18 日起開始從日本、台灣、海外等地陸續上映,在瘋狂突破票房紀錄後,目前場次已經減少許多,應該有不少人期待這部登上串流或是發行 DVD、藍光,不過根據英文官方近期的一則推文,沒想到在 2026 年竟然還是「戲院獨家」播出?讓不少人懷疑官方是否寫錯年份。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7 小時前馬郁雯參戰北市中正萬華議員 謝寒冰預言:綠恐「掉1個」
台北市第五選區中正、萬華議員選戰激烈,目前傳出有意參選的新人包括民眾發言人吳怡萱等人,因柯案聲名大噪的前記者馬郁雯昨(3)日則預告將披上綠營戰袍,今天到艋舺龍山寺正式宣布參選市議員選舉。對此,資深媒體人謝寒冰認為,由於馬郁雯知名度高,有可能通過初選甚至當選,但同時可能引發排擠效應,導致綠營同選區的其他人「掉1個」。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用三國語言致詞!山本由伸高喊:「輸球不是選項」還沒想經典賽打不打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道奇在世界大賽7戰上演逆轉秀,完成隊史首度衛冕霸業,最大功臣、連續兩場登板的「日本王牌」山本由伸,也成了封王遊行中的焦點,勇奪世界大賽MVP的山本在上台時用了西班牙語、日語、英文致詞,更霸氣高喊:「輸球不是選項」讓現場球迷嗨翻,而被問到會不會打明年的經典賽時,山本則表示「目前先好好休息,然後好好練習」未給出明確答案。
FTV Sports ・ 17 小時前
流感重症不減!3歲童高燒2天後呼吸困難 一度進加護病房
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流感疫情再降,估本週可脫離流行期,但重症風險持續;新增重症個案中,有罹先天性疾病3歲女童,高燒流鼻水2天後呼吸困難,一度收加護病房治療。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粉盒大王子陳屍豪宅 警逮藥頭!是21歲富家女
上個(10)月底,粉盒大王的兒子、也是創投公司的創辦人,和女子陳屍在信義區豪宅,警方破解他的手機,發現他生前密集買毒品,循線逮捕3名藥頭,其中一名是21歲的富家女,時常在社群打卡炫富,更住在中山區的豪宅,警方也查扣她的手機,要追查還有誰向她買毒。 #粉盒大王#創投公司#信義豪宅雙屍
東森新聞影音 ・ 5 小時前
永遠「東方不敗」!林青霞71歲生日 優雅美照曝光「不靠濾鏡」
金馬影后林青霞昨天(11/3)歡慶71歲生日,她也在社群平台貼出兩張慶生照,看到她身穿一襲綠色披肩洋裝,搭上白花胸針,氣色紅潤,完全看不出已經是7旬的年紀。不少網友看到照片,大讚林青霞是永遠東方不敗,「沒有刻意扮年輕,也不拚濾鏡,比很多偶像還有生命力。」
太報 ・ 4 小時前
兩岸共話孝親敬老 閩台交流深化民生融合 陳飛獻唱《九月初九》
圖▲首屆閩台孝親敬老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建福州舉行。(圖/主辦單位提供) 【記者張嘉誠/綜合報導】 首屆閩台孝親敬 […]
民眾日報 ・ 3 小時前

核三有望重啟? 龔明鑫:台電評估結果將於1個月內公布
張智倫指出,核三廠重啟牽涉台灣未來十年能源環境,經濟部評估用電量每年平均成長1.7%,但AI產業興起對電力需求極高,若不提前準備,恐將出現供電缺口。他問道:「發展AI需要龐大算力,經濟部評估中是否有納入這部分用電量?」龔明鑫表示,2032年前發展AI算力所需的電力設施...
CTWANT ・ 4 小時前
日本石垣島祭市長高喊「台灣有事、日本有事」 募88萬日圓助花蓮
日本沖繩石垣市年度盛典「石垣島祭」2日、3日登場,市長中山義隆宣布市民為援助花蓮光復鄉災後重建,募得88萬日圓(約新台幣17萬元)善款,並在活動中高喊「台灣有事、日本有事!」適逢蘇澳與石垣締盟30周年,蘇澳鎮長李明哲率33人訪團跨海參與,手持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列為「首團貴賓」進場,象徵台日情誼深厚。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歐媒:手機定位資料遭銷售 歐盟官員身分行蹤恐洩露
(中央社記者吳柏緯布魯塞爾4日專電)一份由歐洲多家媒體共同製作的調查報導指出,歐盟官員在布魯塞爾的手機定位資訊正被公開販售。有心人士可以透過比對這些資料辨識個人身分並掌握行蹤。
中央社 ・ 3 小時前
選舉日不止投票 CNN : 美政治版圖正加劇紅藍州分裂 「這2州」是關鍵.....
[Newtalk新聞] 本週美國多州舉行選舉,可能再度凸顯美國政治的分裂趨勢,紅藍陣營對立加劇。從紐澤西、維吉尼亞到加州,選舉結果將延續各政在特定州份鞏固政治控制的進程,同時加深州與州之間的政治對立,程度可能超過 1960 年代民權運動期間,甚至可追溯至內戰時期。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CNN ) 報導,本週的投票可能透過兩種方式加速這種分化:首先,若民主在維吉尼亞及紐澤西州州長選舉勝出,將延續其在通常投藍州選舉中獲勝的趨勢;反之,共和在傳統紅州也呈現類似現象。 此次選舉甚至可能推動國會選區重劃戰爭升級。隨著德州等共和掌控州份削減民主國會席次,加州有望通過「第 50 號提案」取消多達 5 個共和席次,兩在國會席次爭奪戰的競爭將進一步激烈。這可能使雙方在對方強勢州份幾乎無法競選席次,增加忽略對方州份利益與觀點的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將這一態勢推向新高,他將藍州視為「敵對領土」而非聯邦共和國的治理夥伴。未來總統即便不採取川普做法,也可能面臨難以制定雙方都接受的全國性政策問題,例如移民執法或跨性別學生教育規範,都引發部分地區強烈抵制。自由派智庫 Niskanen 研究員 G
新頭殼 ・ 1 天前
速效多巴胺影響學生專注力?延後上課能救睡眠?改10點上課衝擊哪些?|鏡新聞調查報告|#鏡新聞
現代學生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滑手機、追影片、玩遊戲,大腦早已習慣「速效多巴胺」,快感來得快,也消退得快。史丹佛腦科學教授Huberman指出,長期追求速效刺激,會降低對學習、閱讀、運動或創作興趣的持久度。結果就是,學生注意力分散、學習興趣下降。延後上課時間就算晚睡,也不一定能改善學習效果。 最近就有民眾提案,建議國高中早上10點才上課,短短幾天就突破附議門檻。但延後上課牽動的不只是鐘聲,還有課綱、家長上班時間,以及老師的教學壓力,能因此重新找回長期維持專注力嗎?如果提案真的上路了,學生的生活節奏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呢?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