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陷糖胖症健康危機 「瘦瘦筆」腸泌素掀減肥風潮
台灣糖尿病人口突破250萬人、每年仍以2.5萬人的速率增加,成為台灣腎臟病與洗腎全球第一的元凶;更可怕的是,高達8成患者同時肥胖,形成致命「糖胖症」,死亡風險直接翻倍。由於此一疾病正快速年輕化、健保一年就要燒掉近千億,台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代謝崩壞危機。
台灣糖尿病人口持續攀升,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顯示,20歲以上成人糖尿病盛行率達12.8%,相當於約251.4萬名患者,平均每10人就有1人罹病,每年持續以2.5萬人的速度攀升。糖尿病是造成腎臟病的主因之一,根據糖尿病學會的資料顯示,台灣同時也是腎臟病盛行率、洗腎人口占比全球第一的國家。
研究指出,相較體重正常且無糖尿病者,糖胖症患者的全因性死亡風險增加2.04倍、心血管死亡風險上升1.8倍。飲食西化與生活習慣改變,讓40歲以下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顯示這個疾病族群正快速年輕化。每年糖尿病與腎臟病共耗用約900多億健保費用,加上自費藥品,推估整體負擔突破千億元。
近年腸泌素類藥物(GLP-1)走入治療糖尿病的主流,改寫糖尿病治療策略。過去,糖尿病治療以降血糖為核心,雖能控制病情,卻無法大幅改變體重,導致「血糖有改善、體重卻沒下降」的治療瓶頸。糖胖症患者體重居高不下,會推動心血管與腎臟風險,無法真正脫離疾病循環,有了腸泌素類藥物一切都不一樣了。
糖尿病學會委員、也是中山醫院內科部部長的楊宜瑱醫師透露,883位糖胖症患者在經過近十個月的完整衛教,使用瘦瘦針、腸泌素類藥物後,有一半人的長期平均血糖濃度(糖化血色素)降至理想目標,顯示新觀念的控糖到護心腎、減重整合治療有效的幫助糖胖症患者重拾健康、遠離共病。實際成果上,參予計畫的患者一共減掉了一頭大象的重量、3708.6公斤;每個人的褲頭直接小兩號、縮小近5公分。
以臨床實證獲得糖尿病學會認可的宏謙診所,院長林禹喬醫師在接受本報訪問表示,現在來診間求診的狀況,已不只是看糖尿病患者,在「瘦瘦筆」腸泌素類藥物崛起後,來看減肥的人數也爆增,「現在患者跨縣市專程來看控糖減重(減肥)的人,已經和看其他病的人差不多。」
林禹喬坦言,這近年爆紅的腸泌素(GLP-1)類藥物,也就是民眾熟知的「瘦瘦筆」、「瘦瘦針」。他自己也親自用過這類藥物。「真的會讓人對炸物、甜食失去興趣,連聞到這類食物香氣都提不起勁。」這聽起來誇張,但學理上已有明確證據:GLP-1能抑制大腦對高熱量飲食的渴望,讓所謂的food noise(食物噪音)被關掉。
他進一步解釋所謂 food noise,那個就是患者(糖尿、肥胖)腦袋裡,會一直浮現:「好想吃甜的、想吃宵夜」這種很吵的訊號。對垃圾美食毫無抵抗能力。利用腸泌素藥物,它會作用在腦部食慾中樞,幫忙穩定血糖、延緩胃排空,大腦不會一直被飢餓訊號轟炸,食物噪音便會安靜下來,患者比較聽得到自己真正的飽足感,而不是被渴望牽著走。
需要提醒的是,「瘦瘦筆」不是人人都能用。像是孕婦、正在備孕或哺乳的媽媽,以及有甲狀腺髓質癌家族史,都先別打,讓醫師評估一下比較安全。另外,瘦瘦筆也可能帶來一些初期不適反應,像是噁心、想吐、拉肚子、便秘、胃脹或頭暈等,大多會隨時間改善。若不適,就記得回診和醫師討論,調整劑量比硬撐來得聰明。
更多鏡報報導
瘦瘦筆爆紅/台灣胖子有多少? 真實數據嚇死人
瘦瘦筆爆紅/糖胖症家屬跪求名單 糖尿病學會選出12家醫療機構
新北檳榔攤驚爆恐怖虐兒 家暴母掃把痛打、單手抓臂重摔女童!畫面曝光
其他人也在看

年底「壓力腸胃潮」來襲!醫警告:腸胃失衡恐波及大腦
2025年年底將至,許多人因工作壓力增加而出現腸胃不適症狀。卓韋儒醫師提醒,年底期間應特別留意胃脹氣、便祕型腸躁、火燒心等「壓力腸胃潮」症狀,若持續超過2週,或惡化成血便、體重下降,應立即就醫。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
不會老?陸53歲男子「童顏童聲」 罹患罕見疾病半世紀才確診
大陸重慶市永川區一名53歲男子李明(化名)因出生時遭遇臀位難產並伴有嚴重窒息,導致罹患罕見的垂體柄阻斷綜合症,但直至近期他才得知自己患有這種疾病。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台中32歲男為備孕求診 檢驗才發現血糖值爆表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18日電)台中市一32歲男子為備孕就診,茂盛醫院今天表示,男子經抽血檢驗發現血糖及糖化血色素都爆表,才導致難以自然受孕,經治療2個月血糖恢復正常,後續才能接受試管療程。
中央社 ・ 1 天前
除了「台灣有事」發言 日媒指高市早苗可能12月底參拜靖國神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一席「台灣有事」對日本構成可能出動自衛隊事態的發言,讓北京暴怒至今。現在日媒報導,高市早苗有可能在12月底以首相身分參拜靖國神社,這可能再次引起更大的風波。
太報 ・ 1 天前

感染、重症納部定專科 耳鼻喉科同步更名引關注
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正「專科醫師分科及甄審辦法」草案,進一步強化專科醫師訓練與管理,此次修法重點包括耳鼻喉科更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並將感染科、重症醫學科從次專科調整為部定專科,預告期60天。其中耳鼻喉科改名引發網友討論,甚至擔心以後感冒不能再去看耳鼻喉科。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劉玉菁今(19日)表示,相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男不能說的秘密 肛門卡杯子 醫看:太扯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中部一名男子連續三天腹脹、無法排便,疼痛難耐急赴醫院求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他的肛門深處竟卡著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口朝下嵌入腸道,導致部分腸段缺...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耳朵有「焦黑斑點」竟是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上的異常可能是身體疾病的警訊!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一則驚人病例,他在義診時遇到一名因長期失眠求診的患者,檢查時發現對方耳廓出現「焦黑色斑點」,加上患者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症狀,研判可能是大腸出問題。經進一步檢查後,證實患者已罹患第三期大腸癌,所幸及時發現得以治療。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1 天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天天喝珍珠奶茶!32歲男司機「精蟲變成碎片」 悲涼下場曝光
珍珠奶茶香甜好喝,不過切記別「當成水喝」!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分享一起案例,這名年僅32歲的貨車司機,每天都來杯珍奶,結果結婚兩年他的妻子都沒有懷孕。他到醫院診斷後發現,空腹血糖竟然高達近680 mg/dL,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甚至「精蟲都變成碎片」,相當駭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不是三高!新研究揭「4現象」是年輕人猝死前徵兆:噁心也中
近來低溫頻傳,容易引爆心臟猝死風暴,醫師江守山表示,一項刊登於今年權威期刊的研究發現,年輕人經常因心臟驟停而猝死,而事前多有4現象,包括突發心悸、暈厥、噁心或嘔吐、感染症狀,尤其年輕男性屬於高風險群。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8 分鐘前
天冷別喝熱薑茶、咖啡!醫揭「1飲品」最暖身又養生
近來氣溫驟降,許多人會喝熱薑茶等熱飲取暖,但醫師黃軒表示,喝溫開水最能有效保暖,因為溫開水能避免身體熱量散失、促進血液循環、舒適地溫暖內臟。相較之下,熱薑茶、熱可可等雖能提升體溫,但過高溫度可能刺激咽喉或胃壁,且身體還需耗費額外能量還冷卻過熱的飲品。他並提醒,過熱的水會傷害口腔、咽喉、食道,甚至導致食道癌。「飲用水的最佳溫度為50°~60°C。」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雪禁忌一次看!命理師:「4生肖」小病痛纏身 冬進補「3類人」注意
今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初三)迎接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命理老師楊登嵙提醒生肖屬鼠、蛇、猴、狗者這半個月要注意健康,小病小痛頻繁,忌吃濕熱的食物,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另提供小雪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供民眾參考。(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35歲《超級名模》韓星淋巴癌病逝!醫揭這1型急又猛 數月就奪命
韓國時尚圈驚傳噩耗,曾參加韓版《超級名模生死鬥》第5季的模特兒金性燦,因罹患非何杰金氏淋巴癌病逝,享年35歲。2年多前他確診後持續接受治療,但仍不敵病魔於11/6離世。醫師提醒,淋巴癌類型繁多,其中1
健康2.0 ・ 3 小時前
男肛門塞「陶瓷杯」卡三天無法排便 醫開腹手術驚險取出
一名男子因肛門塞入陶瓷杯,導致腹脹三天無法排便,就醫透過X光檢查發現異物後,原本嘗試使用器械將杯子夾出,但因杯緣光滑無法施力,且杯子被大腸完全包覆,部分腸子已出現缺血壞死。
中天新聞網 ・ 43 分鐘前
小雪將至! 「4生肖」健康亮紅燈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24節氣之一「小雪」,將於2025年11月22日(六)早上9時36分正式到來。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小雪意味著天氣轉冷、雨水逐漸轉為雪,但因地氣尚未完全冰寒,降雪量仍不大。《群芳譜》亦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楊登嵙提醒,進入小雪後的半個月內,「4生肖」健康運勢將轉弱,特別要留意身體保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嘴巴長皰疹不只是免疫差!醫揭「大腦未來風險」 曝5建議:讓身體語言變保護行動
嘴角的小水泡,與大腦退化暗藏祕密連結?基因醫師張家銘近日表示,在門診裡,他常聽到這樣的話,「張醫師,我嘴巴最近又長皰疹了,是不是太累了?」大家對唇皰疹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壓力太大、熬夜太多、免疫差等表層原因,但其實小小的皰疹,背後可能是在提醒「大腦未來的風險」。
鏡報 ・ 21 小時前
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只剩12萬劑 「三類人」再不打恐落空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天氣正式轉冷,疾管署預估最快12月上旬就會再有一波流感疫情上升,打疫苗手腳可得快!台北市衛生局今(18)日公布,截至11月17日止,台北市公費流感疫苗僅剩餘約12.3萬劑,呼籲長者、幼兒及慢性病患者等符合公費疫苗接種資格者應儘速接種。 台北市衛生局表示,統計10月1日至11月16日,台北市流感併發重症病例總計有30例...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