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賦予的韌性」:那些在地震中屹立不倒的竹建築
除了價格低廉,竹子還具有卓越的抗震性能。如今,它正被用來保護人們免受地震侵害。
2016年4月,一場芮氏(里氏)規模7.8的地震襲擊厄瓜多爾,沿海城市曼塔(Manta)受創嚴重。該市充滿活力的中央商業區塔爾基(Tarqui)被夷為平地,街道出現深深的裂縫,吞噬了磚石與混凝土建築的瓦礫。
如今,曼塔已大致重建,但那場地震留下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遺產仍清晰可見。
在當年地震的震央區域,海岸邊仍矗立一座竹製涼亭下的魚市場。當地的旅遊資訊中心、一間餐廳和一座消防站也都是以竹子建造。
事實上,在整個城市及周邊的馬納比省(Manabí),數百棟傳統竹屋依然屹立不搖。
「這些建築都是在地震前建造的,」國際竹藤組織(International Bamboo and Rattan Organization, INBAR)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總監巴布羅·哈科梅·埃斯特雷拉(Pablo Jácome Estrella)表示,「它們都安然無恙。」
竹子作為建材,在南美、非洲與亞洲已有數千年歷史,並在這些地區的許多國家大量生長。
但直到近年,隨著研究與實驗室震動測試的增加,其抗震能力才逐漸受到重視。
這些研究顯示,竹子卓越的天然特性可能使其成為抵禦地震的理想材料。
如今,從菲律賓到巴基斯坦再到厄瓜多爾,世界各地的建築項目正嘗試利用這種被工程師與建築師與鋼鐵相提並論的天然材料。
可彎曲的建築物
哈科梅·埃斯特雷拉表示,厄瓜多爾沿海居民過去會等到弦月(半月)時才砍伐竹子,然後將其浸入海水中清洗與保存。他說,「我們自稱擁有一萬年的竹子歷史。」其他文化也長期使用竹子建造天花板或其他室內構件。
儘管有這樣的歷史,竹子的潛力在馬納比省並不總是受到重視。
哈科梅·埃斯特雷拉指出,2000年代時,一名曼塔當地建築系教授發現,該市消防局禁止使用竹子建築,認為竹子易燃(雖然竹子本身確實易燃,但可透過防火處理降低風險)。於是他開始擔任義務消防員。
「他說服他們用竹子建造一座消防站。」哈科梅·埃斯特雷拉說。
這座消防站擁有寬闊的拱形屋頂,可容納多輛雲梯車與水車,在2016年地震中安然無恙。
美國南加州大學副教授巴夫娜·夏爾瑪(Bhavna Sharma)表示:「大自然賦予它韌性。」她的研究專注於竹材在建築中的應用。
竹子的莖幹(竹桿,中空直立的部分)重量輕,可減輕建築物的總質量。
研究顯示,竹子的延展性不僅能抵禦強風,也能吸收地震衝擊。
夏爾瑪表示:「建築物在地震中會移動,我們只是希望能控制它移動的程度。」
英國建築顧問公司奧雅納(Arup)結構工程師塞巴斯蒂安·卡明斯基(Sebastian Kaminski)表示,地震後對馬納比省1,200多棟建築的調查發現,整體而言,鋼筋混凝土建築的損壞程度高於木造與竹造建築。
他有份參與相關調查,並指出某些城鎮則呈相反趨勢,地震後的數據仍需謹慎解讀。
以此次為例,數據是在地震發生數週後才收集,當時已有許多建築被拆除。
目前,由國際竹藤組織與西班牙國際發展合作署於2021年啟動的一項計劃,已在曼塔所在的馬納比省建造了數百棟新的竹屋,並指導馬納比大學約200名學生竹建築技術,包括竹材處理與面板組裝等。
哈科梅·埃斯特雷拉表示,建造一棟兩房住宅的成本不到2萬美元(約14,900英鎊),與傳統建材建造的房屋成本相當。
他說:「我們有句話:這是智者的木材。」
他形容竹子「可再生、永續,對市場的衝擊也小。」
這些新建築靈感來自一種名為巴哈雷克(bahareque)的傳統建築法,即以竹編網為骨架,再覆以濕潤的壤土層,英文稱為「wattle and daub」(編竹夾泥牆)。
改變遊戲規則
研究人員從本世紀初開始認真研究竹子。
1999年,哥倫比亞中西部咖啡產區發生芮氏規模6.2地震,觀察人士注意到,傳統巴哈雷克建築的保存率似乎高於以磚塊與水泥等砌體材料建造的建築。
「那場地震改變了一切。」菲律賓馬尼拉「Base Bahay基金會」總經理路易斯·費利佩·洛佩茲(Luis Felipe Lopez)說。
該基金會致力於開發與建造竹製住宅。「政府很清楚地看到,這些巴哈雷克房屋救了很多人。」
出生於受災地區的洛佩茲當時正撰寫結構工程學論文,他發現關於竹子結構特性的研究極為稀少。
他指出,全球建築法規多半是根據美國與歐洲工程師數百年的研究制定的,而這些工程師「一輩子可能都沒見過竹子」。
而全球南方國家則「直接複製了北方的建築法規」。
這場地震促使哥倫比亞政府邀請包括洛佩茲在內的專家,研究用於巴哈雷克建築的本地竹種——瓜多竹(Guadua)的特性。
根據2002年的研究成果,哥倫比亞成為全球首個制定竹建築專屬建築法規的國家。
洛佩茲後來加入2014年成立的「Base Bahay基金會」,該機構致力於建立實驗室,研究竹材的結構表現。
經常遭遇颱風與地震的菲律賓成為理想的研究與建築地點。
此時,美國與歐洲的研究人員也開始對主要集中於拉丁美洲的竹材產生濃厚興趣。
「全球北方的大學開始說,等等,這種材料看起來非常有趣,」洛佩茲說,「因為那正是氣候變遷開始成為熱門議題的時候。」
竹林生長迅速,具備碳匯功能,吸收的碳量高於排放量,因此以竹子取代混凝土與鋼鐵等材料建屋,可大幅降低建築的隱含碳排放。竹子價格低廉,且在許多國家當地就能取得。
「這正是竹子的賣點之一,」夏爾瑪說,「不僅有再生林業的優勢,也體現了經濟與社會公平層面的永續理念。」
自2014年以來,「Base Bahay基金會」已在菲律賓10個社區建造超過800棟住宅,最初從每年遭受颱風侵襲的比科爾(Bicol)地區開始。
這些住宅採用複合式竹製剪力牆建造,該系統直接取材自巴哈雷克建築法,將竹製面板以金屬網連接,再以水泥或石灰塗覆。
洛佩茲表示,這些住宅尚未經歷大地震考驗,但已成功抵禦多次颱風。
竹製面板的三角形結構在面對地震時提供穩定性,因為地震主要產生水平移動;而剪力牆內部的連接系統也能像吸收地震能量一樣,吸收颱風帶來的風力。
「它對地震來說夠輕,對氣旋來說又夠重。」國際竹藤組織工程師劉可偉(Liu Kewei,音譯)說,她曾參與這項技術的開發。
「建築師總說,天然竹子是上天的恩賜,因為大自然創造這種植物時,其內部是空心的。」他補充道。
全球推動
2025年2月,記者造訪位於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市中心的「Base Bahay基金會」實驗室時,與洛佩茲一同悠閒地四處參觀。
我們看到來自菲律賓與英國大學的研究人員,他們正在對收割的天然竹材與加工後的標準化竹製品進行測試。
這些加工竹材被製成如木材般的標準形狀與尺寸。
多年來,洛佩茲與同事已發表多篇關於竹材抗震性能的研究論文。
除了在哥倫比亞與菲律賓的工作外,他也持續推動全球竹建築法規標準化。
然而,要將竹子納入標準建築法規仍具挑戰。
雖然其結構特性相似,但與工業製造的木材產品不同,未經工程處理的天然竹材因尺寸與形狀不一,難以標準化。
洛佩茲說:「你只需要處理它,就可以使用了。你得接受大自然給你的東西。」
儘管如此,自1999年哥倫比亞地震以來,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已將竹建築納入全球認可的建築法規。
參與該法規制定的卡明斯基表示,2021年發布的最新版本「仍是目前最先進的標準」。
他補充說,秘魯、厄瓜多爾、孟加拉、印度與墨西哥等國已制定國家級竹建築法規,菲律賓與尼泊爾也正在制定中。
此外,美國東南部溫暖的氣候也適合種植可供商業與建築用途的竹子,這一點已引起部分材料研究人員的關注。
卡明斯基指出,與所有建材一樣,竹建築在地震中的表現取決於設計、施工與維護的品質。
「如果這些環節做得不好,竹建築在地震中也可能和其他材料一樣脆弱。」他說。
他補充,傳統竹建築的優勢在於重量輕,能減少地震力的影響,具備一定的能量吸收能力,且竹竿之間通常有綁紮結構。「關鍵在於,它們通常很輕,即使倒塌,對住戶的生命安全風險也較低。」
卡明斯基表示,根據他的經驗,許多社區雖相信竹子能抗震,但對其耐久性存疑,因為他們熟悉的傳統竹屋未經妥善處理,無法有效防止蟲害與滲水。
「關鍵在於,竹子必須經過處理,並保持乾燥,」他說,「我們常用的比喻是:建築需要一頂好帽子和一雙好靴子。」
竹子可用硼砂進行防蟲處理,與木造住宅類似,表現良好的竹建築通常設有挑高屋簷與防水牆體,以確保竹材保持乾燥。
當然,吸引人們使用竹子的原因不僅是其抗震能力。
全球各地的建築師已開始以竹子打造宏偉且永續的建築,從越南的大型涼亭到印度班加羅爾坎貝高達國際機場的竹園皆是例證。
然而,在歐洲與美國,竹子的應用仍不普遍。
當地唯一的原生竹種是生長於美國南部的木質草類。
不過,美國東南部溫暖的氣候適合種植可供商業與建築用途的竹子,這一點已引起部分研究人員的關注。
災後救援的竹子
卡明斯基表示,竹子在災後救援中也極具價值。
他曾於2018年撰寫指南,介紹竹材在孟加拉羅興亞難民營救援建築中的應用。
巴基斯坦建築師雅絲敏·拉里(Yasmeen Lari)也率先推動以竹子建造災後救援住宅,包括她在2015年阿富汗北部地震後所建的房屋。
拉里表示:「我們在地基中嵌入鋼筋,增加其強度。所有結構都緊密連接,因此它們能搖晃。」
隨後,拉里開始在巴基斯坦設計極低成本的竹屋,採用泥磚牆、竹製屋頂,並在牆體中嵌入竹材,完全使用當地可取得的材料,無需鋼材。
這些建築在2022年巴基斯坦三分之一國土遭洪水淹沒後,被用作防洪災後庇護所。
2023年,拉里因其在人道建築領域的貢獻,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頒發的皇家金獎。
拉里表示,她與巴基斯坦NED工程與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在2021年對這些建築的半比例模型進行震動台測試,模擬1995年日本神戶芮氏規模7.2地震的強度。
模型在100%強度下毫髮無傷,接著承受200%、250%的強度仍未受損。
「什麼事都沒發生。」拉里回憶說。
直至670%強度時,建築才開始出現變形。
拉里的住宅設計靈感來自傳統的「Dhajji」木構拼接建築法,每棟造價僅需88美元(約65英鎊)。她指出,這僅為世界銀行建造一棟救援住宅成本的十分之一。世界銀行則向BBC表示,在巴基斯坦重建一間單房住宅的成本約為1,400至1,600美元(約1,050至1,200英鎊)。
拉里表示,2022年巴基斯坦洪災後,世界銀行堅持重建工作必須使用磚與混凝土。「傳統建築技術從未有機會延續或發展。」她說。
不過,世界銀行發言人告訴BBC,在重建工作中廣泛使用竹材等技術,往往受限於實驗室測試與當地建築法規的不足。他們表示:「許多地方法規未納入傳統建築技術的抗災條款,限制竹材等材料的廣泛應用。」
他們補充,在巴基斯坦,竹子的使用受多項因素限制,包括社區接受程度不高、當地工匠缺乏完整的竹建築技能與訓練,以及當地缺乏成熟的竹材處理與測試設施。
不過,世界銀行表示,他們「認可在地化建築技術的價值,包括竹材,這些技術在許多情境下能提供具成本效益、永續且具韌性的解決方案」。
他們舉例指出,1999年地震後,哥倫比亞咖啡產區的重建工作中,一份由哥倫比亞工程師協會採納的官方指引,明確說明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竹材建築。
拉里表示,在巴基斯坦,如同在菲律賓與厄瓜多爾一樣,竹子仍被視為「窮人的材料」。
然而,如今這種觀念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儘管目前大多數竹建築僅限於一至兩層樓,但建築師們已開始嘗試興建多層甚至高層竹建築,這或許能證明竹子在大規模、高密度結構中的可行性。
劉可偉表示,許多首次接觸竹建築的人往往會被其穩固且具抗災能力所吸引,同時還可以讓他們感到與大自然更緊密的連結。
「當你身處竹屋中,我想你會被那種氛圍感動,」她說,「當你進入一個自然環境時,你會感到更舒適。」
其他人也在看

有影/柬埔寨男童耳痛 檢查見「活蟑螂蠕動」駭人畫面流出
國際中心/張予柔報導柬埔寨金邊一名男童近期因耳朵頻頻劇痛、持續耳鳴就醫,沒想到醫生檢查過後發現「有東西在裡面爬」,仔細用內視鏡一看,竟是一隻活生生的蟑螂,在男童耳道裡面不斷蠕動,畫面曝光後嚇壞眾人,影片也在網路上瘋傳,觀看人數已突破一千萬人。
民視 ・ 12 小時前
翁章梁出席民雄航太暨無人機產業園區發展說明會
(記者廖建智嘉縣報導)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30日舉辦「民雄航太暨無人機產業園區發展規劃說明會」,邀請產官學研代表與投資廠商參與,會中說明民雄航太暨無人機產業園區發展構想,縣長翁章梁及立法委員陳冠廷等...
自立晚報 ・ 19 小時前

台灣半導體「這產業」掉隊了!陸行之揭「失落的一群」慘況:沒跟AI摸到邊
AI熱潮帶起全球股市高歌猛進,許多與AI相關的公司股價表現亮眼,其中也包括台灣熟悉的「護國神山」台積電、吃下AI伺服器大餅的鴻海等。不過,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在臉書發文指出,他上次雖提到AI帶來無止盡的「美好AI投資循環」,但這次想聊聊「失落的一群」,也就是沒有參與到蓬勃發展業務的族群,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曾叱吒風雲的台灣半導體設計行業。陸行之表示,這兩......
風傳媒 ・ 21 小時前
疑不滿千萬標案失利! 得標園藝公司遭工程車猛撞
宜蘭縣 / 綜合報導 宜蘭冬山鄉昨(29)日發生一起暴力事件,有民眾住商合一的家和車都被撞壞,而且過程非常驚悚。一名林姓男子駕駛黃色工程車,倒車猛撞屋前的白色休旅車後,又倒車撞向大門兩次。屋主還因受到驚嚇高血壓送醫。家屬也透露,平常沒跟對方結怨,懷疑是跟他們標到與公家機關一千萬元的景觀工程標案有關,至於詳細原因,還有待調查釐清。而肇事男子,也被查緝到案、依法函送偵辦。 黃色的工程車,倒車衝撞停在路邊的白色自小客車,導致白車引擎蓋幾乎對折嚴重變形,穿著藍色衣服80歲的屋主,聽到巨大聲響趕快出來查看,還眼睜睜看著對方,工程車又倒車一次,這回還直接撞進屋主的家,導致大門和窗戶嚴重毀損,沒想到還沒完,第三次又猛力朝大門撞,而停放在門口的兩台機車,也被撞倒在地上,大門門框與窗戶全毀,玻璃碎片散落滿地,現場一片狼藉。屋主女兒說:「還好我們就是有跳走,不然真的會被他撞到人。」屋主還因受到驚嚇高血壓送醫,女兒回想起驚悚衝撞當下,還是心有餘悸,被撞屋主女兒說:「當下不就大家都嚇到對啊,我們會計小姐在這邊耶,好在是這邊本來都是小孩子的遊樂區,這原本是小朋友的遊樂區對啊,整個衝進來這邊對啊,剛好小朋友帶去醫院看醫生,要不然都在這裡玩。」被撞的的是宜蘭冬山鄉一家園藝公司,29日下午,35歲的林姓男子開車三連撞他們家後棄車離開,讓屋主家人擔心害怕,屋主女兒表示,並沒有與人結怨,猜測可能與今年得標的,公家機關四區工程處,一千萬元景觀工程標案有關。羅東分局偵查隊副隊長陳特龍說:「調閱監視器迅速掌握犯嫌身分,並查緝到案。」疑似因為工程標案問題引發糾紛,工程車駕駛事後被查緝到案,被依傷害毀損及恐嚇罪嫌函送偵辦,要為自己行為付出代價。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帕拉梅拉遭撞! 公車疑爆胎失控衝撞 六百萬名車車主:心碎的一天
社會中心/黃恩琳、蔡承翰 台北報導要價六百萬起跳的保時捷"帕拉梅拉"(Panamera)停在路邊好端端的,卻突然遭到公車衝撞!這起意外發生在週一(27)傍晚5點多,當時公車上坡路段疑似爆胎,失控撞上停在停車格內的保時捷和另一輛車,車子毀損慘重,車主把這一幕PO上網,直呼"心碎的一天..."。
民視 ・ 1 天前

川普萬聖節開逗小孩「重現6年前經典畫面」 女童被嚇哭!梅蘭妮亞趕緊秀秀
一年一度的萬聖節又到了,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第一夫人梅蘭妮亞(Melania Trump)30日在白宮南草坪主持萬聖節慶典,吸引數百名兒童與家長參加。川普重現2019年的「經典名場面」,再度把糖果放在一名小孩頭上,逗笑全場;另有一名女童被現場裝飾嚇哭,梅蘭妮亞則親切上前安撫,畫面溫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4 小時前
國際熱議》中國、台積電和AI將引發全球複合危機,再過兩年就降臨?
根據倫敦戰略研究公司 Sibylline 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世界正面臨地緣政治、技術和經濟交織一起的巨大衝擊,將在 2027 年前後,引發一場系統性的全球危機。 這場「複合危機」的核心問題在於:台灣政府及台積電。這個推演到底邏輯在哪裡?快看全文…點擊此處,VVIP獨享完整內容 洞悉世界局勢變化、掌握聯準會政策走向 《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VVIP......
風傳媒 ・ 6 小時前
為掩埋廚餘有無鋪防水塑膠布 議員江肇國、副市長黃國榮爆口角
為霧峰掩埋場是否有鋪設不透水塑膠布來埋設廚餘,台中市副市長黃國榮不滿民進議員江肇國質詢時不讓他解釋,還罵他跟環保局是「一丘之貉」,兩人爆發口角。民進市議員江肇國、張家銨、蔡耀頡、蔡成圭今天在質疑霧峰掩埋場現今雖不再掩埋廚餘,但已出現溢流。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萬聖節快樂! 星巴克連2天「買1送1」 85度C、CAMA優惠一次看
萬聖節優惠來囉!星巴克今(30)日起連2天「買1送1」,最便宜大杯美式咖啡57.5元、大杯香草風味星冰樂62.5元;哈根達斯冰淇淋達克瓦茲禮盒也「買1送1」。85度C則推出萬聖派對6吋蛋糕520元、搗蛋巫師切片蛋糕68元、聖幽靈切片蛋糕62元,31日「週五咖啡日」中大杯咖啡第2杯半價。CAMA CAFE「極厚乳三層拿鐵」回歸開賣,加入會員立即送優惠券可折5元。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土耳其伊斯坦堡附近城鎮7樓公寓倒塌 釀4人喪命
(中央社伊斯坦堡30日綜合外電報導)土耳其當局今天表示,國內大城伊斯坦堡(Istanbul)附近一座城鎮的一棟7層樓公寓於昨天倒塌,導致2名孩童以及他們的父母死亡。
中央社 ・ 1 天前
職安法增職場霸凌專章 立院初審通過 年底拚三讀
勞動部勞發署北基宜花金馬分署員工疑遭分署長霸凌輕生,勞動部因此在《職業安全衛生法》草案新增職場霸凌專章,今日經立法院社福環衛委員會初審通過,確立往後職場霸凌相關處理事宜,最優先適用職安法,也將造成勞工身心傷害的明顯敵意或惡劣職場情境,視為職場霸凌,同時提高職安法罰鍰,最重可罰300萬。委員會召委劉建國指出,本次修法國人殷殷期盼,盼能在今年底前拚三讀。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1.3億觀光計畫 重振集集支線與南投觀光
立委游顥國會辦公室指出,游顥三十日於立法院交通委員會質詢交通部及觀光署長時,針對「集集支線鐵路復駛」與「南投觀光振興」議題進行關切。游顥指出,持續推動集集支線儘早通車,成功將於今年底恢復通車至集集站,並於明年六月全線通車,這不僅是地方民眾期盼已久的交通建設成果,更是南投觀光重啟的重要契機。他強調中央與地方應攜手合作,結合日月潭周邊,如集集、水里等鄉鎮,共同打造完整的觀光廊帶,讓南投成為台灣山線觀光的新亮點。游顥首先關切交通部提出的「九百萬國際旅客」年度目標是否可望達標,交通部次長回應,截至十月底國際旅客人次已突破六百七十萬,年底前有機會接近預定目標。游顥肯定觀光署長上任以來積極推動觀光、親赴地方會勘的作為,特別是在南投地區多次實地了解地方需求,展現高度行動力與責任感。游顥 ...
台灣新生報 ・ 23 小時前
超Q抱枕免費送!11/7起高鐵車站捐血送好禮 限時4天登場
歲末寒冬降低民眾捐血意願,但此時也是血庫需求高峰期,台灣高鐵宣布11月7日起舉辦「寒冬送暖 捐血傳愛」公益活動,只要民眾完成捐血250c.c.,即可獲得「高鐵造型眼罩枕」,滿500c.c.還有神秘好禮!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河智媛、禹洙漢「續約樂天」鬆口給回應!安芝儇明年動向仍未知
韓籍啦啦隊女神安芝儇、朴旻曙、河智媛、禹洙漢今(30)出席電商品牌活動,四人續約動向受到關注,樂天的河智媛、禹洙漢先前就傳出續約動向成謎,加上她們在台經紀公司詹姓老闆不幸遇害,兩人去留再添未知數,昨被問及此事兩人回答的也相當保守。河智媛、禹洙漢動向受到關注,兩人前陣子才雙雙喊話「明年見」,讓粉絲猜測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兩岸關係發展的台灣新民意變動解讀
根據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的10月國政民調(10月20日至22日調查)結果顯示,在歷經兩次大罷免挫敗的賴清德總統,其信任度與執政滿意度已經從民調谷底逐漸回升到41.7%與40.1%,只與負面評價拉近到5.8%與13.2%的距離,瀕臨民意崩盤危機暫時化解,而民進的好感度也同步反彈到高點為38.6%,比國民的35.7%及民眾的32.6%逐漸小幅拉開距離。
美麗島電子報 ・ 1 天前
原定明天開案!新店指標型建案樣品屋大火 接待中心慘遭「燒了了」
據了解,該建案坐落啟文路與央北二路口,其為地上23層建物,總住戶達346戶,是當地指標建案,預計2026年第四季推案,但因時程提前,原定31日就要開案,卻於30日發生火警。30日上午11時許,該建案因不明原因冒出陣陣濃煙,火勢迅速延燒,工作人員見狀連忙逃出建物並通報警消,...
CTWANT ・ 1 天前
颱風延長賽沒結束?專家估下周恐雙颱形成 曝「1警訊」:注意炸雨
已經過了霜降日期,來到10月底,恐怕還是有颱風生成機會。天氣專家吳勝宇今(30)日強調,晚上東北季風會增強,但太平洋熱帶洋面仍相當活躍,目前有3個系統擾動;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認為,未來預估恐有2個颱風生成,儘管路徑變數仍大,但須特別留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