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川普關稅違憲風暴:退稅危機恐撼動全球經濟秩序
文/蔡鎤銘(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兼任教授)
引言
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近期在美國最高法院面臨愈來愈多違憲質疑。若最終被裁定違憲,不僅牽動美國總統與國會間的權力邊界,也將引爆前所未見的退稅爭議,進而影響全球貿易格局與金融市場。本文將分析其違憲可能性的法理依據、潛在退稅後果,以及政策被推翻後對國際經濟的深層影響。
關稅政策的法律爭議與憲政界線
川普政府的關稅行動主要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nternational Emergency Economic Powers Act,IEEPA)。該法授權總統在面臨「異常且嚴重的威脅」時,得以調控對外經濟行為。然而,法條中並未明確賦予總統徵收關稅的權限。川普將「對等關稅」納入緊急經濟手段,引發學界與政界廣泛質疑。
根據美國憲法,稅收與關稅設定屬於國會專屬權限。最高法院多位大法官在審理過程中質問,總統是否能以行政命令取代立法程序徵稅。若認定IEEPA並不涵蓋徵稅權,則總統的關稅政策恐屬越權行為。部分法官更警告,若此先例成立,將造成行政權無限擴張、立法權名存實亡。
近幾次言詞辯論顯示,不論保守派或自由派法官,皆對總統擁有「單方面徵稅權」抱持懷疑。法院觀察人士指出,政策被判違憲的可能性顯著上升,這將成為美國近代少見的行政權限逆轉案例。
若遭裁定違憲:退稅成為焦點與財政噩夢
若最高法院最終宣告川普關稅違憲,美國政府可能面臨四種情境:全面勝訴、部分勝訴、敗訴但免退稅、或敗訴且必須退稅。最受關注的是最後一種情況,因為退稅不僅牽涉巨額金錢,也挑戰美國財政體系的穩定性。
據分析,若需退還已徵關稅,金額可能高達1,150億至1,450億美元,約相當於2025年度聯邦預算赤字的7%至8%。這筆龐大退稅將迫使政府重新編列支出,甚至可能衝擊公共債務市場,導致美國國債殖利率上升。
退稅程序也極為複雜。進口商須提出申請、核算、審計,甚至可能引發連串司法訴訟。若部分退稅爭議延宕,將造成財政會計不確定與企業現金流混亂。更嚴重的是,若美國政府被迫動用緊急預算支付退稅,通膨壓力可能再度升高,聯準會的貨幣政策亦被迫調整。
市場與經濟反應:危機或轉機?
違憲裁決的經濟效應並非單向負面。部分投資銀行指出,若關稅撤除,進口成本下降可能壓抑物價,通膨預期回落,有利市場信心恢復。中小型企業與新興市場貨幣亦可能因全球供應鏈恢復穩定而走強。
不過,短期市場波動難以避免。美國企業將面臨庫存調整與合約重談,國內製造業可能擔心外來競爭再度湧入。若退稅金額龐大、財政壓力升高,債券市場恐現動盪,甚至影響美元走勢。
此外,若白宮改以《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或《貿易法》第301條作為替代依據,新的關稅可能以「國家安全」或「不公平貿易」名義重啟。屆時,雖然IEEPA權限受限,但實質的貿易壁壘仍可能延續,只是法理依據不同。
全球供應鏈與對外關係的再平衡
川普關稅政策曾重塑全球供應鏈,使部分製造業從中國大陸轉向東南亞或墨西哥。若該政策被推翻,大陸出口商或許能恢復部分對美出貨,但市場早已歷經再配置,供應網絡不可能完全回復舊貌。
歐盟與日本企業則可能趁勢擴大對美出口,填補市場空缺。對全球貿易體系而言,美國若重返多邊貿易規則,短期或有助穩定國際秩序,長期則可能迫使各國重新審視貿易政策與法制框架。
另一方面,台灣與韓國等出口導向型經濟體,也需關注此變化。若美國進口關稅結構調整,電子、汽車與半導體等產業的成本與競爭格局都可能出現位移。對企業而言,提前多元化市場佈局與分散風險,將是必須的策略。
制度啟示與未來走向
這場關稅爭議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是憲政秩序的考驗。若最高法院裁定違憲,將重申國會對徵稅與貿易政策的核心角色,並限制總統濫用緊急法權。此舉或促使國會修訂IEEPA,明確規範行政授權範圍,避免再度發生行政越權爭議。
即便如此,未來的美國總統仍可能尋求其他法源維持關稅政策。若IEEPA失效,《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或第301條等條款仍可提供依據,只是必須接受國會與司法的更嚴格監督。這代表美國貿易政策將朝向更制度化、法治化的方向發展。
對其他主要經濟體而言,此事件提供三點啟示:其一,單一大國的政策轉向可迅速改變全球貿易環境;其二,法律制度的不確定性已成為企業營運風險的一環;其三,出口導向國家需培養更強的政策韌性與法規適應力。
結語
川普關稅政策違憲案,不僅是一場關於貿易與關稅的法律爭論,更是一場關於權力分立、法治與全球經濟秩序的重大考驗。若最終被裁定違憲,退稅金額龐大、程序繁複,將對美國財政與全球市場帶來連鎖反應。然而,這也可能為國際貿易注入新的穩定契機,迫使美國回歸制度化與法制化的決策過程。
在這場制度與經濟的雙重風暴中,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投資者,都必須在法律與市場之間尋找新的平衡點。美國的這場「關稅違憲危機」,或將成為全球經濟秩序重新洗牌的起點。
其他人也在看
經濟學人批台灣央行長期壓低匯率 央行提五點反擊
英國《經濟學人》以「台灣經濟繁榮中隱藏的風險」報導,再度探討類所謂「台灣病」問題,稱新台幣長期遭人為低估,且低估程度達到全球之冠,而這項貨幣政策正在懲罰台灣消費者並增加金融風險。而央行發布五點聲明重申,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匯率係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也提到過往《經濟學人》也已坦承,大麥克指數並不適合用來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低)估。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中國低價品湧入衝擊本土產業 泰國2026年起徵收10%關稅
中國廉價商品銷往全球,繼美國和歐盟針對小額包裹徵收關稅後,泰國財長埃克尼蒂(Ekniti Nithanprapas)今天(14日)表示,為了保護國內中小企業,泰國將開始對低成本進口商品徵收10%關稅。 泰國目前對價值等於或低於1500泰銖(約新台幣1440元)的進口商品,實施零關稅政策。不過自明年1月1日起,符合上述條件的商品必須繳納10%關稅。 泰國政府去年已批准對上述商品徵收7%增值稅(VAT),這項措施將實施至今年底。 埃克尼蒂指出,徵收關稅將有助於保護泰國中小企業,「免於受到全球貿易戰後湧入的廉價進口商品衝擊」。這些廉價商品主要從中國進口,對本土製造業和商家造成嚴重打擊,導致大量工廠關閉、工人失業,企業因此敦促政府採取行動。 泰國這項政策將對電商、物流和零售業造成影響,並為負責報關業務的運輸公司帶來額外負擔。律師事務所Tilleke & Gibbins表示:「這項政策是泰國對免稅低價跨境電商的根本性轉變。」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Appier第三季營收、獲利同創歷史新高,營業利益首度衝破10億日圓
在日本掛牌上市的Appier(沛星互動科技)公布 2025 財年第三季財報,營收、獲利同步寫下歷史新高,單季營業利益更首度超越10億日圓。Appier預期至2025財年底將延續獲利成長,動能來自策略性聚焦電商領域、季節性因素帶動的營運槓桿效益及持續嚴謹的成本控管,包含全業務部門持續以 AI 優化營運效能。 Appier 今(14)日舉辦第三季財務報告媒體溝......
風傳媒 ・ 1 天前
自家人不挺?王義川昔質疑蔣「圖利」輝達 今稱「只是提醒」
輝達總部將落腳北士科T17、T18,台北市議會先前審議北市府送交的新壽解約金內容,朝野團一致通過! 但民進立委王義川卻質疑,沒有圖利或違反相關法令的問題嗎?此話一出,輿論延燒,台北市議員簡舒培在質詢時也說,相信市府跟中央,都會覺得不服氣。 #輝達總部#北士科#王義川
東森新聞影音 ・ 1 天前川普簽令降牛肉咖啡等關稅 盼平抑生活成本壓力
(中央社華盛頓1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簽署行政命令,降低牛肉、香蕉、咖啡及番茄等農產品的進口關稅。在此之前,川普政府因生活成本不斷攀升而面臨選民壓力。
中央社 ・ 1 天前
經濟學人指央行壓低匯率 專家:比較方式過於簡單粗暴
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報導,央行持續壓低新台幣匯率,反而造成經濟嚴重失衡。專家指出,用「大麥克指數」(Big Mac ...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美韓敲定貿易安全協議! 輸美商品關稅降至15%|#鏡新聞
美國及南韓歷經多輪協商,正式公布「聯合事實說明書」,南韓輸美商品關稅降至15%。雙方在安保議題上也取得重大進展,其中,美國同意南韓造「核動力潛艦」,雙方更同意推動美國商船,海軍艦艇在南韓建造,進一步強化,美韓共同牽制中國海權的意圖。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談台美關稅談判 李淳:我對談判團隊和台美關係有信心
[Newtalk新聞] 台灣現行對等關稅為「20%+N」,近日美國媒體《Politico》報導指稱,美方要求台灣投資金額「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對此,前駐歐代表李淳今(14)天接受媒體訪問指出,日、韓對美出口主要是汽車,韓國還有造船,台灣則是電子和半導體,而且是代工模式,而台積電已投資美國1650億,再加上供應鏈的廠商投資,「我對談判團隊和台美關係有信心,關稅談判結果不會太差」。 由前總統蔡英文創辦的小英教育基金會旗下的「想想論壇」今(14)日刊出李淳以「半導體供應鏈革命性轉變,發揮『台灣模式』最難複製秘方 確保競爭力」為題的評論,點出台灣代工模式長期持續被各國複製,但台灣並未被後浪擊敗,反而發展成進階版模式,面對如今革命性的變局,台灣要繼續讓「台灣模式」進化,以實力保護台灣。 就關稅談判而言,李淳說,川普政府對台灣的投資期待自然是以半導體及電子供應鏈為重心,台灣政府為此提出「台灣模式」作為投資美國的核心指引,各界有不同的解讀,但他認為,配合整個產業的變遷,台積電一定要投資美國,而非川普替它做的決定,「神山一定要留在台灣」的看法是破壞台積電對客戶信任感,「把神
新頭殼 ・ 1 天前央行5點說明回應經濟學人 駁匯率被低估衍生台灣病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25年11月14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撰文論述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一大因素是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衍生諸多問題。央行晚間發布新聞稿作出5點說明,強調大麥克指數有缺陷,iPhone指數就與其結果落差甚大,所以以此為基礎的推論並不成立,且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經濟學人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risks in Taiwan’s boom) 」論述台灣經濟問題,報導引用其編製的大麥克指數,指稱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如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累積金融風險等。央行晚間作出5點說明,首先,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金融自由化以來,跨境資本移動是影響新台幣匯率升值或貶值的重要因素。第2,過往「經濟學人」已坦承大麥克指數不適合用來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估或低估。央行指出,只以單一商品來評估匯率並不恰當,「經濟學人」早在2003年便坦承大麥克指數有其缺陷;2006年時,「經濟學人」更直指,大麥克指數多年來在全球被各界廣泛引用、甚或濫用。央行接著表示,若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新台幣匯率低估55%釀「台灣病」?央行5點聲明駁斥
《經濟學人》點名「台灣病」是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如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累積金融風險等。央行11日晚間打破沉默,發出5點聲明回應,強調大麥克指數並不適合用來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低估,經濟學人也坦承過,況且若不用大麥克,用iPhone售價換算,新台幣反而是高估。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發布匯率議題聯合聲明 承諾這些事!
央行今晚宣布,與美國財政部已就匯率議題達成共識,並同步發布聯合聲明,主要內容包括不應操縱匯率;干預匯市係以因應匯率的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為主,且宜採雙向干預。至於協議內容為何?一起來完整掌握。
品觀點 ・ 1 天前
台股週線連2黑,三大法人全面撤退!專家認為修正空間有限,拉回反而是買點
台股今(14)日下挫506.06點,本週跌幅0.92%,週線呈現「連2黑」,三大法人全數站在賣方,合計賣超1157.18億元。專家認為,短期技術性修正空間應有限,指數拉回反而是值得進場加碼布局的時機。 外資本週賣超981.78億元,已經連續第6週減碼台股;投信單週減持26.48億元,自營商則是連賣2週,本週減碼148.92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157.1......
風傳媒 ・ 1 天前【公告】增你強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
日 期:2025年11月14日公司名稱:增你強(3028)主 旨:增你強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發言人:陳建圻說 明:符合條款第四條第XX款:12事實發生日:114/11/241.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日期:114/11/242.召開法人說明會之時間:14 時 00 分3.召開法人說明會之地點:線上法說會4.法人說明會擇要訊息:本公司受邀參加元大證券舉辦之線上法人說明會,說明114年第三季營運成果及未來營運展望。5.其他應敘明事項:無完整財務業務資訊請至公開資訊觀測站之法人說明會一覽表或法說會項目下查閱。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公股投信「四合一」?阮清華樂觀看待:四家都有意願 朝好方向發展
市場近期盛傳,包括第一金投信、兆豐投信、合作金庫投信及華南永昌投信等四家公股金控旗下的投信公司,將採「四合一」方式進行整併。儘管相關金控本週已發訊澄清,說明未發布任何相關併購訊息,但此議題已引起市場高度關注。布重
鉅亨網 ・ 1 天前
央行、美財政部發布聯合聲明:重申不操縱匯率原則 每季公布干預金額
我國中央銀行與美國財政部就匯率議題達成共識,並於今(11/14)日晚間8時30分(美東時間上午7時30分)同步發布聯合聲明,央行表示,此份聲明延續台美雙方長期溝通的原則,重申不應操縱匯率,避免阻礙國際收支調整或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同時確立匯市干預應以因應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為主,且宜採雙向干預。
太報 ・ 1 天前

台美匯率議題達共識「不為競爭操縱貨幣」 央行發聲明列5點說明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中央銀行在今(14)日晚間表示,已與美國財政部在匯率議題上達成共識,同意就宏觀經濟與外匯相關事務持續密切磋商,並承諾都不會為取得競爭優勢而操縱各自貨幣的價值,雙方也同步發布聯合聲明。
民視財經網 ・ 1 天前

《經濟學人》批匯率造成「台灣病」 央行5大駁斥
針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在最新一期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為題指出,台灣央行持續抑制新台幣匯率,以免於貨幣升值衝擊經濟的「荷蘭病」,卻反而造成經濟嚴重失衡,形成所謂的「台灣病」,央行今(15)日表示,新台幣匯率的波動主要來自資本流動,而非刻意壓低,過去美國財政部也從未要求台幣升值。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馬斯克「星鏈」淪詐騙集團工具 緬甸全國使用率驟降
(中央社巴黎2025年11月13日綜合外電報導)根據估計,億萬富豪馬斯克(Elon Musk)旗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的「星鏈」衛星網路服務,曾被緬甸詐騙中心使用,其在緬甸全國使用率自9月底以來大幅下降。法新社報導,根據亞太網路資訊中心(APNIC)數據,今年夏天,緬甸高達14%的網際網路用戶使用「星鏈」(Starlink)上網,「星鏈」已成為緬甸最受歡迎的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但到11月10日,這一比例大幅下降至不到7%。法新社於10月中發布的一項無人機拍攝調查顯示,在與泰國接壤的惡名昭彰詐騙中心緬甸「KK園區」(KK Park)屋頂上,排列著成排用來接收「星鏈」衛星訊號的天線。不久之後,「星鏈」的母公司SpaceX宣布已停用緬甸「疑似詐騙中心」附近的2500多個網路接收器。「星鏈」也因向這些詐騙中心提供網際網路存取服務,自7月底以來受到美國國會的調查。這些詐騙中心的受害者遍布全球。自亞太網路資訊中心今年4月首次將「星鏈」列入其觀測統計之後,「星鏈」6月26日首次成為緬甸最受歡迎的網路服務供應商,其後一直保持領先的地位到9月底,但在11月9日跌至第4名。大多數的詐騙中心由中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