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新光投信24日完成合併 吳東亮:有信心規模躋身兆元級
台新新光金(2887)旗下子公司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於今(24日)正式完成合併,董事會推選賴昭吟擔任董事長;董事長吳東亮表示,政府正在推動亞洲資產中心,讓台灣資產管理業者看到更大的前景,合併後台新投信資產規模達到5300億元,躍升市場第九名,台新投信不僅變大也會變成更強大,有信心成立兆元級的公司,引領市場站在世界舞台。
吳東亮表示,台新新光金控於2025年7月24日合併後,包括人壽、證券、銀行、投信等按照進度進行合併,今天是投信打頭陣率先完成合併,代表進入多引擎發展階段,看來投信同仁對於市場合併任務的速度也很快。接下來,台新人壽與新光人壽也將於2026年1月1日完成合併。
證券部分則預計在2026年4月完成合併,銀行則是在預計2026年年底前完成合併。
台新投信董事長賴昭吟表示,成為一家兆元級投信公司不成問題,雖是有挑戰,但是我們有信心。接下來要做三件事項,首先是持續延攬優秀人才,其次是順應市場潮流積極設計多元性的產品,提供廣大投資人,不管市場發生多大變化有足夠產品選擇,第三點是積極爭取全權委託的業務,長期的努路加上金控集團資源挹注,相信有更多機會加速此項業務成長。
合併後台新投信產品線將更完整,包括:台新美國20年期以上A級公司債券ETF基金(00942B)、新光15年期(以上)A-BBB美元電信債券ETF基金(00867B)等破百億的投資級債券ETF。
另外,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ETF基金(00936)及新光美國電力基建息收ETF基金(009805也受市場投資者青睞。此外,今年也將推出二檔主動式ETF。
台新投信副董事長林尚愷表示,二家投信合併後將快速整合資產管理、產品研發、專業投資、通路佈局及風險控管等領域的優勢,全力發展全權委託、主被動ETF及共同基金,積極響應主管機關推廣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壯大台新投信的資產管理規模。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指出,統計至今年9月底,台新投信在國內貨幣市場基金規模逾新臺幣1,600億元,連續七年穩居業界龍頭。台新投信身為金控的資產管理核心成員,未來將善用金控資源,爭取機構法人及高端客戶提供全權委託的服務,透過全權委託之方式,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並為金控創造更好的投資收益。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都更卡在整合?產官學齊推「整合人制度」 加速500萬老宅待更新
佳穎精密營收大躍進 喜迎車用電子大單2027年放量
建商總座坦言「房市非常黯淡」 明年迎選舉預期Q1有轉機
其他人也在看

吳東亮接受媒體聯訪 (圖)
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24日舉行合併茶會,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受訪表示,政府正全力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資本市場國際化政策,留財引資的方向非常明確,台新投信合併後,資產規模達新台幣5300億元,擠進市場前10名,接下來不止要變大,還要變得更強壯。
中央社 ・ 4 小時前
台新投信新光投信合併茶會(3) (圖)
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7月24日合併後,首宗子公司整合案24日由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打頭陣,完成合併程序;圖為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前左)出席合併茶會。
中央社 ・ 4 小時前
台新新光金投信子公司完成合併,台新投信資產躋身前十大,挑戰兆元規模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台新新光金控(2887)今年7月24日合併後,旗下子公司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於今(24)日正式完成合併程序,為首家完成合併的子公司。台新投信為存續公司,合併後資產規模(AUM)達5,300億元,躍升市場第九大投信,目標將挑戰成為資產規模逾兆元的投信公司。台新投信今日召開董事會,推選賴昭吟擔任董事長,賴昭吟在台新新光金控服務逾30年,以紮實的財務能力及穩健領導風格著稱,專業涵養備受金融圈推崇。賴昭吟表示,合併後將整合雙方資源,並規畫擴大徵才,號召資產管理界好手加入,開發更多創新、符合市場趨勢的理財商品,積極發展全權委託業務,滿足不同投資人的需求,再加上集團資源與力量挹注,相信將加速達成資產規模逾兆元的投信公司。台新投信副董事長林尚愷表示,二家投信合併後將快速整合資產管理、產品研發、專業投資、通路佈局及風險控管等領域的優勢,全力發展全權委託、主被動ETF及共同基金,積極響應主管機關推廣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壯大台新投信的資產管理規模。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指出,統計至今年9月底,台新投信在國內貨幣市場基金規模逾1,600億元,連續七年穩居業界龍頭。台新投信身為金控
財訊快報 ・ 4 小時前《金融股》首家整併成功!吳東亮:台新投信規模要拚兆元級
【時報-台北電】台新新光金控子公司合併正式啟動,旗下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於24日正式完成合併程序,為首家完成合併的子公司,合併後的台新投信資產規模(AUM)達新臺幣5,300億元,躍升市場第九大投信。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表示,台新投信不只變大,還會更強壯,規模不只要拚兆元,還要引領台灣走向亞太、站上國際舞台。 吳東亮表示,台新與新光金控合併後,各子公司逐步啟動合併,今天由台新投信打頭陣,率先完成合併,這也意味台新新光金控正式進入「多引擎」發展階段,他也嘉許台新投信的同仁,不只針對市場投資反映快,完成合併的任務速度也很快。(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黃琮淵) 台新投信24日同步召開董事會,推選台新新光金控財務長賴昭吟擔任董事長。賴昭吟表示,合併後將整合雙方資源,並規畫擴大徵才,號召資產管理界好手加入,開發更多創新、符合市場趨勢的理財商品,積極發展全權委託業務,滿足不同投資人的需求,再加上集團資源與力量挹注,相信將加速達成資產規模逾兆元的投信公司。 台新投信副董事長林尚愷表示,二家投信合併後將快速整合資產管理、產品研發、專業投資、通路佈局及風險控管等領域的優勢,全力發展全權委託、主被動ETF及
時報資訊 ・ 5 小時前台新新光投信合併!存續名稱、人事、未來布局一次看
台新新光金控今年7月24日合併後,旗下子公司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於今(24)日正式完成合併程序,為首家完成合併的子公司。台新投信為存續公司,合併後資產規模(AUM)達新臺幣5,300億元,躍升市場第九大投信,目標將挑戰成為資產規模逾兆元的投信公司。
中時財經即時 ・ 4 小時前
台新、新光投信今完成合併 躍升市場第9大
[NOWnews今日新聞]台新新光金控今年7月完成合併後,旗下子公司台新投信、新光投信今(24)日正式完成合併程序,為首家完成合併的子公司,台新投信為存續公司,合併後資產規模將達5300億元,躍升市場...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韓產業部長:與台合作可爭取半導體最優惠關稅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2025年11月24日專電)韓國與美國雖完成關稅談判,但就半導體產業的部分尚未確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呂翰九今天接受媒體訪問表示,目前仍有與台灣合作得到最優惠關稅待遇的空間。呂翰九今天接受韓國MBC廣播節目「視線集中」訪問,在談及與美國的關稅談判時表示,「我們不認為談判已經結束」,並表示未來仍會透過各種機會提出相關議題。而對於尚無結論的半導體關稅,呂翰九說,半導體產業版圖不會在1、2年內輕易改變,「實際上在半導體產業,跟我們最類似的最大競爭對手可以看作是台灣」,而先前美方已表示會給予韓國與台灣相似的稅率,在台灣仍在與美國協商的情況下,「仍有與台灣合作,得到最優惠待遇的空間」。但呂翰九並未詳細說明可能透過什麼樣的方式與台灣合作。美國先前與韓國達成共識,對韓國課徵的半導體產品關稅不會比對其他主要競爭國不利,這也使台灣與美國的談判結果更受關注。美國總統川普8月曾表示將對進口半導體課徵約100%關稅,要求企業在美國生產或承諾在美設廠,以換取豁免。不過,路透社日前引述美國官員消息報導,川普的幕僚在此事上較為謹慎,為避免刺激中國,對進口半導體關稅的計畫可能不會立刻實施。
中央社財經 ・ 4 小時前
台新新光投信子公司完成合併 吳東亮:有信心挑戰兆元規模
台新新光金控7月24日合併後,旗下子公司台新投信和新光投信今天(24日)正式完成合併程序,為首家完成合併的子公司。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今天致詞表示,台新新光投信「打頭陣」,代表台新新光金控進入「多引擎」發展階段,合併後,台新投信資產規模(AUM)達5300億元、成為國內第9大投信公司,我們目標將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台新、新光投信合併躍居第9大 力拚資產規模破兆
(中央社記者曾仁凱台北2025年11月24日電)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7月24日合併後,首宗子公司整合案今天由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打頭陣,正式完成合併程序,台新投信為存續公司,合併後資產規模新台幣5300億元,躍升台灣第9大投信公司;台新投信董事長賴昭吟今天喊出,未來「資產規模破兆不成問題。」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今天舉行合併茶會,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表示,台新金控與新光金控7月24日合併後,4大子公司包括人壽、銀行、證券、投信陸續依照進度進行合併,今天由投信打頭陣,象徵台新金控進入多引擎發展階段,接下來壽險預計明年1月1日完成合併。吳東亮表示,政府正全力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資本市場國際化政策,留財引資的方向非常明確,台新投信合併後,資產規模達5300億元,擠進市場前10名,接下來不止要變大,還要變得更強壯。台新投信今天召開董事會,推選現任台新新光金控財務長賴昭吟出任董事長。賴昭吟受訪表示,合併後,雖然台新投信離兆元資產規模還有一段距離,但公司有強烈企圖心,加上有集團資源挹注,對於未來成為兆元投信有信心,時間則會盡快。賴昭吟今天提出台新投信合併後首要3件事,包括擴大徵才,雙方合併後員工人數
中央社財經 ・ 4 小時前南投縣住家房屋現值這個價錢以下 免徵房屋稅
南投縣政府今年重行評定房屋標準價格,為減輕民眾房屋稅負擔,住家用房屋現值免徵標準由10萬1000元調高為10萬2000元,自明年期起開徵的房屋稅適用,估計約有5百餘戶受惠。稅務局表示,房屋稅新制自去年7月1日起實施,對於住家用免稅房屋,增訂以自然人持有全國合計3戶為限。如持有住家用房屋且符合免徵標準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金融股》台新、新光投信正式合併 資產躋身前十大未來挑戰兆元規模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台新新光金控(2887)旗下子公司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今(24)日正式完成合併程序,為台新新光金控今年7月24日合併後,首家完成合併的子公司。台新投信為存續公司,合併後資產規模達新臺幣5300億元,躍升市場第九大投信,目標是成為資產規模逾兆元的投信公司。 台新投信24日召開董事會推選賴昭吟擔任董事長。賴昭吟在台新新光金控服務逾30年,以紮實的財務能力及穩健領導風格著稱,專業涵養備受金融圈推崇。賴昭吟表示,合併後將整合雙方資源,並規畫擴大徵才,號召資產管理界好手加入,開發更多創新、符合市場趨勢的理財商品,積極發展全權委託業務,滿足不同投資人的需求,再加上集團資源與力量挹注,相信將加速達成資產規模逾兆元的投信公司。 台新投信副董事長林尚愷表示,二家投信合併後將快速整合資產管理、產品研發、專業投資、通路佈局及風險控管等領域的優勢,全力發展全權委託、主被動ETF及共同基金,積極響應主管機關推廣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壯大台新投信的資產管理規模。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指出,統計至今年9月底,台新投信在國內貨幣市場基金規模逾新臺幣1600億元,連續7年穩居業界龍頭。他說,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金融股》輝達用地底定!吳東亮喊話:盼全民給新壽最大肯定
【時報-台北電】輝達T17、18用地底定,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24日表示,樂見此事有個完美結局,但他也要幫新光人壽講幾句話,新光人壽成立了60年、一甲子,一直跟台灣民眾站在一起,一直想著讓台灣如何更佳發展,也希望大家能給新光人壽最大肯定。 吳東亮今日出席新光投信、台新投信合併茶會,被問到輝達用地後續,吳東亮表示,新光人壽真的是盡心一起協助把輝達留下來,也期許台北市政府與輝達的談判順利成功,讓輝達能夠真正的就留在臺灣,越快越好。 吳東亮也提及,會與輝達持續合作,因為台新本來就是輝達的客戶,在台新的AI部門,兩、三年前就買了輝達的晶片做「台新腦」,一直有在開發,也讓金融服務持續落地。(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黃琮淵)
時報資訊 ・ 4 小時前
國民慶鄭麗文赴大溪謁陵 批民進是民主轉型的破壞者
今天是國民慶,主席鄭麗文一早赴大溪慈湖及頭寮陵寢謁陵,她表示,台灣民主轉型後,最大的受益者和破壞者就是執政的民進,破壞司法獨立、藐視國會尊嚴、行政擅權專斷,國民必須秉持經國先生精神,要護民主、要拚和平、要拚經濟。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產油國強硬、美國缺席,COP30折衷協議拍板,化石燃料爭議暫擱置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第三十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30)在巴西經過「加時」協商,終於於上週六(22日)拍板通過最新氣候協議,但在全球排放大國美國缺席、各方角力下,協議並未納入明確淘汰或替代化石燃料的約束性文字,只以「自願加快減少使用化石燃料」點到為止,引發環保團體與部分國家批評,認為與實現長期減排目標的落差仍然巨大。會議歷時兩週多,在主辦國巴西居中斡旋下達成折衷文本。《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執行秘書施蒂爾(Simon Stiell)對協議成果給予肯定,稱各國展現合作意願,但也坦言「距離贏下氣候戰爭仍很遙遠」。由於圍繞化石燃料的分歧難以彌合,大會主席拉戈(Andre Correa do Lago)表示,將另行發布一份關於化石燃料與森林保護的「附帶文本」,不納入主協議,等於讓最具爭議、也是最關鍵的減碳議題暫時「擱置一旁」。歐盟與哥倫比亞、巴拿馬、烏拉圭等國在談判期間一度結成陣線,力推在協議主文中寫入逐步淘汰或有序過渡化石燃料的具體表述,認為若不觸及石油、天然氣與煤炭,就難以真正扭轉升溫趨勢。不過,以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阿拉伯為首的一批產油國強烈反對,批評在協議中點名化石燃料「
財訊快報 ・ 4 小時前仁大資訊明起每股底價32.8元競拍,12/10掛牌,承銷價每股41元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仁大資訊(7767)配合上櫃前公開承銷,對外競價拍賣2,535張,競拍底價32.8元,最高投標張數321張,暫定承銷價41元。競拍時間為11月25日至27日,12月1日開標;11月28日至12月2日辦理公開申購,12月4日抽籤,預計12月10日掛牌。董事長林士茵表示,公司未來將持續深化金融與製造兩大核心市場,並以金腦AI與資安技術延伸至ESG、雲端治理與數據服務領域,推動從系統整合商(SI)升級為「產業解決方案提供者」。該公司近三年營運穩健攀升,並透過併購金腦數位切入金融AI與ESG高附加價值領域,啟動結構性轉型。營收自111年的19.95億元穩步成長至112年的21.21億元,113年更攀升至約24.38億元。稅後淨利亦自111年的7,554萬元,增至112年的1.04億元,113年突破1.14億元,每股盈餘更是連年上升,從3.14元提高至4.42元;114年前三季營收17.02億元,與去年相當;EPS 2.74元,和去年同期相比微幅下降17.22%。林士茵解釋,獲利略減主要受多項策略性投資影響;除IPO規劃產生的一次性費用外,公司為提升營運效率與資訊安全
財訊快報 ・ 4 小時前
聯手對抗川普壓力 南韓想找台灣一起談晶片關稅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主導的新一輪半導體關稅架構,南韓貿易部長周一 (24 日) 表示,有機會與台灣合作,共同和美國協商爭取最有利的待遇。 南韓貿易部長呂翰九(Yeo Han-koo)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台灣也正在進行談判,因此南韓與台灣可透過合作,爭取最有利的待遇。」
鉅亨網 ・ 4 小時前
台新和新光人壽何時正式合併?吳東亮給答案
台新投信和新光投信今(24)日完成合併,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會後受訪時表示,台新投信將成為市占前十大、挑戰兆元規模。至於外界關心台新與新光人壽何時正式合併,他說,會配合明年1月1日 IFRS 17 以及 ICS 上路,因此合併會如期在明年1月1日完成,合併後總資產將超過八兆元,其中新壽就占據半數。
Yahoo奇摩股市 ・ 3 小時前威潤減資換發新股上櫃買賣,早盤跳空漲停,前三季虧損收斂
【財訊快報/記者王宜弘報導】威潤(6465)因應改善財務結構、彌補虧損所辦理之減資482.6萬股一案,週一(24日)換發新股正式上櫃買賣,首日跳空漲停來到18.95元價位。威潤發展車用衛星定位監控系統品牌業務,近年營運在市場競爭激烈之下已連續第六年虧損,今年前三季稅後虧損3529.6萬元,每股虧損0.75元,較同期的1.25元顯著收斂。不過,因應改善財務結構,彌補累積虧損,今年威潤股東會通過現金減資案,減資金額為48,260,610元整,銷除股份普通股4,826,061股(含私募股份2,570,061股),減資比例9.298814%,減資後實收資本額為470,736,850元,發行股份總數為47,073,685股。該公司在去年曾辦理私募,減資前發行股數共51,899,746股,含上櫃股數24,261,156股,私募股數27,638,590股,本次按比例減資,完成後,發行股數為47,073,685股,包括上櫃股22,005,156股、私募股25,068,529股;不過,因私募股閉鎖期三年限制,因此預計減資新股上櫃後的上櫃普通股股數為22,005,156股,占已發行普通股比率為46.75%
財訊快報 ・ 4 小時前鴻海劉揚偉喊出 Foxconn Inside! 關鍵電芯佈局瞄準3技術
鴻海電池佈局隨電動車跟AI伺服器發展加速,2026年扮演關鍵位置。鴻海位於南台灣的和發超級電池工廠專注生產磷酸鋰鐵電池,...
聯合新聞網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