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全球擴廠 明年10廠齊發
台積電年度供應鏈論壇25日在新竹登場,人在美國受頒SIA年度最高榮譽的董事長魏哲家提到,先進製程產能不足;為加強布局,市場預期,明年台積全球將同步有10座晶圓廠建置或者擴建,其中供應鏈的支援最為重要,法人預期新的一年,台積資本支出上看500億美元。
台積往年的供應鏈論壇主要與供應鏈交流技術方向以及未來1年的要求,去年以打造永續半導體生態系為主題,今年則聚焦在供應鏈的韌性,主要原因在於2奈米製程在下半年量產加速,A16製程的開發進度也超前,預期民國115年全球將有10座晶圓廠建置、擴建,希望供應鏈可以在地化提供對應的服務。
台積的資本支出是市場衡量未來成長的重要指標,今年資本支出在400至420億美元,但在大量廠務工程以及A16製程的開發推進下,法人預期明年資本支出上看500億美元,其中有約70%用於先進製程的研發以及擴產。
為順利在台灣、美國、日本以及德國擴廠,供應鏈透露,目前台積希望供應商可以深化在地化的策略,過去可以提前1年布局,但現在需提前2年與台積一起練兵,確保在量產時不會有大問題。
台積前3季在稅後淨利、營業利益率及EPS三項指標皆名列上市公司前10名,但中華徵信所(CRIF)25日示警,台積第3季合併財報顯示,其美國亞利桑那廠前3季貢獻47.69億元,但該廠上半年就已有47.28億元的貢獻,意味著第3季獲利僅0.41億元,低於市場預期。CRIF預期,其亞利桑那廠在116年前的獲利表現恐難顯著提升。
台積亞利桑那州的Fab21廠第3季淨利大縮水,外媒披露,主要是外包的氣體供應商電力系統故障,導致產線中斷,造成數千片的晶圓報廢認列損失。但台積日前已表明,海外擴廠將讓毛利率在5年間產生下跌壓力,亞利桑那廠雖在首季轉虧為盈,但受多重因素影響,仍需長期觀察。
其他人也在看


千金股閃亮 奇鋐、信驊權證夯
台股25日大舉反彈,盤中一度重返27,000點整數大關,終場以上漲407點至26,912點作收,高價股表現活跳跳,25日再新增一檔回歸千金行列,千金俱樂部成員來到24檔且過半數呈現走揚,其中,股王信驊(5274)再寫新天價、奇鋐(3017)則是大漲超過半根停板站回五日均線。
工商時報 ・ 12 小時前
快被Google搶走客戶大單 輝達稱樂見:我們還是領先一整個世代
人工智慧(AI)晶片龍頭輝達(NVIDIA)將面臨大敵手?外傳Meta正洽購Google自研AI晶片,目標是搶走輝達10%營收。對此,輝達回應表示,樂見Google有大訂單,但也強調輝達晶片仍遙遙領先一個世代。
太報 ・ 9 小時前【戰略快評】軍民協力強化軍備韌性 提升國家競爭力
◎吳建忠 在的統戰滲透及軍事挑釁下,政府持續提高國防預算,推動不對稱戰力與軍備韌性,不僅是強化防衛能力的必要之舉,更是推動軍民協力的「民主供應鏈」,提升國
青年日報 ・ 17 小時前《金融》房貸餘額年增 連13月下滑
【時報-台北電】政府打炒房措施持續發酵,國內房市觀望氣氛濃厚,中央銀行25日公布,象徵房市買氣的房貸餘額為11兆4,865億元,續創歷史新高,月增373億元,年增率僅5.1%,已連13月下滑,且為2023年8月以來、近兩年半新低。 央行25日公布10月房貸與建築貸款餘額。除房貸餘額增速維持放緩趨勢外,建商推案信心指標的建築融資餘額來到3兆4,599億元,月增288億元,由前一個月的年減0.37%,轉為年增0.01%。 央行官員解釋,9月建築融資餘額年減0.37%,10月雖轉為正數,但僅增加0.01%,顯示建商推案態度保守審慎。此外,10月建築融資月增288億元,主要原因是有壽險公司為延長承租地上權案而申貸,金額超過百億元,受到此一個案影響,10月金額增加較多。 央行官員表示,房貸餘額年增率持續下滑,主要原因是政府一系列打炒房措施奏效,促使房市交易量縮減。央行先前公布,10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合計為1萬6,989棟,月增5.7%、年減13.5%。 進一步觀察房價,10月象徵中古屋成交行情的信義大台北地區房價指數月減0.79%、年減0.82%。 央行官員分析,數據顯示,國內房價陷入盤整,房
時報資訊 ・ 8 小時前
張忠謀贈書、教你投資全是假!台積電呼籲認明這幾個官方社群
台積電目前已是台灣民眾最熟知的公司之一,也引起有心人士藉機打著台積電名號進行詐騙,今日台積電發聲明表示,台積公司和經營團隊沒有以個人身份經營社群,也不會舉辦活動和教投資,呼籲民眾小心上當。
鏡報 ・ 1 天前iPhone 17熱銷 蘋果重奪全球最大智慧型手機商寶座
蘋果公司受惠新款iPhone系列熱銷,Counterpoint Research報告指出,蘋果打贏長期競爭對手三星(Samsung),將在十多年來首次重奪全球最大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寶座。
中時財經即時 ・ 6 小時前《國際產業》H200輸中 就差川普點頭
【時報-台北電】中美貿易關係出現緩和,傳華府對中國晶片出口管制政策上將出現重大突破。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24日接受媒體訪問時,證實美國總統川普正評估是否批准輝達向中國出口先進AI晶片。若最終批准,不但是輝達大利多,也大幅放寬對中國AI發展限制。 盧特尼克表示,川普就潛在出口許可正諮詢「多位不同顧問」,目前批准輝達H200晶片出口中國的決策提案,已放在川普桌上等待審閱。 上周已傳出川普政府官員正討論批准H200出口中國的可能性。輝達兩年前推出H200,較前一代H100能搭配更高容量的高頻寬記憶體(HBM),使運算資料速度更快。 市場認為隨著川普和習近平互動增溫,增加美國放寬出口管制可能性。若川普政府最終批准,即意味著自習川會達成「貿易與科技休戰」協議後,美國對中國立場出現實質軟化。 對於可能批准H200出口,輝達發言人表示目前美國嚴格法規,阻止輝達向中國提供具競爭力的資料中心GPU,只會讓外國對手趁機在中國這個龐大市場中取得有利位置。 白宮未立即回應外界對批准H200出口中國的相關問題。 目前外界無從得知,川普政府考慮批准出口中國的是僅限於H200,抑或是繼續解除限制的第一步。外界認為只
時報資訊 ・ 9 小時前野村投信:AI變現週期啟動,從研發創新走向企業獲利新篇章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美國今年底前仍有降息空間,市場資金面寬鬆,美元指數偏弱,歷史經驗顯示,在此情境下,台股表現亮眼,電子與創新科技族群更具爆發力。野村投信表示,隨著AI推升企業獲利,2026年台股獲利有望再創新高,本益成長比維持低於1,投資價值凸顯。台灣在AI供應鏈的優勢不僅來自世界領先的半導體製造能力,更因具備高度整合性,能快速因應客製化與高頻更新需求,成為全球AI業者的關鍵夥伴。未來,唯有持續投入研發、勇於突破,才能在市場變局中掌握主導權,站上時代浪尖。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經理但漢遠表示,過去十多年,美國科技企業研發投入持續高於資本支出,2020至2023年更加速成長,顯示企業在技術創新上的長期戰略布局,而非僅依賴硬體建設。這次的AI革命亦不例外,自2017年研發支出明顯攀升,2018至2022年幾乎年年出現重大突破,最終在2022年ChatGPT發表後,引爆生成式AI熱潮,並推動股市迎來爆發成長。同一時期,台灣企業研發投入過去十年也顯著成長,從2013年的3,462億元新台幣提升至2023年的7,979億元新台幣,其中電腦與電子業占比近八成,展現科技業高度投入研發的特性
財訊快報 ・ 5 小時前權證市場焦點-弘塑 訂單看到明年H1
半導體先進製程設備廠弘塑(3131)受惠CoWoS先進封裝急單湧現,客戶所需機台數量是目前弘塑自製產能的兩倍,訂單能見度直達2026年上半年,公司正全力拉升產能以滿足需求。弘塑需在2026年上半年快速消化訂單,下半年需求也沒有下修跡象,營運展望偏向樂觀。
工商時報 ・ 12 小時前鮑爾盟友戴莉表態 美12月降息機率飆破8成
舊金山聯邦聯準銀行總裁戴莉(Mary Daly)24日指出,就業市場突然惡化比通膨飆升的可能性高,且更難控制,支持聯準會(Fed)12月會再次降息。聯準會主席鮑爾的盟友戴莉表態支持降息,讓12月例會降息1碼的機率一度升破85%。
工商時報 ・ 12 小時前
台灣順成頂針研發實力 領先業界
隨著全球製造業朝向高精度、高效率邁進,機械零組件的穩定度成為各國關注焦點,其中被視為機台「第二主軸」的高精密頂針,更是影響加工品質的關鍵。過去市場多由德、日品牌領先,但台灣已有本土企業成功突破技術門檻,以研發實力與可靠品質奠定領頭地位-台灣順成頂針科技。
工商時報 ・ 12 小時前吳泳銘否認AI泡沫論,阿里三年砸3800億人民幣,Qwen與千問雙線搶灘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阿里巴巴(9988.HK)(美股代碼BABA)最新一季營收優於預期之際,執行長吳泳銘在業績電話會議上明確表示,未來三年內「AI泡沫不太存在」,強調行業內不僅最新一代GPU幾乎全數「跑滿」,就連三至五年前的舊一代GPU資源也處於高負載狀態,顯示真實需求遠未見頂。在此判斷下,阿里管理層不排除在已承諾的三年3,800億元人民幣(以下同)AI投資之外,再追加資本開支,並坦言以當前客戶需求來看,3,800億元規模「可能偏小」。吳泳銘指出,阿里目前在AI to B與AI to C兩大方向同步發力。一方面,自研大模型Qwen3-Max在模型智能水準與工具調用能力上已達全球領先水準,驅動雲計算與產業客戶場景落地;另一方面,AI與阿里既有電商、地圖、本地生活等業務生態高度協同,「千問App」有望率先打造成為未來的AI生活入口,基於阿里生態與流量優勢,全力切入AI to C市場,形成從企業端到消費者端的閉環。在資本市場最關注的投入強度與回報問題上,管理層態度偏向「先卡位、後算帳」。阿里強調,將積極投資AI能力與算力基礎設施,會根據客戶訂單與實際需求動態調整投資節奏,但如果需求
財訊快報 ・ 8 小時前
綠能新兵到 海利普明登興櫃
海利普電子(7877)將於27日登錄興櫃掛牌,近年多元化發展策略初獲成果,公司業務穩健成長,2024年營收7.49億元,年成長288.7%,每股稅後純益3.28元。董事長謝宇霖表示,目前在手工程與得標專案穩健成長,合計總容量超過300MW,訂單能見度已看到2028年。
工商時報 ・ 12 小時前巨鎧獲CAPA認證 攻北美商機
國內改裝車燈製造廠巨鎧精密-創(2254)25日宣布,旗下車燈產品通過美國CAPA(Certified Automotive Parts Association)認證,並取得「Full Participant」(全程參與者)資格,有助強化公司於北美市場競爭力。
工商時報 ・ 12 小時前《大陸產業》研發燒錢 阿里Q3淨利腰斬
【時報-台北電】大陸電商巨頭阿里巴巴25日港股盤後公布最新財報,2025年第三季,營收年增5%至人民幣(下同)2,477.95億元,優於市場預期的2,452億元,但期間內淨利年減52%至209.9億元。阿里表示,淨利較2024年同期下滑,主因是擴大對即時零售、優化用戶體驗及科技研發的資金投入。 儘管淨利下滑,但阿里巴巴強調,旗下大陸電商業務營收仍維持雙位數成長,加上雲端業務持續擴張、整體營運效率提升,已抵銷部分獲利衰退的衝擊。 財報公布之前,阿里巴巴港股收漲2.14%至157.8港幣,受惠於AI熱潮,年內累計上漲94.1%。財報公布後,截至25日晚間6時許,阿里美股盤前上漲4.3%,報167.76美元。 2025年第三季阿里巴巴主要業務營收表現上,阿里巴巴中國電商集團收入年增16%至1,325.8億元,雲智能集團收入年增34%至398.2億元,阿里國際數位商業集團收入年增10%至348億元。 阿里巴巴集團執行長吳泳銘在財報中指出,集團正處於AI技術基礎設施與「大消費平台」的戰略投入期。受惠於強勁的AI需求,旗下雲智能集團第三季營收年增34%,其中AI相關產品收入已連續九季達到三位數成長
時報資訊 ・ 8 小時前前九月外幣保單銷售 年增43%
金管會公布壽險業今年前九月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約新台幣3,058.05億元,其中投資型保險折合約491.55億元、占比約16%,傳統型保險折合約2,566.5億元、占比約84%。
工商時報 ・ 12 小時前
黃明志今保釋期屆滿!謝侑芯屍檢報告未出爐 大馬警:恐延長
黃明志日前被大馬警方以謀殺條文調查並扣留,首次延扣黃明志6天,以及第二次延扣3天;黃明志隨即獲警方口頭保釋,即從本月13日至本月26日,即今日屆滿。大馬媒體《中國報》25日報導指出,警方證實副檢察司要求等化驗報告的完整屍檢報告出爐,因此暫未有足夠的證據進行下一步...
CTWANT ・ 7 小時前
5檔百億級多重資產基金 搶鏡
全球股市第三季起震盪加劇,以股債彈性配置的多重資產基金,因較能發揮穩定投資組合表現的作用、與市場波動抗衡,成為期間市場資金的避風港,統計目前市場上百億級以上的多重資產基金,有五檔在今年上沖下洗的盤勢中,基金規模依舊持續成長,表現出色。
工商時報 ・ 1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