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更年期即躁又熱?中醫調理改善情緒與睡眠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許多中年女性夜半看著旁邊呼呼大睡的另一半,一股莫名不甘願的情緒,讓人覺得委屈而生氣。 桃園長庚中醫婦科高銘偵醫師表示,婦女失眠讓情緒更加焦躁不安,害怕夜晚的到來,害怕睜眼到天明。常常做完家事,等小孩睡著,終於有空閒開始滑手機,但過了凌晨1、2 點就難以入眠,若是半夜上廁所或熱醒後,也經常就再也睡不著了。
女性更年期睡眠障礙、情緒起伏 約在停經前2至3年
高銘偵醫師進一步說明,婦女停經過程是在數年間逐漸進行的,從月經一向規則逐漸變為月經不規則,最後到月經完全不來,這幾年過渡時期就稱為更年期。台灣女性平均停經年紀在 50~51 歲,更年期約在停經前的 2~3 年,症狀常見潮熱盜汗、胸悶心悸、睡眠障礙、情緒起伏煩躁易怒或莫名低落(嚴重甚至有焦慮、憂鬱),影響婦女的生活品質及與家庭成員的相處。
更年期潮熱女性 透過中藥調理改善情緒與睡眠
更年期是女性無法避免的生理過程,是從有排卵到不能排卵的階段 ( 與青春期相反 )。但同樣是賀爾蒙下降,為什麼有些人潮熱症狀嚴重?有些人卻沒有更年期症候?高銘偵醫師解釋,「更年期症狀」是人體對賀爾蒙的濃度變化調控不好,就像高山症的發生是人體對高度快速上升的適應調控不好所導致,同樣高度變化有些人有症狀,有些人則沒有!
她進一步提到,臨床上潮熱的病人,常處方當歸六黃湯、滋陰降火湯、知柏地黃丸、大補陰丸等來補腎滋陰降火,症狀嚴重可加黃連、黃柏等清熱中藥,輔助生地、麥門冬滋陰的中藥,玫瑰花、合歡皮疏肝解鬱的中藥。在中藥調理下,讓患者情緒及睡眠品質改善。
熬夜、手術等潮熱症狀更明顯 可挑滋陰生律食物調整
臨床上觀察日夜顛倒或長期熬夜,或因手術、化療或放療導致停經,潮熱汗多症狀都比較明顯。愛吃炸雞、桂圓、花生、腰果、核桃、開心果、麻辣鍋,更容易耗傷津液,加重內熱之症,讓更年期燥熱盜汗症狀更嚴重。相反地,要鼓勵更年期婦女多食用具有滋陰生津、活血潤腸的白木耳、黑木耳等食物。
親人應同理與陪伴 女性需自我覺察與認同
高銘偵醫師提醒,親人應同理與陪伴女性害怕變老的心情,青春期及更年期女人都是身處賀爾蒙的風暴中,了解更年期及學習如何平順度過,減少與家人之間發生衝突,自我覺察與自我價值認同,是女人一生中重要的課題。
建議女性不要把重心一直都放在小孩老公身上,心甘情願再做,沒有什麼是一定要做跟應該要做的事,要選擇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或發展自己興趣。若夫妻或親子有重大衝突,氣話勿衝口而出,先離開現場,可寫字條或快走平復心情,慢一點想好再溝通,不讓自己因一時情緒沖昏頭,言語傷人傷己卻又事後懊惱,陷入自責情緒低落的惡性循環中。
原文出處:長庚醫訊第四十六卷第十期
【延伸閱讀】
更年期婦女代謝症候群風險增!國健署推「F4」生活法則助穩身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81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國際原子能總署通過決議 促伊朗全面配合核查
(中央社維也納20日綜合外電報導)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今天通過一項決議,敦促伊朗依據聯合國相關決議,向該機構提供與其核子計畫有關的資訊及進一步准許查核。
中央社 ・ 1 天前西北太平洋快速軍事化 中國科研船活躍、美加強軍演
(中央社雪梨20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位於關島的非政府組織「太平洋島嶼安全中心」提供的數據,上月有5艘中國研究船活躍於西北太平洋,其中包括用於太空和飛彈追蹤以及水下測繪的船隻,同時美國也在這個地區加強軍事演習。
中央社 ・ 1 天前
非專業人員抽血!民眾半推半就 嚇傻「怎沒看到執照」
高先生參加試驗時,竟在會議室內遭便服女性抽血,引發安全疑慮!專家警告,非專業人員、不當場所抽血,恐導致感染、暈針缺乏急救,嚴重危及參與者安全。涉事笙特公司坦承「小疏漏」,已接受衛生局裁罰。醫師提醒,應仔細閱讀受試同意書,因其中包含人員和場域規定,只有醫院、診所和檢驗所能抽血,兩者缺一不可,才能確保安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抗生素引發史帝文強生症候群 研究:患自體免疫疾病風險增5.6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50歲的江小姐十七年前因婦科感染服用抗生素,引發罕見且嚴重的藥物過敏─史帝文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全身出現紅疹與水泡,住院治療一週後症狀緩解出院。過了不久,他出現全身疼痛、眼乾及口乾等症狀,雙眼幾乎無法分泌淚液,確診乾燥症,所幸及早診斷治療、控制病情,持續追蹤照護中。臺中榮總研究團隊一項全球首篇以大數據分析探討史帝文強生症候群、毒性表皮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與自體免疫疾病風險關聯的研究,發表於國際過敏與臨床免疫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Allergy》,為臨床醫師提供重要疾病預警訊號。 史帝文強生症候群與毒性表皮溶解症同致病機轉 病程凶險 史帝文強生症候群與毒性表皮溶解症主要原因是抗癲癇藥、抗生素、止痛藥等特定藥物引發。台灣每年約有25位史帝文強生症候群病人、10位毒性表皮溶解症病人,死亡率分別為20-30%及近50%,病程凶險。過往醫學界認為這兩種疾病僅是短期劇烈過敏反應,但臺中榮總研究指出,史帝文強生症候群與毒性表皮溶解症與自體免疫疾病有共同致病機轉,包括T細胞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政院版財劃法挹注地方逾1.2兆 屏縣府:有較多共識的版本
行政院會20日通過院版《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預計整體挹注地方經費規模將達1兆2002億元,對此,屏東縣政府稍早表示,相較立院版中央補助計畫的不確定性,政院版不僅有利地方持續推動規畫好的政策,更確保未來重大建設的計畫型補助不中斷,「終於出現取得較多共識的版本」,希望盡快討論通過真正公平、合理的《財劃法》。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周子瑜倒數2天回家!秀「黑絲襪腿根美照」辣翻 甜喊:冬天要來了
TWICE台灣成員周子瑜每次更新社群都能立刻掀起全球粉絲暴動。她今(20)日無預警曬出多張近照,只見她身穿深色高領毛衣、搭配黑絲襪坐在沙發上,秀出修長筆直的逆天美腿,氣質冷豔又充滿魅力,照片曝光後短短時間內就在網路上瘋傳。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民眾車停家門口遭連續罰!還遭警嗆「沒錢別停車」
桃園近日有民眾向議員申訴,表示自己的車輛,停在家門口前騎樓,卻頻繁被開單,更說員警執法時還嗆聲,說「沒有錢買停車位就不要停車」,讓民眾很不滿,質疑說自己的車輛,停騎樓沒壓到人行道,也沒有超出紅線,怎麼能算違規? 員警表示,他們都是依法開單,要是態度不佳會加強訓練。 #門口#連續罰#沒錢別停車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慢性疼痛成因不明? 醫師歸類「傷害可塑性疼痛」族群
45歲韓先生多年飽受慢性肩頸痛與偏頭痛困擾,四處求診卻始終找不到明確病因,甚至被認為是「太敏感」。經新竹臺大分院神經部陳郁欣醫師詳細評估,診斷為「傷害可塑性疼痛」(Nociplastic pain)。
NOW健康 ・ 1 天前
「3健身姿勢」超NG!醫示警:害肛門爆血管、痔瘡上身
痔瘡不只找上久坐族,許多愛健身、重訓的人也是壓力型痔瘡的高風險族群。醫師賴依伶表示,民眾在深蹲、硬舉、憋氣推舉時,若用力方式錯誤,導致腹壓瞬間暴增,肛門靜脈叢需承受巨大的壓力,就如同屁股「撐爆血管」般,久了成痔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獨家/「假快樂食物」耗損大腦 這些美食都上榜!權威醫:憂鬱症推手
每一口吃下去的食物和飲料不僅關係著健康,竟也與「情緒有關」。我國基因權威張家銘醫師表示,有些食物吃下去當下是「感覺安慰」的,但它其實正在默默耗損人們的大腦、情緒與神經系統的韌性,長期下來,真的會讓人越來越「不快樂」,甚至成為憂鬱症、焦慮症、慢性疲勞的推手。而這些食物相當常見,包括:炸雞、薯條、奶茶和奶油酥餅等。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冬天迎腦中風高峰期!醫示警6類人:清晨、深夜最危險
陳彥秀指出,根據臨床觀察,冬季清晨與深夜是腦中風最常見的發作時段,這時氣溫最低,血管收縮劇烈,血壓突然升高,容易造成腦血管破裂或阻塞,「許多患者在半夜或起床後發作,若沒有及時發現,錯過治療黃金時間,就可能導致嚴重後遺症。」腦中風的危險因子主要包括高血壓、...
CTWANT ・ 1 天前
週末短暫好天氣!下週起氣溫再降 週四恐有颱風生成對台影響小
中央氣象署發布未來一週天氣預報指出,週五(21)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宜、花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迎風面基隆北海岸、東北部、東部地區及大台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桃園以北、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中層水氣移入,新竹以南山區亦有零...
CTWANT ・ 1 天前2028是否藍白合?吳子嘉爆明年2月將有重大變化
國民主席鄭麗文、民眾主席黃國昌19日舉行主席高峰會談,圓滿落幕。但是2028總統大選有沒有可能繼續合作,備受關注。媒體人吳子嘉表示,明年2月就會知道民眾前主席柯文哲能不能選總統,這個是重大變化。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長年超市工作傷頸椎 中年女經微創人工頸椎間盤術康復
宜蘭50歲陳阿姨在超市工作超過十年,長時間勞力工作導致她經常腰痠背痛,近期她有感肩頸痛、手麻症狀加劇,甚至痛到睡不著、坐不住,就醫檢查才發現自己頸椎間盤突出。羅東博愛醫院脊椎微創中心黃安平醫師評估後,為陳阿姨進行微創人工頸椎間盤置換手術,術後疼痛不再、活動自如,順利解決陳阿姨肩頭重擔,也讓她重新開始考慮轉換工作、享受生活。
NOW健康 ・ 1 天前
「為何是我?」癌友罹病後常見2類焦慮 醫:這樣做重新定義「責任」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被醫師「宣判」罹癌的當下,對患者而言往往是巨大的人生衝擊,除了在眾多治療選項中找出適合自己的方案,心理健康更是支撐患者「走下去」的關鍵。精神科陳璿丞醫師表示,東方文化重視家庭與社會的連接,也進一步體現在癌友的焦慮來源。 「如果跟父執輩談『意義』,他們大概會回你一個『滿臉問號』。」相較於西方心理治療常聚焦於「存在的意義」,在台灣癌友更看重「責任」,擔心自己生病增加家庭經濟負擔、造成親人的麻煩,也常常陷入「我是不是哪裡做錯了」的自責與懷疑。 常問為何是我、害怕自己麻煩人 癌友的焦慮多來自「責任」 陳璿丞醫師近日在精神醫學會與大學同學、台大癌醫中心身心科徐勝駿醫師針對「癌後心理」進行討論,並於fb粉絲團分享兩人的交流結果。 徐醫師觀察到,西方心理治療常從「幫患者尋找存在的意義」切入,但對台灣患者,「意義」的概念較抽象,反而更多是具體對家庭、工作等的焦慮。癌後的心理狀態,大致能分為2類「責任焦慮」: 異常焦慮型:通常是早期發現、積極治療的患者,會過度關注身體變化,但焦慮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復發」,害怕自己又成為麻煩。 異常消極型:覺得自己遇到了「pháiⁿ-mi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北市民生社區重建擬鬆綁連棟限制 有住戶憂無談判籌碼、破壞景觀
台北市民生社區做為台灣首座美式街廓規劃示範社區,至今保留少有而獨特的連棟建築物,但也因早期的管制規定限制連棟建物應整體開發,成為重建的阻力。都發局修訂管制規定鬆綁限制,只要基地面積達1000平方公尺、剩餘基地達500平方公尺,就可以進行重建,但有民眾擔心鬆綁恐讓住戶失去與建商的談判籌碼,也增加安全隱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一起床就離開被窩?內政部急警告「務必做2動作」 賴床其實是對的
降溫有感!今天整個就是「皮在冷」,內政部在臉書提醒,冷空氣一路往南,今晚越晚體感越冷,大家一定要記得保暖。天氣變冷時,血管會因室溫降低而收縮、血壓上升,如果心臟負荷不住,就可能引發猝死。 睡夢中或剛起床 最容易發生猝死 而最容易發生的時段,就是睡夢中或剛起床的清晨。清晨常因輻射冷卻,使室溫比被窩低十多度,若一起床就直接碰到冷空氣、又沒有保暖,血管會突然劇烈收縮,風險大幅提升。 寒冬一定要記得兩件事 1、保持室內暖度.早晚溫差大,室內維持一定溫度可減少血管收縮。.睡前也能在棉被外加毯子、穿襪子,讓身體更穩定保暖。 2、起床前先「賴一下」.給身體一點時間熱機,先在被窩裡動一動手腳,再慢慢坐起來、站起來.喝口熱水、加件衣服,再正式開始一天。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延伸閱讀: ·醫警告:「起床後這4個動作」恐害你中風與心梗! 排便最好控制在10分鐘內 ·起床「做5件事」有助血糖穩定、不飆高!營養師認證 咖啡最好在早餐後再喝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萬人高血壓!國健署公開「3大路徑」讓你更早發現異常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高血壓是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為協助國人將血壓管理落實在生活中,國民健康署攜手多家醫事學(協)會共同發起「千人響應護血壓 三大資源守護網」行動,推動「健檢發現異常」、「722每日血壓監測」、到「社區安心血壓站」量血壓三大守護主軸,打造全民行動的血壓守護網絡。 國人三高警報 心血管病每年奪4.5萬人命 慢性疾病長期以來是國人健康最大的隱憂。其中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等「三高」慢性疾病,更占了十大死因約三成。依據中央健康保險署的數據資料,20歲以上國人被診斷為高血壓約有330萬人。 根據衛生福利部113年死因統計,高血壓疾病死亡率近年來首次不再攀升,凸顯國人對血壓控制與慢性病預防的意識正在萌芽。然而,每年仍有約4.5萬人因高血壓相關心血管疾病而失去生命,顯示高血壓已經成為全民健康必須正視的重要課題。 全民血壓守護路徑 3大資源一次看懂 早期發現是血壓防治的第一道關卡,為了讓血壓管理落實在日常生活,國民健康署整合三大資源,形成完整的守護路徑: 第一,成人預防保健服務:今年起,免費健康檢查年齡已下修至30歲,並且新增「三高風險評估」與「衛教介入」措施,讓更多年輕族群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來真的!桃南門市場災後大整頓 占道全當廢棄物移除
桃園市 / 綜合報導 11月初桃園南門市場大火,對當地攤販造成影響,目前正在重建中,桃園市府打算藉此機會,整頓南門市場違法攤商占用騎樓及道路亂象,在這幾天的強力執法下,只要民眾的物品占用道路一律當廢棄物移除,違停機車也通通拖吊,這兩天光是廢棄物就達到2.7頓,違停罰單送出17張,桃園經發局也表示目前將會持續整頓,一路持續到下個月初。11月初,桃園市南門市場,傳出火災,靠市場生活的攤販們,因為這場大火損失非常慘重,面對接下來的重建,市府第一步這樣做。員警VS.市場攤販說:「好了別再放了,等等過來(再看到)就載走喔,(收到,馬上)。」七早八早市場附近,除了買菜民眾,還有員警市府人員以及環保局人員,他們可不是來買菜的,而是來維護環境整頓市場。環保局人員,一個個把占用道路的花盆,石墩雜物通通搬上車,要將原本雜亂的街道清乾淨。民眾說:「之前來逛的時候,車子很多啊,然後就是行走,要逛了也不方便啊。」因為之前的大火,南門市場3分之1,都在重建桃園市府,藉此機會重新整頓南門市場,17日開始針對週邊進行整理,除了已經封路的文化街,南華街中山路以及三民路,近日都會有環保局警局等人員,到場巡視將市場週邊的障礙物清除。17日勸導後接下來會將違停機車拖吊,占用道路的障礙物更是直接移除,截至20號廢棄物清除達到2.7噸,罰單開出了17張,徹底對市場大整頓。桃園市經發局市場科科長陳慶仁說:「大概是從11月17日到12月6日,那這段時間,會針對周邊的道路,進行一個交通的疏導,還有地上物障礙物的排除。」不只環境整理如火如荼,一旁工區也沒閒下來,根據了解目前工區的進度,達到百分之五十,91號到118號攤位,鐵皮已經完全拆除,魚市場也拆除了百分之七十,當地民眾引頸期盼,經歷大火後的南門市場,能 以 全新樣貌再現風華。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