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餵養癌細胞?避開「4種毒」可降50%罹癌風險
台灣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癌,每3人中有1人因癌症過世。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強調,防癌關鍵不在於亂補,而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4種養分: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如此可降低一半罹癌風險。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在YouTube頻道「出神入化廖醫師」分享,行醫30年來常被病患詢問:「我不抽菸、不喝酒,也吃得很清淡,為什麼還會得癌症?」他解釋,許多癌細胞實際上是被日常習慣慢慢餵養出來的。
廖醫師提到一位40歲男性工程師案例,該患者習慣外食、喝手搖飲與熬夜加班,健檢時發現罹患早期大腸癌。廖繼鼎強調,預防癌症不是等生病才搶救或一味亂補,而是應從減少危險因子著手,特別是避開癌細胞最喜愛的四種養分。
第一種是「糖毒」,包括手搖飲、白麵條、甜麵包等。廖醫師解釋,癌細胞確實愛吃糖,但其他細胞也需要糖分提供能量,關鍵在於糖的種類與攝取量。高糖高升糖指數的食物會導致血糖上升,促使胰臟分泌過多胰島素,使細胞生長訊號過度活躍,增加癌變風險。
第二種是「油毒」,如炸雞、香腸、甜甜圈等,這類食物會促進身體發炎反應。第三種「氧化毒」來自熬夜、壓力、抽菸等習慣,會導致身體「生鏽」。第四種「腸毒」則源於少菜多肉、外食便當等飲食習慣,這些會破壞免疫力。
廖繼鼎表示,從根本避開這四種慢性毒素,就能讓身體回歸自然修復節奏,「10年後,它可能決定你能不能健康老去。」他認為這是最簡單有效的防癌方式。
延伸閱讀
Andy才拿獎!家寧突素顏上片秀化妝術:每天重新愛上自己
WBC想擊敗日本、中華隊晉級? 韓媒:大聯盟三星不是萬能解方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燒不停!陸外交部發言人X發文 英日語砲轟
其他人也在看

獨/當街巴頭!貨車擋人行道 檢舉控司機揮拳
北市一名行人因檢舉違停貨車而遭毆打,引發社會關注。事件發生在北投光明路,該名行人看見一輛貨車輪子開上人行道並停在紅線區域,上前拍照準備檢舉時,竟遭司機嗆聲並揮拳毆打右側腦部。事後行人到醫院驗傷並提告傷害及恐嚇,但幾天後卻接到對方來電要求和解,讓他感到恐懼而拒絕。更令人擔憂的是,對方在電話中提及已知道他的姓名和住址,讓受害者感到極大壓力。
TVBS新聞網 ・ 7 小時前
議員爆曲棍球選手「赴陸比全運會」 教練打臉:已退役
台灣選手赴陸參加全運會引發爭議!高雄市議員陳麗娜質疑有選手領過30萬元國光獎金卻穿著對岸隊伍球衣比賽,疑有國籍混淆問題。被點名的教練歐佳和澄清,參加全運會的台灣選手都是10年前已退役人員,現役選手僅參加俱樂部邀請賽。目前運發局已介入調查,若有違規將面臨撤銷資格、停權以及追回獎金等處分。
TVBS新聞網 ・ 11 小時前
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只剩12萬劑 「三類人」再不打恐落空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正式轉冷,疾管署預估最快12月上旬就會再有一波流感疫情上升,打疫苗手腳可得快!台北市衛生局今(18)日公布,截至11月17日止,台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僅剩餘約12.3萬劑,呼籲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等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者應儘速接種。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統計10月1日至11月16日,台北市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總計有30例...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秋後算帳?曾批市府「瀆職」 養豬協會理事長的車在屏東 竟收到中市警超速罰單
家住屏東潮州的中華民國養豬協會理事長潘連周,日前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後,曾抨擊台中市府管理不善「瀆職」,豬瘟風波告一段落,潘竟收到台中市警方罰單,指他的賓士車在台中超速,但罰單照片卻是機車(車牌號碼相同),致電詢問員警還要潘循程序自行舉證申訴,讓潘是既氣又無奈,鄉親得知則稱「看來樑子是真的結大了」,質疑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新北輔具Easy Go App 獲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
(記者謝政儒綜合報導)新北市社會局建置「線上輔具服務系統」及「輔具 Easy Go APP」,榮獲天下雜誌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獎」社會進步組優選。社會局長李美珍19日上午利用市政會議,和輔具中心...
自立晚報 ・ 4 小時前
耳鼻喉科擬改名「耳鼻喉頭頸外科」衛福部曝原因:與國際接軌
衛福部近期預告修正「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修正草案,其中耳鼻喉科研擬更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引發網友討論。衛福部指出,改名是為了與國際接軌,不影響民眾就醫。另外草案中也研擬將感染科與重症醫學科納入
台視新聞網 ・ 7 小時前
冬天起不來不是懶惰!內政部揭天冷賴床「這好處」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天氣冷就不想起床!隨著東北季風南下,低溫下探15度,對於需要早起的上班族學生族、上班族來說,剛起床就想「多賴10分鐘」!對此,內政部分享關於「冬天賴床」其實有助於身體開機,還可以防止血管劇烈收縮、血壓劇烈上升。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6 小時前
全球首例!男子吃漢堡4小時後猝死 蜱蟲引發過敏「無藥可解」
根據美國《福斯新聞網》報導,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健康中心(UVAHealth)證實,一名紐澤西州47歲男子在食用漢堡後4小時內死亡,成為全球首例因蜱蟲叮咬引發「α-半乳糖症候群」(AGS)致死案例。這種罕見的紅肉過敏症是由「孤星蜱」叮咬所引起,使患者在食用紅肉後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最終可能導致致命後果。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0歲壯男曬衣突倒地 「心房顫動」引發中風險喪命
一名40歲男子日前在家曬衣時,突然感覺右手沒力、步伐不穩、話也說不清楚,隨即倒地不起。家人發現異狀立刻將他送醫,經判斷為缺血性腦中風,施打血栓溶解劑後,成功打通阻塞血管。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比外套更重要!醫揭「3物」是天冷保暖王:襪子也中
近來氣溫驟降,醫師黃軒表示,天冷會使血管瞬間收縮、血壓飆升、心跳加速,是全年度心肌梗塞、心臟猝死的高峰期。因此,天冷保暖不是防感冒,而是為了保命。他並提醒,民眾要確實保暖頭、脖子、腳這三處等,「外套不是保暖王,圍巾、帽子、襪子才是保暖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不吃甜就安全?營養師點名「常吃這幾樣」血糖飆更快 餐後立刻吃水果也不OK
很多人以為只要不吃甜食,血糖就能穩,但其實要控糖不踩雷,營養師高敏敏指出,先了解「GI值、GL值」這兩個關鍵指標,才能吃得安心又聰明! GI值vs GL值 .GI值(升糖指數):是指食物吃下去後,讓血糖上升的「速度」。像一碗白飯GI值高,吃完血糖會快速升高.GL值(升糖負荷):則是指一整份餐對血糖的「影響程度」。如果同樣是一碗飯,加上蔬菜與蛋白質,GL值就會下降,因為整體升糖速度被平衡了 日常這樣吃 有效控醣 .主食選全穀類燕麥、糙米、全麥麵包、玉米、地瓜等食物,富含膳食纖維,能減緩醣類吸收速度,幫助血糖平穩不會突然飆升.蛋白質優先選擇豆製品豆腐、黃豆、黑豆、毛豆都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含有植化素與膳食纖維,能幫助控制血糖,還能增加胰島素敏感度,讓身體更有效率地利用能量.蔬菜澱粉1:1餐盤中蔬菜量應與主食量相當,可增加飽足,並延緩血糖上升;特別是香菇也是蔬菜.水果餐間吃兩餐之間吃水果,可減少血糖起伏,若餐後立刻吃,容易造成血糖高低不穩.增加整餐豐富度每餐有蛋白質、蔬菜與全穀類,就能有效降低整體GL值,控糖更輕鬆 這些食物要少吃 幫助穩住血糖 若平常不小心攝取到高風險食物,也會讓血糖一下子
常春月刊 ・ 19 小時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刮刮樂「中1萬」扔桌上 彩券行急尋中獎人!網刷一排讚:良心店家
最近有刮刮樂試手氣卻以為沒中獎嗎?快看是不是你!一名彩券行業者發出尋人公告,表示有人以為沒中獎把刮刮丟在桌上,實際上「中1萬元」,呼籲中獎者有空前去領獎。業者還貼出監視器畫面,消費時間及中獎人的特徵也曝光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感染、重症納部定專科 耳鼻喉科同步更名引關注
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正「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草案,進一步強化專科醫師訓練與管理,此次修法重點包括耳鼻喉科更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並將感染科、重症醫學科從次專科調整為部定專科,預告期60天。其中耳鼻喉科改名引發網友討論,甚至擔心以後感冒不能再去看耳鼻喉科。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今(19日)表示,相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五十肩不只是筋骨問題 研究證實「全身免疫代謝異常」
五十肩不僅是單純的肩膀問題,而可能是全身性免疫代謝失調的警訊。復健科醫師王思恒指出,最新研究顯示,五十肩患者多為40至60歲更年期婦女,體內雌激素大幅下降導致關節發炎。他建議患者若復健效果有限,應考慮加掛婦產科或新陳代謝科,全面調理身體。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是眩暈還是腦中風?1招簡易自測 5步驟耳石復位防眩暈
眩暈是腦中風的徵兆嗎?中醫師黃獻銘在網路節目《來聽醫師碎碎唸》中,針對民眾常見的眩暈問題進行詳細解說。黃獻銘表示,眩暈的成因可大可小,輕則內耳不平衡引起的不適,重則可能是腦中風的徵兆,必須盡速就醫檢查
健康2.0 ・ 21 小時前
明年健保費不漲了!費率維持現行5.17% 安全準備金達2個月
明年健保費確定不漲了! 衛福部健保會今(19)天審議明年「健保一般保費」的費率,健保會執行秘書周淑婉表示,健保安全準備金明年可維持約2個月保險給付支出的水位,仍高於法定最低標準,審議結果確認「明年不調
台視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揭開安眠藥、褪黑激素的真面貌!權威醫師蔡佳芬解析:睡不好不只是老化
「明明睡了很久,白天怎麼還是一直打瞌睡?」這是許多銀髮族及照顧者的共同心聲。許多人以為「年紀大了,睡不好」是正常退化 ,...
Heho健康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