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主張停砍公教年金 民意竟顯示驚人分歧
[NOWnews今日新聞] 在野陣營近期有意在立法院推動「停砍公教年金」相關修法,引綠營反彈,朝野一度激烈交鋒,更引曾推動年改的前總統蔡英文於粉專發聲,她強調,軍公教值得感謝,但年金改革不能半途而廢。然而,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7)日發布最新民調顯示,20歲以上台灣人,四成基本上贊成在野主張「停砍公教年金」,停止現行所得替代率逐年調降政策,三成七不贊成,顯示社會看法嚴重分歧。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最新民調結果,詢問民眾:「最近在野聯手推動『停砍公教年金』,也就是,停止現行所得替代率逐年調降政策。請問您贊不贊成?」結果發現:12.7%非常贊成,26.8%還算贊成,20%不太贊成,17.1%一點也不贊成,14.4%沒意見,9%不知道。
換句話說,最新民意顯示,20歲以上台灣人,四成基本上贊成在野主張「停砍公教年金」,停止現行所得替代率逐年調降政策,三成七不贊成。贊成比不贊成多 2.4 個百分點。
台灣民意基金會表示,這項發現傳達一個重要訊息,那就是,國人對在野所提出「停砍公教年金」的主張,看法嚴重分歧,毫無社會共識可言,儘管目前在野在爭取民意支持上已稍居上風;同時,這項發現強烈暗示蔡英文時代年金改革獲台灣穩定多數民意支持已成過去。
本次調查由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教授負責問卷設計、報告撰寫、研究發現的判讀、及相關公共政策與政治意涵的解析;山水民意研究公司受本基金會委託,主要負責抽樣設計、電話訪談、資料清理與統計分析。
訪問期間是2025年11月10至12日,共3天;對象以全國為範圍的20歲以上成年人;抽樣方法為市話與手機並用的雙底冊抽樣(dual-frame random sampling),市話70%,手機30%。有效樣本1085人,市話760人,手機325人;抽樣誤差在95%信心水準下約正負2.98個百分點。並依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資料進行地區、性別、年齡及教育程度加權,以符合母體結構。經費來源是財團法人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簡稱台灣民意基金會(TPOF)。
更多 NOWnews 今日新聞 報導
民調結果太震撼!在野主張「公投綁大選」獲強烈共鳴
國民創意?國旗少光芒又多太陽 簡體字幕曝光惹議
館長爆性騷!小草號召上凱道相挺 揪柯文哲、黃國昌遭狠酸
其他人也在看

傳林佳龍將轉戰桃園市長? 71歲張善政引「雷根名言」回應
[Newtalk新聞] 距離明年地方選舉仍有一年時間,不過各都正磨刀霍霍為、備戰明年選舉。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7)日被市議員林政賢問到市長是否「只做一任」,他強調,自己從來沒說過只會做一任,更表示只要市民支持,「當然會爭取連任」。至於外傳外交部長林佳龍可能空降桃園參戰一事,張善政引用前美國總統雷根的話,展現「71歲理工男」的自信。 國民桃園市議員林政賢質詢時表示,民進立委莊瑞雄曾說,面對 2026,台北和桃園可說是重中之重,民進不可能派「小咖」參戰,不然無法帶動選情。然而,他認為,目前外界傳言的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不分區立委王義川「兩人都太小咖」了。除此之外,還傳出民進「正國會」掌門人林佳龍要來桃園參選,他比較張善政與林佳龍在學經歷上打成平手或小勝,唯有年紀,張善政 71 歲、林佳龍 61 歲,他也問張善政「若是林佳龍代表民進,市長怎麼看」? 對此,張善政沒有正面回應林佳龍參選問題,但是對於被認為年紀較大的說法,他引用美國前總統雷根競選連任時的話「不會因我的對手年紀輕、沒有經驗而來攻擊他」,自認在年紀上應該算是勝出。至於有沒有信心連任成功,張善政強調「有信心」。查看原文更
新頭殼 ・ 11 小時前
71歲張善政累了?「只做一任市長」私下對話瘋傳 本人鬆口曝下一步
2026大選倒數一年,除了台北市長蔣萬安之外,桃園市長張善政也將尋求連任,鞏固國民地方版圖;針對流傳消息指出,張善政私下坦承「只做一任」的情況,張善政今(17)日赴桃園市議會備詢時嚴正否認,重申只要市民支持,一定會爭取連任。國民議員凌濤、林政賢質詢時指出,張善政帶領桃園市政府的這3年來,鐵路地下化、智慧城市轉型都是有目共睹的政績,民調滿意度更是突破七成......
風傳媒 ・ 8 小時前
是誰通緝沈伯洋、散佈疑美論?賴清德點名韓國瑜:別替侵略者找藉口
[FTNN新聞網]記者吳家豪/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上周為聲援民進立委沈伯洋一事向立法院長韓國瑜喊話,反遭韓譏諷「自己有病要別人吃藥」,賴總統今(11/17)表示...
FTNN新聞網 ・ 16 小時前
高雄月世界垃圾來源曝光!他驚:內鬥爭?
[NOWnews今日新聞]高雄市燕巢區「月世界」附近近日被爆遭長期違法傾倒家庭垃圾,原本雜草叢生的山坡地,兩年內竟被堆成數十噸重的垃圾山,惡臭瀰漫、蒼蠅滿天,宛如「廢棄物天堂」。環保局接獲民眾通報後,...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
最新調查:近4成挺「停砍年金」!超車37.1%不贊成 他曝這原因
藍白近日聯手推動「停砍公教年金」,即停止現行所得替代率逐年調降政策,台灣民意基金會今日(11/17)公布最新民調,有39.5%民眾對此表示贊成、37.1%不贊成。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分析,這項發現傳達了一個重要訊息,那就是國人對在野所提出「停砍公教年金」的主張,看法嚴重分歧,同時也強烈暗示前總統蔡英文時代,年金改革獲得台灣穩定多數民意支持的現象已成過去。
太報 ・ 17 小時前
獨家/宏都拉斯哭了! 不只白蝦「它」也遭殃
2025年台北國際咖啡展在今(17)日落幕,消息人士透露,宏都拉斯主要出口產品之一咖啡,原本在台灣精品市場發展順利,在兩國FTA加持下,宏都拉斯咖啡豆以0關稅進到台灣精品咖啡市場,勢頭一直很穩健,然而2023年宏都拉斯片面與我方斷交選擇跟中國建交後,FTA失效,中國雖說要採購宏都拉斯咖啡豆,但是精品咖啡市場不如台灣成熟,哪怕量體大也難以取代,導致在台灣的宏都拉斯生豆商,已有人撐不下去「倒閉」收攤。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蔡壁如要鄭麗文2026「該讓就讓」 點柯文哲應選「這六都」
政治中心/徐詩詠報導針對民眾2026年縣市選戰布局是否會「藍白合」,前民眾立委蔡壁如今(17)日正式對國民主席鄭麗文公開喊話,不諱言國民「該讓就讓」。她點出全台 5 個關鍵戰區,包括新竹市、嘉義市,以及竹北市、彰化市、員林市。至於前民眾主席柯文哲,蔡壁如也認為他應該南下參選台南市長,並透露原因。
民視 ・ 15 小時前
台灣姨遊日聽嘸!店員1句釣出台灣人大軍 目擊者笑:到底多少人在日本?
台灣人出國到日本旅遊常遇到同鄉,一名網友分享在熊本藥妝店目擊台灣阿姨刷卡語言不通,店員求助後立刻「召喚」全場台灣人協助,笑稱日本到底有多少台灣人。貼文也掀起網友共鳴,紛紛分享出國在日本處處遇見自己人的趣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他爆「發雞排跳票是淡X畢業生」 被台大女友戴綠帽報復:想毀了大氣系
日前一名台大網友在臉書「黑特帝大」發出祭品文,喊話賭上台大大氣系招牌,預測「台北至少放2天颱風假」,如果都沒放就各請300份,祭品文強調16日中午兌現,現場湧入400人排隊卻被放鳥。就有人爆料,其實這名男子是因就讀大氣系的女友讓他戴綠帽,才出招報復,再度引起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綠營北市長徵召1月出爐 「3大咖」被點名
民進由誰出戰2026台北市長選戰備受關注,聯電創辦人曹興誠力薦民進立委沈伯洋,沈伯洋對此坦言,中央完全沒有跟他接觸,而且他認為自己是藍白的大標靶,如果參選一直被抹黑又沒有守住,負面聲量會外溢到其他縣市。但他強調「戰士沒有選擇戰場的權利」。而不只沈伯洋備受討論,日前表態爭取提名的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也積極在地方傾聽民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吃飯順序錯害血糖狂飆!學會這「三步驟」改善代謝 醫師警告勿輕忽!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長者的健康維持也慢慢成為全民關注的焦點。您知道嗎?對於高齡者來說,「吃飯順序」其實也藏著保健的學問。過去我們常常聽到「先吃菜再吃肉」的建議,認為可以幫助穩定血糖、避免肥胖。不過,日本最新公布的《2025年日本人飲食攝取基準》指出,這項建議雖然沒有錯,但對於高齡者來說,真正需要優先補充的其實是「蛋白質」。研究顯示隨著年齡增加,基礎代謝量與活動量皆逐步下降,導致整體能量需求降低。同時,隨著年紀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也會逐漸流失。如果沒有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就容易出現「肌少症」。
TVBS新聞網 ・ 2 小時前
館長醜聞連環爆反讓粉絲暴走灑錢!員工內幕曝光 詹江村︰黏著度太可怕
館長陳之漢近日深陷連環爆料風暴,爭議未歇、輿論反覆發酵,他16日晚間再度開直播強勢回應,否認所有性騷擾與不當行為指控。雖然爭議聲量持續攀升,但館長粉絲卻呈現「逆風狂挺」的反差現象,就連桃園市議員詹江村都感嘆,館粉的凝聚力比外界想得更驚人。林宜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延燒!日本外務省局長赴中 將說明立場、抗議薛劍言行
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長」金井正彰17日傍晚抵達北京。在首相高市早苗於國會有關「台灣有事」的答辯引發中方強烈反彈之際,此行旨在向中方說明日本政府的立場。外務省一名高層直言「若能實現局長級對話,也代表中方仍有與日本溝通的意願」,期望透過直接對話降低緊張。高市早苗近日在國會中,因為立憲民主議員詢問針對「台灣有事」答覆,指出情勢一旦構成「存立危機事態」,日本可......
風傳媒 ・ 7 小時前
大師兄再出手「丟館長黑料」!全場看傻:是不是沒招了?
「館長」陳之漢近日遭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高階主管小偉毀滅式爆料,雙方不斷隔空交火。今(17)日李慶元再度發文,PO出一張朋友12年前抱怨館長的內容,不過內文沒頭沒尾,讓網友全都看了霧煞煞,表示「所以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獨家/「不想再被勒索」 館長首曝3員工最高「月領45萬元」
網紅館長陳之漢,被前員工指控收受大陸資金與性醜聞,今天(16),館長也接受《TVBS》獨家訪問。他嚴正駁斥,並強調自己之所以主動爆料,就是因為「大師兄」等前員工,不斷用勒索的方式,跟他借錢,還爆料「大師兄」財務狀況不佳,這個月才跟他借款100萬元,還不願在借據上簽名。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普發1萬現金!她嘆「不如5千振興券」 網友點頭:很無感
一名女網友16日在Threads發文,表示這次普發1萬「很無感」,反而之前的5000元振興券比較有感,「果然錢還是要拿實體的才有感覺?」貼文曝光後,許多網友認同表示,「拿現金就是會被生活稀釋啊,拿著券才會滿腦子想怎麼花才最划算」、「應該跟以前消費券一樣才對,能促進經濟...
CTWANT ・ 1 天前
歐陽娣娣撂台語!竟稱廈門口音「很像家鄉」:歡迎來中國台灣
娛樂中心/周希雯報導女星歐陽娣娣是資深藝人歐陽龍與傅娟小女兒,她跟隨2名姐姐妮妮、娜娜腳步踏入演藝圈,而且同樣目標明確「進軍中國」;當初參加女團選秀節目時,就曾披著五星旗高喊「我來自中國」。不過歐陽娣娣言論頗具爭議,近期她在廈金大橋看到台灣的金門,表示希望有天能「直接從這裡過去」,才令一票台人傻眼,沒想到又被挖出,邀請中國人「來中國台灣玩」,再度引發網友批評。
民視 ・ 4 小時前
嗆跨境追捕 北社轟:國民噤聲、韓國瑜「吃藥說」戲謔失格,背棄國家尊嚴
[Newtalk新聞] 中國日前以分裂國家為由,片面宣稱對台灣立委展開調查,並揚言跨境追捕,立法院長韓國瑜卻嘲諷「自己生病,要別人吃藥」,國民立委羅智強也評評,沈伯洋欺負中配、自作自受。台灣北社今(17)日痛批,面對跨境追捕,國民的噤聲與戲謔,是對國家尊嚴的背棄。 台灣北社發表聲明表示,中國揚言全球追捕,這是對我國司法主權與國家安全最粗暴的侵犯,任何正常民主國家遇到此等挑釁,國會與各政本應一致對外,明確捍衛民主憲政與國家主權。 台灣北社痛批,韓國瑜不但沒有展現國會高度,反以「自己生病、叫別人吃藥」等戲謔語回應,將的跨境施壓貶為茶餘飯後的笑談,「極度失格」,此舉不僅迴避問題核心,更使自身政在國際民主社會面前顏面盡失,與台灣當前的民主水準與公民期待,存在嚴重的落差。 在民進團提出譴責的決議時,國民立委更發文以「欺負中配、自作自受」等說法反對到底。北社直指,此種論述完全偏離事實,「依法行政」就是針對違法行為本身,從不針對任何族群;把法治議題族群化,本質上就是典型的挑撥與分化語言。台灣從未欺負任何族群,嚴格執法正是為了保護千千萬萬守法、努力生活的外籍配偶與善良家庭。 此
新頭殼 ・ 4 小時前
中日外交全面開戰 高市早苗挺台灣有底氣 王毅嗆日本找事 美駐日大使強調美日同盟反擊 北京經濟脅迫還有4招 德國推兵役計畫 打造最強軍隊抗俄|全球聊天室|#鏡新聞
6:00 中嗆日本找事 美駐日大使反擊 7:43 共軍巡南海 劍指菲美日軍演 9:56 川普2.0首次軍售 助台防衛 ◎中日外交關係急速惡化!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指稱「台海問題可能構成日本存立危機事態」,引爆中日最新一輪外交衝突,並迅速延燒至觀光與經濟領域。觀光是日本汽車業之外的重要出口產業,而中國旅客占比接近四分之一,日本還碰上六季以來首次GDP衰退,中方的旅遊與留學警示,恐成為雪上加霜的一擊。外媒分析,北京後續可能還有3招對付日本……面對美中角力,日本在印太戰略中扮演關鍵角色,而高市選擇「公開挺台」的路線,也讓日本必須更加謹慎處理隨時可能升溫的外交風險。 ◎烏俄戰爭即將滿四週年,但目前仍未見停火跡象。俄羅斯近日更在烏克蘭東南部獲得新的進展,但是烏克蘭內部卻陷入政府官員貪污、兵力不足的窘境。現在歐洲國家也在積極儲備可用的兵力,德國已經在計畫推動一個新的兵役計畫,希望最快在2035年,能讓兵力達到26萬人,並擺脫過去二戰陰影,再次建立歐洲最強大軍隊。 《全球聊天室》播出時間 週一至週五2330-2400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5 小時前
台灣民意基金會民調》民意翻轉!近4成挺停砍年金彎道超車 游盈隆:蔡英文年改翻篇
軍公教年金改革(年改)議題近日再度成為朝野攻防焦點,引發正反雙方論戰。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今(17)日公布最新民調,對於停砍公教年金一事,有近4成贊成、3成7不贊成,贊成比不贊成多2.4個百分點。對此,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這項發現強烈暗示蔡英文時代年金改革獲台灣穩定多數民意支持已成過去。台灣民意基金會問到:「最近在野聯手推動停砍公教年金,也就......
風傳媒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