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病」不是病 是強到令人不安
吳芳銘/政治經濟觀察員
全球市場正密切觀察人工智慧(AI)驅動的資本市場漲勢是否進入泡沫。AI產業估值雖高,但多項指標顯示尚未達到21世紀前後網路泡沫的全面失衡:AI 投資占 GDP 的比重仍偏低、企業獲利仍穩健、槓桿未失控、資金流動未如90年代末般瘋狂,信用利差與波動率亦維持低檔。
換言之,AI 市場更像處於泡沫中段,而非頂點。
AI 浪潮下的台灣:站在世界變局的交叉點
而就在這個全球變局的當下,台灣站上了一個關鍵交叉點:半導體與 AI 的融合使其成為全球科技體系不可或缺的核心。
台灣近年經濟成長主要來自 AI 伺服器、半導體領先製程及設備出口的強勁動能。晶片產值去年成長 22%,今年更看俏。
不過,台灣是全球半導體的代工王國,也正處在逐步向 AI 生態系統的關鍵節點轉型路途中,如何從硬體走向軟硬體結合、數據中心、AI 加速器、邊緣運算,以及應用技術等生態系,這些是未來的挑戰。
從全球視野來看,台灣已是 AI 時代不可取代的「矽島」。但是,越是不可取代,越是顯得脆弱。
台灣病不是衰退,而是「強到令人不安」
近期《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以「台灣病」(Taiwan Sickness)形容台灣,看似尖銳,實則點出全球凝視下的結構困境。
《經濟學人》將台灣批評為:過度依賴半導體、產業集中於單一科技產業鏈、青年薪資停滯、內需疲弱、企業過度向海外投資,以及國際政治風險高度環繞。
但最關鍵的一點卻鮮少被看見:台灣病不是因為「弱」,而是因為「強」,單一產業強到讓強國感到不安。
全球領先製程9成在台灣,AI 伺服器8成在台灣製造,晶片與算力的關鍵節點都在台灣。這種「科技壟斷式」的成功令人敬佩,卻也引來更強烈的外部要求,甚至干涉。獨強或太強,也可能是風險的源頭。
台幣的估值:全球資本對台灣的體質示警
台幣的估值是否過低,顯示更多的是資本對台灣經濟結構性問題的反射。台幣估值的背後,是台灣現代經濟的3大警訊:
第一,經濟過度集中於半導體產業,其他產業難以支撐貨幣基本面;
第二,企業資金與投資大量外移,國內投資不足;
第三,青年低薪、房價過高、內需疲弱,使得台灣像出口導向的單輪車,內外消費與投資結構過度失衡。
在3大困境下,一旦全球景氣或科技需求波動,台灣的震幅將比其他國家更大。台幣的低估,不是輸給美元,而是輸給台灣產業結構未能及時調整的遲緩。
美國要求台灣投資至少3,500 億美元:合作還是戰略綁定?
更深層的衝擊是,來自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關稅戰的協議中,傳出對台灣提出的巨額投資的要約,要求台灣企業赴美投資規模不少於3,500 億美元。
這項「投資」的本質不是商業行為,而是地緣政治的延伸。美國目標意圖很明確:包括將先進製程主權深度綁定在美國本土、確保 AI 算力供應鏈可控、讓台灣科技體系更深度「美國化」的綁定、維護美國科技經濟安全,以及削弱台灣「矽盾」產業發展的戰略風險。
這項要求意味著,先進產業加速外移台灣、人才、資金與生態系外流、技術密度與合作下降及台灣談判籌碼減弱。若拒絕,恐將遭遇課以高關稅、產業調查制裁及國防科技不合作等「軟制裁」。接受,則面臨經濟主權讓渡與失去「護國神山」保護的疑慮。
這是台灣病最深層的症候:台灣太重要,重要到不能戰略自主。
AI 資本潮的雙面刃:台灣既是最大贏家,也是最脆弱的節點
AI 盛市年代與產業巨裂轉變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的新秩序,台灣正站在浪潮最前端,充滿機遇與風險。包括AI 伺服器全球市占率最高、晶片領先製程全球9成、供應鏈密度全球第一,以及技術人才與製程經驗獨一無二等優勢十分顯著。
但這些優勢也構成巨大的風險:
一、AI 技術越重要,全球強國越不允許集中在台灣:算力是未來的國防,除美國之外,歐洲、日本、韓國、中東等國家都在建立算力主權。台灣的優勢引來的不是掌聲,而是壓力。
二、供應鏈重組與競爭越形激烈:各國積極布局AI及算力產業,越想確保參與和分食AI紅利及產業生態,甚至衍生的生技、國防與科技發展等,競爭將越形激烈,供應鏈重組的壓力也越形急迫與承壓。
三、產業鏈 AI 化程度不均,形成新斷層:當AI 投資浪潮延續、全球需求維持高位時,台灣勢必受惠。但是,一旦潮頭轉向或過度集中於少數環節,也可能暴露結構性風險:上中下游及其它企業 AI 化程度參差不齊,在未能及時轉型下將成為產業鏈斷點。
四、全球利率、資金成本上升,台灣企業長期承壓:若全球資金環境收緊、長期利率上升、技術替代、AI泡沫化或政策變動,台灣亦可能遭受「被動調整」的牽連,此等亦受川普關稅戰影響,台灣如何發揮自主發展戰略亦需謹慎因應,以確保經濟及矽盾安全。
越是站在AI的浪頭上,越要懂得如何站穩、站的久、走得遠。
AI 盛市還是泡沫:較像1997,較不像1999
以歷史為鏡,AI 牛市更接近 1997與1998年年的亞洲金融風暴階段,而非網路泡沫破裂前的1999年。
現在的情勢是投資強勁但未失控、利潤高但未見頂、槓桿上升但仍可控、波動率低、信用利差低,以及資金流動理性。但轉折點已浮現,尤其在台灣,台幣貶值、美國要求巨額投資、全球供應鏈被要求分散與重組、川普關稅與新保護主義復燃,及地緣政治風險累積等,這些變數使台灣處於「風險上升中」的區域。
台灣的下一步:不能只靠半導體及出口
面對 AI 浪潮、台灣病與美國巨額投資的要求與變遷,台灣需要新的戰略思考:
首先是科技主權:核心技術必須根留台灣,核心研發、先進製程、關鍵 IP 與生態系在台灣深度發展,確保科技主權與安全。
其次是發展多核心經濟:建立半導體以外的多個成長引擎,包括:加速產業鏈縱深發展,不僅專注於上游晶片設計、領先技術、研究與製造,也要往軟體、生態鏈及應用面延伸,防止單一依賴市場讓成長趨脆弱化。具體的產業包括:AI 軟體與應用、大數據、電網與電力、生醫科技、金融科技與國防科技等。只有多核心,台灣才有韌性。
第三,提升薪資結構與內需能力:內外需的結構嚴重失衡,是台灣亟需面對的產業、貧富甚至世代矛盾的重大問題。若內需持續疲弱,台灣將永遠陷在被迫追逐外部需求的風險。
第四,建立經濟安全戰略:包含供應鏈自主、關鍵原物料備援、技術外移控管、企業海外投資監理問題。
台灣不能只靠「矽盾」,也不能任由核心科技被外部吸走,內外不失衡的產業結構及經濟安全戰略須予以加強重視。
浪潮洶湧,但台灣不能只是被推著走
今日的台灣,處在一個全球科技、貿易、經濟、地緣政治等巨大變遷前所未有的關鍵時刻。
「台灣病」不是病,而是全球秩序重組下的「副作用」。真正的挑戰不是強度不足,而是「被過度成功推向浪頭」。
台灣不能再只是全球科技競賽的棋子,而必須是棋局的參與者。既要掌握浪潮,也要管理風險;既要擴張利益,也要守住主權。唯有如此,台灣才能在這場 AI 典範轉移與科技革命的巨浪中,不只是站穩,而是領航。
★《鏡報》徵文/《鏡報》歡迎各界投書,來文請寄至:editor@mirrordaily.news,並請附上真實姓名(使用筆名請另外註明),職稱與聯絡電話。來文48小時內若未收到刊登通知,請另投他處。
回到原文
更多鏡報報導
宋國誠專欄:美國世紀的回歸與重建──我對未來世局的看法(10之4)
羅世宏專欄:在防衛與自由之間──歐洲的「民主防護盾」之爭
何清漣專欄:美國地方選舉顯示民主的路線轉變與分裂
其他人也在看

輝達財報揭曉前泡沫疑慮升溫?富達:偏好新興市場股債看好中國
今年第四季全球經濟、金融市場處於多重動能交錯的關鍵時刻。美股評價偏高及科技股權重創新高,引發市場對於股市泡沫的隱憂。企業基本面與盈餘成長仍具韌性,整體處於健康的擴張期。富達國際基金經理張宇翔表示,投資人宜持續分散資產、靈活配置,掌握全球結構性成長機會,並應對短期波動。
太報 ・ 10 小時前
見義勇為卻被刺5刀!60歲男命危進ICU 女兒急求助:每天醫藥費破4萬
綜合陸媒報導,陳男的女兒在平台上說明,事件發生在11月13日,當時父親在家休息,突然聽到樓梯間傳來淒厲呼救聲,直覺不對勁,立刻衝出門查看,便看見一名可疑人士正對少女行兇,父親毫不猶豫上前制止,沒想到自己卻深中5刀重傷倒地。女兒表示,父親強忍劇痛打電話給她求救,...
CTWANT ・ 10 小時前
變天心情差?! 桃園緬甸華僑「菜刀、鐵鎚殺妻」 前往派出所自首
社會中心/周秉瑜、馬聖傑、蔡承翰 桃園報導桃園中壢區17號早上,發生一起命案!64歲的緬甸華僑李姓男子,聲稱當天起床,因為變天心情不好,看到妻子莫名火大,因此持菜刀、鐵鎚攻擊妻子,導致妻子身亡!李姓男子事後前往派出所自首,整起事件才曝光!據了解,李姓男子過去曾當過傳教士,檢方考量他每年都會前往泰國傳教,有逃亡疑慮,因此裁定羈押。
民視 ・ 7 小時前
鄭任汶專欄:高市早苗為何如此強硬?
最近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周邊特別熱鬧,此風波來自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說,「若是狀況伴隨使用戰艦、武力,這樣的狀況就符合『存立危機事態』。政府當然也會根據個別具體狀況,綜合所有資訊做出判斷。」此言馬上觸發中國官方的膝神經,官方與官媒出腳重踹。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揚言「斬首」高市早苗,官媒《解放軍報》跟著嗆聲,「若武力介入台海,日本全國都有淪為戰場的風險。」《大公報》還引述國民前主席馬英九指稱高市早苗「躁進言行」,以及洪秀柱說,「台海的事,關妳日本人什麼事?」
鏡報 ・ 12 小時前
外媒唱衰台灣?前駐歐盟代表反擊「台灣病」:經濟表現佳是驕傲的勳章
《經濟學人》上周以「台灣病」一文批評央行對新台幣匯率的政策,並指出新台幣價格偏低,引發社會高度討論。對此,前駐歐盟代表李淳今(18)日在民進發言人韓瑩主持的直播節目《午青LIVE》表示,台灣經濟表現優異,並在全球供應鏈中佔據關鍵地位,因此這不應被稱為病,而是驕傲的勳章。李淳指出,《經濟學人》以大麥克指數為例,認為台幣被低估應升值,但商品價格的高低與當地競爭......
風傳媒 ・ 7 小時前
AI漲多換誰接棒?從這波回檔看見半導體水務龍頭兆聯的長期價值浮現
近期台股呈現漲多修正格局,加權指數自最高28554點回檔,短線資金明顯轉為保守,市場情緒也從先前的追價氛圍,逐漸回到檢視基本面的節奏。從這波回檔可以看得更清楚,真正有基本面支撐的族群相對抗跌,而缺乏獲利動能的個股修正幅度更大。
陳喬泓|Yahoo專欄作家 ・ 1 天前
玉女歌手竟變「家長會長」!出道26年近況照曝光
娛樂中心/王靖慈報導曾以《秋天別來》、《為你流的淚》等熱門歌曲走紅的侯湘婷,曾被封為「玉女歌手」,婚後便相夫教子,已經淡出演藝圈多年。近日,某國小粉專曬出一系列家長會長交接典禮的照片,照片中竟發現43歲的侯湘婷的身影,並且看起來依然美麗,令粉絲驚艷不已。
民視 ・ 1 天前
控停車場「沒掉票卡」還索賠! 業者駁斥 竟遭查無登記證
屏東火車站後站停車場爭議事件引發關注!一名騎士指控17日取票時沒掉出票卡,導致被收取200元遺失費,管理員卻堅稱騎士忘記取票。監視器畫面模糊難辨真相,而屏東縣政府交旅處調查發現,該停車場竟無合法登記證,業者恐面臨最高1萬5000元罰鍰!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經濟學人為何盯上「台灣病」?中經院長揭央行兩難:產業分化讓政策難做
外媒《經濟學人》近日以「台灣病」為題,批評台灣匯率與經濟結構,引發國內外正反議論。對此,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今(18)日撰文感嘆,台灣其實蠻悲哀的,2000年沒趕上dot com,2010年沒趕上手機App和電商,2020年沒趕上電動車,沒趕上這些產業大趨勢時,沒人說台灣有病。自從台灣好不容易抓上這次的人工智慧熱潮(AI Boom)後,大家開始關心台灣,一下子......
風傳媒 ・ 22 小時前
駁經濟學人「台灣病」 他喊:是驕傲勳章
[NOWnews今日新聞]英國《經濟學人》以封面專題報導與剖析了台灣經濟表面繁榮、實則危機四伏的怪現象,其中更提到新台幣長期被壓在低匯率的情況形成「台灣病」,引起外界討論。對此,前駐歐盟代表李淳今(1...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經濟學人》提「台灣病」論點 李淳:應是驕傲勳章而不是病
英國著名周刊《經濟學人》,其最新一期內探討台灣經濟發展,並引用「大麥克指數」指稱,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如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累積金融風險等,並取了台灣病(Taiwan Disease)的新名詞,引發大眾討論。前駐歐盟代表李淳今(18)日於民主進步發言人韓瑩主持的直播節目《午青LIVE》表示,台灣經濟表現亮眼,具備全球競爭力,應是驕傲勳章而不是病,藍白唱衰台灣、惡修《財劃法》將台灣帶向極端,不利台灣發展。李淳表示,《經濟學人》以大麥克指數為例,認為台幣被低估應升值。但商品價格高低與當地競爭關係有關,因國家而異,無法佐證台幣是否被高估或低估。有非常多證據證明台幣不存在低估問題,央行也與美國財政部發布共同聲明表示不干預匯率。因此,匯率問題應回歸市場機制,穩定才是重要的。而對經濟學人提出「台灣病」,李淳則表示,「台灣病」源於過去的「荷蘭病」一詞。然而,台灣與荷蘭病狀況完全不同,荷蘭病肇因於天然資源,但台灣經濟表現佳,是因有科技競爭力、代工信任感與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且目前為止尚無明顯競爭者,因此不應是病,而是驕傲的勳章。台灣過去40年來經濟表現皆名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前駐歐盟代表李淳:台灣經濟表現佳主因科技競爭力
外媒《經濟學人》提出「台灣病」,指新台幣被低估55%,並點出台灣經濟結構問題。對此,前駐歐盟代表李淳今(18)日表示,台灣經濟表現佳,是因為科技競爭力,但是當然也凸顯整個經濟太過於集中半導體,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但他不覺得是病,反而是一個驕傲的勳章。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台積電再爆內鬼?傳21年老將跳槽英特爾 帶走2奈米機密
台積電前企業策略發展資深副總經理羅唯仁於今年7月底退休,結束在台積電長達21年的職涯。當時,半導體業界便傳出他可能前往英特爾掌管研發部門;近期供應鏈消息再度指出,羅唯仁已正式加盟英特爾任職,此外,還傳出他在退休前帶走大批2奈米以下先進製程機密資料,台積電目前正積極蒐證。對於相關傳聞,台積電暫未作出具體回應。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台股紅翻黑!43萬散戶昨搶短…今天套牢了
台股反彈無力,收復2萬7點失敗,空軍氣焰大增,接近中午指數由紅翻黑,一度下跌近140點,據證交所資料顯示,昨天趁台股下跌691點,短短一天有43.7萬散戶進場「搶短」,但今天若收盤時指數未拉起,恐怕「搶反彈不成反住套房」,慘遭套牢。
Yahoo奇摩股市 ・ 7 小時前
台積電最年輕副總閃辭四個月 李文如跳槽輝達今新職上任?!
今年 7 月中旬閃電辭去台積電採購(資材)副總的李文如(Vanessa),動向持續在半導體圈引爆討論。如今最新消息確認了嗎?根據《自由電子報》的報導,她將正式加入輝達(NVIDIA),並非回到熟悉的採購領域,而是直接升級至企業級用戶相關的 WWFO 部門副總裁,未來還要掌管台灣銷售業務,權限比過去更大、戰略位置更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法人狠倒710億台積電重傷 台股重摔691點/輝達遭三路空襲 財報能否回擊全看黃仁勳/被動族群逆風撐場 蜜望實興勤強彈|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周一全面下挫,投資人靜待本周輝達財報與即將公布的就業數據,加上市場還是籠罩在AI泡沫化的隱憂中,四大指數全面收黑。道瓊工業指數大跌1.18%;標普500指數下跌0.92%;那斯達克指數下跌0.84%;費城半導體指數下挫1.55%。科技股方面,Google因波克夏揭露持股大漲3.11%,但蘋果、Meta、美光、超微與輝達皆走弱。台積電ADR同步收跌0.99%,影響今日台股電子權值股氣氛。 亞股今日普遍承壓,因中日關係緊張下,日股重挫3.22%,韓股同步下跌3.32%,港股走弱1.72%,上證指數則小跌0.81%,區域市場風險情緒偏空。 台股今(18)日開盤即受美股重挫拖累,終場重挫691.19點、失守2萬7千點,收26,756.12點,跌幅2.52%,並收在全日最低,成交值放大至6,406.61億元。權值三王同步走弱,台積電(2330)大跌40元收1,405元、鴻海(2317)收230元、聯發科(2454)下挫至1170元,壓抑指數表現。盤面雖多數電子股承壓,但備援電池模組(BBU)與被動元件族群仍逆勢吸金,長園科(8038)、AES-KY(6781)、蜜望實(8043)等強勢走高。另一焦點在股王信驊(5274)盤中衝上6,690元改寫歷史新高,終場仍大漲收在6,500元,成今日市場亮點。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比特幣下探8萬美元 投資人極度恐懼…布局空頭走勢
比特幣賣壓不止,18日盤中摜破9萬美元大關,為七個月來首見,且回吐今年來逾30%的所有漲幅,並動搖整個加密貨幣資產界信心...
聯合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台股低接的時機到了? 專家揭「反彈2條件」:不能跟4月比
台股近來連日震盪,1週震幅逾千點,引發市場情緒動盪,投資人普遍陷入恐慌。對於外資賣壓、科技股回檔與AI族群獲利了結,使大盤走勢急速轉弱,許多投資人好奇,是否再度重演4月美國總統川普開啟關稅戰後的大幅修正。然而,財經專家「股魚」今(19)日提出不同觀點,「不能跟4月比」。
EBC東森財經新聞 ・ 6 小時前
小雪好運來! 「5星座+5生肖」財運穩中有進 正偏財超旺
11月22日(六)是24節氣中的「小雪」,小雪節氣來臨,小孟塔羅雲蔚老師表示,此時專注力與判斷力提升,容易抓住關鍵機會,貴人運旺,合作與支持增多,收益潛力大幅提升。只要保持理性規劃與行動力,既能守住既有財富,又能開拓新收入來源,財運呈現穩中有進、收穫豐厚的最佳時機。小孟塔羅雲蔚老師點名「5星座+5生肖」,財運迎來新契機,正財穩健增長,偏財機會也逐漸浮現,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星座或生肖吧!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