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檢舉將廢除!教師團體喊廢校事會議、立委籲要有配套
教育部日前預告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等草案,明定匿名檢舉將不受理。教師團體主張廢除校事會議,解決校園紛擾。立委柯志恩則提醒,不少家長具名檢舉可能會曝露身分,修法應該要有配套。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舉行校事會議檢討及策進公聽會,教育部長鄭英耀報告時指出,此次修法重點四個方向,一建立親師生溝通預防機制,透過巡堂、觀課、親師生溝通方式,借力正向互動與支持機制;二刪除匿名檢舉但書規定,減少不實檢舉案件;三校事會議僅審議教師設有教師法不適任情形調查;四增加輔佐人機制。
全教總副秘書長楊逸飛指出,立院早已排定今日辦理公聽會,教育部卻在上周五搶先公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及「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明顯藐視立法院收集民意的制度,也完全忽視基層對校事會議意見。
楊逸飛表示,新修正草案徒增行政程序與調查報告,讓現場教師壓力倍增,整個校事會議的系統,背後就是預設教師需要被監督、需要被審判,應該要廢除。
桃園市教師會理事長陳俊裕說,校事會議已成「教師審判機器」,投訴被無限放大、教師安全感被壓到最低。全國近八成以上案件最後證明教師無過,卻仍被調查與貼標籤,形成扭曲的調查生態。批評教育部草案未解決任何結構性問題,要求政府正視制度失靈,盡速廢除校事會議,讓教育重回專業。
針對教育部取消匿名檢舉,柯志恩提醒,很多家長擔憂未來需要具名檢舉,恐會曝露身分,甚至害了孩子被秋後算帳,教育部修法應該要有配套,讓檢舉者可以保障身分不被曝光。
調查人才庫培訓講師呂丹琪表示,校事會議有保留必要,現在問題出在有檢舉就啟動,應該採取分流,分為受理禁校事會議、受理進考核會、不受理3類決定,並提供老師面對調查程序的保障。
其他人也在看

教育部公聽會前公告修法 全教總:基層感到絕望與憤怒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代表楊逸飛在教育部校事會議公聽會上,痛批教育部修法版本不僅未解決現場問題,反而製造更多爭議。楊逸飛指出,上週五新竹傳出教師墜樓憾事,疑似與學校調查程序有關,現場教師陷入哀傷,但教育部卻在公聽會前就率先公告修法版本,讓基層感到絕望與憤怒。
品觀點 ・ 8 小時前
葉元之曝國中老師遭學生毆打 現職教師:政府讓我們變服務業!
國民立委葉元之透露近日收到北市國中老師求助訊息,該老師指出因多次規勸學生,竟遭到學生毆打,想知道能否向學生提告,並質疑「教育部好像沒有保障老師告學生」。對此,葉元之深感遺憾,但強調會促使教育部提出改革,還給老師一個有尊嚴、友善的教學環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刪匿名檢舉仍是空談?全教產批:修法換湯不換藥
教育部日前預告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成績考核辦法〉等草案,明定刪除匿名檢舉,全教產今日表示,細看草案內容仍是換湯不換藥,校長濫權無解、冤獄賠償機制未定,對教師權益不當損害依舊存在,友善校園仍恐淪為口號。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不只周休三日!政策平台391件連署成案...結局曝光:廢雙語、移除多元課程「遭拒」
許多人嚮往的周休三日制度,有民眾在公共政策平台上提案,由於已有超過5500人連署,勞動部將於 12月7日前完成具體回應,引發熱議。但檢視該平台,目前已成案的有391案,其中包括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10:00到16:00」,而教育部日前已回應不宜貿然推動;另有「禁止行人邊走邊吸菸、打造無菸公共空間」一案也已破5000人連署可成案,衛福部須在明年1月15日做出回應。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校事會議修法 專家民團建議強化分流、納第三方機制
(中央社記者林敬殷台北24日電)校事會議遭質疑助長濫訴,教育部日前預告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刪除匿名檢舉但規定增訂輔佐人機制等。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舉行公聽會,不少專家團體建議強化分流、納入第三方機制,也有人呼籲應保留匿名管道。
中央社 ・ 4 小時前
教育部將修法防校園濫訴 今公聽會廣納意見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天(24號)舉行「解決教師荒—校事會議檢討及策進」公聽會。教育部已於21號在行政院公報資訊網預告修正「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解聘不續聘停聘或資遣辦法」、「公立高級中等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6 小時前
老師勸導4次!下課遭學生衝出教室狠踹 哀喊「能告他嗎」無奈心聲曝
葉元之昨天(22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發文透露,自己當天晚上收到不認識老師的求助訊息,看了令人非常難過。只見該位民眾自稱是北市某國中的學務人力,接著說「今日在學校下課期間。某班不聽勸導,我連續勸導4次。最後有一個學生衝出來打我踹我。」教育人員無奈表示,「想問...
CTWANT ・ 23 小時前


OpenAI發表「ChatGPT for Teachers」教育專用版,提供美國基礎教育教師免費使用至2027年6月
OpenAI 宣布推出專為教育工作者打造的 AI 模型服務「ChatGPT for Teachers」,首波將鎖定美國市場,針對經過驗證的 K-12 (幼兒園至高中) 基礎教育教師、學校職員及管理者,提供免費使用至 2027 年 6 月的優惠,將協助教師更有效率地利用備課時間,並且在安全的環境下進行協作。
Mashdigi ・ 1 天前
賴清德緬懷黃百韜 滿志剛批:一下紀念抗日名將、一下媚日
滿志剛指出,總統賴清德最近真的是「想蹭什麼就說什麼」。昨日高調紀念在徐蚌會戰自裁殉國的抗日名將黃百韜,強調「我們應該緬懷的是國軍袍澤,而不是共諜」;但前日,明明自己還在吃壽司挺日本,現在賴清德的國策顧問康銀壽更跳出來說,賴清德要求組織「300人赴日觀光團」,...
CTWANT ・ 4 小時前
陳嘉宏專欄:濫改國籍法無異於開門揖盜
《國籍法》第20條規定:「中華民國國民取得外國國籍者,不得擔任中華民國公職。」這個條文的立法意旨非常容易理解,就是「忠誠」。中華民國允許一般公民擁有雙重國籍,但是,要在中華民國擔任公職,就必須有更高的忠誠義務;因為雙重國籍者同時效忠兩個國家,在涉及國家主權、外交與國防事務時,非常容易產生利益衝突。國籍既然是「永結忠誠之產物」,所以擔任公職者自然不可擁有雙重國籍。
鏡報 ・ 12 小時前
醫揭研究:「亮光入睡」糖尿病風險飆67%
[NOWnews今日新聞]天氣轉涼後,許多人會喜歡在洗完澡劑鑽進被窩滑手機、追劇,不知不覺在光亮的環境中睡著,這樣的習慣看似無害,但其實是默默在累積身體風險。有研究發現,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二...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
金正恩談處決姑丈細節 脫北官員揭「金氏王朝」暗黑內幕
北韓金氏王朝的極權統治手段最近又有新內幕,一名逃亡到南韓的前北韓官員發表新書,揭露北韓權力核心的運作模式,包括金氏家族的私生活,以及震驚世人的血腥處決都一一曝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宏國白蝦雪崩!傳想與台復交 藍委:快動作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前邦交國宏都拉斯即將在11月30日進行總統大選,其中兩名反對派候選人提出與台灣恢復邦交訴求當成政見。主要就是因為宏都拉斯與台灣斷交後,轉而和中國建交,但卻重擊國家重要產業...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徐榛蔚將屆滿 吉安鄉長游淑貞力拚接班
[NOWnews今日新聞]花蓮縣長徐榛蔚已連任2屆將屆滿,外界關注接班人選,今(23)日有媒體報導,吉安鄉長游淑貞被視為接班人,不過出自藍營的無籍議長張峻、縣議員魏嘉賢也動作積極。國民方面,除非有...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鄭麗文回雲林力挺「最強棒」 曾支持郝龍斌的張家陣營全面歸隊
國民主席鄭麗文回到雲林故鄉,與過去力挺對手郝龍斌的「雲林張家」重修舊好,大讚立委張嘉郡是「最強棒」,支持她參選下屆雲林縣長!鄭麗文強調,先前主席之爭只是君子之爭,如今內已將恩怨翻篇,團結一致為了2026年大選共同努力。此次互動顯示,國民正積極整合內資源,凝聚共識,以迎接未來選戰挑戰。
TVBS新聞網 ・ 21 小時前
中國對台跨境鎮壓 明居正:「反台獨」是幫消滅ROC
持續對台發動認知戰,推進「反獨促統」。台大政治系名譽教授明居正今日強調,認知戰的新論述中,加入了「綠恐謀獨」、「賴清德是希特勒」等強烈標籤,這些標籤兩大目的是污名化台灣領導人,及製造「台灣是激進挑釁者」的印象。是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先當你在「反台獨」時,其實你是在幫消滅中華民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猜鄭文燦仍可能選桃園!凌濤拆解「這句話埋伏筆」:藍白合也不能掉以輕心
媒體人吳子嘉21日於Youtube個人頻道《董事長開講》直播中聲稱,已得到可靠消息,前桃園市長鄭文燦曾私下會面內高層,表達參選桃園市長的意願,此番言論遭到民進桃園市議員魏筠昨(23)於臉書發文反駁,表示已詢問過鄭文燦,鄭文燦表示「我心如止水,沒有任何選舉的規劃」。對此,國民桃園市議員凌濤今日臉書發文表示「鄭文燦參選2026並非空中樓閣。」凌濤表示,「我......
風傳媒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