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長選情變了?綠營內參民調「陳亭妃、林俊憲差距驚人」曝
2026台南市長選戰,民進立委陳亭妃與林俊憲兩人競爭越發白熱化,據綠營最新內參民調顯示,無論陳亭妃和林俊憲的支持度都領先藍委謝龍介,其中林俊憲領先15.2個百分點,陳亭妃大幅領先29.6個百分點。
《聯合報》24日報導,據趨勢民調於10月底進行的綠營內參民調顯示,在對比式民調方面,陳亭妃領先林俊憲14.4個百分點。而在互比式民調方面,林俊憲以46.6%支持度領先謝龍介的31.4%,陳亭妃則以52.1%領先謝龍介的22.5%,差距拉大到29.6個百分點。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日前喊出「明年大選要光復台南與高雄」,謝龍介昨日更透露,林俊憲現在民調輸給他,不過總統賴清德認為最後只要他下來輔選林俊憲,林俊憲一定可以逆轉勝。謝龍介嗆,大家就來試看看。
不過,國民台南市長選戰也在當日發生變化,前立委陳以信在臉書宣布將爭取國民提名,參選2026年台南市長。他在臉書發出長文表示,「我有責任心,我有使命感,我願全心全力,投入這場光復台南的聖戰」。謝龍介則回應「內頭角崢嶸,總是好事。初選我會贏,明年台南政輪替」。
延伸閱讀
豪灑12億買下陶朱隱園17樓? 黃立成回嗆:買X小旋轉大樓!
民眾放話選新北市長為換議員數?侯友宜:合作不只單純為選票
影/土城火警竟是閨密殺人!?警方移送女嫌畫面曝光
其他人也在看

趙少康嘆「寧願收拾民進」太可怕!翁達瑞:我們終於有共識
[Newtalk新聞] 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指控中國網軍介入國民主席選舉、惡意攻擊他與落選的前台北市長郝龍斌。趙少康直言:「台灣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太討厭民進或獨派了,被排斥感很高,寧願共來台灣收拾民進,這種想法太可怕,我完全不贊成!」對此,筆名「翁達瑞」的旅美學者陳時奮表示,他近日聽到趙少康的這段話產生共鳴,想跟趙少康聊聊,翁達瑞感嘆:「雖然我們的反共動機不盡相同,但我們終於有了共識」。 翁達瑞25日在臉書發文寫道,在台灣的藍綠政治光譜當中,他與趙少康分屬不同的陣營,兩人觀點沒有重疊,甚至經常會針鋒相對。不過,在這次國民主席選舉,趙少康的「台灣有一小部分人因為太討厭民進或獨派了,被排斥感很高,寧願共來台灣收拾民進,這種想法太可怕,我完全不贊成!」這段言論深得他的心,而這也讓他興起了「想跟趙少康聊聊」的念頭。 翁達瑞指出,根據趙少康的這段話,他有幾個議題想跟趙少康聊聊,首先是「為何台灣有一群人討厭民進?」台灣社會有一群討厭、仇視民進的民眾,趙少康也承認他們的存在,但趙少康並未追究為何會有這群人。民進尚未成立前,國民控制的媒體就一直醜化當時的外,因長期洗腦,民眾心
新頭殼 ・ 18 小時前台南市長之戰 陳以信為何敢出來挑戰謝龍介?媒體人爆原因
2026年台南市長選戰,民進立委陳亭妃與林俊憲兩人競爭;國民本來只有立委謝龍介有意角逐,但前立委陳以信昨(24日)宣布將爭取國民提名參選。媒體人羅旺哲今天(25日)表示,為什麼陳以信敢出來挑戰謝龍介?這就代表台南不是鐵板一塊,台南的政治氛圍開始有改變。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美最新研究:若陸犯台…美國空軍「1原因」台海戰略恐失敗
根據《國際安全》雜誌(International Security)的一項最新研究,若發生台灣衝突,美國空軍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作戰策略將面臨嚴峻挑戰,甚至可能導致失敗。
中天新聞網 ・ 15 小時前
陳以信盼與謝龍介「台南初選」 徐巧芯:不支持
國民前立委陳以信,宣布投入2026台南市長選舉,爭取藍營提名,而長年耕耘的同立委謝龍介則說,願意與他公平競爭,自己有信心「一定會贏」;不過,立委徐巧芯則對陳以信的表態,表示「不支持」,因為在藍營艱困選區,對藍營戰力是一種消耗。而同樣在南臺灣的藍營選將,國民立委柯志恩,也選在光復節這天,宣布參選高雄市長。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到底戳了「哪些痛處」?時代雜誌稱賴清德魯莽領導人 綠營集體痛批亂寫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美國《時代》雜誌(TIME)的專欄文章把賴清德總統稱為「魯莽的領導人」(RecklessLeader),指台灣成為「最危險的引爆點」...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旗津掛上首面競選看板 柯志恩拋7施政主張誓言「翻轉高雄」
2026年縣市長選戰逐步開跑,南部兩大直轄市的提名布局備受矚目。台南與高雄競爭態勢激烈,民進內各派系積極醞釀推派人選接棒陳其邁市長;相較之下,國民方面已大致確定由上屆代表藍營出征、聲勢最高的柯志恩再度披戰袍,誓言翻轉綠營大本營,重奪高雄。以黃藍為主視覺的...
CTWANT ・ 1 天前
士官改革擬下修服役年資惹議 國防部:還在討論階段
近日傳出國防部正在研議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包括增設特等士官長階級及調整各階級服役年資限制,引發現役士官對於提前退伍及終身俸權益的擔憂。國防部回應,相關規劃仍在討論可行性階段,尚未形成正式政策。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好消息!花蓮燕子口堰塞湖今開挖引流順利 壩體降挖超過2公尺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23日起進行壩體降挖工程,經過農業部林保署花蓮分署及承包商多日努力,今天(26日)傳出好消息,除了壩體降挖超過2公尺,也順利開挖深槽線引流湖水,水位目前大約以每小時約3公分的速率下降中,魯丹橋橋面的溢流水痕也已退縮約2公尺左右。
鏡報 ・ 10 小時前
吳宗憲「高顏質3女兒」合體!「朱立倫親家」也現身!
娛樂中心/尤乃妍報導綜藝天王吳宗憲與張葳葳於1990年結婚,共育有3女1男。分別為同樣踏入主持圈的Sandy(吳姍儒)、二女兒Vivian(吳則含)、鮮少公開露面的三女兒Olivia(吳奕佳),以及小兒子鹿希派(吳睿軒)。近日Sandy難得於社交媒體發布三姊妹合體照片,讓網友又驚又喜。
民視 ・ 12 小時前精英大學「傳承入學制」 被倡議人士盯上
成功推動廢除平權行動(affirmative action)招生措施的倡議者,正將箭頭指向精英大學優先考慮錄取校友子女的...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5 小時前
豬瘟重傷盧秀燕!聲量暴增7倍找神隱媽媽
[NOWnews今日新聞]台中爆發非洲豬瘟,未料台中市長盧秀燕當天卻缺席記者會,反而執意出席購物節活動,遭外界抨擊,此外社群平台也遭怒灌,對此時常針砭時事的臉書「聲量看政治」表示,這場豬瘟事件成了盧秀...
今日新聞NOWNEWS ・ 12 小時前大罷免全敗 游盈隆示警:賴總統已經不是超級助選員
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今(26日)接受前總統陳水扁電台節目專訪時談到,2波大罷免後對2026年縣市長選舉的影響,他認為影響很大,包含第一,賴清德現在已經不是「超級助選員」;第二,整體社會氣氛,大罷免讓藍白結合在一起,比以前更密切,「大罷免所造成的結果,恐怕對民進2026選舉相當不利。」
中時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台灣《數碼寶貝》紀念展被罵爆?網友抱怨排隊3小時、內容無聊:我不是被選中的孩子
《數碼寶貝物語》系列新作《數碼寶貝物語 時空異客》在全球都獲得相當高的好評,打破過去系列紀錄,證明了該 IP 在全球的影響力。其中,台灣「數碼寶貝動畫 25 週年紀念展」已於昨日(25)在台北三創生活園區,吸引了許多系列粉絲前往,但社群中卻出現不少抱怨紀念展內容無聊、排對時間太長的文章。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7 小時前
賴總統點將》協助花蓮救災有功 梁庭蔚晉任少將 調升航特部主任
總統府下週將舉行今年11月的國軍將官晉任典禮,賴總統本週已先行召見新科將官,軍方人士指出,國軍在此次花蓮救災任務上表現傑出,獲得賴總統的高度肯定,現任陸軍花防部政戰主任梁庭蔚上校,救災期間全程無休丶協助中央及花防部指揮官劉暐欣中將執行救災任務,表現獲得各方肯定,月底將調任為陸軍航特部政戰主任,並晉任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中選會委員11月剩4人無法開會 恐影響明年選務 政院:盡快完成徵詢
中央選舉委員會現共有10位委員,其中6位任期至11月3日屆滿,但依規定至少要有5位委員才能舉行會議並決議,主委李進勇日前表示擔憂,明年底就要舉辦地方公職人員選舉,若未補足人事,將使業務停頓。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對此回應,行政院長卓榮泰已表示,會盡快完成徵詢作業,將中選會人事同意權案送交立法院審議。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2 小時前美中官員結束兩天貿易磋商 川普:有信心達協議
(中央社吉隆坡26日綜合外電報導)為了緩和美中兩國貿易戰,雙方高階經貿官員今天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結束為期兩天的磋商後,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有信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成協議。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新加坡挺一中政策、反台獨 外交部:應尊重我國主權獨立的事實
新加坡外交部昨(10/25)日發布新聞稿指出,星國總理黃循財於會晤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時,重申新加坡奉行所謂「一中政策」與「反對台獨」。對此,外交部籲請新加坡尊重中華民國台灣主權獨立的事實,切勿發表傷害台星兩國長久情誼的評論。
太報 ・ 13 小時前美貿易代表:美中談判有進展 川習會將富有成效
(中央社吉隆坡26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最高貿易代表今天在吉隆坡表示,美中第2天貿易談判正為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富有成效的會談」鋪路,讓外界對這全球兩大經濟體達成協議寄予厚望。
中央社 ・ 14 小時前
「會不會曾有總統是同志?」高山峰發言掀爭議 他出手反擊了
50歲男星高山峰踏入演藝圈多年,在不少戲劇作品中都能夠看見他的身影,讓觀眾留有印象,近日,掀起討論的是高山峰一則發文提到「會不會曾有總統是同志」,意外惹來許多網友不滿留言。蔡佩伶報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至少60萬女性「從職場神隱」,美國勞動力為何大退潮?《經濟學人》揭開謎底:這是一場「愛的迫降」
過去 80 年間,美國女性的勞動參與率持續追趕男性,但這項長期趨勢卻在今年出現變化:超過 60 萬名女性離開了職場或停止尋找工作。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波看似不合常理的「女性大退出」?《經濟學人》21日引用數據解析,或許是一個更簡單、較充滿希望的解釋——疫情後的迷你嬰兒潮。新生命的到來,把新手媽媽拉出勞動力市場。然而,隨著企業鼓吹「重返辦公室」、對遠距工作的收......
風傳媒 ・ 1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