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川普主義全面進化 美國以重腳步與多槓桿重塑全球秩序
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後,其外交政策不再僅是「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孤立主義,而是一種更積極、更具動員力的策略。地緣政治風險專家林賽·紐曼(Lindsay Newman)11月19日在《GZERO Media》的專題文章指出,這種「川普主義」正形成一套新的戰略邏輯:在地緣政治上踏實落腳,並且利用多種政策工具(槓桿)維護和推動美國核心利益。本文將以此為核心,探討川普主義的新外交教義,分析其特點、風險與可能對全球及中國大陸所帶來的挑戰。
重腳步行動:美國回到地緣現場
美國近期在西半球的行動強度持續提升,顯示川普主義的核心不是退縮,而是「走向現場」。這種重腳步的特徵體現在實際部署、快速介入與持續存在三個維度上。
美國藉由強化反毒任務展現具體行動意志。包括將主要毒品組織定性為恐怖團體,並在加勒比海及東太平洋周邊執行軍事與執法行動。這些行動的目的不僅是打擊犯罪,更是向周邊國家顯示美國仍是西半球安全秩序的主導者。
美國在區域部署上也逐步加碼。航空母艦戰鬥群等海軍力量在委內瑞拉近海展現存在感,使美國能第一時間介入政治與安全變局。此類部署並非單次展示,而是以「持續駐留」創造壓力,抑制外部勢力介入南美事務。
此外,美國重新啟動波多黎各的軍事基地,使其成為加強區域監控的重要節點。基地運作強化美國的前線機動性,讓軍事力量可迅速轉向不同焦點,也讓周邊國家明確感受到美國「就在附近」。
這些動作結合起來,使川普主義的重腳步策略具備可見性、持續性及威懾性,形成西半球新的權力節奏。
多槓桿齊發:外交工具全面升級
若說「重腳步」展現的是行動節奏,那麼「多槓桿」則是川普主義的操作方式。川普的外交邏輯不是單靠軍事壓力,而是同時啟動經濟懲罰、政治施壓與象徵性工具,形成多重層次的施力矩陣。
經濟槓桿仍是最具穿透力的手段。美國對部分國家採取關稅調整、援助凍結與投資限制,使相關國家不得不在談判桌上提高配合度。這些措施往往不預先通知,而以突襲方式強化震撼效果,使對手難以預判下一步。
政治槓桿的運用方式則更加精細。以簽證限制為例,一旦美國拒發給特定官員或商界人士入境資格,對象國的政治與社會菁英層會立即受到壓力。此類手段雖不如制裁明顯,但效果精準,也更能避免引發大規模反彈。
象徵性工具則被用來塑造敘事權,如調整海域稱呼、改變外交描述方式或提升某些事件的政治意義。這些舉措雖表面溫和,卻具有重塑認知的力量,使美國能在語言與心理層面主導議題。
歷史脈絡:川普主義不是門羅主義的復刻
外界常將川普與門羅主義做連結,但實際比較行動與理念後可發現,川普主義更接近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在 1904 年提出的補充門羅主義。羅斯福當時主張,美國不僅要阻止歐洲勢力進入西半球,更要直接介入鄰近國家的秩序,以防混亂擴散。
川普主義的精神與此類似。它不只是拒絕外部力量介入,也不滿足於口頭警告,而是直接行動,包括部署軍力、啟動制裁、施壓外交乃至重新塑造敘事設定。這些手段都帶有羅斯福式的積極干預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優先」在川普第二任期的意涵已明顯轉變。它不再意味著退出國際體系,而是以雙邊壓力策略,確保美國能在每段關係中占據上風。美國會主動利用各種槓桿迫使對方回應其需求,使外交運作更加務實,也更具可操作性。
如此一來,川普主義雖表面強調國內利益,卻並非孤立,而是透過更具策略性的方式介入世界,使美國得以重新定義自身在國際體系中的角色。
對中國大陸的全球性衝擊
川普主義的動作雖多集中在西半球,但對大陸的戰略意涵尤其深遠。大陸近年積極在拉美布局能源、基建、港口與科技投資,使其成為美國最關注的外部影響力來源之一。
美國強化西半球部署後,中國大陸在當地的經濟空間可能面臨多重限制。若該地區的關鍵資源與基礎建設成為美國戰略優先,美國便會使用經濟、外交與安全槓桿加強干預,進而壓縮大陸的活動幅度。拉美過去曾被視為大陸對外投資的重要戰場,但在美國的重腳步下,競爭變得更直接、更激烈。
同時,美國把中國大陸在拉美的存在視為「外部滲透」,使兩國競爭從印太延伸至全球更多區域。未來在非洲、中東或中亞等地,美國也可能以相似方式啟動槓桿措施,以阻止中國擴張影響力,使大國競爭呈現更廣範圍的擴散。
此外,美國使用的多槓桿手段具有高度不可預測性,對大陸而言意味著政策變數大幅提升。無論是突然制裁、關稅升降、政治施壓或象徵性決定,都可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在地局勢,使大陸需投入更多外交與經濟成本維持既有布局。
在這種情勢下,大陸若想維持在拉美的影響力,就必須找到能穿越美國槓桿壓力的合作模式,或尋求更具彈性及多元的區域策略。
策略風險:川普主義的自身矛盾
川普主義雖提高美國的行動能量,但其策略本身也蘊含一定風險。
頻繁介入可能引發被介入國家的反感。部分國家可能因過度壓力而轉向尋求其他大國作為平衡力量,反而降低美國長期的區域影響力。這種反彈會削弱美國的軟實力,使其難以在區域建立穩固的合作架構。
多槓桿策略也帶來成本問題。關稅政策可能提高美國企業與消費者成本,持續性制裁則需要政策與金融資源支撐。若國內對外介入反對聲增加,政策就可能受到牽制,使其效果打折。
此外,川普主義重視短期施壓,但欠缺制度化安排。缺乏長期架構的政策容易因政府更替而逆轉,使美國的可信度受到質疑。未來其他國家在面對美國時,也可能因擔心政策波動,而更希望建立能分散風險的關係。
川普主義的策略強調「立即性影響」,但這種風格也使其在長期競爭中面臨不確定性增加的矛盾。
結語
川普主義的「重腳步、多槓桿」策略正在重塑美國的全球角色,形成一套以快速行動與多元施壓為核心的外交操作方式,其目的在於透過持續展示力量維持戰略主導。對大陸而言,這意味著競爭將在更多區域升溫,尤其是拉美等新興戰略場域。未來局勢也將因美國的多線施力而更為流動,各國需在更複雜的力量互動中重新定位。
其他人也在看

新任紐約市長給民進的啟示
[FTNN新聞網]文/楊晶晶(資深記者、政論節目主持人、台大法學博士)剛當選的34歲、左派紐約市長曼達尼(ZohranMamdani),被美國總統川普邀請進白宮會面,結...
FTNN新聞網 ・ 9 小時前
TACO+1!川普嗆上調加拿大10%關稅 1個月後暫緩原因曝光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因加拿大安大略省推出反關稅廣告,表明終止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並揚言對該國進口品的關稅再提高10%。然而,在事情過了將近1個月後,美國並未對加國開徵新關稅,讓外界認為雙邊元首可能已私下解決此事。
太報 ・ 7 小時前
AI版「曼哈頓計劃」! 美國確保AI領先 下週將推國家級戰略
川普政府計畫在下個星期,宣布「創世紀計劃」,要以「國家級戰略」,搭配「國際合作」和「統一監管」,來確保美國在AI的領先地位。前白宮國安會官員還提出預警,因為美國的人工智慧建設,都是來自臺灣,如果失去臺灣的AI晶片,美國也可能輸掉21世紀。
TVBS新聞網 ・ 23 小時前
誰點的海陸大餐?服務生送錯崩潰「薪水都不夠賠...」 謝金燕一句話幫解決太霸氣
「姐姐」謝金燕雖已50歲仍又酷又辣,時常與網友分享生活,昨(23日)晚她透露近日出門用餐遇到服務生送錯餐,還是該店最貴套餐,讓服務生險些爆哭,但最後謝金燕的舉動超霸氣!
鏡週刊Mirror Media ・ 3 小時前
又要變天了!下週「這天」暴跌10度 一圖看未來天氣
今(22)日環境仍吹東北風,各地早晚偏涼,不過隨著冷空氣逐漸減弱,白天溫度持續回升。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下週二將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再度南下,氣溫大跌10度左右,北部、宜蘭最低下探16-18度左右,其他地區也會掉回20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19歲妻3年連生3胎!牙醫炫耀文遭砲轟 婦科醫:滿滿的不適感
晚婚、晚育成為主流,日前一名牙醫在網路炫耀,其妻19歲起在三年內連生三胎,現為三寶媽,該牙醫並自豪「妻子22歲生三胎,兒子上大學時,妻子應該40 歲,PR99.9!」此說法引發網友憤怒,批評其妻短時間內生三胎,不利妻子健康。婦產科醫師烏恩慈也直呼,「第一時間看到此文,也是滿滿的不適感。」美國婦產科醫學會建議,兩胎間最好間隔18 個月,最短不要短於6個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外資大甩尾!台積電最後一盤被大砍3.9萬張!跌10元收1375元 名師最新解析
台積電(2330)收盤最後一筆賣單暴增逾3.9萬張,股價跌10元收在1375元,專家表示,主要是MSCI今(24)日生效,外資大甩尾,後續緊盯外資動向,但短線震盪機率大。
Yahoo奇摩股市 ・ 3 小時前
山本、佐佐木不選洋基是「這原因」!總管凱許曼直言:不是我們給不起錢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道奇「日籍三本柱」大谷、山本、佐佐木讓大聯盟吹起「日本球員」熱潮,加上今年有多位日本球星都透過入札制度挑戰大聯盟,也讓過去曾積極網羅日籍球員的洋基隊動向受關注,對此球隊總管凱許曼(Brian Cashman)除了表達對今井達也的高度興趣,同時也表示其實並不是不願意砸錢網羅山本由伸和佐佐木朗希,而是因為「跟錢無關」的另外原因。
FTV Sports ・ 1 天前
將迎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5度 「先濕冷、後乾冷」變天時間曝
今(23)日東北季風減弱,中央氣象署表示,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各地低溫約16至20度,局部近山區及空曠地區氣溫會在低一些,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地區高溫約25到27度,中南部、臺東可來到28到30度;降雨方面,臺灣各地大多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大臺北山區有零星短暫雨。此外,氣象專家就提醒,下週二晚起新一波東北季風開始南下,將迎來斷崖式降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3 天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8 小時前
國民2028誰出戰?吳子嘉喊「他」:盧秀燕可能根本沒意願
2026年九合一大選,新北市長部分,民進確定由立委蘇巧慧出戰,國民則是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呼聲最高,民眾主席黃國昌也宣布投入選戰,不少人也對2028總統大選選情有諸多討論。對此,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也在節目直指,國民「這兩人」才是最後兩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獨家/八點檔女星顏曉筠遭撞飛倒地 「左肩脫臼+韌帶斷裂」緊急入院手術
民視八點檔《好運來》主要演員顏曉筠在22日近中午左右,被民眾在林口長庚醫院目擊她全身包得密不透風、在親友協助下坐著輪椅離院,因她標誌性的「大銅鈴眼」被民眾認出。經查,她正是日前網路瘋傳「文化二路遭撞飛女騎士」的當事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6 小時前
下週「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4度!2地區「急凍4天」又濕冷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本週末天氣回暖,氣象署指出,今(23日)雖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但隨著東北季風減弱,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高溫可達27度,中南部、台東甚至最高到30度。不過氣象專家林得恩提醒,「斷崖式降溫」即將到來,下週二(25日)起又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屆時北部、東北部低溫下探15度,南部也只有20度,需多注意氣溫劇烈變化。
民視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楊丞琳、蕭敬騰「突示好台灣」惹議!他曝恐怖內情
娛樂中心/李汶臻報導台灣女星楊丞琳過去在中國綜藝節目上,宣稱自己是廣東人而掀起爭議;官媒《央視》過去曾點名過18位台灣藝人、並將他們列為「表態」範本,楊丞琳也入列其中。日前有網友在社群發文提及楊丞琳突告白台灣,稱「想念台灣歌迷」以及蕭敬騰睽違5年「留台灣唱跨年」等情況,相關引發網友熱議。對此,就有YT頻道分析近期部分台灣藝人轉向、改對台灣粉絲示好的內情,疑似與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于朦朧墜樓疑雲有關。
民視 ・ 6 小時前
八點檔女星車禍被撞飛!緊急動手術「戲份遭換角」 最新傷勢曝光
女星顏曉筠外型亮眼,近年在八點檔憑藉精湛演技獲得眾多關注,沒想到今(24)日驚傳顏曉筠遇車禍被撞飛,導致左肩脫臼、韌帶斷裂。而顏曉筠參演的八點檔《好運來》即將迎來大結局,如今顏曉筠傷勢是否會影響到劇組拍攝?電視台也鬆口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金馬獎紅毯10美盤點! 林依晨銀紫色禮服強勢登場 黃珮琪蕾絲內搭秀小心機
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今(22)日晚間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登場,這是屬於電影人的榮耀之夜,眾星盛裝現身紅毯,展現一年來淬鍊的實力與風采;其中擔任主持人的楊千霈、頒獎嘉賓桂綸鎂、入圍最佳女主角的黃珮琪都以一身黑禮服強勢登場,還有誰是紅毯上的絕美之星,以下為您盤點。
Yahoo奇摩娛樂新聞 ・ 1 天前

台股尾盤爆2855億元「史上最大量」!成交量衝破7130億元破紀錄 專家示警
台股今(24)日尾盤在指數編纂公司MSCI(明晟)最新權重調整今日收盤生效之下,最後一盤成交爆出新台幣2,855億元「史上最巨量」,創下歷史新高,收盤小漲69點,收在26,504點,成交值達7,130億元,也是今年單日最大量,專家表示,目前五日線26,740點未站穩,仍需觀察反覆測底的走勢。
Yahoo奇摩股市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