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藥隔2小時喝酒沒事?「4種藥風險高」嚴重恐休克
許多人都知道吃藥時應避免飲酒,但部分民眾誤以為只要「錯開時間」即可無虞。對此,藥師洪正憲近日提醒,大眾對「藥與酒間隔2小時就沒事」的觀念是一大迷思,實際上即使間隔數小時,藥物與酒精仍可能在體內相遇產生交互作用,輕則藥效失衡,重則可能引發嚴重副作用甚至休克。
洪正憲指出,藥物進入體內後,會歷經吸收、分布、代謝與排泄等過程,可能停留數小時到數天不等;而酒精同樣經由肝臟分解,半衰期約為4至5小時。也就是說,即便服藥與飲酒時間錯開兩小時,仍有高度機率在體內交會,引發潛在危險。
藥師提醒,部分藥物與酒精交互作用尤其嚴重,包括:
鎮靜安眠藥、抗憂鬱藥:合併酒精使用會加強中樞神經抑制,導致極度嗜睡、反應遲鈍,嚴重者恐呼吸抑制或昏迷。
止痛藥:常見的普拿疼(acetaminophen)與酒精同用,會增加肝臟負擔,引發肝損傷;NSAIDs類(如ibuprofen)則提高胃潰瘍與胃出血風險。
慢性病藥物:如降血糖藥併用酒精,恐引發嚴重低血糖;抗凝血劑warfarin則可能導致難以控制的出血。
抗生素:如metronidazole或某些頭孢菌素,與酒精併用會出現「類戒酒反應」,包括臉紅、心悸、噁心嘔吐等,甚至可能引發休克。
針對安全間隔時間,洪正憲建議,至少需間隔12小時才較為穩妥。部分特殊藥物如disulfiram,甚至在停藥後兩週內仍須避免飲酒,以防反應發生。
他強調,「最安全的原則就是用藥期間完全避免飲酒。」若有固定飲酒習慣,應主動告知醫師或藥師,讓專業人員進行評估與調整。用藥安全不容輕忽,唯有誠實告知、遵從建議,才能有效守護健康、避免憾事發生。
《中天關心您|喝酒不開車!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多有害健康》
文章授權轉載自《CTWANT》吃藥隔2小時喝酒沒事?他揭危險迷思「4種藥風險高」嚴重恐休克
延伸閱讀
「慟!中華民國少一位國會議員!」 王鴻薇酸爆王義川寫「台灣國」
走對更重要!每天3000至7500步可減緩大腦退化
新北坪林14:43發生規模3.9淺層地震 3縣市有感
其他人也在看

痠痛貼布別在睡覺貼!1片超過「這時間」恐胃潰瘍、腎受損
你是不是也很常腰痠背痛呢?健康粉專透露,很多人痠痛第一反應就是「貼痠痛貼布」,覺得貼了就能止痛、放鬆。但貼布含藥成分,會透過皮膚進入血液。如果貼錯位置、貼太久、貼太多,不僅無效,還可能導致皮膚過敏、胃潰瘍,甚至腎功能受損。建議不要睡覺時貼,一次貼4至8小時,最長不超過12小時,一天貼1至2張即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藍白合生變?北市議員藍喊單獨過半、白拚4+2 黃國昌:綠席次變少就好
民眾主席黃國昌日前喊出2026年選舉台北市議員要「4+2全壘打」,國民台北市部主委戴錫欽則說,國民將衡量各區實力「務必單獨過半」,形同不會讓民眾席次。對於外界質疑藍白合是否有變數?黃國昌今(24日)表示,他不會讓藍白合出現變數,這兩個目標要達成很簡單,讓民進的席次變少,就可以達成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8旬翁破產淪「下流老人」!為生計冒命開砂石車月入10萬
許多高齡者由於求職選擇有限,經常只能接受薪水偏低或風險較高的工作。外媒《商業內幕》報導指出,美國有上千名超過80歲的高齡勞工仍在從事被官方列為高危險性的職務,根據美國勞工統計局職業死亡事故普查分析顯示,在過去20年中,65歲及以上的工人在工作中死亡的事故總數比例不斷升高,但他們卻因生計壓力,不得不繼續投入職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025亞洲新媒體高峰會 酷:不要再問《中文怪物》何時會有第二季
台灣新媒體暨影視音發展協會 (NMEA,New Media Entertainment Association)主辦,文化部指導、文策院及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協辦,台灣最大泛內容產業盛會「2025 亞洲新媒體高峰會」今日(11月24日)起連續兩天在台北晶華酒店舉行。今年的策展主題「RESILIENCE:韌性·突圍」,規劃四大核心主軸:「台流轉型、跨界共創、影視創新、商模躍進」,從內容創作到商業模式,從文化出海到跨域生態鏈,全面剖析產業關鍵課題與未來發展方向。來自美、日、泰、中、港超過五十位海內外重量級專家或領袖,連續2天的論壇活動,20場專題演講或對談,一同探討內容產業的未來趨勢!
鏡新聞 ・ 2 小時前

熟男如何不顯老? 醫曝顧好「一數值」能逆轉老化時鐘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一般人都想逆齡、越活越年輕,但多數男性卻是越來越顯疲態,究竟為什麼?新陳代謝暨減重專科醫師周建安解答,答案與男性荷爾蒙「睪固酮」(TT)有關,如果能夠掌握健康飲食與運動,穩定睪固酮,就能保持活力,且跨國研究證實,睪固酮能幫「老化時鐘」踩煞車,60 歲以上男性抗老化效果強度甚至是年輕人的2.6倍。 周建安指出,該項研究...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財經大代誌/美數據解封!台景氣能續熱?請看專業分析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財經大代誌》-美數據解封!台景氣能續熱?由元大投顧專業經理游豐進證券分析師帶來最專業分析。美經濟數據解封,成FED決策風向球,台景氣燈號出爐,能續亮黃紅燈?由元大投顧專業經理游豐進證券分析師帶來最專業分析。《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原文出處:財經大代誌/美數據解封!台景氣能續熱?請看專業分析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存股族走路有風 「這10檔」台股ETF近三月大漲雙位數塑化景氣復甦+轉投資增溫 台塑四寶「這檔」獲利可期大盤暴跌直接停損?網曝「台積電目標價」急推這檔ETF
民視財經網影音 ・ 20 小時前
胸部像刀刺疼痛 記熟急性主動脈剝離快送醫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邱秉維/新竹報導 圖:心臟血管外科葉競仁醫師/新竹臺大分院提供 主動脈剝離死亡率超過五成,記住這些症狀可能救你一命!50多歲男性突發劇烈胸痛被送至急診,檢查發現是A
好醫師新聞網 ・ 8 小時前

金馬獎/楊貴媚紅毯「透膚桃粉裝」太驚豔!馬士媛優雅高級感直接滿分
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今(22)日晚間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登場,這是屬於電影人的榮耀之夜,眾星盛裝現身紅毯,展現一年來淬鍊的實力與風采;其中楊貴媚以一身桃粉色登場,成功駕馭又凸顯的氣色令人羨慕,另外,林依晨紫色透膚禮服、桂綸鎂黑色洋裝氣勢滿點,女神降臨。
Yahoo奇摩娛樂新聞 ・ 1 天前
癌症骨轉移痛到無法入睡!「放療+熱治療」一週擺脫嗎啡
攝護腺癌骨轉移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合併癌症深層熱治療後,僅三天不再喊痛,一週後可下床走路,透過放射治療與癌症深層熱治療的結合,不僅能有效控制疼痛,還能減少嗎啡使用。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挪威加重富人稅掀資本出走潮,政府稱換來更高社會平等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挪威近年強化「富人稅」與離境稅制度,引發百萬富翁移居海外的風潮,但政府堅稱,這筆代價換來的是更高的財富再分配與社會平等,成為歐洲各國討論加稅時的重要參考樣本。市場人士指出,這場制度實驗,正牽動創業資本流向與長線投資環境評價。挪威現行財富稅制度要求個人按淨資產每年繳稅,1.76百萬至2,070萬克朗資產按1%課徵,超過部分則按1.1%課徵,約有逾67萬人、約占全國人口12%需繳納。制度對自住房給予75%的估值折扣,對股票與商用不動產則給予20%折扣,海外資產亦需納入申報,但相關債務可列為扣除項目。政府強調,這筆穩定稅收是支撐公共醫療、教育與福利體系的重要財源。爭議焦點在於政府除調高稅負外,還大幅收緊「離境稅」規則。新制規定,高淨值居民若在移居前持有大幅增值但尚未出售的股票或資產,超過300萬克朗未實現資本利得部分,可能面臨約37.8%的稅負,且原本可無限期延後繳納的漏洞已被封堵。保守派智庫數據顯示,2022年與2023年,資產超過1,000萬克朗的富裕人士出走人數約為以往年度的兩倍,部分企業家選擇移居瑞士等低稅地,以換取較輕的稅務壓力。企業界批評人士認為,財
財訊快報 ・ 3 小時前范冰冰走出低谷獲影后 陸網友指金馬獎專業有格局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22日電)中國女星范冰冰以「地母」在金馬獎封后。許多大陸網友在微博上恭喜她,稱走出低谷的她「生命力頑強」,也提到「金馬獎的格局與包容」。范冰冰曾因逃漏稅被當局重罰,日前才表示「七年了,關關難過關關過」。
中央社 ・ 1 天前
9旬嬤癌後苦陷淋巴水腫 微創治療助她甩象腿重拾行動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我又能穿上這件多年無法穿的褲子了!」90歲的陳姓阿嬤,多年前罹患子宮頸癌,手術雖然成功,但術後卻留下棘手的「 右下肢淋巴水腫」後遺症,導致他右腿腫脹如象腿,還疼痛到行走困難,甚至面臨長期臥床風險,讓家人超擔心。輾轉經童綜合醫院整形外科郭彥辰醫師團隊協助下,透過「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手術」,建立新的淋巴回流通道,不但順利恢復行走,回診時更能自信穿回多年無法穿上的合身褲,重拾生活品質。 癌後常見併發症 淋巴水腫恐從腫脹惡化至象皮病 郭彥辰醫師表示,淋巴水腫(Lymphedema)可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其中續發性最常見的原因是癌症治療,例如乳癌、婦科癌症等,因手術廓清淋巴結或術後放療所致。當淋巴液無法正常回流而堆積時,會導致肢體腫脹、疼痛、影響關節活動,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嚴重時可能演變成如象腿般的「象皮病」,甚至導致敗血症與截肢風險。 淋巴水腫掌握黃金期 及早診斷微創手術恢復快、傷口小 郭彥辰醫師提到,過去針對嚴重淋巴水腫,多採用大規模切除病變組織的手術,傷口大、破壞性高且恢復期長。相比之下,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VA)因為具備微創、傷口小(1.5至2
健康醫療網 ・ 5 小時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6 小時前
別再誤會海鮮了!醫揭「慢性蕁麻疹」兇手:3招讓人不再癢
很多人曾有蕁麻疹而爆癢的經驗,為了找出兇手,開始戒吃海鮮、牛奶等,但過敏原檢測仍找不出元兇。皮膚科醫師烏惟新表示,若蕁麻疹已持續超過6週,就非食物的錯誤,應尋求皮膚科或風濕免疫科醫師的協助,將之視為一種需要耐心調養的體質問題。只要配合醫囑規律用藥,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回歸平靜無癢的生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11 小時前
1個月沒大便!41歲男腹痛慘死…驗屍驚見「9公斤巨糞」撐破腸道奪命
美國俄亥俄州發生離奇死亡案件,一名患有身心障礙的41歲男子詹姆斯(James Stewart)在護理機構中,因長達1個月沒有排便,導致腹中累積超過20磅(約9公斤)糞便,最終因嚴重腸梗塞死亡。詹姆斯家屬指控護理機構明知詹姆斯因服藥出現便秘問題,卻放任情況惡化,未即時送醫或通知家屬,導致憾事發生,目前已委任律師提告求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母胎中長腫瘤10週長四倍 女嬰竟帶著16公分「大球」出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女嬰出生臀部長了尾骶骨畸胎瘤,經手術後已恢復正常/澄清醫院提供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
好醫師新聞網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