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煙火外交秀
副總統蕭美琴近日在歐洲議會大樓所舉行的「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會議中發表演說,民進與綠營媒體大肆宣傳,稱這是「台灣外交的歷史突破」,是「民主的勝利」。然而事實上,該演講並非歐洲議會的正式會議,而是由民間組織IPAC租借歐洲議會場地所主辦的周邊活動。出席的執政歐洲議員寥寥無幾,多數只是象徵性致意。這樣的場面,在正常國際外交中頂多算是「邊會發言」,但在台灣卻被包裝成登上歐洲舞台的「偉大時刻」,顯示出台灣外交的焦慮與自卑。
民進政府長期將「被看見」視為外交成果,把「曝光率」當作是外交成就。台灣的外交官或政府官員無論是與誰合照、在哪裡講話,只要是能拍照發新聞稿,便可成為政績在國內宣傳。但這種「象徵性外交」的本質,其實是對現實的一種逃避,因為真正的外交突破,應該是制度、協議與合作,而不是一次無關痛癢的演講,或是一張刻意擺拍的照片。
台灣外交長期困於國際現實,邦交國數量銳減,正式場合難以登場。賴清德政府不思以國家利益為核心作為出發點,尋求外交上的實質突破,卻將「象徵性曝光」視為政績,用話術和宣傳把「非官方」的外交互動吹捧成「重大突破」。這種「只求亮相、不問實質」的心態,不僅無助於拓展真正的國際空間,反而讓外交變成內政宣傳,淪為島內群眾一劑自我安慰的麻醉藥。
我們從烏克蘭的例子,便能看出這種「話語外交」的局限。澤倫斯基自戰爭爆發以來,幾乎跑遍全球,發表了數百場演說,從美國國會、英國下議院到歐洲理事會,無不掌聲雷動、口號滿天。但當戰事陷入僵局、援助出現疲乏時,那些熱烈的掌聲與「我們與你同在」的口號卻化為冷淡的沉默。如今的烏克蘭,仍在孤軍苦撐,國際社會的支持明顯減弱。這正說明演講再多、聲援再熱,若缺乏實質利益與長遠戰略,終究只是一場「煙火外交」。台灣若只醉心於這種象徵性的曝光與虛榮性的演說,最終只怕也會重蹈同樣的命運。
台灣外交的問題,不在於沒有朋友,而在於過度依賴政治表演。從蕭美琴的「歐洲議會演講」,到蔡英文出席的「柏林自由會議」,每一次亮相都被視為「台灣被看見」的突破,卻從未問過,這些曝光究竟能換來什麼實際利益?台灣是否因此在國際貿易、區域安全或經濟合作上獲得任何具體成果?當領導人把國際場合變成選舉造勢的舞台,台灣的外交不但不會被尊重,反而會被視為政治表演的一部分。
真正的外交突破,不是靠一場演講、一張合照來證明,而是透過穩健的戰略、經貿的實力與成熟的智慧去爭取國家的實質利益。拚外交,若一個副總統的「非官方」演講都要靠全島動員來「造神」,那說明我們仍未走出外交的自卑。
賴政府與其在島內自嗨,不如踏實地改善內政、提升競爭力,讓世界看到一個不需乞求關注的台灣,這才是真正的國際尊嚴。(作者為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其他人也在看

總統盃街舞大賽登場!賴清德、李洋凱道跳locking
賴清德總統今(16)日上午出席「2025總統盃全民運動賽事-街舞大賽」決賽開場記者會時表示,將決賽地點特別訂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象徵將過去追求民主的政治場域獻給全國人民、舉辦運動賽事,賴也向舞蹈老師學習locking動作,與舞者一同跳舞,氣氛歡樂。
太報 ・ 1 天前

歐洲台灣協會聯合會年會 謝志偉參與座談 (圖)
第54屆歐洲台灣協會聯合會年會15日在巴黎舉行,駐歐盟代表謝志偉(中)、法國參議員卡迪克(Olivier Cadic,右)及前參議員卡托蘭(André Gattolin,左)同場座談。
中央社 ・ 1 天前
總統盃街舞大賽決戰凱道 舞出青春活力(3) (圖)
「2025總統盃全民運動賽事-街舞大賽」決賽16日在凱達格蘭大道登場,All Style排舞為2至10人團體賽,參賽團隊皆精心準備,在台上各自展現獨特風格,展露熱情活力。
中央社 ・ 1 天前
圓滿落幕! 觀光署華山舉辦市集 連續四週集結全台特色攤商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台灣各地都有讓人意想不到的景點與伴手禮,交通部觀光署在台北市華山文創園區,舉辦市集,連續4週,集結各地特色攤商,壓軸登場的是中部與金門,有業者帶來高粱巧克力、也有人推出阿里山米餅,還有老闆現場手沖咖啡,使用日月潭種植的咖啡豆,吸引民眾排隊品嘗。
民視 ・ 23 小時前接連反制 中國文旅部也呼籲民眾暫勿赴日旅遊
(中央社台北16日電)繼中國外交部14日提醒中國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後,中國文化和旅遊部今晚也跟進,提醒中國遊客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遊,並要已在日本的中國遊客「密切關注當地治安形勢,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加強自我保護」。
中央社 ・ 1 天前
全面關注兒童身心發展 賴清德宣布成立「兒少及家庭署」
總統賴清德16日出席「臺大醫院健康台灣深耕論壇」時表示,政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以來,結合醫界與社會各界的力量,完成提高健保總額、改善醫事人員待遇與工作環境、提供全方位醫療服務及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等四大階段性目標,也針對兒童照護及春節急診壅塞等方面提出積極作為。期盼持續凝聚各界力量,共同落實「健康台灣」願景,進一步強化臺灣醫療體系量能與永續發展,讓國人更健康、國家更強。賴清德致詞時表示,非常榮幸能與大家共襄盛舉,推動臺灣醫療的發展。今天在場有許多醫界前輩,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的努力,臺灣的醫療服務才能持續精進。並感謝主辦團隊促成政策制定者、醫院經營者及第一線醫療服務同仁齊聚一堂,一同討論如何提升醫療品質、強化人才培育,以及邁向醫療永續等議題。賴清德指出,身為首位醫界出身的總統,深知肩負重任。因此,上任後便在總統府成立「健康台灣推動委員會」,希望結合醫界與社會各界的力量,共同解決三項重大課題。第一,雖然臺灣的經濟發展與平均餘命持續提升,但國人的不健康年數卻未縮短。平均壽命雖突破80歲,但其中約有8年為不健康年數,也就是每個人平均餘命中約有10%的時間可能臥床、坐輪椅或生活需要照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連見5國駐台代表 鄭麗文破封殺傳聞
國民主席鄭麗文日前接受《德國之聲》專訪,傳聞指她因評論俄羅斯總統普丁「不是獨裁者」而遭歐洲駐台機構封殺,但鄭麗文16日與德國在台協會處長狄嘉信會面,雙方就政局、兩岸關係等交換意見;而美國在台協會(AIT)也公開處長谷立言日前與鄭的會面合照,指雙方一致認為對話是處理挑戰的關鍵。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自民高層暗示 高市不會再說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7日在國會備詢時的涉台論述,引發陸日關係緊張。共同社16日報導,執政的自民代理政調會長田村憲久16日透露,高市已在反省她於詢答時未能充分解釋,田村並認為她今後應該不會再有此類發言。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義大利披薩老闆公審台人!「1行為」恐踩紅線 最高罰7.2億元
近日,台灣16位觀光客到義大利一間披薩店「瘋子披薩」(Pizza dal Pazzo)用餐,16人只點了5份5份披薩、3杯啤酒,遭老闆帕齊尼(Patrizio Pazzini)拍片公審、羞辱,事件持續延燒。儘管老闆已拍片道歉,宣稱他「深愛著中國和台灣的人民」,卻被網友發現,又在Google評論區爆粗口嗆人。此外,老闆直拍客人面容,且未經同意上傳網路的行為,恐有違法的疑慮,理論上最高可罰2000萬歐元(約新台幣7.2億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陸日關係緊張 學者籲台灣低調
陸日關係近期陷入高度緊張。台灣學者分析,台灣此時應保持低調,日相高市早苗能當多久尚難推斷,如果台灣太過高調對外表態,對未來的兩岸關係與台日關係恐怕皆非好事。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港媒稱川習會後 限縮台灣選擇
香港《南華早報》一篇意見專欄指出,美陸貿易談判下,美國總統川普尋求快速達成協議,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則在爭取時間,雙方都希望維持市場穩定、維護自身權威,過去曾依賴軍事嚇阻的局面,如今已轉為相互算計。川習釜山會談未提台灣,雖降低了戰爭風險,卻同時限縮了台灣的選擇空間,美陸在台灣問題上的默契,可能會逐漸固化為慣例。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兩岸共同建立「內戰傷痕紀念碑」
馬英九前總統在228紀念碑前道歉,鄭麗文主席在馬場町九十度鞠躬,這些動作展現了追求台灣內部和解、兩岸和平的誠意。然而,和解與和平不代表必須以隱藏、淡化或扭曲自身史觀為代價。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德一面與中談稀土、一面邀沈伯洋挺台獨? 北京恐以「這武器」作報復
[Newtalk新聞] 德國財政部長拉爾斯·克林貝爾的訪中行程還沒啟程,就恐怕已籠上陰影。德國聯邦議院最近的一場聽證會,邀請了被中國公安機關公開立案偵查、明確定性為「台獨」頑固分子的沈伯洋請上台,引起了中方的強烈不滿。 中國此前已因類似問題向德方發出明確警告,直言台灣問題是瓦德富爾外長訪華行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現在,德方一邊安排財長訪華談合作,一邊又讓議會邀請沈伯洋,對此,中國專欄作家《曉瑩博士》今 ( 17 ) 日指出,這已經不是簡單的「政策矛盾」可以解釋,它深刻揭示了當前德國執政聯盟在對中國政策上的混亂與戰略短視。 民進立委沈伯洋。 圖:金大鈞/攝 《曉瑩博士》稱,德國外交部想著維持基本的外交對話管道,財政部和經濟部則冀求中國的市場和供應鏈,尤其是關乎德國工業命脈的稀土等關鍵資源。但德國議會和一些部門則遵從普世「價值觀」挺台,不斷的碰觸中國的「底線」。 德國經濟,特別是其引以為傲的汽車產業,如今正站在十字路口,而資源有很大一部分握在中國手裡。 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更是電動汽車產業鏈的核心地帶,從電池到電機,從軟體到稀土永磁材料,中國供應鏈的優勢短期內很難取代。 安世半導
新頭殼 ・ 4 小時前
學者籲中央闢財源 非抵制財政分權
立法院上周再三讀通過《財劃法》修正案,學者認為,此舉將保障地方財源,避免中央追加預算或刪減計畫型補助,但部分地方補助款相比過去增加許多,因此,學者認為,地方政府應該將預算花在刀口,遵守財政紀律,不能與中央過去一樣亂編特別預算。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國軍離營潮下的台灣之盾
立法院預算中心指出,2021至2024年間國軍招募志願士兵5萬2674人,其中1萬2884人未服滿年限即退伍,比例達24.5%,賠償金近9億元,顯示提前離營問題嚴重。對照當今台灣的國防目標,據川習會前賴總統提及台灣要以「大衛對抗巨人歌利亞」的精神,抵抗威權主義的脅迫,強調自我防衛的能力,打造「台灣之盾」,並響應美國與以色列對「自由、人權與法治」的信念。此國防論述亦引發廣泛討論,筆者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深思。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蟄伏九年!中華車曾鑫城:三菱回來了
中華汽車暌違九年後,再推三菱(MITSUBISHI)品牌全新國產車款,小型運動休旅車XFORCE拍板將於12月30日的台北車展發表上市。中華車總經理曾鑫城預告,包含XFORCE在內,未來二年將在台推出五款新車,且一年至少一款全新車,藉此宣告「三菱回來了!」
工商時報 ・ 18 小時前TPBL》雲豹踢館成功 開季6連勝追平隊史
TPBL開季至今唯一不敗的桃園永豐雲豹,16日作客面對台北台新戰神,首節就以33比17攻勢打下接近20分的領先保險,戰神在主場球迷聲援下發揮韌性追分,末節更曾追到只差6分,可惜戰神逆襲未果,雲豹112比102帶走追平隊史紀錄的開季6連勝。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跳過地方給補助 中央挨批綁樁
《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多次上演中央與地方搶錢爭議,但被發現原先編列補助給地方款項,在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都被刪除,例如內政部宗教及禮制司、合作及人民團體司的地方補助款消失,被改成中央直接編列逾3.6億元補助民間團體、宗教團體。國民立委牛煦庭16日痛批,這就是中央利用補助款在為選舉綁樁!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