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5點說明回應經濟學人 駁匯率被低估衍生台灣病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4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撰文論述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一大因素是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衍生諸多問題。央行晚間發布新聞稿作出5點說明,強調大麥克指數有缺陷,iPhone指數就與其結果落差甚大,所以以此為基礎的推論並不成立,且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
經濟學人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 」論述台灣經濟問題,報導引用其編製的大麥克指數,指稱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如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累積金融風險等。
央行晚間作出5點說明,首先,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金融自由化以來,跨境資本移動是影響新台幣匯率升值或貶值的重要因素。
第2,過往「經濟學人」已坦承大麥克指數不適合用來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估或低估。
央行指出,只以單一商品來評估匯率並不恰當,「經濟學人」早在2003年便坦承大麥克指數有其缺陷;2006年時,「經濟學人」更直指,大麥克指數多年來在全球被各界廣泛引用、甚或濫用。
央行接著表示,若利用其他單一商品指數來評估一國通貨匯價是否高估或低估,也可能出現截然不同的結果。早在2016年,野村控股公司曾根據各國iPhone售價,計算出iPhone指數,在當時納入比較的23種通貨中,美元是遭低估最嚴重的通貨,結論迥異於大麥克指數。
此外,以最新iPhone售價換算,新台幣對美元匯率仍高估17.1%,與「經濟學人」大麥克指數顯示新台幣對美元匯率低估55%的結果背道而馳。
第3,當前外匯市場供需主要與金融交易相關,以台灣為例,2024年外資及本國資金進出合計金額是商品貿易金額的19.3倍,因此僅以一籃商品與服務計算的購買力平價(Purchasing Power Parity, PPP)已無法作為衡量均衡匯率的指標,因此不宜作為判斷匯率高估或低估的標準,更遑論以單一商品來評估一國匯率的高、低估。
第4,基於上述因素,不宜以大麥克指數推論新台幣匯率的合理價位,因此,「經濟學人」文章指稱新台幣匯率低估所造成台灣經濟金融的負面效應,並不成立。
第5,儘管2025年至今,台灣對美國商品貿易順差擴大,期間央行多次與美國財政部就總體經濟與匯率等議題溝通時,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編輯:潘羿菁)1141114
其他人也在看

經濟學人指台灣匯率長期低估患「台灣病」 央行5點聲明駁斥
針對英國《經濟學人》在最新一期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為題報導,指出台灣央行持續抑制新台幣匯率,以避免貨幣升值衝擊經濟,卻可能引發類似「荷蘭病」的現象,反而造成經濟嚴重失衡,形成所謂的「台灣病」。對於此事,央行今(14)日發表5點聲明回應,並強調美國財政部並未要求新台幣升值。央行今日晚間作出5點說明,首先,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
風傳媒 ・ 13 小時前台美首發匯率聲明 我允每季公布干預金額
搶在台美關稅談判底定前,中央銀行與美國財政部14日就匯率議題達成共識,雙方隨即發布首次匯率聯合聲明,除重申不應操縱匯率,僅在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時干預,並採雙向干預,從今年12月起,央行干預匯市金額將由現行每半年改為每季公布一次。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范雲:IPAC通過現狀維持宣言 鼓勵各國政治領袖採納
(中央社記者王揚宇台北13日電)民進立委范雲今天說,這次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共同通過的決議,其中出現「對(台灣/海峽兩岸)現狀的宣言」一章,這是繼IPAC去年通過聯大2758號決議文不涉台的模範決議後,更進一步討論台灣國際地位,並將鼓勵各國政治領袖採納。
中央社 ・ 1 天前
IPAC帥氣創辦人「脆報到」 繁體中文問好曝「很快訪台」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獲「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邀請至歐洲議會發表演說,展現外交新突破,也讓IPAC受到討論。IPAC創辦人暨執行長裴倫德(Luke de Pulford)昨(12日)開設Threads帳號,首篇貼文以繁體中文向台灣網友問好,被問何時訪台,他預告:「很快。」
鏡新聞 ・ 1 天前

台灣要投資美國超過10兆?蘇一峰氣炸大罵賴清德:送錢賣台又挑釁大陸
台美關稅談判持續進行,但有美國媒體報導,美方要求台灣投資「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折合新台幣約10.85兆至17.05兆元)。胸腔科醫師蘇一峰痛批總統賴清德送錢給美國,又挑釁大陸,「一開戰這些人通通逃去美國接受庇護,靠著賣台的錢吃香喝辣,只剩我們這些跑不掉呆灣郎留下來打仗。」
中天新聞網 ・ 16 小時前
不操縱匯率達共識 台美首次簽署匯率政策聯合聲明
在台灣之前,日本、韓國、瑞士、泰國及馬來西亞,均已與美方就匯率議題磋商完畢,都有發表聯合聲明,台灣是第6個;在不應操縱匯率共識上,主要延續過往溝通默契,此次則改以白紙黑字呈現,至於干預金額公布頻率,各國略有不同,主要是依照美方要求。舉例來說,日本、韓國為每...
CTWANT ・ 5 小時前
《經濟學人》指台幣嚴重低估生「台灣病」 ! 央行引iPhone指數反擊:大麥克指數失準
針對英國《經濟學人》報導引用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指控我國中央銀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等經濟金融問題。央行今(11/14)日發布聲明,嚴正駁斥此論點,強調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單一商品價格無法衡量,況且《經濟學人》早已坦承大麥克指數有缺陷,且若以各國 iPhone 售價計算的「iPhone 指數」來看,新台幣對美元反而是高估 17.1%。
太報 ・ 16 小時前
經濟學人警告台灣病》央行反擊 強調匯率供需決定
英國《經濟學人》報導再度探討所謂「台灣病」問題,稱新台幣長期遭人為低估,且低估程度達到全球之冠,這項貨幣政策正在懲罰台灣消費者並增加金融風險。被此一報導點名的央行,14日晚間發布五點聲明,特別強調影響匯率因素眾多,匯率係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熟稔總經政策的已退休資深財經官員也反駁,「購買力平價不能用來評估匯率,更何況是單一商品」。
工商時報 ・ 8 小時前《經濟學人》警告台灣病!新台幣被低估55%成元兇 引爆大風險
近年台灣在全球科技供應鏈中的重要性扶搖直上,經濟表現亮眼。英國《經濟學人》指出,台灣如今已成為全球最富裕的經濟體之一,但卻隱藏著結構性的矛盾現象,包括新台幣長期被低估等問題,被稱為「台灣病」或「福爾摩沙病」。
中時財經即時 ・ 21 小時前
經濟學人指台灣匯率低估造成「台灣病」 央行5點聲明反擊
《經濟學人》以「台灣經濟繁榮中的隱藏風險」為題,指出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衍生「台灣病」。央行今(14)日發布5點聲明強力反擊,強調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並非單一商品
台視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央行發布與美財政部聯合聲明 干預匯市金額改為每季公布
中央銀行在台灣時間今(14)日晚間8時30分,發布與美國財政部之聯合聲明,雙方表示就匯率議題達成共識。央行指出,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並承諾自本年12月底起,干預匯市金額等資料發布頻率,從現行
台視新聞網 ・ 14 小時前
《經濟學人》評析「台灣病」 台幣被低估55% 難怪勞工會不滿
台灣的經濟風險出自於哪?《經濟學人》點出關鍵,文章中指出,台幣的價格過低,是因為台灣央行為了維持出口、避免「荷蘭病」,反而讓台灣患上了「台灣病」(Taiwanese disease),台灣需要規劃匯率長期升值的路徑,才能讓民眾有機會更直接享受出口奇蹟帶來的碩果。
EBC東森財經新聞 ・ 20 小時前
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發布匯率議題聯合聲明 承諾這些事!
央行今晚宣布,與美國財政部已就匯率議題達成共識,並同步發布聯合聲明,主要內容包括不應操縱匯率;干預匯市係以因應匯率的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為主,且宜採雙向干預。至於協議內容為何?一起來完整掌握。
品觀點 ・ 15 小時前
回擊《經濟學人》匯率壓抑論!台美罕見發佈聯合聲明 央行:匯率沒在騙
台美雙邊罕見聯手發聲,引起外界高度關注。中央銀行與美國財政部14日同步發布匯率政策聯合聲明,台北時間晚上8點半、美東時間清晨7點半同時對外公告,這不只是形式上的合作,背後也透露雙方對於維持全球貨幣政策公信力與匯市穩定的重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WeightWatchers將銷售口服Wegovy,押注降價GLP-1藥物翻身
【財訊快報/陳孟朔】路透報導,體重管理平台WeightWatchers執行長Tara Comonte表示,若丹麥藥廠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備受期待的口服版Wegovy明年獲准在美上市,公司計畫將其納入平台販售,進一步加深與這家減肥神藥龍頭的合作。市場人士指出,這項布局不僅有助WeightWatchers在破產重整後重塑商業模式,也彰顯其策略重點已從傳統「飲食+運動」方案,轉向主打原廠減肥藥物,與偏好較廉價學名藥的競爭對手拉開差異。Comonte表示,團隊已事先與諾和諾德密切合作,為口服減肥藥的上市預作準備,「很多人不喜歡打針,改成吃藥在便利性上會是巨大優勢」。目前,諾和諾德與競爭對手禮來(Eli Lilly)研發的減肥口服藥,正爭取納入美國新的快速審批途徑,有望將審查時間縮短數個月。隨著川普政府推出新的TrumpRx網站,兩家公司也同意大幅下調GLP-1類注射藥物在美國政府健保及自費族群中的價格,若未來口服版起始劑量獲批,預計每月費用將定在149美元,將明顯降低患者負擔。在價格下調與口服新劑型加持下,WeightWatchers看好自家平台的黏著度將優於一般遠距醫療競品。
財訊快報 ・ 1 天前
台幣被狠狠低估!經濟學人封面的「台灣病」有救嗎 專家:勞工的羹越分越小
台美關稅談判未定,近日傳出美方要求台灣投資要介於韓國的3500億美元及日本的5500億美元之間,引發各方關注;另一方面,雖關稅衝擊,但在人工智慧(AI)浪潮下,台灣10月出口上升至618億美元,首度跨過600億美元,年增率高達49.7%,財政部預估全年出口有機會創下連26紅。財經專家沈雲驄今(14)日針對金日出刊的《經濟學人》聚焦「台灣病」的封面故事提出數點......
風傳媒 ・ 21 小時前
蕭美琴IPAC演講遭抹80億買通?執行長親說明
[NOWnews今日新聞]副總統蕭美琴7日應邀出席「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布魯塞爾年會,在台灣專題場次以〈台灣是世界動盪變局中的可信賴夥伴〉為題發表演講,成外交重大突破,不過,網路上也出現...
今日新聞NOWNEWS ・ 22 小時前張榮恭會晤上海市委書記 強調秉持九二共識、強化國共互信
國民今天(14日)發布新聞稿表示,國民副主席張榮恭上午會見中國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雙方在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加強國、共兩政治互信,以及推動上海與台灣交流合作、促進台商及台胞生活福祉與權益保障等方面有高度交集,尤其在推動際交流及青年交流有共識。 國民說,國民副主席張榮恭13日率領國民大陸部主任張雅屏、青年部主任李昶志,以及部同仁訪問中國3日,分別到訪中國廈門、上海、昆山等城市,張榮恭一行14日上午會見中國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 國民表示,張榮恭在會談時強調,上海在兩岸關係向前發展的歷程中,一直發揮關鍵的影響,他希望國、共兩能夠在既有基礎上繼續加強政治互信、推動滬台交流合作,讓滬台關係更上層樓。 國民指出,張榮恭也提到上海是個多元、友善,充滿活力和各種機遇,兼具歷史感和未來感的國際大都會,對台胞具有很大吸引力,可說是兩岸融合發展的指標;在推動兩岸交流合作、尤其是青年交流方面,上海可以持續發揮影響力,增進兩岸對於同屬中華民族的認同感。 張榮恭並強調,只要有助於兩岸關係正向發展、對滬台兩地人民有利,國民都願意與有關各方一起來努力。
中央廣播電台 ・ 14 小時前
亞幣貶值愈演愈烈
亞洲貨幣承壓現象愈演愈烈,日圓、韓元首當其衝。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盼日本央行放緩升息,日圓兌美元聞訊貶破155日圓心理關卡,刷新9個月最低;韓元因外資拋售股票和日圓拖累,兌美元觸及1,475韓元,逼近2009年金融危機來最低價。新台幣因台股回檔且外資續匯出而走貶,兌美元一度跌破31.1元,亞幣再掀競貶潮。
工商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